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三个批评小说:听雨轩文集 作者:楚云飞 更新时间:2006/10/8 0:36:22 三 个 批 评 前些日子在我与同事外出公干乘车返回单位的客车上,发生了一件让人哭笑不读的事: 那天我坐2号座位,并排的1号座位是一位16岁左右的中学生模样的女娃娃。百无聊赖中看完手里的《微型计算机》杂志,一转眼看见那女娃娃手里捧着一本比较陈旧的书,封面是《当代青年爱情诗选》几个字,我好奇地问:“看的是什么书啊?” “《当代青年爱情诗选》!”那女娃娃头也不抬。 “页面都有些发黄了,还看得这么起劲,是本好书吧?能不能给开开眼?”我继续问道。 或许我的话让那女娃娃有了“他乡遇知音”之感,便将书递给了我。就着她递过来未合上的页面看了看,我脑子里“腾”地一下就上火了: 很多年前我就这样优秀地等你 月光的响声清亮 石桌在石山的魂中 水很温柔但发胖时会吞吃两岸的性格 这样的饥渴仍迷信你似河流 因此我们如麻雀发誓 燃烧如血融进雪崩滚动 等待的日子里 心情如根须 雾迷迷的九月 思恋也秋了 血液的舞兴正浓 据说你每只牙 都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我的两只脚 站成倾斜的山 世界叩击你什么 从那边刮过来一阵黑夜 “这样的东西也叫当代青年爱情诗作?”我一脸疑惑问她。看着我的表情,她探过来身子。我指着书页上“月光的响声清亮,水很温柔但发胖时会吞吃两岸的性格,因此我们如麻雀发誓”等句子对她说:“这究竟写的什么啊?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你能读得懂吗?” “不就是反映爱情的吗?要是轻易就能读懂了,那还能收录进这本书里?” “你的意思这也是写得很好的诗句了?”我反问道。 “当然写得很好,这些比喻用得如此精彩,难道你没发觉?”她也是一脸疑惑、反诘之色。 “这种‘两个黄鹂咏垂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东西,究竟好在哪里啊?请你指教一下。”我步步紧逼。 显然她听明白了我话里的意思,从我手里将书“拿”了回去,嘴里还嘟哝了一句:“看你这身制服,就知道没有一点文学艺术细胞!”最后这句话杀伤力可大了,我听见了后排的同事忍不住捂着嘴偷笑的声音。 有了这样的不快也没办法继续交谈下去,于是我只好继续翻看手里的杂志,直到下车后那女娃娃鼻孔里透出个“哼”的重重鼻音。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一直觉得有必要写点什么,但因为工作繁忙也就耽搁下来。后来碰上论坛花园的征文,我就盘算着要怎么把这种“两个黄鹂咏垂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东西好好讨伐一下,因此,趁这段潜水的时间抽空动了笔,让大家看看我的“三个批评”。 一、当代新诗是对中华文化的亵渎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正统文学,是我们民族思想和民族情感最生动的载体和最集中地体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和精髓。要批评当代新诗,我认为有必要从诗歌的发展史来做个介绍。 诗是人们用以抒发感情的语言文学或说是文学语言,主要有口语语言和文字语言两种。她起源于人的思想感情,具体地说,是有关劳动者的心情,有关男女之间的爱情。我的老师余浩然先生说: 《淮南子》中有:“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明朝有位胡大家也说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人道之本也。……周之《国风》,汉之《乐府》,皆天地元声也。……今之讪学古者,动曰:关关雎鸠,出自何典?是身为父母生育,而求人道于空桑也,……。” 这就是说诗歌最早起源于民间,为山野村夫、猎人、渔人、村姑等这一类劳动人物所用,用来赞美生活、歌颂爱情,大家看看最早的诗歌集《诗经》最前面的《国风》部份的大多数主题对象就明白这道理了。诗歌发展的最初阶段为士大夫阶层所不齿,但因为它独特的魅力广为流传,最终被引入庙堂之高,《诗经》更被奉为儒家经典。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三百,一音以蔽之曰思无邪!诗歌诞生之后历经了数千年变化:始于劳动者之语,向二言古谣---风、雅、颂这类四言(代表即诗经)---骚体楚辞---五言及杂言古体诗(乐府)---七言古体诗---前格律诗(永明体)逐渐演变,发展到诗的巅峰代表格律诗。后来产生的—词,其实也是律化了的歌词(唱词),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格律诗。至于散曲,虽然起源于北方的金代,但其中有诗歌的痕迹,也有中原文化的影响。诗歌与华夏文明绵延数千年之后,随着白话的兴起而洋为中用的新诗又开启了诗歌发展变化的另一番新天地。 新诗是五四运动以来兴起的白话自由体诗歌。从其表现形式上来讲,新诗只有一个押韵的要求,省却了格律的束缚,作者可以在句式、句势上灵活安排、巧妙运用,借助语言清新自然且贴近时代生活气息的特点,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篇章。 