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大清武帝>关于儒家思想变化一提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关于儒家思想变化一提

小说:大清武帝 作者:清月 更新时间:2016/10/20 9:57:25

这篇文,主要是自己写的《论语》读后感,有些很多浅薄之见,放在这里主要还是讲一下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对儒家思想的改变之深。为满清后来很多愚蠢的做法,洗白一下。

《论语》何谓?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解释道“《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所谓的论纂就是编纂的意思。《论语》是孔子的门人弟子根据他的言语编纂而成。似乎这个解释平白无味,然而我只是想以此为起点,延伸出两个方面的讨论。

一个是论语的作者,论语的作者是一群人,孔子的弟子门人。孔子为什么不自己写,孔子是史官,史官文化到诸子文化的过渡期。所谓史官文化,其实其范围很广,无论司马迁的《史记》还是后来的《二十四史》都是史官文化,而这里的史官文化指的是,商周时期,文化在王宫之中,他们既是政治的领袖又是文化的创造体。简单的说,就是卿大夫,诸侯,王的文化。而自孔子收门徒,门徒编纂《论语》以后,这代表着诸子文化的出现,蒋伯潜就认为:“孔子为诸子之开祖;私家之著述,始于弟子后学记纂孔子言行之论语;与其以《论语》为六艺之附庸,不如以《论语》为诸子之冠冕云云。”这样说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相对于其他诸子,孔子的《论语》更是一种自发式的传播,是被动的“立言”。当然这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着本质的关系。这些的最终结果就是,文化开始传播到了士的阶层,甚至士以下的阶层。所以诸子文化也被称作士文化而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占据更为重要的阶层也就有了可以诉说自己政治理念,政治思想的途径。从最早的孔子周游列国,到后来韩非使秦都是士阶级政治诉求的一种行动体现,而《论语》本身包括后来的《道德经》(道德经不一定比前者晚,只是影响小一些)、《韩非子》之类也是士阶级在社会变革期间的不同诉求直观体现,因此《论语》在文化发展上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其次要说道“论”这个字,,在孔子的教学活动或对话中,是没有讨论的,学生应该接受、涵咏孔子的每一句话。它的意义不在于语言本身,而在于孔子当下的态度,在于事实的呈现程度。这点与同时期的苏格拉底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更注重的是讨论,辩证。也就是说,孔子的谈话不是一种趋向真理的论证和辩论,而是针对某一个特殊行为的肯定或纠正。仪封子曾对孔子的学生说:“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论语·八佾》)这句有点“君权神授”的意味,意思是夫子是上天派下来引导众人的,这其实是在将孔子神圣化,也导致后来孔圣人的出现,权威性的出现是古老中华智慧的体现,为了是的儒家的思想更加的集中,发展更加有力。同时,权威性也不是代表唯一,因为孔子说话很有意思,因为孔子说仁,孔子说礼,但是我们看完书,问一句,孔子的仁是什么?颜渊问仁,“克己复礼”是仁,子贡问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这也是仁。仲弓问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孔子的在《论语》中的仁理解很多,我们都知道大概什么是“仁”。但是“仁”是什么,我们都说不清,理解上多多少少都有出入。我们知道什么是“仁”,这就是指示性。但是“仁”又是什么,不同的人理解又都不一样,这是启发性。避免了其权威性所带来的障碍。只不过到了后世之中,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需求,对“仁”的解释越来越狭隘,也使得儒家思想失去了本来的魅力而变身成愚民的工具。但是《论语》中体现出孔子语录的权威性,指示性和启发性还是不可否认的。

《论语》何述?

