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一百七十三章 山西总兵周遇吉小说:改变 作者:松一般坚韧 更新时间:2012/6/2 0:18:43 第一百七十三章 山西总兵周遇吉 回到办公室的张知木,铺开图纸,想尽快的把大发电机设计出来。所谓大,也不能超过十千瓦,因为蒸汽机的功率有限。现在让张知木从理论上设计发电机是不现实的,前世只知道电机的原理,拆装过电机。可是靠这些知识就想从理论上设计发电机完全是根本不可能的。不过张知木觉得前人是在没有任何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已经学了这么多理论了。应该比他们的基础好吧,没有精确的计算,就把余量留大一点儿。假如设计的发电机功率为十千瓦,输出电压为直流220v的话,那么电流就是45.45A,记的前世的11千瓦三相电机要用十平方的线,那么我就留大一点,用十五平方的线。另外电工口诀“十下五、百上三中间取四”自己还记的。按每平方四安培算,也要11.36平方。所以取十五平方的线是足够用的。为了减少集肤效应和安装方便,采用五芯3平的铜线。直流电机的励磁电流应该是电枢电流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三。取大一点按百分之三算,那就应该是1.36A,取个整数算1.5A采用0.5平的线就行。如果电压按220v电流按1.5A算,励磁线圈的电阻就是147Ω。这样需要0.5平的铜线长度=147/(0.0175/0.5)=4200米。 至于电枢绕组电线的长度,张知木就算不出来了。不过根据励磁极的尺寸大小,再设计电枢的大小,然后根据开槽的大小在看看要多长铜线。总之,一切都要探索着来了,在这里没有人可以给你指导,也没有资料可查。反正先在不用管效率如何,也不用管成本如何,就试着来吧。 不过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通过调节励磁电阻来控制输出电压,因为由于负载的不同,输出电压要有波动,为了电压的稳定,要通过调整励磁电阻来实现,控制励磁电流来实现,不过现在的手段实在是有限。 没办法,只有用蒸汽机调速的那种旋转小锤的装置来调整励磁电阻。办法就是,在发电机的输出端并接一个小电动机,小电动机带一对旋转的小球,电机的电压高时电机的转速就快,电压低时转速就慢。而电机转速快时,两个旋转的小球在离心力的带动下就抬得高一些,反之就低一些。带动的滑块就会调整一个滑动可变电阻,这样就会调整励磁电流了。这个滑动电阻就用铜线绕制。 张知木正在绞尽脑汁设计大发电机,本来想集中精力,一下子就搞完。不然一被其他的事儿打乱,再回来要重新进入状态,很费劲儿。所以张知木就想最好别有事儿来。 可是事情就是这样,往往是怕啥来啥。 张知木和陈玉锋欧阳鹤研究了一番山西总兵周遇吉,他们没想到是周遇吉也惦记着他们呢。 卫兵过来传报说:“有一个京城来的王公公和山西的总兵带着一队人马来,说要见你。被我们拦在岗下。” 张知木一听,这世上的事儿,怎么就这么巧,我们刚刚说到曹操,曹操就到。 “赶紧通知陈总,一起去接一下。”张知木吩咐到。 “已经通知了。”卫兵说完,张知木已经出了们,往岗下迎去。陈玉锋、欧阳鹤正等着张知木,见张知木出来了,就一起向岗下走去。 陈玉锋也觉得今天有些奇怪,“我看这人啊,真是不经念叨。我们刚刚说完这个周遇吉,周遇吉就到了。” 欧阳鹤一边走一边分析说:“他把王公公请出来,很可能是皇上派他们来的。弄不好,我要要出点血了。” 说着话,几个人已经来到岗下。 岗下的王公公和山西总兵周遇吉,已经下马正一起指着窑岗的风车一边看一边谈论着。他们身后是四五十号人马,明显的能看出来,王公公带的人都是锦衣锦裤;而另一些人都是黑衣黑裤。显然这些人都是便衣便服出来的。 看到张知木等人迎下来,王公公首先发话了:“哎呦喂,你们窑岗的人也太厉害了。竟然拦着我们,那也不让去。我在北京城也没有几个人敢拦着我的。” 张知木连忙说:“恕罪啊,王公公。