而我在这里谈到的当代新诗,可以用“月光的响声清亮 水很温柔但发胖时会吞吃两岸的性格 因此我们如麻雀发誓”这些句子以及当年的“汪不知”作品来做代表,其最大的毛病就是无病**、故弄玄虚、生拼硬凑、语句不通。造句水平连小学生都不如:实在闹不明白你的那只牙和一千零一夜到底有什么关系?还“我的两只脚站成倾斜的山”呢,真是笑死人了,倘若你长得和豆腐西施相仿,那么站成倾斜的圆规还可以给人以遐想;当代新诗中的“透过窗户的透明”这样的句子简直就是废话,跟脱了裤子放屁没什么两样;当代新诗中还有相当的“河水再玻璃些”类似的种种病句,我倒是想问问当代新诗作者:你们读书时老师教的“清澈”、“碧绿”等诸如此类的优美词语被你们丢到哪里去了?我们谈新诗的朦胧之美,是要意境朦胧给读者以联想、琢磨、体会的空间,你们干嘛要弄成语句不通?隔着一层轻纱看美女,隔着一笼水气看美女,那才是叫朦胧之美,要是隔着一堵墙,你还能看到吗?而那些所谓的当代新诗搞的就是一堵”墙”,西施看不到,鬼影子倒是在墙上晃。 我国的文艺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众的诗歌花园需要的是灿烂美丽、婀娜多姿的鲜花。文以载道,诗以明志,失去了主旨和灵魂的“花”有存在的必要吗?那些故弄玄虚、故作深沉的作者,如果你理不清自己的思想和灵魂,那样只能说你是笨蛋;如果你还要语句不通、章法错误、语法模糊、不知所云、离题**,那也只能说明你是混蛋;如果你更要以此来显摆,想出人头地,糊弄千千万万的读者,那么你更是坏蛋。你写狗屁不通的当代新诗自娱自乐不是你的错,把这样狗屁不通的当代新诗发表出来就是你的错:一是愚弄读者尤其是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二是浪费纸张,有可能引起砍伐树木来造纸给你们写作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对这种亵渎祖先文化,亵渎诗歌文化的烂花、腐花、毒花,我的态度很是坚决:扔在地上,踩上一脚。 二、当代新诗是对伟大圣洁的爱情的亵渎 前面我谈到诗歌的起源和爱情是有关联的,现在接下来继续说下去。 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大家一直都在用诗歌这个体裁来歌颂爱情,赞美爱情。我认为这种歌颂和赞美,必定是起于人类的产生,止于人类的消亡。或许有那么的一天,当地球村的人类消亡后,外星文明乘坐时空穿梭机在时空隧道徘徊的时候,依然能够读取到当年的地球人歌颂和赞美爱情的音符。 看看古人是怎样讴歌爱情的。《诗经》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其赋比兴表现手法和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当然还有象征主义、结构主义、印象主义手法)对后世的民族文化尤其是诗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无可比拟的影响。我本人看过《诗经》和它的许多解析版本,而这些书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来自民间的《国风》放在首位,而且又是将《关雎》放在了《国风》第一篇的位置,不管是作者的有意还是无意,我只能推测:或许《诗经》对大多数人的影响在于《风》,《关雎》正是《风》的杰出代表之一,《关雎》就是对男女纯真爱情的讴歌先曲。 《关雎》短短八十个字,便把一位君子对采荇姑娘刻骨铭心的思慕爱恋刻画得淋漓尽致,换了我们现代人就算写出洋洋万字的一篇散文也未必就能把那种神韵渲染出来;换了港台影视剧组,更是可以拍出几十集的裹脚布连续剧来演绎这段感人的故事了。我们接着再看下去,《卷耳》、《桃夭》、《汉广》、《汝坟》、《月出》、《柏舟》、《君子偕老》、《蒹葭》等等这些篇章都是对男女的真挚爱情进行讴歌:意中人说过的话,走过的路,用过的东西,甚至她的头发、眉毛、脸庞、手足等等都是那样的牵动恋人的心房;不论是天上的月儿,还是园中的桃树;不论是山里的麋鹿豹兽,还是山间的泉水,河边的流水,都能寄托对恋人的情和爱,都能让恋人刻骨铭心。这些诗句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对这样的文笔,我除了佩服还是佩服;对这样最诚挚的爱情,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或许有人会说那里面还有宣扬野合的,是的,在《诗经》里有这样的篇章,但是,如果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考虑,我是能够理解古人的举动的,至少至少那样的男女之爱是出于本能,并且人家没有露“点”,更不是出于“钱”“权”的交易,这样的爱情不值得歌颂吗?总不能对着泸沽湖的女儿国“走婚”形式大加鞭挞吧? 自此而后,诗歌对爱情进行赞美的体裁不断在变化,经历了这样辞、那样体,但是爱情的主旨却没有变化,追求婚姻自由,打破礼教束缚,抒发对征人的思念、逝者的伤痛依然是对爱情的坚贞不屈进行歌颂的主旋律。比较著名的有《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恨歌》、陆游、唐婉的《钗头凤》等等无以计数的名篇,还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将生死相许”等等无法一一罗列的名句。 看看这些随便列出的名篇名句,就可以看出古人的爱情是多么的伟大!再看看当代新诗中的对爱情的描写,当代的某些人的爱情怎么就显得那么的猥亵呢?那位不懂事的女娃娃居然还说:“比喻用得如此精彩。”