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现实题材>炙热的青春>第五十四章 打井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五十四章 打井

小说:炙热的青春 作者:山村沙漠 更新时间:2024/6/22 12:34:30

转眼间,到了年关。

家里人都回来了,一家人在老家欢欢乐乐过大年。

但是贺强也明白,一家人以后在一起的机会越来越少了。父母和大哥他们长期住在灌区那边,农家该有的,比如鸡猪等等,都得饲养,轻易没法离开了。

而他已经在老家创业,没法经常去灌区。所以,也就重要的节日,或是有重大事情一家人才能团聚,平时只能分开过了。

贺强向家人详细汇报了自己的打算,包括继续治沙造林,想搞节水灌溉,养羊养鸡养猪等等。这些要么雇人,要么雇机械,总之自己都可以做,不需要家人帮太多的忙。

但是有一样必须得家人帮忙,那就是绿色食品开发。现在有个比较流行的名词叫农家乐,实际上就是开饭馆,但是又跟城里人的饭馆不太一样。

城里的宾馆饭店所有材料都要从其他地方购买,然后进行加工。而贺强的农家乐主要材料都是自己的,比如羊肉是自己喂养的,过完年还要养鸡喂猪,荞面是自己种植的,苦苦菜、沙葱等也是在自家沙窝里采挖等等。

大米白面这里不产,也没有牛和鱼,这些暂时都不做。

这就是绿色食品开发。也就是主要以羊肉和荞面为主,再就是腌猪肉和鸡肉,以及苦苦菜和沙葱等等。

农家乐就放在家里。先盖一些彩钢房,把农家乐开起来,以后再逐步完善。

现在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个主厨。这可不是谁都能做的,哪怕花再多的钱,也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人选。

“你小子,绕这么大个圈子,不就是想让我留下吗?”嫂子白琳眨巴着秀气的大眼睛。

“嫂子,去年你回来干了那么长时间,给钱分文不要,搞得我都不好意思张口了。侄子这么小一点,带过来没法干活,留给爸妈又担心你想娃,所以我很纠结。穆阳媳妇倒是也行,但我总觉得少点啥,具体少啥我也说不清楚……”贺强摸着侄子的小脑袋。

“其实永珍并不差啥。非要说差,可能就是名气吧?再说毕竟不是一家人,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孩子,让人家全身心投入也不现实。既然你想干了,而且都是正事,家里肯定支持你。你嫂子就留下,孩子让妈辛苦一下,再就是我两头多跑几趟。”贺强大哥吸着烟。

“只要干正事,多辛苦一点,这没啥。咱这地方,干啥都得吃苦,不吃苦啥也干不成。趁我和你妈还能动弹,娃我给你们带,能种的地我也尽量都种。你们放手去干,不要太顾及我们。”老父亲喝着茶。

“爸,这边的地您就不操心了。我要打机井,全部改成节水灌溉,您回来也插不上手。只是我在这边干了,灌区那边就顾不上了,得辛苦您和大哥。再就是嫂子今年要干,必须得开工资。农家乐一旦开起来,一个人肯定顾不过来,还得雇人。别人都开工资了,自家人反而没有工资,这个实在说不过去。”贺强抽着烟。

“那行吧,我暂时先把工资拿上,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爸妈确实不能再两头跑了,我在这边除了帮强子做饭,地里有啥活也能帮着干,你们就放心吧!”白琳表态了。

