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红侠>团结抗日(3)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团结抗日(3)

小说:红侠 作者:situhan 更新时间:2024/6/9 15:47:36

通过逛地摊,国言花了3块钱买齐了自己的行头,穿着学生装,手里提着一个藤皮小箱子,里面装着几件换洗的衣服,几本学校发的课本,还有一打铅笔,这在当时算是专科学校学生的标配了,而红军许多指挥员书写各种文件或者命令,使用铅笔也是标配,直到1931年以后,国产钢笔出现,许多人开始转用钢笔了,而**似乎还是习惯用铅笔,或者毛笔。

在当时,看学生家里是否有钱就看笔,有些学生的上口袋上插着一支钢笔,那这学生的家境一定不错,当时要买上一支国产的“新民”钢笔,至少要好几块钱,穷学生是很难用得起的。所以,那时候,某人结婚,要是送一支崭新的“派克钢笔”,那可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眼见快到过小年了,国言想着该往回走了。在汉口,国言也尝试去寻找当地的地下组织,也去参加过几次学生的**,可以他的眼光看,这里的地下组织似乎很谨慎,重要的是,此时的汉口与隔江相望的武昌是两个独立的“市”,汉口重在经济和外交,比如,商贸市场都集中在汉口,还有西方列强的租界、**等全在汉口,而武昌则是许多学校的扎堆的地方。

早在1927年,北伐取得初步胜利后,原来在广州的国府机关就搬到了汉口,跟着宣布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合并为“武汉”,这是第一次出现武汉市这个行政单位。这个改变其实是当时把持国府的汪兆铭干的,老蒋那边始终没有认可,所以,老蒋上台后,把原来的汉口、武昌全都升格为市,甚至把汉口升格为特别市,直接由南京国府管辖。所以,当时是没有武汉关这个称呼的,人们当时叫那个海关为“江汉关”。

后来,老蒋也曾经有把两市合并的意思,可接下来就是抗战爆发,一些无从谈起了。老蒋退出南京,第一站的落脚点就是在汉口,后来史书都直接称呼武汉,其实,那是为了方便和与现实的实际情况结合而做的一个妥协。实际上,抗战胜利后,老蒋还是设立汉口和武昌两个市,还把汉阳划给了武昌市。所以,在共和国成立之前,武汉市这个行政单位是不存在的。

建国后,**人民政权正式将汉口、武昌、汉阳合并在一起,统称武汉市。可是,这里也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当时的汉口地域比较大,分的区也多,武汉最早划分的区是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这几个区,细心的会发现,没有汉口区,当时的汉口分了三个区,这使汉口这个地名不具备实际行政区的性质,纯属就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区域性的叫法,直到现在,人们还是这样叫,可却没有汉口这个实际的行政辖区,在全国的城市里怕是绝无仅有的一个特例。

从汉口有直达的轮船到上海,国言果断的买了一张去上海的船票。他计算过,如果按照原路返回,时间的耗费会比坐船去上海花的时间还要长,毕竟,从汉口到南昌还好点,从南昌回到遂昌必须要绕道衢州,一路上要做时有时无的老式汽车,花费贵不说,路上并不安全。而坐船到达上海后,可以坐火车到杭州,这条路线是很方便的。到了杭州,再回遂昌,对国言来说,很熟悉。

国言选择这样的路线,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要去上海看看,看看那里的消息多不多。现在已经进入1937年,这一年对国人有多深刻,只有后世才知道,国言不是穿越的,此时,他只是以一个普通党员的感觉,觉得应该去一下。

国言在去年底已经入党,介绍人是王民生和陈应楚,陈应楚是大老粗,可王民生却不是,入党了,王民生给国言讲了很多党的历史和著名人物,让国言听的很是神往。党成立的时候,国言还不到一岁呢,这让国言感觉自己的生命应该跟党联系在一起,应该终身为组织去工作,为组织去打拼。

为了符合自己的身份,国言花钱买了一张四等舱的船票,到了年根上,在两湖地面上谋生的下江人都要回家过年,船票也涨了起来,国言的这张票还是加了五毛钱才从黄牛手上买到的。那时的轮船,分为五等,头等都是官家的大人物坐,一等舱是富人坐,二等三等是当时在洋行打工的,一些在官家各个机构里上班的坐,四等舱是一般普通人坐,而五等舱则是穷人坐。

四等舱里有20个床铺,这里的人是做小生意的多,国军里的下级军官多,大家虽然是萍水相逢,到了一起吹什么牛的都有,也有一些拆白党,在船上坑蒙拐骗,说白了,啥人都有,像国言这样的学生也有。可是从汉口到上海的学生也就国言一个,下江人读书,往往去上海,南京,从下江到武汉读书的不多。

国言的床位靠近船舷,有个小窗户可以看外面的江面。

五等舱其实就是一个大通铺,可坐可躺着,也没有固定位置,谁占着就是谁的。这里主要是社会底层人乘坐的,大多数还是短途,沿途停靠码头,五等舱上上下下的最多,这种船舱的设置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

晚上八点,船开了。船上有电灯,这让国言感觉很新奇也很高兴,他可以在船上看书,看报纸,藤皮箱子压在枕头下,正好弥补了形同虚设的枕头高度。

国言掏出了上船之前买的烧饼,美美的吃了起来,他是地道的北方人,爱吃面食,可在遂昌那地方,面粉几乎看不到,就有,价钱几乎是大米的一倍。

“广大的国人们,日本人已经打到了我们的家门口,我们要奋起反抗,我们要抵制日货,我们要拥护蒋委员长,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一个穿着像学生样的人,嘴里大声说着,跟着的女生还给船舱里的每个人发一张彩色的传单,对这学生说的东西,船舱里的人几乎都麻木了,这个层次的人听这样的宣传和演讲太多了。

