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三章 秦国使臣小说:祖龙天地 作者:凭鱼跃 更新时间:2020/5/24 13:46:00 司马迁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三户不是随便三个人,不是说楚国被打的就剩三家百姓了还能干翻秦国。 这是特指楚国三贵族,昭,屈,景。由此可见这三家在楚国的地位。 昭严是工尹,屈才是章台学宫祭酒。 对于楚王的现状,三家的着重点不同。 昭严可以说把持着楚国的工农业,谁当楚王,他的地位都无忧。 屈才是文化思想界的大拿。楚国太子的事他清楚,但是太子就是太子,那些东西,完全可以当流言去看待。 如今他关心的是巫王会不会进入庙堂。他是文人,文人和巫师,天生彼此看不顺眼。 文人讲道理——至少这时候的文人还是认真讲道理的,但是巫术不讲道理。念两句咒语,你的病好了,这哪里说理去? 召开巫王大会这件事内幕很复杂。 这是在楚王还能言语时候就定下来的。当时不只是为了给楚王看病,而是有着更高的目的。 楚王面对眼前的国际局势——秦国的咄咄逼人,他也要寻求强盛之路。 能做的,他都做了——昭厉的绛县不就是被加了赋税吗。 富国强兵,这是不用说的。 可是除此之外,楚王还打起了巫师的主意。这些人又是医生,还是巫师,就是他们有一些奇怪的神通。 楚王希望楚国可以依靠这些人才,强大起来,能对付秦国。 他的想法是屈才绝对反对的。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样的事,屈才决不允许发生在楚国。把国家前途寄托在这么一帮装神弄鬼的人身上,屈才不可能同意。 现在楚王病重,已经不能理事了,屈才必须知道王后李嫣的态度。 李嫣在这里顿时发现了机会。 屈才反对的,是巫师坐庙堂。他不反对庙堂上有人才。 这时候各个国家普遍都在招纳贤才。秦牧就算不是贤才,也能算作咸菜,总还是有用的吧。虽然他是海外客商,出身低微,可是人家拿出来的东西好呀。 纸,瓷器,还有关系到民生的曲辕犁,翻斗水车,关系到军事的马镫。 这一样一样,哪样不是我男人搞出来的? 我提拔他,你们不应该反对吧。 李嫣就把这个意思透露给了屈才。巫王只是个名头,我不会提拔真正的巫师的,我要提拔我男人。 这样巫王大会也就能顺利进行下去了。否则屈才从中作梗,他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他不点头这事办不顺畅。 这时候很难有真正的保密。 像乌鹭作为间谍,就连吕不韦都不知道这样的事,只能发生在军纪严厉的秦国。要不怎么秦国最终统一天下呢。人家的确是有先进的地方。 楚国就不然了。 李嫣的小算盘,简直就跟摆在脑袋瓜顶上一样。 她让秦牧跟着巫师一起去云梦泽干嘛?还不是刷功劳去了。 这件事大家心知肚明。 一开始,魏轩想杀了秦牧,只是路上人太多,没找到机会下手。后来秦牧就跑没影了,他也找不到人。 回来后,他拿到了狌狌头骨,这让他信心百倍。 能治楚王病的,非自己莫属。 这样就算是王后耍心眼,顶多也只能把秦牧排在自己身后。 可是他还是高估了贵族的脸皮。李嫣哪在乎这些,就算是你魏轩治好了楚王的病,第一名也得是秦牧。 这不得不说秦牧被智障少女改造过的身体,占了大便宜。 这世界上的男人,就男人的动物性本能来说,没人比秦牧强大。他已经完全可以归为牲口一类,甚至比牲口还要强的多。 否则他怎么能一晚上一晚上不睡觉的在李嫣身上学习呢。 换个人早成药渣了。 李嫣享受到天下女人能享受到的最高快乐,那自然要给秦牧高官坐坐。她还怕秦牧跑了呢。 魏轩算什么东西,她之前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再说,就算听到,也当没有一样。 现在楚王不能话事,一般事情事宋玉出面,但是真正的大事,掌握在李嫣和三贵族,以及春申君手里。 