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重生北宋:武夫当国>第36章 夜战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36章 夜战

小说:重生北宋:武夫当国 作者:流光飞舞 更新时间:2025/6/8 13:44:42

青唐羌是吐蕃人的一个分支。

公元六世纪中叶,持续了四个世纪的寒冷期结束了,全球气温稳步提升,原本地高天寒的青藏高原也变得温暖起来,可以开垦的土地成倍增加,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各种物产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在这一连串重大利好的刺激之下,生活在雪域高原年的诸羌人口开始暴增,部落之间展开兼并,最终,西藏的秦始皇松赞干布横空出世,带领剽悍绝伦的高原武士东征西讨,吞并苏毗、羊同、白兰、党项、附国、嘉良夷,灭掉了古老的象雄王朝,将被雪山切割得支离破碎的诸羌捏合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随后吐蕃人开始四面征伐,吞并吐谷浑,饮马恒河平原,压服南诏,建立了一个横绝丝路的王朝,与大唐分庭抗礼,厮杀两百余年,甚至一度攻陷长安!

不难想象当时的吐蕃人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可惜,花无百日好,国家也一样。到了公元十世纪初,随着气候转冷,粮食产量锐减,再加上持续两百余年的征战耗尽了国力,痴迷佛教让那些如雄狮般剽悍的高原武士丧失了往昔的尚武精神,吐蕃国势江河日下,无可挽回的滑向衰落。曾经被他们征服的各个民族趁机暴起,归义军的崛起让吐蕃失去了富饶的河西走廊,回鹘人的进攻迫使吐蕃吐出了与大唐反复争夺两个世纪才抢到手的安西、北庭,国内各路将领更是拥兵自重,跟失了智似的自相残杀……最终这个横绝丝路的王朝从雪山之巅轰然坠落,摔得粉身碎骨,再也没有重新崛起的可能。

不过,烂船也有几斤钉子,吐蕃王朝是没了,但吐蕃人依旧保留了一定实力,他们在青海、河西等地建立了一系列小政权,顽强地生存着。后来西夏人崛起,开始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感受到危险的青唐羌果断向大宋抛出橄榄枝,名义上归顺大宋以换取大宋的支持,对抗西夏。大宋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的归顺,并且给了他们不少支持,导致西夏往青唐方向的扩张举步维艰。

这一阶段,青唐羌无是大宋的盟友。

可惜的是这一甜蜜时光并没有持续太久。王安石变法后,积攒起了不少家底,但是在横山战场始终难以打开局面的北宋开始将目光投向青唐。这片土地是整个青海的精华所在,适宜放牧,可以为大宋提供他们紧缺的战马,同时不少温暖的谷地还可以开垦出来种粮,最最重要的是,从这个方向还能打通西域,从西域获得优良的种马和一些大宋急需的技术,这样的宝地,自然要拿过来。于是在大将王韶的指挥下,数万宋军从陕西出发,浩浩荡荡开进青唐,以摧枯拉朽之势击破一个个割据自立的小政权,大有一举吞了青唐之势。发现大事不妙的青唐羌果断与西夏联姻,请西夏出兵帮忙对抗大宋……

于是,青唐羌就变成了大宋的敌人。

不得不佩服他们,外交手段那是真的灵活,切换起来丝滑无比,就算是二战时期的泰国见了都得竖起一根大拇哥。

青唐羌曾是大宋的劲敌,在名将青宜结·鬼章的指挥下于踏白城大败宋军,斩杀宋军名将景思立,又用游击战把宋军拖得疲惫不堪。但是随着宋军在青唐站稳脚跟,兵微将寡的青唐羌再也不是对手了,被他们请过来助拳的西夏成了抗宋主力,他们只能打打配合。但是袭击几个军寨、伏击一支辎重队伍这些活他们干起来还是胜任愉快的。李骏他们这支辎重队伍就很倒霉的撞上了这么一支不知道打哪蹦出来的游击队。这些家伙想必已经在山里猫了好久了,前面那浩浩荡荡开过的大军他们不敢动,但是这么一支没多少战斗力的辎重部队对于他们来说却是一块肥肉,他们瞅准时机,在宋军辎重部队休息的时候蹦了出来!

利箭还在雨点般飞来。青唐这边林木稀少,制弓技术也比较落后,所以射过来的箭力度和准头与宋军的强弓劲弩相比差了一截。但青唐羌在箭镞上淬了剧毒,哪怕只是被划伤,也很快便会口吐白沫气绝身亡,死状相当的恐怖。在这一轮轮箭雨的攻击之下,不披甲的宋军死伤极其惨重,尸体横卧一地,一些四肢中箭的在血泊中痛苦地**,哀求同伴救救自己,然而同伴也是自顾无暇,他们只能绝望地在血泊中**,直至身亡。

这不是战斗,这是一边倒的屠杀!