“喂,你也是学生,你怎么不跟他们去搞宣传啊?”一个歪戴帽子的少尉走过来跟国言搭讪,听口音还是浙江那边的。

“我在学校参加过,现在要回家去。”国言小声的用遂昌方言说道。

“我也是回家去,听你口音是处州那边的是吧?”那人也该用方言说道,“我也是浙江人,我是武义大山里出来的,这次也是回家过年的。”

“哎呦!咱们相距不远啊!老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走,咱们到餐厅里去宵夜,我请。”国言立即玩起了江湖把戏。

“呵呵,好啊,不过,不能是你请,得我请,第一,我比你年纪大,我是哥哥。第二,我起码还是一个军官,每个月还有几十块钱收入,你一个学生,哪里有钱请客?第三……”

这个军官说的还是在理,他现在是少尉,根据当时军内饷银的标准,每个月他可以拿到42块钱,在当时来说,绝对算得上高工资了。要知道,洋行里的一半职员的薪水每个月也不过30元。可是这个标准没过多久,到了1938年,老蒋就把薪水给降了,幅度还很大,美其名曰是“国难薪饷”。

“算了老哥!我虽然不是富人家里的子弟,可是我老爹是个郎中,我已经二年没回去过年了,老爹想我,给我寄钱来了,你有三条,我也有啊,第一,你是兄长,又是随时准备抗日的军人,理当慰问。第二,想必您也有家口,省点钱回去让家里人过个好年……”

“好了好了!我说不过你这洋学生,到时候我们划拳,谁赢了谁付账。”

“嘿嘿,那就听兄长的。”

眼前这个军人叫徐良才,是陆军军官学校第十期的毕业生,去年6月才毕业,就被分配到驻扎在湖南的部队里。发生西安事变后,本来很紧张,没想到半个多月后就和平解决了,这徐良才也获得了回家的假期。

去餐厅吃宵夜的时候,国言也没忘记拿着自己的藤皮箱子,他可不想自己的家当便宜了船上吃江湖饭的人。见国言如此小心,徐良才也把自己的军用挎包背上了,那里也有他回家孝敬父母的钱。

两人来到了餐厅,可这里已经人满为患,两人一合计,干脆上楼,去二、三等舱那边的餐厅里。那时的船,基本上每层都设有一个餐厅。但是在五等舱段没有,五等舱靠近底层的动力舱,又吵又闹,而且,由于人杂,没法设置餐厅。平时都是从四等舱做好了,推车下去,可到了晚上宵夜,就得到四等舱去。

那下面的人能不能也上去?不行,往上走,要看船牌的,五等舱的只能到四等舱,四等舱的可以去三等舱,下面所有的船牌都不得去一等舱,头等舱。

宵夜也很简单,一碟炸臭豆腐,一碟兰花豆,然后一人要了一碗馄饨。

“老哥,想喝点不?”国言试探着问。

“不喝了,船上太杂了,我担心喝大了,咱们的东西就不保了。”

想想也是,国言就没有坚持。就在两人一边吃一遍聊天的时候,国言突然伸出脚,把路过的一个人给绊倒了,那个一脸恶像的站起身来就骂,

“侬个小赤佬!做啥宁,小心阿拉把侬扔到江里喂鱼!”

“你骂谁呢?”徐良才立马就站起身,他是军人,此时很是吓唬人。

“大哥,没事,你去看看那边穿西服的,看看他包里丢东西没有。”

“啊!原来是三只手!你老实点。站好不要动!”徐良才立即严肃起来。“兄弟,你去说,我看着这个家伙。”

“老哥,你去说比较好,我一个学生,人家不会信的。”

其实,国言是担心徐良才看不住眼前这个小偷,而且,以他行走江湖的经验,在这样的地方干活都不会是单独一个,自己还可以防着他们,眼前这军官肯定防不住,搞不好还要吃亏。

“嗯!你说的有道理!”徐良才点点头,有扭头对小偷说,“你不要玩花样,当心我会崩了你,在什么地方干不行,非要搞这三只手的生意?”

那小偷本来还真是要给同伴发信号的,可听徐良才这么一说,顿时就不敢了,在那年月,军人带枪很普遍,有时是炫耀,有时就是为了保命。只是他不知道,徐良才说那话是吓唬他的,他这次探家,压根就没带枪,距离太远,又是单独一个人,枪丢了被抢了,麻烦不是很大?

好在隔壁坐的人听到动静都朝这边看,徐良才也不知道具体是谁被偷了,干脆就对看着的人说,“大家看看自己的钱包皮包,有没有丢东西?”

不一会,一个身穿西服,头发梳得油亮的人就喊起来了,“我的包被割开了一个口子,我的钱包没了……”

那人还在说话,国言就听到一声很轻微的声音,他早就看到一个钱包从小偷的身后掉到了甲板上,那小偷还尝试着用脚去踢。

“你要是真懂行,就别动了,那钱包反正掉地上了,我给了你机会和面子了,如果你还想其他的,别怪我没给你打招呼。”国言站起身来走到小偷身边,小声在他耳朵边上说道,“这里你不该去干那个人的,你没看出来吗?你真要是干成了,估计这条船上的人都要跟着倒霉。”

原来,那小偷不识字,也不懂得看各种徽记,被划破皮包的那个人事后才知道,那是老蒋大舅子的手下,这次到武汉是去平息因西安事变造成的银行混乱的,此时,老蒋大舅子掌控着当是一家大银行,管着全国的外汇汇兑和储备。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