中庸之道儒家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为政》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讲出孔子对于“德政”的推崇,那么什么是德政呢?德政就是指治国策略之宽严,要视国情、民情而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这就是中庸之道,那么什么是中庸呢?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这个意思我是十分赞同的,德政的中庸就体现在了宽严相济的上面。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还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在这里认为,应该用德去教育民众,用礼去规范民众。论语之中的中庸之道当然不仅仅体现在治国方面。《雍也》之中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歉正中和的君子现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儒者思考方式上的中庸。

君臣之道《八佾》篇有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句话是孔子与鲁定公的对答,其意思是针对鲁国卿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对待国君不忠而抒发的言论,告诫定公,您自己要做好君王的身份,然后臣子才可以做好卿大夫的身份。然而到了宋儒后世,更多的是像朱熹这样问“若君使臣不以礼,其臣可以事君不以忠乎?”到了这里,我们这可以认为他们已经丢失孔子言论之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相对独立的关系体系,而是信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信仰。其实孔子作为一个士,代表士这个阶层发声,一定程度上是和上层阶级是对立的。是不可能教育士愚忠于君,“所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也是在讲这种相对独立,拥有自我意识的君臣体系。

仁爱之道《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这则实际上是对孔子仁爱思想的一种解读。孔子先人后马,仁爱有序。

孔子或者说儒家的仁爱思想有一个逐步推广的过程,先爱父母亲,再爱身边的人,再爱一般的所有的人,最后爱其他生物,爱动物爱植物,爱草木爱瓦石。也就是说,孔子或儒家讲的仁爱,是有先后之别、亲疏之分的,是像波浪一样一层一层推广出去的,因而是一种等差之爱。

再看看墨家的“兼爱”和**的“博爱”。虽然都讲爱,但是很不相同。墨家讲“兼爱”,就是对待陌生人要像对待自己父亲一样,要把陌生人当成父亲来爱。孟子说,道家一心为己,不为国家和君王服务,脱离君臣关系,这是无君;墨家讲兼爱,把陌生人当成父亲来爱,那么如何显出父亲的特殊性来,这是无父;无君无父,这是禽兽的行为。**讲的“博爱”,非常类似墨家讲的“兼爱”。据《圣经》记载,耶稣有一次在外传教,有人说,你的母亲来了。耶稣说,谁是我的母亲?接着又说,凡是遵行神的旨意的人,都是我的母亲。这个故事其实是说,耶稣对待陌生人就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他是把陌生人当成母亲来爱的。在孟子看来,这恐怕就是“无母”,也是禽兽行为。也就是说,不论是墨家的“兼爱”,还是**的“博爱”,与儒家的“仁爱”,都有着重大的不同。二者其实都是一种平等之爱,即对陌生人的爱和对父母亲的爱完全相同,不分先后,不分亲疏。

《论语》何述?

《为政》篇君子不器全面发展

君子不器这句话之中最为难懂的其实就是对于器的解读。通俗的解读,器在这里指的是一种器物,器皿。代指一种特指的功能。无论最高的文本解释,何晏在《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还是后来朱熹的解释“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同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又或者后来的康有为也基本持有这个观点。所以这句话的解释就是君子不应该只会想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应该博学通识。提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理论来自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即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时隔近两千年,可是两位先贤在这点却有着这么相似的地方,这就是《论语》对于我们当下生活依旧具有指导意义的表现之一。另外有必要重申一点,君子不器,并不是孔子不赞同你注重某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社会永远存在分工,所以专注某一个学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举例来说,不可以成为优秀的发明家而不知道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我想“君子不器”和“人的全面发展”大抵都是在阐述这个道理。

《卫灵公》篇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自我要求

君子要求自己,小人要求别人。孔子在自我要求这点的强调无疑是十分明显的。自开篇的曾子三省,到后来《子路》中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还是到《卫灵公》篇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甚至《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都强调了君子的自我要求和自我修养。曾子三省是对自己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子路》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对为政者的一种告诫。《卫灵公》这篇中强调的是我们的眼光应该放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总是在评判别人,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仰更是告诫了我们自我修养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是人生的基石。反观我们自己,于生活中小事,往往不承认错误,甚至将自己的错误归纳于别人。于社会之中,评判人心不古,评判体制**,批判**。忧国忧民没有错,但是以匹夫之识行君子之志,往往贻笑大方而自不量力。我觉得这点对现今的我们有着很强的警醒意义。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