好在宋军这边也不是一边倒的挨打,一些有经验的乡兵举着盾牌遮挡住射来的利箭,抓起火堆里正在燃烧的木柴奋力扔向利箭射来的方向。他们当然砸不中那些藏身于黑暗中的弓箭手,但随着一根根木柴被扔出去,火堆熄灭,敌军难以捕捉目标,射出的箭命中率直线下降。那些敌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很快,随着一声号响,箭雨停歇,大批青唐羌士兵挥舞着长刀短矛,大斧铁锤,从黑暗中冲了出来,怒吼着朝辎重队冲了过来!他们的身影暴露在燃烧的木柴发出的微弱火光中,如同一群来自地狱的恶鬼!

折寒月喝:“放箭!”

数十名轻骑兵同时开弓、瞄准,然后撒放,嗖嗖嗖嗖一阵疾响,数十支利箭离弦射出,转眼间便撞上了那些怒吼冲锋的身影,箭镞入肉的闷响连成一片,青唐羌士兵惨叫着倒下了一片。

他们继续往前冲!

轻骑兵们很有节奏,射完一支箭后又取出两支,一支咬在嘴里,另一支搭上弓弦,开弓,瞄准,撒放!

青唐羌倒下的更多了。

这些凶悍的高原武士身上只穿着简陋的皮甲,这种皮甲也只是将牛皮硝制一下然后晒干,切掉那些又软又薄的部份,裁成适合穿着的样子而已,这种皮甲对刀剑砍劈有一定防御能力,但面对强弓劲弩的攒射,那跟纸差不多,射哪穿哪。

折寒月没有射箭,而是拔出一把长剑,左手持盾右手持剑,准备厮杀。倒是李骏射得挺来劲,迎着青唐羌的亡命冲锋不断拉动由弩臂改装而成的箭匣,每拉动一次就有一支短箭从箭匣中激射而出,约莫就是别人射完一支箭,另一支箭刚搭上弓弦的工夫,他已经射出了六支箭,来不及查看战果,他一把从撒袋里抓出六支短箭,快速塞进箭匣里,关闭箭匣,再次拉动……

然后箭匣又开始往外面疯狂喷吐短箭了。

这家伙就如同人形加特林,在很短时间内便将十几支箭射了出去,放倒了好几名冲上来的青唐羌,效率之高,让折p月都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这是什么鬼手速?要是每一名弓箭手都有他这样的手速,临敌不过三矢将成为过去————别说三矢了,三十矢都不成问题啊!

“这是什么弓?为什么可以射这么快,而且每一箭都力道强劲?”她好奇的问。

用大磅数的强弓射箭是很耗费体力的,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弓箭手,用七八十磅弓连续射上十几支箭就该胳膊发酸了,必须休息一会儿再继续射,即便是那十几支箭,力道也是一支比一支弱的,想像李骏这样连续十几支箭都保持同样的力道,那简直是做梦。

李骏一边挽弓猛射一边说:“我自己改装的连发弓,用的是短箭,没别的特色,就是射得快,还可以连续发射六支箭……小心!”正说着呢,便看到一名青唐羌手持盾牌撞开两名轻骑兵朝折寒月冲来,手中短柔望心便刺。他让这家伙吓了一跳,高声提醒的同时也将连发弓对准这家伙,嗖嗖嗖一连三箭射了过去!

第一箭射穿了那家伙手中的盾牌,将他的手臂钉在盾牌上;

第二箭射中了他的肩胛,洞穿琵琶骨的同时也切断了韧带,这家伙的长矛无论如何也刺不出去了;

第三箭射偏了,没能命中。

不过不要紧,折寒月手中长剑挽起一道冰冷的寒光,轻飘飘地一挥间便削断了这名青唐羌猛士半边脖子。他瞪大双眼,短矛脱手落地,伸手想捂住脖子处的伤口,然而脖子处那个伤口鲜血跟喷泉似的往外狂喷,哪里捂得住?他向后一仰倒在地上,抽搐几下便不再动弹了。

折寒月的心比菜市场里杀了三十年的鱼贩子还冷,一剑了结了这名青唐羌猛士之后身体前倾,弯腰举盾,嘭一声挡住一把猛劈下来的长刀,长剑如毒蛇吐信,一吞一吐间那名青唐羌就给捅了个透心凉。她还顺手拧动剑柄一绞,被刺中的青唐羌发出惨叫,失去了全部的力气跪倒在地,本能地用双手抓住剑身,想阻止折寒月进一步的动作。折寒月倏地抽出长剑,带出一道血箭的同时也让这名青唐羌十个手指头齐刷刷的掉到了地上,不等他痛呼出声,折寒月已经一剑横挥,将他的头颅沿着肩膀给切了下来!

如此干净利落的杀戮手段,看得李骏倒抽一口凉气,只觉得脖子凉飕飕的……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