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二十八章 李赵相争小说:逆熵 作者:谋事在人 更新时间:2021/2/9 16:05:20 王凡一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李为民现在好歹是我大蜀国新政府的资州刺史,谁敢害你?” 李为民老泪纵横:“是我自己害我自己啊!资州革命早,在分钱的时候,我趁着职务的便利,捞了不少的钱。要是以前,这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现在是大蜀国,新国新气象,刚才开会时听大家言论,我觉得我这拿得也太多了。我这是鬼迷心窍了啊,我要把所有钱都退出来,只求逆熵者一定要保我性命啊!” 王凡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些旧官僚会出事,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他在考虑两件事,一是有必要成立一个工作组,随时纠正各种错误。既然李为民能来事,那搞不好已经有不少人出事了。二是各级官员的待遇。待遇低的话,**肯定会出现是,但要是高的话,王凡自己现在都还在靠打土豪过日子呢,不可能发多少工资。他想起了宋朝的职田。宋朝的职田制是为了高薪养廉。但蜀地山区丘陵多,耕地并不多,不太好效仿。而且宋朝的职田,实际操作中也出了不少的问题。王凡自己又想发动工业革命,让人们把注意力老盯着土地也不太好。那干脆就企业的股份,或商铺的租金?嗯,商铺的租金比较好操作,但要想办法制定些法律,不让这些个老鬼借此胡来才行。 李为民见王凡半天不说话,心里更怕了,干脆抱着王凡的大腿痛哭。他心里那个后悔啊,当初有些老家伙,一直不肯合他一起干,他心里还嘲笑呢,自古以来当官不就是为了发财吗?有钱不贪那是智商有问题啊。现在他明白了,那些老头子眼睛长着呢,人家哪是老糊涂?人家可是早就看到了今天! 王凡回过神来,看到李为民正老泪纵横,一把鼻涕一把泪,直往他身上蹭。王凡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一直是生活在最底层,对这类的行为是深恶痛绝。现在这老李犯事了,他对这老家伙的观感马上降了一大截。又看这老家伙抱着自己的大腿蹭,尼玛是擦鼻涕还是干什么?恶不恶心?王凡把他扶起来,说:“你不是不知道,我们已经废除了跪拜礼了,怎么又来了?” 李为民忙起来,说:“我这不是急昏了嘛!逆熵者,我真的很后悔啊,你看能不能……”“好了,”王凡打断他,说:“即然你是主动交待,我们肯定会从宽处理。你就不要回去了,我们马上要成立一个专门处理这个事情的工作组。你就认真配合一下工作组,把所有的事情都认真交待一下吧。你放心,你工作的成绩我们还是认同的,只是肯定要做一定的处理。” 李为民顿时觉得轻松了一大截,听王凡的口气,命是保住了。 李为民下去后,王凡马上作了相关的安排,由政工天才江胜天牵头,成立工作组。着手纠正各类事情。 说到进行工业革命,工厂和商业肯定要搞起来。现在成都的手工业还不错,商业水平也比较不错,当然,这是对于封建社会来说的。要让工商业大发展,生产动力是必须取得突破的。成都和资州都有一些小型煤矿,这样燃料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现在一时做不出蒸汽机。王凡需要先做出车床。成都一带河流纵横,王凡想先用水车做动力,有了车床这个工业母床,很多机器就比较好办了。同时,现在才资州和成都两个地方,他就深感信息传递太慢了。他一边安排人想办法括大信鸽的规模,一边安排一些金匠、铜匠,看能不能做出电报机。电报机结构不复杂,他正好知道。 王凡想要打造一个工业化的社会,然后再重建他的机器,至于自主研发能力,他现在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培养。反正这么久,他现在感觉这完全是一个平行世界,只是还完全处在五代十国时期。而且,王凡自己觉得,那个发明了无数东西的黄帝,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和他一样的穿越者。黄帝都没有培养,我为什么要培养? 这段时间,在成都的枢密院,也终于收到了泸州的消息,才知道泸州不但已经控制在了手里,还正在组建水军。 王凡这些天忙得昏天黑地,工科生的素质在这里被完美发挥。他把不同技术的熟练工人,和一些有很强动手能力的文人,组成不同的研发小组。他白天就在各小组指导,晚上就写他还能记住的各类技术。每天大至只能睡两个时辰。五月二十四日,他在一个车间的角落里打盹时,被枢密院派来的人找到,说有非常重要的事情。 原来是梓州传来了赵廷隐和李仁罕的快打起来的事情。 起因是董璋这个东川节度使的位置。 长兴三年(公元932年)五月上旬,董璋整个人就是一餐桌,上面摆满了杯具(悲剧)和餐具(惨剧)。头几天风光无限,结果在鸡踪桥败得一败涂地。