我们的小地方的人,都是有眼无珠,不认识您,不然哪敢拦你那。不过这大冷的天,你不在京城享福,到我们这苦寒之地找罪受,您不是自找的吗。” “我啊,见不到你就是想你啊,没办法。” 王公公嘎嘎一笑说:“你看净开玩笑了,这有一位总兵大人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新任山西总兵周遇吉周大人。” 周遇吉一身山西富绅打扮,个子不高,但敦实壮硕,身着黑段子棉袄外套羊羔皮的坎肩头戴大皮帽子。一双环眼连鬓的胡须,更显英武之气。一看这就是一个久在军旅的中的硬汉。尤其是他的眼神,不是久经沙场历练放不出那种光芒。 张知木连忙施礼说:“久闻周大人威名,您来山西是我们山西人的福分。” 周遇吉也忙着拱手说:“哪里哪里,我也是久闻张义士的大名。对你的所作所为,由衷地佩服。早就想能登门拜访。我上任时路过潼关,潼关守备宁德将军,对张义士更是推崇备至。对我说,要想守好山西,一定要的得到张义士的支持。” 王公公在旁边说:“得啦,二位,互相恭维有都是时间。这大冷的天,张东家快给我们弄点儿热乎的东西吃吧。你们窑岗的好酒可要给我喝个够。” 张知木连忙和陈玉锋把二位让到岗上,张知木说:“我们直接进饭堂吧。一边坐着等酒菜我们一边聊天。” 王公公今天做主了,说:“周总兵,我看我们的卫兵,就都由张东家安排吧。我们的安全就交给张东家,其实我们那点儿人,出去虎虎外人还行。在窑岗的啥用不顶。” 周总兵当然不会反对,“到了窑岗,就全听窑岗安排。也让这些平时觉得自己不含糊的家伙开开眼。” 陈玉锋出去了一下,安排刘云接待这些卫兵们。这些卫兵们,平时跟着总兵和王公公,那是威风得很。可是这些人都不是傻瓜,他们知道,不管是蒙古骑兵还是满清铁骑都败在了窑岗人的手下。 刘云他们出面招待他们已经是很给他们面子了。 回到桌上的陈玉锋,让人顺便带进来了几坛子酒。 看到这几坛子酒,周遇吉和王公公眼睛都是一亮。 周遇吉咂着嘴说:“这一路上,王公公不停地跟我说,窑岗的美酒,喝多少都不上头。我这一路上就惦记着这美酒。” 王公公显然已经有点等不及了,不过他们还是知道轻重,说:“好了。们赶快的趁着没喝酒,把正事儿说了。说完了我们好放开量的喝个痛快。” 周遇吉也是个爽快人,“那我就先说说。我今年十一月才接到朝廷的旨意,调我接许定国任山西总兵的。我率兵赴任时,得报,满清七万余众,已经破墙入关,在中书省劫掠。我率骑兵赶到时,清军已经被张义士和王公公率兵击退。哎呀,我听到信儿时,心里是又高兴又愧得慌。喜的是,清军终于被击退了,我黎民百姓能少遭涂炭;愧的是我们那些堂堂的官军,竟然不如张东家这样的商人。平时朝廷养着我们,可是真的有事时,竟然让我们的百姓自己上阵。愧得慌啊。” 王公公接过话头说:“张东家可不是一般的商人。打退了清军,他都不去追击逃跑清军,把立功的机会留给我。他自己却打扫完战场就悄悄的撤退了。” 张知木知道,王公公是明白了,他把王公公打发走,自己却乘机去接收清军留下的东西,为这事王公公心里有点儿不平衡。张知木装糊涂说:“王公公这次是立下大功了。一定得到皇上的重赏吧?” “那是啊,不然就对不起张东家了。”王公公苦笑着说。 周遇吉听出来了,这两人之间一定有不少秘密。他也知道这些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总兵参合得了的。他只好自顾自的往下说:“我到了山西后,一看,不怪许定国带着的军兵到了沁水就一夜溃散。那都是些啥兵啊,都是一些老弱病残。能走到那里就不错了。我上任之后,淘汰老弱残兵,修缮兵器,加强练兵,积级备战。可是我也发现,我们的军兵长期缺粮,体力恢复要一段时间,军兵训练更需要一段时间。可是黄河对岸陕西的局势越来越危险,我们和陕西之间的黄河有一千多里,冬天黄河一封冻,闯贼可以选任何一点过河。所以我向朝廷请求增兵。可是朝廷兵没派来,却把王公公派来了。” 王公公接过话说:“朝廷现在哪里有兵可派啊。所以皇上就让我亲自来一趟,向张东家求援来了。” 张知木苦笑了一声说:“向我求援来了?你们来的时候都看到了,小小的窑岗到处是搭的棚子。这一下子就是来了好几万人。