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唐哼囔传奇>第 一 回 继香火收养义子 襁褓中命悬一线/1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 一 回 继香火收养义子 襁褓中命悬一线/1

小说:唐哼囔传奇 作者:易室居者 更新时间:2021/5/27 16:23:33

内容提要

游侠唐哼囔,救过**,蒲富两县人,美名口碑扬。

这首诗说的是人称渭北原上赫赫有名的游侠,著名剑士唐哼囔解救****的故事。

唐哼囔(1908。12。22——1995。3。29),蒲城大孔寨人。名玉珊,字喜成,生得浓眉大眼,人高体大,标准的马蜂腰。镶金牙,架墨镜,脸色乌黑,自小鼻腔有问题,因为说起话来鼻音比较重,说话咬字不清楚,听起来哼里哼囔的,很多时候要看口型才知道说什么,人们叫他“唐哼囔”。他有着秦人硬汉的生嶒冷倔性格,硬得像铁。他一生豪爽仗义,有胆有识,走南闯北,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除暴安良,抑强扶弱。在那民国乱世,匪乱如麻,官府的管理能力有限,乡村土匪横行,日常治安只能靠民众自行组织的商团民团来护卫。不过土匪中也有藏龙卧虎的人,也有很多英雄早年都是混迹于土匪刀客之中,唐哼囔就是这样的人,但在老百姓心目中就是英雄,关于唐哼囔的传说,他枪法百发百中,传说可以飞檐走壁,从高处跳下来,你在边上一点都听不到声响,可以说的上是当年的武林高手。

他曾经利用“蒲城——白水——洛川“的地下秘密通道,来往于三秦大地,为陕北送紧缺物资,护送过往人员,使通道安全畅通。他既有结识蒲城著名**人许尚志的“豪气”,又有勇敢掩护游击队长王玉成的“胆量”,也有亲手打死了当地的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的恶霸震川狼的“壮举”,还有解救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传说”,以及新社会还拥有两房夫人的“殊荣”,更有刀客游侠的“赞誉”。

解放后,一九五一年,在镇反运动的时候,按理说唐哼囔属于镇反对象,但是为什么没有枪毙呢?流传最多的是执行枪决的最后时刻,唐哼囔拿出来被救的首长的照片,才避免了处于极刑的处罚,留下了一条命。提起唐哼囔,在老家那就妇孺皆知了,都知道是出名的大土匪,在家是个大孝子。

他的长子唐文锁根据他的经历,编写了一段秦腔戏文,概括了他的一生。

我祖母抚养儿艰难伤痛,省着吃节着穿望子成龙。

母子俩担惊慌相依为命,吃尽了人间苦受尽欺凌。

娘疼儿子孝母乡邻传颂,为后世留下了孝义家风。

那时节国不宁民不聊生,一方匪一方兵祸害百姓。

我的父实无奈压邪扶正,除恶人保良善地方安宁。

赴酒宴入虎穴智脱险境,舍性命救党人有智有勇。

虽不及著青史干秋名重,乱世间行春秋游快半生。

他的这些事迹在蒲城和富平民间广为流传。本书将唐哼囔在民间这些传奇故事,搜集作以整理,以飨读者。

第一回继香火收养义子襁褓中命悬一线

话说清光绪末年冬日的一个晌午,天空布满了乌云,随着西北风微微地吹起,空中慢慢地舞起了雪花点儿,那些点儿一会儿落下,一会儿又飞升,悬在空中,久久不能落下。

雪花中一位年轻的女人怀抱着一片席子,席子里边裹着一个不满百天的孩子,跟在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身后。二人来到了大孔城南边抛弃废物的沟里,脚步跷过不时遇到的凌乱的幼儿的碎骨,走到沟深处,老者停了脚步,对年轻的女人说:“十一家的,放在这里吧!”年轻女人似乎没有听见,没有出声,只见她环顾了一下四周,眼前不远处几个席片子上边旁边各摆着一具婴儿的颅骨,她的双手抱得更紧了,脑海里萦绕着一个幻觉,我的孩子也会成为这样吗?

她舍不得放下了怀中的席片,搂得更紧了,泪花涌满了眼眶,只见她用右手慢慢地揭去盖在孩子脸上的小褥子一个角,想最后望一眼孩子。看着孩子嫩嫩的脸蛋,年轻女人双脚一交叉,噗塌一下之坐在了没有碎骨的地上,大哭起来,哽哽咽咽泣诉着说:“老天爷啊!我怎么这么命苦呀!怎么连抱养的孩子也守不住呀?老天爷呀!这到底是怎么了?”