宋玉,就是外国人。 李嫣等人的暗地里联络,瞒不过黄歇。 黄歇不同意秦牧进入楚国的最高层。你一个外国人,还是海外的,我都不知道那个岛在哪,听着就不靠谱。 而且你弄出来这么多好东西,也不拜我的门,眼里根本就没有我这个人,我怎么能提拔你。 再说,你和王后好的睡一张床,让你上台,我岂不是多了一个劲敌。 所以黄歇毫不犹豫的就把这事告诉了魏轩。 他要魏轩尽力治好楚王,之后,他保证给魏轩右尹的位置。 楚国令尹,就是国家的丞相,左右尹,是丞相的副手。 左尹是李园,出自黄歇门下。 如果右尹让魏轩坐了,春申君就更加的势力庞大。 这事对春申君和魏轩来说,都有极大的好处,魏轩自然鼓足了劲拼命。 他在秦国混不出名头,才来楚国找机会。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了,他哪里能不抓住。 这时候他也不去找李园了,转身就投奔了春申君门下。 这把李园也气的要死。 可是他也不能做什么。如果把这些“君”放在后世,可以当大公司老板看。 门客就是员工。人家改换门庭,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打工。难道老板要人家死吗? 这时候别说“君”的门客换来换去,就是国家之间,也有大规模的人才交流。 商鞅也不是秦国人,他是卫国人,一直在卫国混不出来,跑到秦国才施展了自己的才华,达到人生巅峰,最终被五马分尸了。 魏轩要做楚国的商鞅。 “春申君,三日后就要进宫为大王治病,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讲无妨。” “君上,进宫为大王治病,势必不能人多。可是王公不是君上的府邸,那里……” 魏轩的意思很明白。王宫里面没有你春申君的人,那是王后太子的地盘,我这么大摇大摆的进去,小命没有保障啊。 毕竟谁都知道太子不是楚王亲生儿子,他是恨不得楚王死了他好上位。 我去给楚王治病,是给太子找不自在。到时候别没见到楚王,先见到阎王。 “魏轩,这点你放心。王宫的守卫,全是景差安排。景差是老夫好友。” (景差,这个字念cuo。一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网上搜的。我自己是拼音chai。) 景差是景氏的掌门人,他执掌楚国的兵权。 这时候文武两道并不泾渭分明。 下马安民,上马杀敌,是每一个官员的职责。只是每个人总有一些偏重。 比如昭严,到了战时,如果有需要,楚王也会派他领兵。 景差带兵才能更突出一些,所以楚国历次对外作战,他领兵的时候比较多。 王宫的禁卫,也归他管辖。 黄歇和景差交好。有景差在,在王宫的安全肯定能得到保障。否则黄歇怎么敢大摇大摆的经常进宫呢。 这个时期,这些贵族的人身安全并没有绝对的保障,否则他们养那么多门客干嘛? 这就是他们保镖加军队。 每次出门,春申君都是处在几百人的保护中。 眼见魏轩似乎还在担心,春申君宽慰他道:“魏轩,这次进宫,不只是你一个人去,老夫会陪你一起进宫的,切莫担心。来,饮酒,饮酒。” 听到春申君答应和自己一起进宫,魏轩顿时放下心来。 人说得陇望蜀。这时候这个成语还没有,不过人心不会变太多。大家都是这个心。 魏轩觉得自己人身安全有保障了,就开始想更多了。 他认为治好楚王不难。狌狌头骨足矣。 可是治好之后呢?虽然黄歇要保他右尹的位置,但是自己要面临秦牧的竞争。 秦牧是王后的情人,这种男女关系,比起黄歇和自己的关系,那深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如果王后臭不要脸,非要让秦牧当右尹,春申君未必争的过她。 消除隐患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了秦牧。 没有了这个男人,我看你还挺谁?没准到时候会挺我,也说不定。