上次王公公一定以为你走后,我从清军那里得了多少东西吧?我告诉你,我们得的最多的是他们没带走的人。如果我们不管他们,冰天雪的这些人非冻死不可。所以我就都带了回来。” 王公公笑着说:“张东家别误会。皇上是觉得你们窑岗能用最少的兵力打胜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们有火枪。这次皇上派我过来,一是给周总兵押运一些银子,另外皇上觉得我们合作过,非常熟悉,想让我跟你讲一讲,看能不能从你们这里买一些火枪。这样的话,不用给周总兵派兵,他们现有的军兵能配上一些火枪的话,他们的战斗力就会大幅度的提高了。” “临到任前,我到了潼关一趟,我也看到了你们给宁德将军的火枪,宁德一再讲,有了火枪,潼关固若金汤。我也看到火枪的威力。更主要的是,你们只用很少的人,拿着这火枪把蒙古骑兵和满清铁骑都打败了。这除了说明你们窑岗人能征善战,也说明了火枪的威力。”周总兵话说的很严谨,根本不象他猛然间给人的印象。张知木由此断定,此人是一个会用脑子打仗的人,绝对不是一个莽夫。 可能是怕张知木拒绝,没等张知木说话,王公公就说了:“张东家,皇上知道这火枪制作不易,你送给工部的火枪样子后,他们一直在仿制。可是制作一把枪,花费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所以皇上说了,火枪的事,一定不能让您陪着。我看就按你给大同姜总兵的价格行吗?” 张知木见他们这么说,知道他们来之前,已经把自己和大同、潼关的联系都了解得很清。看来锦衣卫的效率还是很高的。就连自己和大同的生意都一清二楚。 张知木说:“不瞒二位说,我和姜总兵的生意,我是略有亏损的。就象王公公说的,制作一个火枪的的枪筒实在是太费劲。而且这也是没有别的办法的事儿,只能一点一点儿磨。可是我为什么还是卖给他了呢。是因为,姜总兵有了火枪,就能稳固的守卫北方边界,我们就有了安全感。所以就是再赔,也要做这单生意。” 周总兵见有门儿,接过话说:“张义士,我觉得我们山西目前的情况是西边的危险比北边的还要危急。如果可能我们也想先买一千只火枪。” 王公公又抢着说:“银子的事儿,你别担心,这次皇上给周总兵拨了一些银子,山西总兵衙门还有一些存银,另外抄没徐定国家的银子也不少。这次都留给周总兵。” 周总兵接着说:“其实我们山西总兵衙门也有自己的一些收入来源。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可象大同的姜总兵一样,用物资换火枪。我们那里没有铜,可是有大量的煤炭。” 张知木苦笑着说:“看来我就是不想卖也不行了。” 王公公一看张知木这么说了,觉得很有面子,“对了吗,张东家。你支持周总兵保住山西,就是保住自己。” 张知木说:“我答应二位的要求。可是时间不能太急。因为大同姜总兵还有五百只火枪没交货呢。”其实这五百只火枪早就做完了,因为天冷了,想等开春了再送。这样也可以让他们觉得抢的生产不容易。 王公公一见张知木同意了,就打断张知木和周总兵的谈话,说:“你们看菜都上来了,我等不及了。生意的事儿,我不参与。你们明天慢慢地谈。今天从现在开始,就是喝酒。别的事儿,都明天谈。” 张知木和周总兵也都想,有时间慢慢的把事儿谈开。他们都觉得互相需要对方。 这酒一喝上,张知木很快就成了配角。陈玉锋和周总兵算是酒逢对手,让张知木没想到的是,文质彬彬的欧阳鹤竟然也能和王公公喝个酒逢对手。 酒桌上,大家也算是英雄惜英雄。各自讲了自己不同经历。让张知木感兴趣的是,周遇吉是出生在锦州,这是前世时张知木出生的地方。 周遇吉勇武善射,加入行伍之后,在与后金的作战中极为勇敢,逐渐从普通士卒提拔为明朝军队的京营游击。崇祯九年(1636),清军进攻北京。周遇吉跟着尚书张凤翼数次血战立有战功,连升两级,提为前锋营副将。 以后在多次对农民军的战斗立有大功,是一个逐渐从下层士兵中干起来的将军。 陈玉锋也是借着酒劲儿,将自己的不平凡的经历,讲给了大家听。 周遇吉和陈玉锋这人生经历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竟然都非常的互相敬佩对方,成了好朋友。 