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现实题材>炙热的青春>第五十九章 要大力宣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五十九章 要大力宣传

小说:炙热的青春 作者:山村沙漠 更新时间:2024/6/27 14:19:56

玉米长到六七公分高了,水利和农业技术人员下来了。他们指导贺强和贺峰安装好滴灌带,然后开泵灌溉。

一开始并不顺利。一些支管没有安装好,不停的冒水。好多滴灌带也没有接好,刺水相当厉害。几个人满地跑着,几乎每一根滴灌带都要重新连接,好多支管也重新安装,还把主管挖开了好几处。

折腾了两天,终于正常灌溉了。几个人长出了一口气,欣赏着渐渐湿润的地垄,又开始安装下一块地。

后面就有经验了,也快多了。到最后一块地时,几乎没出啥差错,安装好就灌溉,一切顺利。

村民们都来参观。他们非常好奇,也很怀疑。这么干的沙地,就这么一滴一滴的,跟打点滴一样,啥时候才能渗入地下,一直到玉米根部,让玉米喝足了水分?

没过多久,村民们的疑虑打消了。他们看见滴头一直不停的滴水,然后慢慢的渗入地下,再慢慢的往两边扩散,直到玉米根部。

数小时后,种植玉米的地垄湿透了。一些地方居然还出现了小小的积水,说明水分已经接近饱和。挖开一看,果然往下二三十公分都是湿润的,把玉米整个根系都包围了。

而用于通风透光和田间作业的宽行却是干的。这正是人们需要的,因为这里不长庄稼,连草都不让长,不需要水分。而大水漫灌就没办法控制了,整块地都得灌溉,相当于大部分水都浪费了。

村上过来了,乡上干部也纷纷过来查看。他们看到滴管效果这么好,玉米长势一点也不比灌区差,都开心的笑着,谈论着。看了一阵,他们全都去了白琳的农家乐,大口吃着香喷喷的家常便饭。

宋紫钰也下来了,陪着王乡长和其他乡领导。老同学搞的节水灌溉,前期自己没怎么参与,但是后期必须参与,全方位的参与。这是自己分管的领域,必须得做好,尽可能的给老同学提高效益,当然也给自己加分。

看完节水灌溉,她又带着王乡长去看小拱棚,最后看了治沙项目区。

乡上几乎所有领导都下来了,吃饭是必须的。贺强早早让嫂子准备,还准备了酒。

不过王乡长没有让上酒,只让上饭菜。别的都不要,就是平常吃的那几样,大块羊肉,腌肉,炖土鸡,再就是炒鸡蛋和苦苦菜,最后的主食是荞面饸饹。

“今天咱们在这里召开现场会,吃会议餐,不上酒,餐费由乡上结。”上菜之前,王乡长表了态。

“王乡长……”贺强还想客气,被王乡长挥手打断,再也不敢说话了。毕竟是开会,自己别说发言,连参会的资格都没有。

“同志们,贺强干了这么多,每一项都值得宣传,更值得推广。这不仅仅是贺强个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沙蒿梁村的事情,而是整个永兴堡乡的事情。我觉得,把今天看的都做好了,咱们乡的防治治沙和脱贫致富就找到了突破口。”王乡长喝了一口茶。

“这里面除了决心和毅力,还要有超前的思维,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把科技变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在宣传上,把县电视台请下来,如果可能的话,市电视台也请下来。要是能把省电视台请下来,那就太完美了。”宋紫钰想了想。

“嗯,好主意。不光要请电视台,还要请县上领导,各大部门也得请下来。请人的事我来做,你们再挨着跑一圈,该布置的布置一下。这是咱们乡今年的亮点工作,必须拿得出手。”王乡长安排着。

说干就干。宋紫钰带着几个站所忙碌开了,村上也全力配合。

她在每个小拱棚跟前都栽了牌子,上面写着种植时间、品种和预计收获的时间等。羊圈旁边也挂了牌子,写着羊只品种、饲养时间、饲养方式、产羔情况等等。

重点是节水灌溉。每眼机井都用彩钢板盖了小房子,把机井和过滤器以及施肥罐等装置保护起来。小房子的墙面上写着节水灌溉的面积、主要设备、种植的品种、节水和省工等情况,以及预计可以达到的产量等等。