不提比喻手法也还罢了,要用比喻就不应该用麻雀来做替代物,谁都知道鸟类中的天鹅是对爱情忠贞不二的典范:一只天鹅死了,它的伴侣往往不吃不喝坐以待毙。这样的灵物不赞美却将叽叽喳喳的麻 雀拿来做话题,作者本来就是个睁眼瞎。 新诗中也有不少赞美讴歌爱情的佳作,大家随便去搜索一下便知道,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就是在铁血网络的“中国文化”版面也能时不时看到这方面的新诗佳作,在我眼里这地方的新诗也比那“两个黄鹂咏垂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狗屁不通的当代新诗好上一百倍有余。那样的当代新诗是真正的无病**,不堪入目,当代青年写出这样的诗,是当代人的耻辱,执笔批评他们这样的文人,是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和“有几个文学艺术细胞”的爱好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伟大圣洁的爱情容不得他们亵渎! 三、出版社及相关人员丧失职业道德 可惜当时没能把那个出版社和编辑人员的大名记住在并在这里公布出来,我觉得是应该让大家知道他们的名字的。 在我的印象中,文人应该是有气节的,是讲脸面的。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虽然贫穷得只能站着喝酒,好歹人家也要穿上长衫,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要个读书人的脸面吗?至于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个人的信仰而敢于直面死亡的文人,在浩浩中华历史中也不乏其人,“文以载道,诗以明志”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尊重他们、缅怀他们、学习他们,也是文艺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的责任之一。 由文艺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推而广之,谈到做学问的所有人,我不禁想起了高中时语文老师讲的一个故事: 在上个世纪的英国,有人提议给牛津大学的教授加薪。当时,那些教授的薪水也不是很低,加薪是人们的牛津的热爱和对大学教授辛苦做学问的一种奖励,但是牛津大学的校长极力反对加薪,他说:你们认为给大家加薪后让大家过的特别舒适,牛津还会依然是牛津吗?那位教授的名字我记不得了,他的原话我也记不得了,但是,他的意思也就是:做学问的人要守住清贫。 守住清贫,是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包括政治家)的座右铭,为什么呢?无他,唯警惕“死于安乐”与“饱暖思**”也。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他们的传世之作往往都是从清贫这条道路上走过来的:才华横溢的大诗人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贫困交迫;曹雪芹也是在“下无立锥之地,上无片瓦遮天”的境遇中写出了传世巨著的《红楼梦》;以《资本论》而开启人类历史新篇章的马克思也常常沦落到借钱度日的地步。而在当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现代社会,请问出了几部惊世之作、传世之作?一部都没有!难怪有人要发出文学消亡的慨叹了。现在倒是满园春色、百花齐放了,可是一朵奇葩都没有,不是我悲哀,现代社会的功利性带来的浮躁已经没有了出奇葩的土壤,就算能出一两部轰动一时的作品,也却不能轰动一世,时尚作品往往是短命的代名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更需要文人们一定要守住清贫之德。 而这个推出《当代青年爱情诗选》出版社的编辑们,应该是文艺工作者的一部分吧?应该是做学问的人吧?居然将那样的亵渎中华文化,亵渎伟大圣洁的爱情的“诗”收录进《当代青年爱情诗选》,你们有没有想过“当代青年爱情诗选”八个字的分量啊?这八个字是能轻易开涮的吗?现在的媒体经常爆出某某出版社搞“版”“钱”交易的丑闻,在此,我姑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进行猜测,如果你们真的是进行了这样的交易,那么请你们住手吧!为了文化事业的繁荣,为了国家的下一代在文学道路上不走上歧路,请住手吧!你们这些编辑想走上致富的道路在当今是无可厚非的事,只是你们在走上致富道路的同时,请你们收录的作品要对得起读者。爱情是应该赞颂讴歌的,歌颂爱情的文字是用来陶冶德操的,是带给读者赏心悦目感受的,而不是让人见着就生气的。 请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真诚地爱护中华文化,请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用诚挚的心曲谱写颂扬爱情的诗篇,请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遵守诚信的德操。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