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贞观小仙师>第二十五章 大好日子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二十五章 大好日子

小说:贞观小仙师 作者:家在南极 更新时间:2017/4/7 15:11:49

第二十五章 大好日子

李白从工地上拿回来没吃完的馒头。工地伙房的蒸笼超大,馒头做得好,是一班半大小子去帮工的理由之一。这次,他是给某个小丫鬟带的。小丫鬟没吃到,叫李正看见了。春天日长饿人,快中午了,李正找李富贵踅摸吃的,就看见李白鬼鬼祟祟,截留了这块馒头。照李白脑勺一下:“泡妞也不能拿这哄人吧?应该酸酸甜甜——欸——!等会儿再说!跟上来。”

找李富贵馒头切片,淋上咸油菜汤,撒上孜然粉,用竹签串上放进炉膛烘烤。很快,李白的口水伴随着香味就一起出现。

等李白吃上一块烤馒头片后,大呼小叫还要去工地弄,李正又是一脑瓜子,就这点出息?走!哥教你怎么把妹儿!

桥墩已经建成一个月了,桥面支模和手脚架早已完成,民工把河道里的石头捡完,河堤也加固四五里远了。李正还是叫检查再检查,等等再浇筑桥面。李正惊讶于建设速度之快,难道自己在大唐创建个‘申州速度’?

总结一下,觉得这个速度也是完全应该有的:首先是食物诱惑,开元通宝开路,休闲时代的民工嗷嗷叫地等待着上场,生怕王爷小仙师不满意;其次人多,精神情绪热涨,工作时间又长;再就是物资充足,人等物资到位,而不是物资堆放好久人员不到位。李正感慨啊!这和后世大跃进时期的情形何其相似。

在经历一场小雨后,终于到了二月二十五,天气晴朗。一个黄柏亲自选查出来的黄道吉日,适合立柱上梁,也适合嫁娶。

这天是南湖大桥开始浇筑桥面的日子。一大早,所有官员衙役齐齐到场,教研班的学生也调到现场观摩。

调集来的五千余名民工两岸聚集,等待开工。按计划是桥两端同时上料,桥头两端各堆着几十大堆拌好的混泥土,还有民工在用新式铁锨不停翻动着,旁边还堆积有更多的水泥碎石块河砂,随时堆拌。据李瑜张新等人报告,经几人统筹安排:浇筑速度计划到天黑完成;浇筑队伍沿着铺设的木板行进,双排往返;浇筑混凝土共计约需八千方左右,除桥面模具工钢筋工外,光运料工就五千余人,每人负担大约一点六方七千五百斤,在七个辰时里分一百多趟完成。另外还有小推车帮忙,应该没有问题。

时间紧迫,李正李琛李孝恭黄柏龚益分别在桥两端为开工剪彩,民工们小跑着忙碌起来。

李正对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意见:“人不是机器,每趟平均就一百斤,连续小跑会累的,这个考虑没有。尽快从别的地方再调来一千人,随时添上去,也可以用拌料工轮换。另外,伙食准备好没有?工地上今天都是出大力的活,必须干的稀的开山准备充分;轮流吃饭,米饭蒸饼随便吃,还要加肉,连在场的管理人员按每人按半斤肉,三十头不够就杀五十头!”

李正这么大方,也是底气有些不足。他最担心的是,那些桥墩的地基,在河底清理地基时,每个他都亲自在场查看,但他不是专业的技术员啊!也不知道应该挖到什么土层才算合适,唐朝,似乎没有带桥墩的大石桥啊?到哪去找参照物啊?只好尽量挖到底下露出石头为止。再就是,尽量增大底脚面积,减小单位面积压强,也不知道这样到底能行不?

现在看到这么多的预混料要堆放到那些桥墩上,八千方,两万吨啊!李正从心底感到害怕。重压下,桥墩下沉是必然的,筑桥墩时都留有高度余量,也已经静置一个月了,但上面再放两万吨重量,万一哪个桥墩下沉不一致,坍塌了,那些紧密相连的手脚架和拉扯的所谓‘钢筋’,就会连锁反应,引起一系列塌方,那就不是死十个八个人的事了,那样李正就百死莫赎了。

李正不想继续在这里经受心理折磨。交给黄柏等人监视,自己回家准备晚上的纳妾酒宴。

下人们在院里扯上彩旗丝带,挂上红灯笼,有些喜气洋洋的气氛。

少数宾客已经通知到了,李琛兄弟、黄柏龚益、李管事和李家湾来的几个乡亲,再就是申州的一些商号掌柜,几个高级学生兼秘书。

心绪不宁地来来回回地在家里踱步,焦急的神色叫后院丫鬟们以为是王爷急于和柳儿洞房,不时调笑梳理打扮对月儿和柳儿,仿佛一片叽叽喳喳的喜鹊进了树林。

李正煎熬着度过中午,为了眼不见心不烦,干脆到书院教室查看一下。

马周在为二年级授课;裴行俭薛仁贵在柳三郎在三个一年级里突击训练数学,李俭在三年级教室里在讲解数学工程问题应用。这段时间里,后世那些奥数应用题像什么和差、和倍、工程、行程、鸡兔、分配、归总、归一等等把可怜的娃折腾得**。三年级为二年级讲课,二年级为一年级讲课,那个方法还是不行,理解能力问题,李正太过想当然了,急于求成走不通的。