家里说通了,马上开始干活。

先平整场地。主要由贺强干,贺钊和穆平不喂羊时也过来一起干。

白琳也要帮着干活,被贺强阻止了。贺钊和穆平也不让嫂子干活,说这点活随便就干了,不需要嫂子动手。

贺强让嫂子好好琢磨菜谱,再就是看开饭馆都需要啥东西。虽然是家常便饭,可毕竟要开饭馆,跟家里做饭还是有区别的,得好好研究。再就是琢磨人选,看看雇谁最合适。

天气稍稍暖和点了,贺强把队上壮劳力都雇了过来,贺立富叔也叫了过来。

几天后,一排彩钢房在院子前面建了起来。接着就是铺地上电等等,还从院里的水窖往彩钢房里压了条水管,外面的水井也压了条水管进来。两条水管都延伸到羊圈,方便羊只饮水。

等打井队过来,把那口井改成机井,水窖也安上水泵,再也不用担水了。

至于冰箱冰柜,还有桌子凳子,以及锅碗瓢盆等等,全有白琳负责。她带着穆阳媳妇付永珍去了县城,开始购买这些物品。

别看两人都是农村女人,眼光相当不错,心还特别细,挑选的东西很时尚,也很耐用,却都不贵。

贺强把彩钢房盖起来,就忙其他的了。

刘站带着项目组过来了,项目正式开始实施。

首先是修路。把先前修的那条大道加宽加厚,作为项目区的主干道。又修了几条环绕项目区的支线道路,使整个项目区畅通无阻。

然后就是扎设草方格。这活当地人倒是不陌生,也大都会干。公路两侧经常扎设草方格,大多数都用麦草。实在找不到麦草了,就买些稻草,只是没有麦草那么结实耐用。

但是沙窝里大面积扎设草方格却都没干过。好在刘站他们每年都要扎设草方格,经验相当丰富。

技术人员把人召集起来简单培训了一阵,现场做了示范,大伙也就会干了。

队上能干活的全部去扎设草方格,包括五爷这样的老人。只是留守的人太少,根本干不过来。

新任主任秦文涛在全村进行动员,才凑集了一二百号人。他按队划分片区,由各队队长带领,村上和乡林业站以及项目组分头负责。虽然摊子铺的很大,却有条不紊,进展相当顺利。

老支书也整天待在沙窝里,却并不多操心。他能过来,村上几个人就有了主心骨,干啥都有信心。

贺强协助把承包的沙窝安排好,又跟了一天,就离开了项目区。准确说大部分时间离开了,但只要有空就过来看看,拿起铁锹干一阵。

打井队过来了,调来了两台钻机。一台改造家里那口井,一台在地里打井。

家里那口井说是改造,其实就是重新打井。老井废弃,在旁边重新打了一口井。

打到二三十米就出水了,只是量不很大,也不稳定。一直钻到七八十米,水量相当可观,也逐渐稳定了。

又往下打了十多米,开始下套管,洗井等等。一切就绪后,在井里下了水泵,并跟之前压的水管连接起来。只要彩钢房里一按开关,井底的水泵立即开启,清澈的井水从水管喷涌而出。

可别小看这看似简单的水泵,这对贺强家族却是历史性的。从此以后,千百年来吊水担水的历史结束了,极大的减轻了负担,尤其减轻开饭馆的负担。可以说,如果全凭担水,这饭馆恐怕很难长期开下去。

打井队还在井口附近修了阀井。除了向彩钢房和羊棚供水,还可以向其他地方供水。

耕地里的机井同时开工。技术人员根据地形和贺强的意见把两眼井位选好后,随即开钻。

流程跟家里那口井完全一样,井深和出水量也都差不多。只是没有下水泵,得等节水灌溉设备回来后再下。

最后一眼机井即将完成时,节水灌溉厂家过来了,并带来了全套设备。水利局也派来技术人员,乡水利站也一起过来了,他们说是帮助贺强,实际上是学习技术。

在沙蒿梁村,节水灌溉是新事物。实际上在永兴堡乡,乃至整个塞东县,这都是新生事物。即便放眼全省,除了一些科研单位,大面积推广节水灌溉的并不很多。

厂家技术人员非常热情,也倾力传授。

他们一直跟边疆打交道,对荒凉和沙漠早已司空见惯。可是看到这边地势相对比较平坦,耕地面积广大,沙粒比较细小,尤其了解到地下水相对比较丰富,机井小时出水量在三四十方以上,即便将来水量减少,也应该在二十方以上,全都异常兴奋。

这里的市场潜力太巨大了。全县中部和南部地势较低,已经引入黄河灌溉,将来可能逐步都会开发成为引黄灌区。而北部地势较高,引水灌溉难度很大,但是地下水位相对比较丰富,可以发展机井灌溉。

然而机井灌溉水量又太少,这就为节水灌溉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所以厂家特别高兴,也特别精心。

安装完首部装置,并指导完成管道系统的安装后,厂家又专门留下一名技术人员,指导种植,安装滴灌带及田间管理,随时维修设备等等。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