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贞观小仙师>第二十二章 第一课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二十二章 第一课

小说:贞观小仙师 作者:家在南极 更新时间:2017/4/6 17:23:32

第二十二章 第一课

正月二十,南湖书院开学第一课,由李正在大厅主讲。李瑜张新李俭郭细君在讲台两侧飞快记录。

昨天一天学生们忙着找宿舍床铺,熟悉学校环境,还有有钱子弟在沿河路边租赁小院。

今天是全体学生聚集的全家福日子。今天的这一课也是预热,不是主课,作为校长,李正还是露面一下。首先在黑板上书写'我们的大唐'五个字。见学生们注意力集中过来,开口讲话:

同学们,今天终于开学了!

你们是被经过千挑万选才能坐在我的面前,希望你们珍惜机会;希望你们能努力学习,给家族增光,给大唐添彩。千百年后有人提起大唐,就有人说,啊!大唐的谁谁真是不得了啊!看看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瑰宝。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国家。李正并不是讲历史,而是讲地理,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唐草图。

我们大唐有多大,没有谁量过,因为现在我们的边界还仍在不断变化中。我知道在北方有人还穿皮袄,南方有人穿短裤;东方海上渔民打了半船鱼了,西边的人还在半夜做梦睡觉呢!

李正在地图中间位置画了个小圈,点了个点。我们的位置,就在这里,这里叫申州属于淮南道,大唐有许多道,每个道有许多州。大唐以外,还有许多国家,那些国家的人和我们长的不一样,说话也不一样。去过长安的人可能见过昆仑奴,那是西方一个国家的人,那里的气候和我们也不相同,一年只有两季,旱季和雨季。雨季很短,老天爷降水不足,庄稼自然就不好,人吃不饱,就发育不良,长的佝偻个背,不高。长年大太阳晒着,人就黑。久而久之,这些基因就传给下一代。什么叫基因,将来会跟你们说的。那里环境如此恶劣,却出产玛瑙和钻石。年前申州来了几个波斯商人,那又是另一个地方的人,那里基本上除了荒山就是沙漠,绿洲很少,但是那里出产黄金。所以波斯人大都出来做生意。黄金得卖啊!又不能吃。

东方海外,也有许多国家。海里的生物比地上多多了!别的不说,就说鱼,一条大鲸鱼,有十几万斤重,那鱼的舌头比几十头大肥猪还重,在鱼嘴里摆上一座酒席,绰绰有余。它的一根刺,当房梁还嫌长。鱼长十几丈,更奇怪的是,鱼头上有一孔,它还时不时向上喷水玩哪!

海里还有一种海龟,大的上千斤,活了上千年。据说那些夜明珠就是从它们身上取下来的。

有学生问,师傅你见过这些吗?

我没见过,但我师傅亲眼见过。还画了图,我见过图像。可惜图毁了。等有空儿我把它们画下来。海外还有许多地方,那里出产铜铁黄金宝石等等。那里只有少数土著居住,都在等着你们去开发,去占有哪!

有个叫交趾的小地方,离大唐琼州不远,那里的水稻一年可以种两季,再往南还有种三季的品种。产量也比我们这里高。如果我们也能种的话,那大唐就不再会饿死人了。我已经托商人去买稻种,看看在这里能不能适应。这也是你们学习的课程。

有学生问,师傅,你会作诗吗?

诗词之道,是一种陶冶情操,表现作者文字功夫的的文字游戏。他反映生活现象,又高于生活的意境。不是说作就作的。写诗的功夫完全在诗外,不仅要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要做到,读万卷书走**路。我们申州山南书院是技术性学校,当然,在不影响学习情况下,不反对同学们闲来吟唱。

大唐不是靠我们这百几十人就能建好的。需要几万、几十万、几百万技术人才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同学们!大唐需要千千万万个有理想,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为了大唐的百姓不再受外寇的**,为了大唐战士的马蹄能踏遍眼睛看得见的土地,努力吧!你们不要妄自菲薄,认为自己不是做官的材料,是被家族抛弃出来的!等有一天,你们手里捏着可以左右家族的钱袋子,你们同样可以对家主说'不'!钱!有时候也是一种力量。

下课后,把马周约到办公室,李正道:“请坐!马周,马宾王,博州茌平人,32岁。学富五车,才华过人。作为南湖书院里年龄最大学员,这次被选为书院教授,有什么想法?”

马周黝黑的脸上波澜不惊;“郡王爷对小人知之甚详啊!”

“什么郡王爷不必再提!你我日后述齿论交,你年长与我,称你马兄如何?”

“不敢和郡王爷攀交,只是马某好奇,书院成立,京城无数博士大儒要来申州,郡王爷都不要,为何看上马某人?”

李正无言以对,只好打哈哈道:“此乃天机不可泄露!只希望马兄尽快掌握课程,我有更重要的知识要马兄代为传授呢!”

接着说:“河边别院为马兄准备好了,下学后,有人带你前往。另外给马兄每月三十贯供奉,不知马兄还有什么要求?”

马周讶然,说:“希望郡王爷把更多的课本教材资料交给我!”

李正走出了教室,后面的学生疯狂了。什么叫那些黄金宝石和矿产等着你们去占有?什么叫马蹄踏遍眼睛看得见的土地?那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开拓,开疆扩土?刚才那些方外奇闻带来的影响被这句话激荡的无影无踪。一群小屁孩也跟着红着脸嗷嗷叫。大一些的像裴行俭薛仁贵自然矜持一些,也是眼睛发直。

学生的课本也发给月儿雁妮等二十多个丫鬟仆女,由那柳儿教授识字。

李正带着李瑜等人去福祥号看看。各地商号掌柜们送来学生的同时,也送来大量郡王爷求购物资。福祥号后院堆积如山放不下,像煤炭等物就经便桥转到河对岸书院大院里储放。更多的活禽活畜被黄柏等州县官员安排处理出去。每天都交上来厚厚的农户领养文书材料。所有货物交接由京城来的李观坐镇接收,各大家族和商号也不屑于在价格是坑李正郡王爷一把,毕竟是长期合作伙伴。

整个申州忙乱不已,鸡飞狗跳,各县派人来挑抬拉扛**崽、羊羔、雏鸡雏鸭、驴娃子。申州街道上是一张张兴奋的脸,王爷真是好人啊!问问家里几口人,里正就在旁边站着担保,一起在一张纸上按下手押,就能领三十到五十只鸡鸭雏儿,换领羊羔猪崽也行,为期两年。到明年秋里,这可衍展出多少小鸡啊!两只小鸡还王爷一只公鸡,小鸡死了就不要了,小鸡病了,及时上报,王爷还派人给治病。

北方掌柜为李正送来大批各类工匠,拖家带口的又二百余家,一千余人。还有五百多名小难民,为李正买来的奴隶。大多数是十几岁的孤儿少女。同来的还有李孝恭派来的一班管理人员,也是拖家带口的几十家一百多人。领头的叫刘诚,原是李孝恭手下的记室参军,六品官身。后辞官不就,专心做李孝恭的管家,这次被大将军派到申州,协助李正管理产业。其余随从均是大将军部下,非伤即残,也跟着前来。李正安慰众人一番,把这些杂事一股脑交给刘诚,把两千人安置在南湖山庄里。工匠经考核后安置在各个作坊工坊,家属安排在山庄开荒种地。至于那些孱弱的难民孤儿,李正准备先养一阵子,等身体恢复后,安排读书。

黄柏也是累得不行,每天轮流和龚益看守工地,为手下几十个领班拍板定案。但百姓们真诚感谢的话语确实给他增添无穷力量。能为百姓做点实事,真好!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