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28章 险境中对话小说:六朝古都 作者:孤峰上浮 更新时间:2025/1/18 14:00:39 宋教仁心无城府,汪夸日忧心忡忡。“钝初兄,人心难测。你才华纵横、思想深邃、为国为民,胆识过人,是我党之幸事。世间上很多事不在于有没有想到,而在于有没有做到,做到需要强大的责任心和毅力,虎头蛇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终难成大事。佛语云: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中国人自己的事必须自己解决,依靠人民群众才是唯一的途径,幻想他人帮助是幼稚可笑的侏儒思维。”汪夸日直抒胸臆,娓娓道来自己的时政观点,“眼下,你的处境很微妙,突然活跃于聚光灯下,万人瞩目,难免遭人嫉恨,言行举止千万注意,谨慎为妙。” “同盟会我属于无名小辈,手无缚鸡之力,只会舞文弄墨,革命的成功论资排辈我无论如何都难以入流,幸得革命同志们赏识,支持我在原同盟会的基础上,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及国民公党等,改组成国民党。身肩重担,无以回报,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需要牺牲我宋某人方可成就中国宪政前途,我死而无憾,欣慰之至。”宋教仁大义凛然,慷慨激昂。 “只可怕钝初兄是宪政之路上的唯一灯塔,安眠之日即是灯塔熄灭之时。”汪夸日言语警示。 宋教仁毫无惧色,放下筷子笑问:“自从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他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便一落千丈,骂其国贼。因而,简单推论,他成为阻碍宪政的头号公敌世人皆信,除了他想除掉我,还会有谁?” “你自己琢磨吧,我目前不清楚,只是提醒你多留心。” “哈哈,举杯畅饮,一醉解千愁,明天的事交给上帝处理。”宋教仁举杯敬两位客人,我拿起酒杯回敬,成年人之间的谈话我听得云里雾里,好似生离死别,又如谋划未来,还像机密互通。信息专业复杂,剪不断,理还乱,然而美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夜幕降临,汪夸日和宋教仁二人继续相谈于书房,留我一人卧房休息。“宋叔叔睡觉的床软硬程度与教堂里的几乎一模一样,洋人挺会盖房子,一个卧室比我整个家都大,有钱人果然会享受。难道今夜在这里睡觉吗?晚餐他们说的什么‘宪政’到底是个啥,搞不懂,估计又是洋人的玩意儿。宋叔叔在国内推行洋人的东西能行吗?汪叔叔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在提醒他注意安全,宋叔叔表现得慷慨淋漓,一往无前,犹如中国人的救命菩萨一般。费解,费解,中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左思右想,浮想联翩。 窗外灯火通明,夜市生活开启。外侨男女有的成双成对,有的形单影只,还有的成群结队,闲庭信步,谈笑风生。情侣们热烈地拥吻,旁若无人,冲破古老的东方文明。一排排的店铺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外国牌子应有尽有。中外公司的广告牌散发五颜六色的灯光,各国旗帜遍插高楼屋顶处。奇装异服的各国军队趾高气扬,维持“偷抢”来的秩序。 从事各种职业的外侨过着比在故乡更舒适的生活,他们来自英国、美国、俄罗斯、葡萄牙,乃至印度、越南、**等58个国家。英国侨民无疑是上海租界的“霸主”,早在1871年,他们就在此开了221家公司。很多英国青年从伦敦来到上海,发现工资翻了一倍,生活花销则只需过去的一半。英籍犹太人艾里·嘉道理仅靠500美元起家,竟成了上海有名的银行家。英国侨民无须纳税,还享受英国法律和军队的保护,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外侨在上海租界边奋斗边享受,建起很多高端的社交俱乐部,其中“英国总会”尤为奢华,高达六层,拥有三十多米长的吧台,人们坐在周围饮酒谈笑。“德国总会”则是综合性的娱乐中心,包括舞厅、赌场、台球房、阅览室、游泳池等,配有可拆卸的阶梯座位,最多能容纳1000名观众。并且,这里也有地下**交易。 二楼窗户可以将部分上海夜景收揽眼底,我眼界大开,仿佛进入魔幻世界。楼下行人来回穿梭,有两个全身黑色西装的男子似乎有事找宋教仁,徘徊于寓所门口。他们窃窃私语,东张西望。“就是这里吧?”“是的,门牌号没错。”“有烟没有?哥们儿的抽完了。”“又他妈的抽完了,你蹭老子好几根了,坑子。”“回去还你一盒行吧,我保证说话算话。”“再信你一回。”两人拌嘴结束,矮个的拿出香烟给高个的一根。我好奇地盯住他们看,琢磨要不要通知两位叔叔。 正在此时,房门打开,汪叔叔进来。“我们该走了。” “好的,叔叔。楼下有两个人,鬼鬼祟祟的,看样子像小偷。” “真的?” “嗯,我从窗户看到他们的。”我指指窗户告诉汪叔叔。 “我看看。”汪叔叔走到窗户处向下观察,“不是小偷,是负责宋叔叔安保的人。他明天去北京,需要保镖守卫。咱们下楼,宋叔叔在等我们。”汪叔叔其实在敷衍我,以免我多嘴告诉宋教仁。其实,楼下的两个人是应桂馨派来的,目的是监视宋教仁行程的动态。汪夸日看到他们,气不打一处来,监视别人也不找一个隐蔽的地方,直接站别人家门口,没见过这么愚蠢的流氓。 “教仁,我们先走了,感谢盛情款待,多有打扰。” “夸日兄客气,我们是兄弟,区区薄酒何足挂齿,本想与你秉烛夜谈、通宵达旦,无奈你我均公务烦身,不得不告别。”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多保重,后会有期。” 我们叔侄二人坐上黄包车驶离宋教仁寓所,先至和平饭店,短暂停留,应桂馨备置上海特产孝敬汪部长。随后,我们直奔上海北站。 “叔叔,我们是回家吗?” “对,回南京。” “哦。”一天往返南京上海,日程真赶,我虽然疑惑,但听从安排,没有多言。 车次46,晚上10:00开车。火车站的夜晚凄凉孤寂,远处漆黑一片,与牛庄没有分别。“叔叔,那边有空的座位。” “好,晚上候车室明显人少多了,大部分人讨厌坐夜车。” “是的。” “尤其是低等车厢的座位,过夜很难受,除非买卧铺票或包厢票。你没坐过低等车厢座位吧?” “没有。” “跟叔叔混,生活方式跨越阶层;跟其他人混,生活方式堕入凡尘。”汪夸日自鸣得意地炫耀。我点点头,感恩的神情溢于言表。 “小石头,真是你啊!你怎么会在这儿?”突然有人呼叫我的小名。 ![]() 关注铁血读书微信公众号“铁血读书”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