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2070>第十一章 印度洋之殇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十一章 印度洋之殇

小说:2070 作者:朝酣酒 更新时间:2024/6/24 10:13:40

在东极国两架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发现昂撒国印度洋舰队的同一时间,印度洋舰队中一艘前出巡洋舰的舰载雷达也侦测到了东极国侦察机的踪迹。此时东极国两架高空侦察机距离昂撒国这艘巡洋舰的距离仅有150公里,距离位于昂撒国印度洋舰队后方核心区域的航空母舰也只有300多公里的距离。

虽然昂撒国巡洋舰的舰载雷达能够探测到500公里以外的空中目标,并且在探测5万米高空的侦察机时也不会受到地球曲率的影响,然而东极国发射的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以高超音速飞行时由于极快的飞行速度,会产生严重的气动加热效应,并形成一层包覆于其表面的高温激波流场,也就是“离子体鞘套”,这层“等离子鞘套”会使得探测雷达回波产生散焦,严重影响雷达对它的探测能力,这种特殊的隐身能力和涂满全身的吸波涂料使得舰载雷达对它的探测能力大为削弱,这也是昂撒国巡洋舰在如此近的距离才探测到这两架侦察机的原因。

昂撒国印度洋舰队的这艘巡洋舰在侦测到东极国两架侦察机的踪迹后,将目标的雷达特征与以往收集的情报库对比,倒是很轻易便判断出来这是东极国海军装备的某型舰载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这型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在以往双方的演习**中经常出现。昂撒国巡洋舰上的作战人员由于上级消息封锁的原因,还没有获知东极—昂撒双方此时已经实质处于战争状态的事实,因此并没有意识到对方此时出动高空高速侦察机背后所代表事情的严重性,只以为是对方又一次军事挑衅行为,并不认为这是对方攻击来临的前兆,因为几十年来,这样的情况双方之间出现过太多了,却从来没有一次升级为战争。这艘最先发现东极国侦察机踪迹的巡洋舰上的作战人员,不急不慢的向后方舰队指挥中心汇报请示,舰队指挥中心的中下层指挥人员同样也没有收到战争相关消息,整个信息传递流程略显迟钝,战场情报层层上报却始终未能下达实质作战命令进行应对,最终情报传递到昂撒国印度洋舰队司令那里等待最终决策。

印度洋舰队司令正在等待国内军方最高层的命令,突然收到前出战舰探测到敌方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的消息,作为舰队最高指挥官和舰队中最了解当前险峻形势的人,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一信息背后可能蕴藏着巨大的危机——东极国西海舰队可能已经发动攻击了。印度洋舰队司令立即放弃继续等待国内最高层命令,并且果断命令整个舰队立即进入战争状态,并且下达一系列作战命令:所有战舰的防御系统随时准备拦截一切来袭攻击导弹;舰队中所有航母舰载机必须立即做好升空作战前的一切准备,要能够随时升空作战;同时三艘航空母舰立即各自升空一架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对东极国西海舰队进行探测;舰队中所有战舰上的各种反舰导弹做好随时发射的准备,能够一声令下随时发射;同时命令前出的巡洋舰要对侦察机进行持续追踪,并尝试进行电子对抗,干扰对方的探测。

然而这样的命令下达地实在是太晚了,东极国西海舰队早就做好攻击准备,侦察机刚发现昂撒国舰队的位置,东极国西海舰队几乎没做任何停顿,所有战舰便立即发射导弹展开攻击,这些导弹只需十几分钟便可以到达昂撒国印度洋舰队的上方。

当昂撒国印度洋舰队司令的作战决策最终下达时,一切都显得太晚了,印度洋舰队中所有舰艇上的指挥作战人员已经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舰载雷达上显示东极国西海舰队的方向数不清的导弹正在不断地升空,一时间甚至难以确认对方到底发射了多少枚导弹,只知道这些导弹全部都是冲他们而来,攻击已经开始了......