魏轩也是气宇轩昂,一表人才的男儿。 怎么才能在进宫前,杀了秦牧呢? 正在这时候,秦国来了使节,登门拜访春申君。 魏轩是春申君身边新晋的红人,得到了和春申君一起接待秦国使节的荣幸。 两下一见面,魏轩发现来人还是自己的熟人。 茅焦。 魏轩和茅焦在秦国时候就相识。他们算是熟人,不算是密友,只是普通朋友。 茅焦是秦王的信臣,在嬴政面前很能说的上话。 他出面给魏轩谋个官职,这个是不可以——秦王也不用巫师,但是他可以让魏轩生活的好一些——弄进医馆。巫师就是医师。 只是那时候嬴政还小,也没真正掌权,而且他一直在韬光养晦,不露锋芒。 茅焦完全清楚秦王的心思,这时候自己就别乱搞事了。所以他也就没给魏轩安排。这样魏轩才不得不跑到楚国寻找机会。 现在看起来魏轩混的不错吗。都到了春申君身边了。 有熟人在场,气氛就融洽的多了。 茅焦来楚国,是打着慰问楚王的旗号。暗地里,他是奉了秦王嬴政的命令,请秦牧去秦国。 当然,“请”这个字,说起来好听一点。 秦王的话,就是命令。请不到就抢。反正茅焦一定要完成自己的任务。 三杯两盏之后,茅焦把话题巧妙的引到了秦牧身上。 “君上,我身在咸阳,虽然地处遥远,可是秦国的客商最近从楚国贩来了几样宝贝,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是吗?”春申君微微一笑。我大楚国之富庶,岂是你西北蛮夷比的了的。 黄歇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是呀。纸,瓷器,这两样之珍贵,让我叹为观止。就是秦王,现在也只得一只瓷碗,远不如君上之所有。” 春申君待客,自然是拿好东西招呼。 茅焦面前的案几上,一水的瓷器。 秦王嬴政还真只有一个瓷碗。他得到的东西,都是乌鹭偷偷弄出来的。 现在瓷器生产有限,恨不得每一件都有编号。 乌鹭是从家里偷了一只碗,交给秦国的接头人,带回去给了楚王。 她本心打算着,如果秦牧问起来,或者大夫人问起来,怎么少了一只碗,就说自己不小心打碎扔了。 只是没想到秦牧根本就不在意这件事,他怎么可能记得家里有几个碗。 芈华身体里面又换了主人,青龙更是不在意这些了。 好东西,我用就完了。不够再买。 还好芈素现在不在秦府了,她去当学徒工,要在师父家里生活。 如果她还在秦府,以她的小心眼,穷怕了的心思,别说少了一个碗,就是少了一张纸她都要刨根问底。 楚国本就比秦国富有,如今茅焦来到春申君府上,眼前一片白花花的瓷器,再加上春申君身后高挂的一张纸,纸上写满文字,更让茅焦叹服。 这一切都是那个蓬莱客弄出来的,自己这次一定要把他弄回秦国去。 “君上,您身后悬挂的,可是那首《鹊桥仙》?” 秦牧为李嫣抄了一首词,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这首词当时就被李嫣弄的满城皆知。 谁都知道,这是王后情人给王后写的情话。 这首词的确韵味无穷,谁看了都会喜欢。 黄歇也不例外。他就命人写了一副,挂在厅堂。 纸是稀罕物,但是你不能给人一张白纸来显摆。 所以有字的纸,才是显摆的正确方式。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茅焦越看这首词,越觉得有深意。 你看,秦王雄才大略,马上就要亲政了。这时候,天上掉下来一个蓬莱客,岂不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而且从楚国到秦国,路途遥远。自己把秦牧请走之后,他只能“忍顾鹊桥归路”。再想看楚国王后怕是不容易了。 不过他早说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王后,对不住,你就割爱了吧!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