而回地梓州,接待他的官员居然问他一个人回来干什么!他本想休养生息,东山再起。哪知那赵廷隐撵着脚后跟就来了。董璋还来不及部署,他和最亲近的一个儿子的人头就搬家了,是他另一个儿子和部下干的。现在,董璋和他儿子的人头,正被快递送往成都呢。他一直想进成都,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 赵廷隐横扫着东川,到了梓州后,遇到了在东川东南横扫的李仁罕。 在先前董璋和孟知祥联合造反,打败后唐的石敬塘时,李仁罕就奉命收取遂州到万州一带。到董璋败亡后,李仁罕基本上已经把今天蜀地东南部给打下来了。听说赵廷隐得到了董璋的头,李仁罕非常不服气。 董璋是原来后唐任命的东川节度使,李仁罕一路东征,打下了大半东川。他听说东西川起争执,心里就掂记着东川节度使的位置。只是天不遂人愿,董璋不来打他,直接去打成都去了,然后又很快被干死了。没赶上大战,这个战争狂人心里难过死了,又听说赵廷隐得到了董璋的脑袋,顿时觉得气不打一处来。他直接带兵到梓州,要找赵廷隐论个高低。 李仁罕在梓州城外扎下大营,一付马上要攻城的样子。赵廷隐?气不打一处来,带上护卫来找李仁罕撕逼。 “这东川大半都是我打下来的,赵廷隐你马上给我退出梓州!东川节度使的位置,该由俺老李来坐!”李仁罕一见赵廷隐过来,直接下命令。 赵廷隐也不是吃素的:“你算老几,给我下命令?董璋是我打败的,他的头也是我砍的,东川节度使治所梓州也是我拿下的。这东川节度使理应我来担任!” 李仁罕怒火上涌,摘下头盔,猛地往桌上一掷,吼道:“你特么的敢说打败董璋?!明明是董璋打败了你。打败董璋的是张公(指张公铎)!拿别人的屁股做你的脸!张公不争,本将军却非要争一争!” 赵廷隐当时脸一下就涨红了。骂人还不揭短呢,你丫的专踩我的痛脚是吧?他拔出剑来,喝到:“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不会打仗吗?你要不服现在就把军队开出来,看我打不死你!” 李仁罕一拍桌子:“你以为我怕你?你个败军之将,把你的军队拉出来吧,看劳资怎么收拾你!” 旁边的偏将和几个幕僚一看不对,连忙劝住两位大将军。 李昊是跟着赵廷隐过来的,他原本是前蜀的高官。前蜀投降的时候,就是他写的降表。赵廷隐模扫东川,他也跟着东进。现在眼看两位大将军要打起来了,他连忙说:“二位将军功劳都很大。不过现在刚刚掌控东川,有些宵小还需要震慑,不宜大动干戈。下官觉得,二位将军都可以胜任东川节度使一职。”李仁罕斜眼看着他,赵廷隐翻翻白眼,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李昊接着说:“东川节度使一职非同小可,我觉得把此事交由大王,大王英明神武,定能给二位将军一定满意的交待。”赵廷隐李仁罕二人一想,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当下命李昊将事情原委写清楚,报给成都。 李昊是前蜀的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文笔自然没得挑,他当场挥毫而就。赵廷隐李仁罕看了都觉得没问题,签上名,盖上大印,快马上发出。 这份争议书现在到了王凡手上。他来到枢密院,商议了半天没结果。偶然送文书的赵季良被他叫住,问他有什么意见。赵季良看过书信后,拍着桌子说:“这是控制原东西川军队的良机,也是控制东川的良机啊!” 一个枢密员有些不满,说:“我们知道这是个机会,但现在我们军力不足啊,现在正是农忙,我们军队和各机关都抽了很多人到地里帮忙,新征的军队完全没有训练好嘛!我们没力量抓住这个机会啊!” 赵季良捋了下胡子,说:“所以我说是良机啊。诸位都认为抓不住的机会,东西川各将士更是这么认为。我们一动,他们就无法防备。” 在王凡的鼓励目光中,赵季良接着说:“赵廷隐李仁罕不是要争东川节度使吗?就说此事滋事体大,让他二人回成都当面申诉。借机,向汉州的张公铎发函,就说赵、李相争,怕出意外,让他把滞留在汉州的东川军,以发饷的名义,以精兵护送,带到成都来整编。而赵、李二人要被召回成都,另有将领前去东川统领大军的事情,也要告诉他。” “张公铎心思比赵、李二人细多了,告诉他这么多,恐怕出事。”另一参谋说。 赵季良说:“正因为他心细,才跟他说。说明了,他反而怀疑,到时候肯定会亲自回来看看。再说汉州离成都可太近了,有些事情他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么一来,他多半会来。” 王凡摸摸下巴上的胡子渣,说:“张公铎的兵力薄弱,比较好处理。” 赵季良进一步,说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定能轻松搞定。 王凡觉得赵季良简直足智多谋,这次事了,如果他确实忠心没有问题,可以考虑让他进枢密院或者内阁。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