此时印度洋舰队中的所有战舰都已侦测到这一令人惊惧的景象,已经无需向舰队指挥中心请示汇报,所有人都知道战争已经开始了。随着命令的下达,印度洋舰队的舰队指挥系统立即通过数据链将整个舰队化为一个整体,整个舰队很短的时间便完全进入战争状态,原本有些懒散缓慢的舰队指挥系统也高速运转了起来,来自各艘战舰的海量的战场信息连续不断地纳入其中,在超级计算机的快速运算下,迅速构建战场场景,为整个舰队的作战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辅助,同时又不断地向各艘战舰分发作战指令和作战参数,整个舰队数十艘战舰如同一个在计算机管理下的超级工厂,有条不紊地运行。在信息化的加持下,海军的反应时间要远超完全依赖人为决策和人为操作的传统海军。

昂撒国印度洋舰队中的三艘航空母舰先是各自弹射起飞一架侦察机想要锁定东极国西海舰队的具体方位,为己方反舰导弹攻击提供目标引导。而后三艘航空母舰立即全力起飞舰载机,这些舰载机是整个舰队的核心所在,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都严重依赖这些舰载机,而如今留给它们的已经时间不多了,敌方的攻击迫在眉睫,若是航空母舰的甲板遭受到攻击,这些舰载机根本没有机会起飞,当前整个舰队最为重要的任务便是在攻击来临之前起飞尽可能多的舰载机。

昂撒国舰队中的其余战舰也没有闲着,在这生死关头所有战舰的发动机全功率运转着,战舰在海面上不停地做着S型高速机动,这是战舰规避导弹攻击的一种常规手段。同时舰队中的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也在全力发射无需初期精准标定攻击诸元的反舰巡航导弹和反舰高超声速导弹。这样毫无规划地发射反舰导弹,完全没有策略可言只是为了将战舰上搭载的反舰导弹全部发射出去。从东极国西海舰队这一波次发射的反舰导弹数量上来看,西海舰队这一次攻击几乎发射了整个舰队几十艘战舰搭载的全部舰载反舰导弹的七成以上,这样的攻击显然是西海舰队拼尽全力的一击,想要通过这一波攻击就将昂撒国海军的整个印度洋舰队覆灭。在这样的饱和攻击下,如果不能提前将己方的舰载反舰导弹尽可能地发射出去,一旦攻击到来,这些还没有发射出的反舰导弹将不会有丝毫价值,反倒是导弹的殉爆将使整艘战舰生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昂撒国海军不愧是拥有一百多年航空母舰使用经验的海上霸主,凭借着电磁弹射器优秀的弹射效率,在东极国反舰导弹攻击到来之前的短短八九分钟内硬是从三艘航空母舰上升空了六个中队的战机共六十架舰载机,同时还起飞了三架舰载指挥机。这些舰载机中有三分之二的挂载装备了反舰攻击弹药,还有三分之一的挂载则装备了对空弹药。

昂撒国海军有着悠久的航空母舰使用经验,对于自己的对手研究得也极为透彻,既然对方的这一轮攻击如此突然且强势,那么显然对方背后的准备极其充分,对于整个舰队的防御必然严密无比,特别是对方的舰载航空兵,力量也极为强大,必然早已升空且在己方的攻击路线上布下重重拦截。昂撒国的航空力量只升空了三分之一不到,如果按照以往的战术,通过制空战机争夺制空权,正面突破对方的空中拦截为携带反舰导弹的己方舰载机开辟攻击通道,按照现在的双方兵力对比毫无实现的可能。此时的空中力量必然是东极国占优并且对方的战机还都是专注于制空战斗的舰载机。即使这60架战机全部去夺取制空权也只会在对方的优势兵力下迅速消耗掉,根本无法触碰到对方舰队。面对这种局面,为了尽可能多地给东极国西海舰队造成损失,昂撒国印度洋舰队的舰载机编队选择完全放弃争夺制空权,转而依靠高空高速进行突防,这种完全放弃对抗的策略意味着这支编队无论战果如何都注定有去无回......