过滤器和施肥罐上面本来就有名字,不用再写。在支管跟前立个牌子,介绍管网系统,特别是滴灌带的情况。

防治治沙项目区本来就有牌子,只是在草方格上面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草方格的面积和扎设时间、所用材料、投入及用工等情况。

几天后,王乡长带着县里的主管领导下来了,一起下来的还有农林水科技等部门负责人。电视台记者扛着笨重的摄像机,前后跑着,忙的不亦乐乎。

其实这些部门负责人早就看过了,而且派了技术人员下来,情况都很清楚。县上领导也给汇报了,情况也大致知道,只是没有实地查看,所以一直没有表态。

挨个看了一圈,详细听了贺强和技术人员的介绍,最后进了农家乐。

“看着就不错,闻着更香。今天下来调研,工作餐由乡上负责。今后各单位下来,包括省市下来,一律工作餐,由乡上或是相关部门负责。乡上下来也要实行工作餐,谁吃谁负责,不许给老百姓增加负担。就这几个家常菜,可以加量,不能加菜。”主管领导指着桌上的腌肉等菜肴吩咐道。

“我们一直就是这么做的。今后一定继续坚持,决不会给村上和村民增加负担。”王乡长点点头。

“贺强作为治沙勇士,已经为全县的防沙治沙做出了榜样。现在又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在沙产业开发和脱贫致富等方面趟出了路子。对于这样的典型,必须大力宣传。电视台不光要宣传人,更主要的是宣传事情,让有能力的老百姓都能做起来。”主管领导指示道。

“我们计划做期专访,再做几期专题片。”记者表态。

“具体你们去做。另外,联系市电视台,包括报社,请他们也帮忙宣传。玉米还小,项目区植被也还没有长起来,先别请省电视台和省报。”主管领导又吩咐。

“好的。”记者点点头。

“乡上和各个部门要做好服务,确保防沙治沙项目、节水灌溉、小拱棚、羊只饲养等有实实在在的效益。县域经济就不说了,肯定要观摩。要为全市和全省的经济观摩做准备,这不光是为县上加分,更主要的是为了以后争取更多的项目。”主管领导看着部门负责人。

王乡长和林业局张局等人拿出本子记着,也都在思考着。

贺强听的格外仔细,也听出了一点味道。

看来自己做的这点事情已经上升到了县上层面,以后可能会平顺多了。不过,肯定担子更重,责任也更大了。

因为这已经不是自己的事情了。

“这些已经不完全是贺强的事情了。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县上的事情。所以,各部门都要想办法,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千方百计为贺强这样的有为青年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管领导最后叮咛。

贺强等的也是这几句,要的就是这几句。他激动的站了起来,提出来几瓶酒,要请主管领导喝几杯。

可是主管领导却不让开酒,拍了拍贺强肩膀,夸奖了一通,又鼓励了一番,乐呵呵的离开了。

必须得承认,记着的嗅觉确实不一般的灵敏。他们看了贺强干的事情,特别是治沙项目和节水灌溉,立即意识到这是本县前所未有的好题材,就是在全市乃至全省也是少有的话题。加上县上主管领导有了明确的要求,他们没有半点停顿,立即开始了行动。

专访和专题片同时拍摄。

专题片按照正常生产进行,拍摄的很顺利,质量也相当不错。

专访却出了点问题。主要是贺强,天天不是在地里就是在沙窝,自己也不太注意,晒的特别黑。

平时倒也没啥,大伙经常见,都已经习惯了。就连几周才见一次的范丽丽也没感觉有啥异常,本来就有点黑,再黑点也无所谓,完全可以接受。

可是上了镜头,就有点尴尬了。还要采访其他人,包括队上和村上,还有乡上的,大伙都黑,可谁都没有贺强那么黑。尤其采访美丽大方的科技副乡长宋紫玉,衬托的贺强有点过于寒酸了。

而实际上,他现在并不寒酸,可以说风生水起。所以这个形象就要饱满一点,至少不要让别人怜悯。

可是却又没啥好办法。贺强想好好洗一洗,衣服也穿得干干净净,这样或许会好一点。

宋紫玉坚决不同意,说那样就把专访毁了。她让保持平常的状态,不光贺强,接受采访的所有人都是这样,甚至连头都不让洗,要的就是真实。如果每个人都刻意打扮,那这个专访就不要了。

记者也是这个意见,平时咋样就咋样,不用刻意化妆打扮。至于黑,那就没办法了,已经黑了,再咋打扮也白不了,只能这样了。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