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六十一章 百年绣品《万宁桥》(上)小说:启示录:天工京作 作者:花清袂 更新时间:2024/10/14 16:52:08 老关家时不时地就会来一顿羊蝎子,何绣做不好,每到做羊蝎子的时候就得老关出手。一听老邻居回来了,老关更是兴奋,好歹自己的酒友回来了。 在厨房里哼着歌,一手撇着锅边的沫子,他这心情别提多高兴了。 何绣见状还是提醒起来,“一会你俩别喝多了,你都好久没喝酒了,悠着点啊。” “放心吧,我心里有谱。” 要说这次回来,赵家还有一重要的事儿要跟关妍说。何绣听了一嘴,关妍也未知全貌,不过还是猜到,跟关妍相关的事儿莫不是找她做绣活? 这顿久别重逢的饭,关大礼亲自下厨,就准备了俩小时。赵天爸妈等着儿子到家,一家三口就奔着关家来了。 见小天手里还拎着东西,何绣“不高兴”地说道,“小天,你来阿姨家还带东西来啊。” 赵天母亲道,“姐,家里也没有什么要带的,这都是从重庆带过来的特产,你们尝尝。” 关大礼跟厨房道,“太客气了啊,来这里还带东西。” 赵天父亲听见老关的声音,便直接到了厨房,“哎呀!咱们的大厨,今儿准备什么好吃的。” “闻闻,香不香。”关大礼揭开锅盖,里面咕咚咕咚地都是羊蝎子,“回到北京了,就得吃口地道的。” “您这厨艺啊,做什么都地道。” “咋样啊,这两年在外面,看你老发朋友圈,玩得挺好啊。” “我跟小天他妈退休得都早,当时是病退的。这年轻的时候没怎么出去玩过,趁着还能动弹,出去玩玩去。” “倒挺好,咱一会儿喝点儿。”关大礼指着放在一旁的二锅头,这酒跟平时常见的小方蓝瓶可不一样,瓶身切面看上去是五角星的形状,而且也是红星二锅头里的传承上品,“这酒我都藏了十来年了。” “好东西啊。” 何绣看了一眼屋内,忙拉着赵天母亲到了客厅,“甭理他们,准是又研究上酒了。走,咱过去坐会儿,这羊蝎子还得咕嘟一会儿呢。” 客厅餐桌上,早已摆上了炖好的鱼,还有几样北京的小菜,已是满满当当一桌子了。 “姐啊,不用这么准备,这也太丰盛了,随便弄点家常菜就得了。” “哪能啊,今儿你们回京,这风得好好接才是!” 老邻居也难免客套几句,赵天母亲手里拿着一个圆形的长筒,从一进门何绣就注意到了,见她小心翼翼地放在沙发上,何绣忍不住问道,“怎么还带一幅画来?” “等吃完了,再跟您说吧。妍妍,这事儿啊,一会阿姨还得麻烦你呢。” 关妍听得一头雾水,只得点点头。 “你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赵天是没话答话,本想吊足关妍的好奇心,而后继续聊起来。 关妍反问了一句,“你知道?” 赵天回道,“我哪儿知道啊,我也刚看到这东西。” “那不就得了,还问我知道吗。” 赵天没有反驳,而是看着关妍说,“真没想到,咱两家的关系原来这么好呢,你说咱小时候是不是也见过?” “嗯,说不准。” “要不他们怎么会订这门娃娃亲呢。”赵天开始没大没小起来,说罢还偷偷地看着关妍 关妍脸一红,“瞎说什么呢,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见赵天关妍这小年轻斗嘴,何绣和赵天母亲在旁边看戏,眼中都是宠溺和期待。 热腾腾的羊蝎子端上了桌,在关家吃肉是稀松平常的事儿。两家当事儿的一一举起酒杯子,说着往事,杯中的白酒一杯杯进肚。何绣和赵天母亲聊着家常,这桌上最安静的要属赵天和关妍了,一人一手只顾着啃羊蝎子,见赵天吃得香,麻酱都到了嘴边,他还未察觉。关妍看着他笑着,赵天一擦嘴,弄一手麻酱。关妍乐个不停,成了这桌最不安静的人。 眼瞅着半瓶白酒下去了,老关和老赵对视,一起扣杯。 “他俩可真行,过去这么多年了,喝酒还是这个规矩。” 关大礼和老赵亲如兄弟,每每喝酒都没有醉过。只因为两人有个度,到半瓶的时候,甭管多上头,也不喝了。 “这挺好,适量喝点又喝不坏身子,微醺微醺得了。” 大家酒足饭饱,何绣和关妍收了桌子。两个老男人不知道是酒劲上来了,都跑到厨房里去刷碗了。 何绣开玩笑道,“你们这以后得多来我家才行,老关这半拉月不刷一次碗的。” 大家笑了,关大礼借着微醺的晕乎劲说道,“你放心!这厨房的碗啊,以后都我刷。” “行,这可是你说的啊,早知道我给你录下来了。” 大家逗趣地笑着,酒足饭饱,赵天母亲将那画筒拿上了桌,随即说道,“这东西啊大家一瞧就熟悉。” 从圆筒里拿出来的东西,是一张草皮纸打底的丝绢,上面用本是上好的绸布为底,针针线线勾勒出的图案,是大家熟悉的万宁桥。 “这不是中轴线的万宁桥?”何绣说着细看这件绣品,虽能依稀可辨上面的图案,可要说新旧程度,它已有好多年了,“这绣品看着时间太久远了,有些地方都开线了。你看这个桥墩子,全部都不在了,你这从哪儿淘的啊。” 赵天母亲说起在重庆旅游的一番经历来,“这件绣品是我那姐们给我的,说是一个老顾客给她的。那顾客是一老爷子,经常光顾她店里吃火锅,年岁也大了,每次去就要一个清汤锅,涮点小菜。久而久之这关系也好了,老人膝下无子,就一个人孤零零地在重庆生活了一辈子,也是在我姐妹生日的时候,这老爷子送了这东西。而此之后,那老爷子就很少来店里了,直到我去之后,才听说老爷子去世了,现在留下的就剩这件《万宁桥》的绣品了。我跟重庆那姐妹提起过你,人家当即就把这绣品给我了。本来是想自己留着的,可她不想让这件绣品就这样平平无奇地放在家里。她说老爷子收藏这件绣品收藏了一辈子,到最后了也是想让它有个好的归宿。”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