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中短篇集>秋声赋>大 寺 墩 情 话 ------寺背村纪事之二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大 寺 墩 情 话 ------寺背村纪事之二

小说:秋声赋 作者:月白晨风 更新时间:2021/3/7 10:38:21

大 寺 墩 情 话

---寺背村纪事之二 

第三、第四节

 三、她的家

这家的房子不出奇,不算高,也不显得十分矮。两个山墙是砖的,砖头不太好,黑里透黄,黄里带黑;前后檐墙上面大半截座的是土基,因为怕雨打,又在外面齐整整地泥了三四排稻草,一排压一排,象是人穿的蓑衣。这家的烟囱却特别,又细又高,被白灰抹了又抹,笔描似直,它的上端四块砖分两层,横一层,直一层,留下了四个冒烟的洞,顶端头对头,两块本瓦立成个“入”字型,象是一只算账的笔,笔尖指着天。一看就觉得这家的烟囱透着考究。这家的女主人在寺背村上很有点名气,年纪不算大,四十七八岁,脸皮黄瓜瓜的,额头上老也勒着一块黑布条,一年到头倒象怀着娃。据她说松了这布条,头就发晕;头晕其实是牛年到马年地算帐绕出来的。比如就说那烟囱,粗了太拔风,所以要细;细了灶膛内又怕不发火,所以要高,又细又高,瓦匠都不敢做,所以还多亏了满子的手艺。女主人的理论,烟囱灶膛,一家的财神,财神不好,家事败倒。她烧火做饭,特别精细,也因此练出了任何人都比不过的耐心和手艺。她烧火,灶膛里的灰一辈子都与锅脐保持着标准距离,一尺不到,半尺多一点儿;火烧起来了,稻草两根两根朝里添,一撮撮火苗,永远是对着锅脐的正中间,就这本事,锅里的饭给吞熟了,两面灰还是冷的;灶膛四壁也不见得热。就因她与灶王爷处得好,所以每年她家都有余草卖高价,引得一村上都喊她灶门奶奶。

灶门奶奶虽然如此“精细”,但也有一桩叫一村人无比羡慕,特别特别慷慨的地方,就是用水。她家的灶膛小,水缸却格外的大,满子的桶,能盛四担,四担水一天就见底,洗菜也罢,淘米也罢,洗衣也罢,人们都忘了她是哪年到过的塘边上。乡下用水不花钱,可也要花工夫和气力,灶门奶奶不烦这个神,泼了天地用,反正有人把水塘搬到了她家的缸里边。对此,就连她那个早已作古的寡妇妈,在坟墓里知道了也会嫉妒的。

这,当然是因为有个满子。

满子挑水悠着步,一步一步探到了灶门奶奶家。灶门奶奶和满子,怎说呢,是冤家。一天二十三小时,如果你老远听见“通”地一声响,那就是灶门奶奶在家瞥见了满子,在关门。那一小时就是现在,门是关着的,里面不上闩。这个,他们彼此心里都有数。

满子用脚轻轻蹭开门,进了屋,向右拐两步放下担子来。屋里的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这个门他进进出出五年了,只知道右面是灶,灶前一尺远是水缸,灶门奶奶就睡在灶旁几个大稻草捆子后面;左边屋呢,住着灶门奶奶的女儿二菊;别的,除了中间屋放着一张方桌,米缸在哪?还有什么家什,他就说不清了。把水倒进缸里,屋里变得格外的静,隐隐能听见满子一粗一细的呼吸声。满子没敢多耽搁,担起空桶,迅速地退出门去。每次他都是悄悄地进来,悄悄地出去象在做贼。他感到黑暗中总有两只眼一眨不眨地监视着他。门外,他轻轻地放下担子,回身用两手拽门环,把门一点一点地带着,屋里那片朦胧的光随着门在合上,也一点一点地消失了。门环垂下,他手还搭在门环上,他怕门环晃出声来。

左边房里“嗒”的一声响,屋里的电灯亮了。右面传来了灶门奶奶的声音:“蠢货,死了这条心吧!跟他,你图个什么?”

“我情愿。”

“呸!我们看谁犟。就是把你老在家,我也不让他如愿!”

