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九章 欲加之罪小说:漕运天下 作者:沙场点兵 更新时间:2018/2/26 10:45:02 看着于谦远去的背影,漕运府参将汤节哪里还敢犹豫立刻飞身上马带领着自己的手下向着淮安府漕运总兵衙门飞驰而去,事情出现了偏差自己必须立刻向总兵马兴报告,这件事情稍有迟疑可是满门抄斩的事情。 漕运总兵马兴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暴跳如雷,这个时候生气是没有用的,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凭借自己的能力,想要和于谦周旋是不可能的,现在只有依靠王振了! “汤节,你现在快马进京,我给你写封书信,你交给司礼监总管王振,你和我肩膀上的这颗脑袋还能不能保住就看司礼监王振的了,你准备一下我立刻写信你马上出发。”马兴丝毫不敢耽搁,于谦现在已经到了黄河,距离北京城已经不远了! 汤节现在必须争分夺秒,必须赶在于谦到北京城之前进京,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马兴奋笔疾书快速写了一封书信,书信之中将这件事情原原本本的向王振说明,同时在信封之中马兴放进去贰拾万两的银票,这件事和王振没有直接的关系,想要王振保住自己,不拿钱是不可能的。 漕运府参将汤节自然知道此中的重要性,也不用漕运总兵马兴多言,备了一匹快马直接上路,星夜兼程向着北京城方向赶去,汤节根本不管疲劳,不管马匹的颠簸,他知道自己慢了,那么一切就都完了。 而此时的于谦大人也已经登上官船,凌汛已经过去,贵妃闸再一次开启,后面赶来的漕船依次通过贵妃闸,向着黄河驶去,于谦大人的官船随着这些漕船进入黄河,向着北岸的运河驶去。 漕运府参将汤节快马加鞭一路上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一路疾驰只用了不到八天的时间便从淮安府赶到了北京城,这一路上根本谈不上什么休息,汤节知道自己晚到一天就有掉脑袋的可能。 当汤节从马上跳下来的时候直接就坐在了地上,这是他这一生当中吃过的最大的苦头,两条大腿内侧的肉都磨烂,不过此时此刻他那还顾得上这些一路向着紫禁城的方向奔去。 王振可不是这些下面来的官员相见就能见得,这大明王朝不知道有多少官员天天想尽办法想要见上王振一面,紫禁城的看门的太监,一年就为了给王振传个话手中的银子都拿到手软。 “在这候着吧,掌印大人见不见你就看你的造化了!”门口的太监看着汤节送上来的银票,又看看面前站立不稳的汤节向着紫禁城内走去。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些紫禁城看门的太监还算本分,他们不知道这些外面的来的人有什么事,一旦因为自己偷懒真的耽误了掌印太监王振的事,那么自己离死也就不远了,所以拿钱是一方面,办事也要麻利一点。 汤节是幸运的,此时的王振正在为如何转移漕运贪腐的事情煞费苦心寻找解决的办法,袁斌迟迟不见踪迹,这让王振的心中多少有些不落地,正在这个时候漕运府参将汤节来了,而且是日夜兼程赶来找自己,难道是袁斌哪里出事了? “让他从侧面进来吧!”王振想了想还是见一下这个参将,毕竟每一年自己从漕运上得到的钱不是个小数字,尽管最近皇帝不再提漕运的事,不过袁斌还没回来自己还是要小心着点,一旦有什么事自己也好有个准备。 汤节站在王振的面前,双腿不断地颤抖着,王振看着面前的这名参将狼狈的样子,心中就有一阵的恼火,为什么给自己办事的人都是这样一副模样!拿不上台面呢? “掌印大人,这是漕运总兵马大人让我给您送来的书信。”汤节小心翼翼的将书信成递给身边的小太监,小太监拿着书信交给了王振的手中。 王振看着手中的书信,书信之中马兴将整个事情还无隐瞒的向王振说明,马兴知道这个时候再有什么隐瞒,那很有可能会把事情搞砸,在书信的最后是那贰拾万两的银票。 “你们漕运总兵衙门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王振看着面前的汤节阴沉着脸子说道。 “请掌印大人做主!”汤节吓得立刻跪了下去,不断地向王振扣头。 “起来吧,你立刻回去淮安府,告诉马兴这件事我知道了,你们以后办事小心着点!”王振看了看下面的汤节说道。 汤节不敢在多问,不过从王振的话里面,汤节还是能够听明白,这件事王振已经应允了,不然何谈以后做事小心点这一说,汤节连忙扣头道谢出了司礼监,在小太监的带领下出了紫禁城。 又是于谦,于谦的名字已经连续两次出现在王振的面前,一次是东厂厂公曹吉祥,这次是漕运总兵马兴,对于这个又臭又硬的于谦,王振本来就没什么好印象,现在又屡屡出现在自己对立面的位置上,王振的心中一条歹毒的计划已经生成。 大明王朝的早朝绝对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早朝之中最热闹的早朝,在京城所有官员无论官职大小只要没有公务在身都必须进紫禁城上早朝,这里面还包括外来的官员,所以大明王朝的早朝绝对是最热闹的早朝,各种方言,各种官服,每天不同的官员。 在中国封建社会,那些奸佞之臣对待重臣的办法并不多,无非就是栽赃陷害,污蔑谋反,之所以没有更多的方法,并不是这些奸佞不够聪明,主要是这些办法百试百灵,不需要再去想其他的办法。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早朝刚刚开始便有一位大臣走了出来。 走出来的这位大臣所有人都认识,看到这位大臣出来所有人不仅倒吸一口冷气,特别是六部尚书,原来出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大明王朝通政使李锡。 大明王朝正三品通政使李锡,很多官员都清楚这是司礼监王振的人,李锡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上奏奏折,而不是通过内阁审阅,不是通过司礼监红批,而是在早朝之上直接向皇帝陛下上奏,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李爱卿请讲!”正统皇帝朱祁镇忽然来了兴致,美日早朝都是内阁和六部尚书与司礼监议事,所议的不过都是红批的折子,自己都是知道的,显有大臣直接上奏折。 正统皇帝朱祁镇毕竟是一位二十岁的皇帝,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这个时候有大臣上奏,打破了常规,自然是满心欢喜想要看看这通政使李锡要上奏什么折子? “启奏陛下臣上奏,兵部右侍郎于谦因官职久未升迁,心生不满,联合山西流民私立兵营意图谋反!”通政使李锡声如洪钟,这一本奏折震惊了朝野。 “什么?于谦谋反,可有罪证?”正统皇帝朱祁镇对于于谦还是十分了解的,这位前朝旧臣在大明王朝的是一位有口皆碑的人物,怎么可能谋反呢? 但是中国历代王朝的帝王都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所有涉及谋反的大臣,几乎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毕竟大臣有的是,倒下去一个可以在任命一个,如果真的谋反那可是涉及到自己江山社稷的事情,但是正统皇帝朱祁镇还是询问了一句。 “回禀陛下,正统六年于谦上疏河南、山西各自储存了数百万谷物,请于每年三月,令各府州县上报缺粮的贫困户,把谷物分发给他们,先给菽秫,再给黍麦,再次给稻,等秋收后还给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贫穷无力的,则免予偿还。于谦正是凭借这些朝廷的对百姓的赏赐,作为自己对百姓恩惠的措辞,在山西不断培养自己的势力,积蓄自己谋反的力量。”通政使李锡立刻大声说道。 “启奏陛下,臣也有本奏!”就在通政使李锡的话音刚落,指挥同知马顺也走了出来,向正统皇帝朱祁镇躬身上奏。 朝堂之上的所有的大臣都知道,这都是司礼监王振的阴谋,因为指挥同知马顺也是司礼监王振的爪牙,这个时候指挥同知马顺出来一定是落井下石,但是在早朝之上打断一位大臣上奏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这位大臣上奏的还是一位大臣涉及叛逆。 “马爱卿你所奏也是于谦之事?”正统皇帝朱祁镇朱祁镇现在正在听通政使李锡上奏,这个时候指挥同知马顺出来是什么意思? “回禀陛下,臣所奏正是于谦谋反一事,根据锦衣卫布政司调查,于谦在山西五台山集结近千匪首,匪众更是过万!”指挥同知马顺立刻向正统皇帝朱祁镇上奏到。 正统皇帝朱祁镇立刻大惊失色,锦衣卫镇抚司是自己部署在下面调查各地官员的存在,锦衣卫镇抚司竟然也有发现,难道这于谦谋反是真的? 此时的正统皇帝朱祁镇已经开始疑惑了,尽管于谦一直是以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的姿态呈现在大明王朝的庙堂之上,但是一个人有野心做皇帝,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也不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司礼监东厂可有什么动静?”正统皇帝朱祁镇立刻向站在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问道。 “回禀陛下,东厂也有所耳闻,臣已经派遣东厂厂公曹吉祥立业赶往山西查实。”这就是王振阴险的地方,他让通政使李锡上奏,让指挥同知马顺去诬陷于谦,但是自己却将东厂置身事外! “哼!竟有此事?先帝对于谦宠爱有加,破格提升他为兵部右侍郎,竟然是狼子野心,平时竟然装作一副高清的样子,杨振命东厂将于谦拿下,下入死牢,等曹吉祥查实回来,再定罪行,其他人还有本奏吗?”正统皇帝朱祁镇二十岁的年纪,立刻相信了通政使李锡和指挥同知马顺的上奏。 正统皇帝朱祁镇龙颜盛怒,小脸气的煞白,这个时候满朝大臣都清楚,谁出来说情都是没有用的,如果前阁老杨溥还在,大可以驳斥这个奏折,同时将这件事揽到内阁查处,但是现任内阁陈循没有这样的资历,一旦出声很有可能就会被立刻革职。 这一切都是王振算计好的,在这个时候想在庙堂之上给于谦说情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在下面想办法,满朝文武现在没有人敢说话,有些不明内情的官员看到六部尚书都不说话也不敢轻易说情。 “臣遵旨!”王振立刻躬身向正统皇帝朱祁镇领旨。 有了这道圣旨,自己就可以名真言顺去捉拿于谦了,于谦的事情不仅仅将运河贪腐的事情压了下去,同时自己的这个举动也可以让满朝文武看到和自己作对的下场。 “有本上奏,无本退朝!”太监尖着嗓子大声地喊道。 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位大臣还有心思在这个时候向皇帝陛下上奏,皇帝现在的心情已经糟透了,这个时候触皇上的霉头,这些大臣还没有这样的胆子。 “散朝!”太监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回荡,所有的大臣立刻下跪,正统皇帝朱祁镇立刻起身拂袖而去。 满朝大臣纷纷走出紫禁城,向着自己的衙门走去,这个时候没有那个大臣敢私下议论,在阴暗的角落之中,东厂番子都在紧紧地盯着这些大臣的一举一动,所有大臣心中都十分的清楚。 “立刻命令东厂派人到通州码头,于谦这几天也该到通州码头了吧,直接拿下关到东厂死牢!”王振回到司礼监,立刻向身边的太监命令道。 “是掌印大人!”小太监立刻转身跑了出去,在司礼监没有人敢称王振为公公,这是王振最忌讳的事情,除了紫禁城内的皇后和皇帝的宠幸的妃子,没有人敢称呼王振为公公。 此时的运河之上,于谦乘坐的官船正在向着通州的方向航行,于谦大人站在官船的船头,看着不断不断向后退去的河岸,贵妃闸的那一幕不断在于谦大人的脑海之中回映。 此时的于谦已经下定决心,自己回到北京城第一件事就是要将自己袖中的这份供认状面呈皇帝陛下,还大运河朗朗晴天。 此时此刻于谦大人不知道就在远处的通州码头,东厂番子已经在等待自己的到来,一场牢狱之灾正在等待着自己。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