李正看了一会儿,慢慢踱到教研班。这里已不能说是常规的教室了。说是个图书馆或实验室也不为过。很多模型什么的摆满长台,额——那也是学生们的书桌。这里在忙碌的只有十来个人,其余人除了在筑桥工地上,或是在作坊工场实验。

李正进了教室,学生们垂手向李正恭敬一个鞠躬,又回头忙碌桌上的东西。李正看那些都是自己从空间拿出的张校长的教具纸箱里的仿制品,由铁匠木匠合作制成的高仿模型。

有的学生们在看着书,凝神思索着器具的物理原理。书籍自然是印刷作坊的新产品,陶匠又送来许多更小字号的陶字泥模。扩大的作坊几乎同时在排印着三本书。这些书印刷量不大,完全是不计成本和效益的。当然,区区每种百册的印量本就不是对外发售的,只是作为书院图书馆文献馆藏和学生研究使用。

印刷的书也有十来个品种上百册,像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这些书印得最多,光《春秋》就分为几个版本,有《左氏春秋》、《吕氏春秋》、还有不太出名的《荀氏春秋》,分为很多分册,每册在五十页以内,售价都是十文二十文。

李正还向京城太学国子监发出邀请,请他们对这些经典书籍注解,一旦完成,南湖书院厂将印刷出来以成本价售卖给天下学子。邀请信中说,以往四书五经注解都是以东汉:马融 注《论语》;郑玄训诂;王充《论衡》;高诱《孟子集注》;许慎《说文解字》;何晏注《论语》等等为主,朝代更替,社会进步,人类思想也应该与时俱进,做学问的也不应墨守成规,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有所创新,要有当代大唐特色的学问。

邀请信函和赠送书籍被商队捎去京城,还没有反馈信息回来,但李正想那些大儒们不会放弃一个著书立说、扬名立万机会的。

一个学生站起身行礼,李正见他面熟,想不起在哪见过。“学生太原王子建,见过师傅!”

李正指着他,恍然大悟道:“你不是在做那个白糖么?”

“弟子不愿放弃进南湖的机会,宁愿把那门技艺交给别人!”王子建恭敬道。

“嗯!很好!学习大纲都看了吧!夏季之前必须达到大纲要求,秋后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秋后就没有单纯学习时间了!”很落寞的叹气:“时不我待啊!”挥挥长袖离开了!留下百般心思的王子建。

天色暗下来,李正尽量不去看河边,回到书院自己的新琉璃‘王宫’。和传统的古香古色雕梁画栋不同,这个王宫以纯净的白色为基调,点缀些彩色帷幔窗帘,别具特色,被学生和见过的人称为‘白宫’,李正无语的暗赞劳动人民的思维想象力的丰富。隔壁李孝恭的新宅正在装修,刺啦刺啦的磨制陶瓷地板的声音清晰可闻。李正听着河边的劳动号子,拧着脖子拐进李孝恭的院子。管家连忙过来见礼,工人们也放下活计来见礼,李正摆摆手说:“我只是来看看!你们继续!”

瓷片切割用的是钢刃划线,再敲击分离。玻璃刀也没有搞出来,划玻璃用的是雕刻刀,自然寿命有限。宝石也有,李正还没有把它应用上。

地下埋置了铸铁管,来回弯弯曲曲的铺满房间,这是温度调节用的,工人们也不知道有什么用,要是知道了,一定会招摇出去的。在铁管间倒上半干预混料铺平,就放上陶瓷地砖,敲击瓷实后就完成了房间地面施工。窗户还是木制。李正可没本事搞出来铝合金型材。木制窗框起槽,安放玻璃后钉子固定再用胶泥封住。

后院里,新做的家具油漆完毕,正在晾干。李正心说,过几天就能入住啦!门外有人喊:孝正在吗?

李正连忙出来,见是李琛,心里松了口气!

“孝正!你不在工地看着?筑桥都快完成了!只剩桥面修整补料了!民工们还算争气,没有摸黑!不过还是有几个累得昏过去。叫大夫看了,没有事的。”李琛兴奋得语无伦次。李正几乎瘫坐下来,心里却轻松起来,总算成了。

 叫黄柏为民工们晚饭加肉,再送一百大坛三千斤酒,叫每人喝点解解乏。有人高兴地去办。

带李琛回到自己院子,已是张灯结彩,灯火通明。除了李瑜张新还在工地忙碌,其他该来的宾客都到了。刘诚上前低声说:“郡王爷!一切都准备好了!”

 纳妾不同娶妻那样隆重,都是晚上的事。叫一班和厚朋友、亲属吃顿饭通知到就成了。所以李家湾的客人碍于李正身份,没敢多做停留;李琛李孝恭黄柏几人除了谈论些桥上的事,也就匆匆离去。

 李正心理年龄已是三十多岁,不是真正的种马小年轻,为了安抚兴奋的柳儿和老夫老妻的月儿,沐浴后径直回卧室躺下休息,不顾二人磨磨叽叽,霸道地叫二人同时侍寝。

闺房之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3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