“你,看不成我一辈子。”跟着是一阵似在若无凄凄哀哀的哭声。

满子眉间的沟更深了,象被人割一刀后留下的疤痕,他的脸色又黄又白,上牙紧咬着下唇,弯腰一提扁担,扁担两头的铁链和勾子“嗦啷”一声响,脆生生的。

屋里一下子全无声息,空气仿佛冻住了。

按说要骂,剩这火候房里人是会痛痛快快骂一场的。寺背村上的事就怪,灶门奶奶,出名的厉害人,只会背着满子发狠,却从来没和满子正面冲突过。是她怕满子?不会吧……那么是?难说了。

满了走了,恐怕是肩上成了空担,步子反倒有点深一脚浅一脚的样子。

雾更大了,象下着毛毛雨。

村边的老槐,村外的稻田,路上的沟坎,路边的水塘,明明知道近了,却分辨不出,当它突然出现在满子面前,又使满子暗暗地惊讶,象是猛地闯到面前的。在满子遇到的事物中,常常都是这样,事先能想到,遇到了又显突然。但,就象这老槐、稻田、沟坎、水塘,迈过去了,一切也都撂到了身后。是满子变得麻木了?还是……

满子猛地显出暗暗惊讶的样子。哦,大寺墩已悄然地扑到了他的眼前。

四、大寺墩呵大寺墩

明爷爷正在墩下烧花生吃(看什么吃什么,一点不为过),青蓝的烟,一窜一窜的火苗,离得那么近。明爷爷站起身,指指火堆,满子摇摇头。明爷爷望了满子一眼,蹲下身,叹口气说:“怎样,热面孔见不着,又是那张冷面孔吧。”他拨弄着火堆,象是入了神,自言自语地说:“真快呢,转眼的功夫,二菊也长得她妈那时的样子了。”他一扭头,发现满子已朝水塘的那边走去。明爷爷猛地跟上去一把拽住满子的肩说:“我替你出个主意。”

满子停住了。

“是事有个理,就看你去做不去做……”

满子两手紧紧握住桶柄,身子一动不动。

明爷爷笑了:“没开窍的小公鸡哎,还怕她灶门奶奶翻了天去?你,你先……明白过来啦?”

满子的身子微微一震,脖子一梗:“不,我要明媒正娶。”一个字,一个字象从嘴里蹦出来,说罢弯腰把桶揿进塘里,腰一拧,水桶从塘里跃了出来,水泼洒在埂上,溅了两人一腿的泥点子。等他错着脚转过身来,明爷爷看见他的眼睛红了,里面涨着泪。

明爷爷紧盯着满子的脸,盯着盯着突然有些慌乱起来,丢开满子,步履蹒跚地走上大寺墩,来到了那几个和尚坟前面。

孤零零的和尚坟,有的已坍塌了。

明爷爷看看和尚坟,又不由得望望大寺墩下的土路,心里颤抖了,原来在向大路上横扁担的时候,……自己的这颗心呵!

明爷爷转过身大声喊:“满子!”

声音空荡荡的,传出老远。

满子已消失在雾中,雾中只传来他又均又沉的脚步声,“巴嗒”、“巴嗒”,“巴嗒”,一步一步又一步。

明爷爷腿一软,坐在了和尚的孤坟旁,无力地拨起一株花生,边在地上磕着边说:“犟种,你真个是换不了的犟种哟。”

雾在明爷爷的眼前飘拂,他默默地坐着,想着,他觉得满子就是年轻时候的自己。

眼前的雾重了,眼前的雾厚了,仿佛能见着满世界的小水珠在翻飞着、凝聚着,明爷爷想一会望一会,极力要把眼光伸进这雾里。他,隐隐约约听到身后那个打水声,那个脚步声去了又来,来了又去。

他陡地感到心头一震,站起来朝大路看去。

呵,“大簸箕”里的雾不知什么时候散了些,已能看见满子挑水时模糊的身影了。明爷爷揉揉眼,他见着了满子那合着脚步一颤一悠的扁担,那一摆一摆的手,他不认为满子和自己那时一样……至少,满子没当过和尚。

太阳露脸了。**白的雾淡了,**白的雾亮了,远远的寺背后村,影影绰绰的,象罩着一层薄薄的纱幔。

1982.12《创作新稿》

1983。1《青春》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