东极国西海舰队数不清反舰导弹正朝着昂撒国印度洋舰队飞速袭来,舰队毁灭的场景已经在昂撒国人员的脑海中不断预演,印度洋舰队甚至昂撒国海军自从成立以来还从未感受到如此巨大的压力,上千枚导弹形成的饱和攻击很有可能在几分钟内就将整个舰队覆灭,舰队中所有人的内心都被巨大的阴影所笼罩。

如今想要破局,只有击落舰队上方的那两架东极国高空高速无人侦察机,东极国的反舰导弹过度依赖于这两架无人侦察机提供的制导信息,如果能够将这两架无人侦察机击落,东极国发射的反舰导弹在失去印度洋舰队战舰的精确坐标后,命中率和攻击效率必然大大降低。昂撒国舰队中数艘巡洋舰的火控雷达牢牢地锁定东极国的无人侦察机,侦察机在5万米的高度上以6倍音速快速飞掠,并且还在不断进行变轨机动,对于这样的高空高速目标,昂撒国海军中也只有巡洋舰上发射的某型具备拦截高超声速导弹能力的远程反导拦截弹理论上能够拦截。

实际操作中发现,想要拦截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昂撒国从三艘巡洋舰上连续发射三轮九枚这种型号的反导拦截弹,都因东极国无人侦察机完全无规律的变轨而导致拦截失败。反导拦截弹从海面上发射,想要命中位于5万米高的侦察机必须消耗大量的能量去提升自身高度,而提高自身速度同样也要耗费能量,并且反导拦截弹的初始速度很低,即使反导拦截弹最终速度能够接近侦察机的六倍音速也会因为侦察机的不断变轨而错开拦截窗口。这些反导拦截弹也许能够拦截以同样速度飞行但是弹道相对固定的高超声速导弹,但是想要拦截具备同样高速但是不断变轨的高空高速侦察机显然不是一个能够轻易完成的任务。最终印度洋舰队只能放弃继续攻击这两架无人侦察机的想法,不仅仅是因为短时间内难以击落这两架侦察机,更是因为东极国发射的反舰弹道导弹已经进入印度洋舰队亚轨道拦截弹的拦截范围内,这才是真正的生死考验。

印度洋舰队中所有舰艇上的各种探测仪器满负荷工作,全力锁定来袭反舰弹道导弹的踪迹,战舰上搭载的各种防空反导导弹也早已预热完成,随时可以点火发射。舰队中搭载有亚轨道拦截弹的六艘巡洋舰率先开火,拦截弹接连升空,拉着长长的尾焰朝着东极国反舰弹道导弹飞去。虽然此时东极国的反舰弹道导弹距离昂撒国舰队还有600公里以上的距离,但这却是拦截反舰弹道导弹的最好时机,因为此时导弹的弹道最高,速度反而最慢,相对于攻击末端更加容易拦截。

反舰弹道导弹发射动静极大、雷达特征明显,昂撒国印度洋舰队通过舰载雷达足足发现了160枚反舰弹道导弹,弹道导弹在发射阶段确实更容易被探测到。然而探测容易,拦截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由于反舰弹道导弹极快的飞行速度和极高的飞行轨道,如何拦截反而是一个难题,即使能够拦截,耗费的代价也极大,成功率也不高,导致最后防御方拦截的成本要远超过攻击方的攻击成本,然而如果不拦截的话,这些反舰弹道导弹造成的损失更大。反舰弹道导弹在二十一世纪初进入实战部署后,很快与高超音速导弹结合,发展出具备在中段进行多次变轨的能力,这使得它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是突防能力最强的反舰武器,被各大国广泛部署。

东极国的反舰弹道导弹在高空中每进行了一次“水漂”机动后,昂撒国的亚轨道反导拦截弹就可能错过唯一的一次拦截窗口。所幸的是双方的攻击距离很有限,反舰弹道导弹也只能进行两次变轨机动,在印度洋舰队的拦截范围内更是只有一次变轨机动,这反倒是降低了昂撒国的拦截难度。有句谚语“防空防空,十防九空”,想要成功拦截一枚来袭导弹,必须要用多枚拦截弹去拦截才能保持较高的成功率。东极国这一次攻击,光是反舰弹道导弹就发射了160枚,而昂撒国6艘巡洋舰搭载的全部亚轨道拦截弹也只有300枚,只能做到两枚弹道拦截一枚来袭导弹,这样的攻防比例应对反舰弹道导弹这种突防能力极强的导弹显然太低了。在东极国的反舰弹道导弹进入俯冲阶段之前,昂撒国印度洋舰队的六艘巡洋舰已经将所有亚轨道拦截弹全部消耗一空,最终也只成功拦截了70枚反舰弹道导弹,但是考虑到昂撒国发射的拦截弹数量根本没有办法对来袭反舰弹道导弹形成饱和拦截,这样的成功率已经是相当可观了。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