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17章 再度出山小说:良吏传 作者:遨游红尘 更新时间:2024/9/11 11:51:36 公元721年仲秋的一个晚上,是夜皓月当空,唐玄宗李隆基召幸杨妃侍寝。杨妃在景云年间(710年七月—712年正月,三个年头,是李隆基父亲唐睿宗李旦的年号)怀上了李隆基第三个儿子,斯时,太平公主频频对她进行攻讦,李隆基慑于姑姑太平公主淫威,不得不让杨妃堕胎以求平安。为了堕胎,杨妃找到宰相张说商量这件事。张说看出了端倪,便劝说李隆基另谋良策,无论如何也要生下这个儿子。此事办妥后,杨妃对张说感恩戴德,时时铭记于心,总想回馈这个贵人。 当夜,杨妃与唐玄宗共枕眠之际,便趁机对皇上吹起了“枕边风”,说好长时间没有见到过张说,是不是遭人排挤,还是有什么不测?唐玄宗心里“咯噔”一下子,心的话:可不,张说受姚崇排挤,被贬地方官好几年了,不知道现在张爱卿生活状况如何?杨妃一个劲地恳求皇上要好好对待张说,人家还是咱家的大恩人呢?唐玄宗为了尽快入戏也为了安慰杨妃,便答应道:“爱妃放心,不久以后朕会让你见到恩人张说。”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此话并非空穴来风。就在这天晚上,唐玄宗梦到了张说,梦到了张说形容憔悴,旅途坎坷。梦中醒来,惊出了一身冷汗,心有戚戚然。 公元713年年终岁尾之际,因政治需要,姚崇出任宰相,将“老对手”张说贬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并放言:“有姚某一天在朝,他张说靠边站。” 后来,张说又贬为岳州刺史。期间,张说处理完地方政事后,常常回忆起那些一同患难的革命战友们,对逝世的李峤、郭元振、赵彦昭、苏瑰以及魏元忠五位士大夫给予沉痛悼念,并赋诗进行深刻缅怀。张说与苏瑰的儿子苏颋是当时文坛领袖,诗坛巨擘,张说封燕国公,苏颋封许国公,被誉为“燕许大手笔”,二人主张“崇雅黜浮“,以矫正陈、隋以来的浮丽风气,讲究实用,重视风骨。张说与苏瑰苏颋爷俩交往深厚,彼此书函往来,诗词唱和恰似琴瑟和鸣,相得益彰。 公元716年闰十二月,苏颋升任宰相,身居高位,也不忘记贬为外地的老友张说。他总是找机会想法设法请求皇上把张说调进朝廷供职。一日,苏颋兴冲冲地对皇上禀奏道:“陛下,燕国公张说有新作要呈上。”唐玄宗阅罢,颇受感动,情不自禁地吟哦道: 岳州作 夜梦云阙间,从容簪履列。 朝游洞庭上,缅望京华绝。 潦收江未清,火退山更热。 重欷视欲醉,懵满气如噎。 器留鱼鳖腥,衣点蚊虻血。 发白思益壮,心玄用弥拙。 冠剑日苔藓,琴书坐废撤。 唯有报恩字,刻意长不灭。 唐玄宗吟罢,不住劲地颔首,惊叹道:“没有想到,张爱卿谪居岳州,诗益动人!”此时,苏颋见皇上深深地为张说诗中表忠心如此痴情,便伺机道:“张大人频频被贬,四处漂泊,可尽忠为国,念君情愫,依然坚如磐石。” 唐玄宗沉默多时,没有当场表态,不过,张说之事已深深牢记。 事后没多久,张说迁为荆州长史。几个月后,复封右羽林军检校幽州都督。非常时期,并州长史张嘉贞被唐玄宗相中并晋升为宰相,当皇上见到张说时已经晚了,经过一番斟酌,便授予张说检校并州长史兼天兵军大使。倍感荣光的张说穿着一身戎装立即赶回京城向皇上谢恩。唐玄宗非常开心,又召封他带着书稿随军编纂国史。 公元705年,张说替魏元忠辩解,被女皇武则天流放钦州。第二年,唐中宗李显即位,魏元忠出任兵部尚书,张说任兵部侍郎。张说智勇双全,经常骑着战马率军奔跑守卫边疆,对战略战术运筹帷幄,多次受到皇上的嘉奖。他在并州任职后,对将士训练有素,军纪严明,很快便打造成一支作战优良能打胜仗的革命队伍。唐玄宗获悉后,对张说的杰出才能格外青睐。 唐玄宗梦见张说的次日,便收到了张说的密折奏报:散居在横野、大同周围的几个少数民族,多年来与朔方汉族关系融洽,相处安好。近日来,听说散居河曲地区的少数民族悉数被杀,令人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有人趁乱想造反,说什么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微臣认为为了息事宁人,莫若收买人心,赶紧给人们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李唐王朝决不能枉杀无辜。可是,微臣接到的命令却是马上进剿,斩草除根,不得有误。微臣看到战报,不敢抗旨不遵,只得如实急报,恭候陛下圣裁! 这件事情,唐玄宗早已获悉,只是没有进一步思考得与失。经张说提醒,唐玄宗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觉得不分青红皂白,确实过了。为了矫枉过正,便派遣心腹王毛仲速去并州,见机行事。 等到王毛仲马不停蹄地赶到并州,意想不到的是,张说带领二十名轻骑已经赶往大同以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张说临走时,对副使嘱托道:“要是我们十天回不来,你就带领军队讨伐,不得有误。” 张说领兵刚离开,这名副使突然想到黑介绝对不能在人家帐篷内留宿,这个少数民族狐疑不定,不能信任。便立即派人骑快马报信。等送信的骑兵回来时,还把张说的复函上交给王毛仲。王毛仲展开复函,只见上面写道:“吾肉非黄羊,必不畏食;血非野马,必不畏刺。士见危致命,此吾效死之秋也。”读到这里,他感慨不已,泪水婆娑道:“张说真大丈夫也。” 一旁的副使也是热泪盈眶,嗫嚅道:“张长史去那里已经三天了,依然杳无音信。”接着又补充道:“当初,我要求跟张长史一起去,同生共死,效命疆场,可他严词拒绝,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在家待命就是了。” 就这样,王毛仲一众等得心焦意烦,一致认为张说回不来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