张知木和陈玉锋这边酒喝得很好,刘云那边喝的也不错,尤其是,都是练武的出身。刘云一报上字号,好多人就直接起来施礼。这里有几个还是刘云的徒弟辈儿的。按照武林中的规矩,见到师叔,必须施礼。 等酒喝得差不多了,这英雄惜英雄的英雄们已经就无话不谈了。喝完酒后,刘云把他们都领到澡堂子。刘云让澡堂子换一池子新水,让大家一起泡了一个热水澡。这些人好多都是第一次洗热水澡,这下子高兴地不得了。 张知木这样安排,刘云非常的明白,这是为了有一天要争取他们,先留下点印象。不然轮不到刘云来亲自陪他们。 第二天,张知木和周遇吉的商业谈判就简单得多了。周遇吉要买一千只火枪,每支枪配一百发实心弹、一百发霰弹。火枪是一千两银子一只,子弹是一两银子十发。 周遇吉还要买钢簧马车,数目也和大同的姜总兵一样多。后来张知木才知道,周遇吉就是比着姜总兵的数目买的。 不过付款方式,张知木只接受四分之一的货款用煤炭来顶,而且要求将煤炭运到冶厂才算数。其它的是每制作好一批产品,通知周总兵带款提货。 张知木也表示,尽快的将火枪给生产出来,等第一批枪生产完,张知木会派出教官给他们培训人员,就像在潼关那样。其实周遇吉还不知道,这些培训的过程也是教官接触他们的骨干人员的过程。 谈完生意,陆成祥就去整理文书去了。 张知木拉着周遇吉来到一幅地图前,指着窑岗到杀胡口、张家口的一条红线说:“明年我们就准备将这条路重新修一遍,提高这条路的通车条件,争取在修完的路上,能让马车跑起来。我们沿途还要设站点,这样我们就可以开通客货运输。以后边关的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周遇吉在摸爬混打出来的,当然知道,他的防区里交通条件改善了会有啥影响。 周遇吉说:“张东家你做的事儿,本来都应该是朝廷出面做的,现在你出银子做了。” 张知木说:“边关稳固了,我们做生意就安全多了。以后四海平定,我也不用费这些心,训练自卫队了。” 周遇吉说:“道路修好了,以后我们两边不论谁有事儿,我们都可以很方便的互相支援。” 听到这,张知木问周遇吉:“周总兵,你们军中现在都用啥办法互通信息?” 周遇吉说:“远的派人快马通报就行啊。也有用信鸽的。近处的用号角和鼓声。” “明年,我们准备修一条从窑岗到凌水码头的电报线路,这样的话,我们和凌水码头之间就可以实时通信了。”张知木说。 周总兵不懂张知木说的电报的事儿了,问:“电报是个啥东西,我看你们窑岗,到处都有我看不明白的事儿。就说,昨天我住的屋子里吧。又是暖气,又是自来水的。” 张知木说:“电报可比这些重要多了。假设我们所有的关卡都连成电报网,哪一点有事儿都可以风雨无阻的实时上报。那么总兵大人觉得会怎么样。” 周遇吉不答反问:“张东家能好好给我讲讲这电报的事儿吗?” “想知道电报的事儿?” 张知木笑着说:“那几跟我来吧!” 张知木领着周遇吉来到李迪和杨昌他们的试验现场。张知木让李迪结合着实物,给周遇吉讲解了如何发报、如何收报的过程。当时周遇吉没说话。可是离开李迪他们的试验场地,周遇吉拉张知木的手说:“张贤弟,这东西一点要保密啊。你修到凌水码头的线路时,有啥问题,遇到麻烦,我出面替你解决。”周遇吉对张知木的称呼木已经改为张贤弟了,而且对电报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凭着军人的敏感,他知道这东西要保密。 张知木说:“怎们样,等我的这条电报线路修通了,请您过来看一看?” 周遇吉对这电报已经不是一般的感兴趣了,他说:“事成之后,张贤弟一定要知会我一声,到时候我一定会过来看看。如果真的像贤弟说的那样,我会上报朝廷,让朝廷,把所有的边关都安上电报,到那时候,朝廷就可以随时的了解边关情况,那时的边关就安全多了。” ---------- 推荐:氢气爆炸,发电机运转,郭守敬上任。显微镜,听诊器,新医学起步。--《南宋记忆》。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