这个怀抱孩子的哭泣的女人,是唐陈氏,怀里抱的孩子,是唐陈氏抱养来的儿子。

这个孩子抱回来一百多天,忽然生了一种奇怪的病,一连三天,不吃不喝,没有了动静,心烦如麻的唐陈氏叫来一位年纪较大的族人,观察孩子的气息,询问着办法。老人把孩子额头摸了一摸,小手攥在自己手里一会儿,脸上浮现出了痛苦的表情,喃喃地对唐陈氏说:“没指望了。”然后就用小褥子包了,在褥子外边又用一片席子裹了,抱在怀里,准备去城外死娃沟里扔掉。唐陈氏似乎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幕,她舍不得这个幼小的生命,从老人怀里要过了孩子,自己抱着,跟着老人向沟里走去,想最后送一程这个幼小的生命。到了那里,唐陈氏把孩子抱在怀里,怎么也舍不得丢下,就揭开小被子要看最后一眼,在悲痛的哭泣中,眼泪不由自主地噗噗地滴在了孩子的脸上,不知是惜惶的泪水感动了苍天,还是这个幼小的生命不该离去,孩子脸上微微动了一下。

微风还在吹拂,雪花还在飞舞。

唐陈氏饱含泪花的双眼捕捉到了这微微的一动,抬起满脸泪水的头,望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老者,发出微弱的声音说:“大叔,孩子动了一下,没有毕,还有一丝气。”

老人听了,急忙蹲了下来,看了一眼孩子说:“真的动了吗?”

“真的动了。”女人自信地回答说。

老人听了果断地说:“那往回抱,找郎中。”唐陈氏听了,泪水停止了,撕去了包裹在孩子小褥子外边的席片,抱着孩子,与老人趋步向回走去。

唐陈氏把孩子抱到街头一名郎中家里,把情况向郎中说了,郎中揭开褥子看了一下,孩子太小,无法把脉,用手轻轻摸了一下耳朵,没有硬的感觉,于是对唐陈氏说:“先配几样中药试一下。”唐陈氏点了点头,郎中配了四味药,在药厨用手捏了几捏,放在盛有水的药壶里,在炉子上连忙煎着。

站在旁边的老人向唐陈氏与郎中招呼一声,告辞回去了。

郎中药煎好了,配置成药水,拿来一张麻纸,折成一个小三角,用剪子剪去三角尖,留了针眼大一个小孔,小孔对着孩子微闭的嘴唇,另一只手用一个小药勺舀了点药水,在麻纸三角小孔滴了一点,渗进孩子口里,又一滴一滴往孩子嘴辰缝里里滴去,药水溜下去了,孩子得救了。又抓了几副药,叮咛了煎法,喂法。唐陈氏听了,抱着孩子回家照做了。

十几天以后,孩子奇迹般地好了。

唐陈氏认为孩子命不该绝,是菩萨的保佑,于是,就抱着孩子到五龙宫里叩拜菩萨,五龙宫,原名叫祖师宫,因供奉玄天上帝,无量祖师而得名。她跪在菩萨神像前,烧香叩拜,祈祷菩萨保佑孩子健康成长,主持看到她悲伤的样子,就来到她跟前,看了孩子一眼,用手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双手合十,口中念叨“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他告诉唐陈氏说:“此儿合该有此劫难,此后还会有一灾,过后则无妨。”又问了孩子名字,唐陈氏说了,族名玉珊,字喜来。主持听了,沉思一会儿道:“给改个别名吧。”

唐陈氏悯诚地点了一下头,算是答应了。

主持说:“把来字变为成字,就叫喜成吧。”唐陈氏同意了。

主持又说:“此儿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是行孝之人,将来儿女众多,福寿双全。”

唐陈氏听了,紧绷着的面容舒展了,拜谢主持后回家了。

回来以后,她天天做模糊饭,一口饭一口水,一把屎一把尿,提心吊胆的抚养着孩子,担怕孩子会有什么闪失。孩子慢慢地活泼起来,惹人喜爱,唐陈氏脸上出现了笑容。

每天晚上,孩子睡熟了,她站在炕沿下,趴在孩子身上,嘴唇贴在孩子幼稚的脸蛋,吻了又吻,亲了又亲,鼻子闻悉着孩子发出的童稚气息,耳朵倾听着孩子有节奏的呼吸声。

这个孩子真的像主持说的那样吗?

事情还得从大孔寨说起,大孔寨地处渭北原上古老的奉先县西北隅四十多里。周边与赵坡村、庙台村、小孔寨村相邻。西北背靠着绵延的武当山,东南两面远古形成的深沟向南延伸,半包围着这片土地。是一块风水宝地,先民们在深沟上建起了土桥,才使东来西去有了通道。

先朝时期,为了防止土匪的侵扰,圈打了寨子城墙,东城墙呈折线形,越往南越凸出。城的四角都有类似瞭望哨的城墩。东南角的地势最低。民国时,为了弥补脉气,在地方官员带领下,打起了一座高耸的方形城墩。

先祖在寨子修了五龙宫,在清雍正之前数十年就己建成,至雍正九年因颓崩而重修,乾隆五年又修建了宫内最宏伟的献殿,至此该宫的大殿,小庙,戏楼,山门完备,苍柏林立于宫门口,以及进入献殿的砖路两旁,引人注目的是宫门两旁的一对石狮,近一丈高,造形逼真,姿态优美,目视前方,炯炯有神。在四门外皆修建了庙宇,南门外有观音庙、马王庙、龙王庙,北门外的叫土地庙,东门外的叫桑仙庙,西门外的叫大昭寺。先民们修筑这些庙宇,寄希望神灵的庇护,祈祷着神灵的保佑。

且说这大孔寨唐姓,本是大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淹底乡的大孔寨,经大槐树下的移民发送站,来到蒲城西北的牛角川一带落户的。

有唐户总祠碑为证:

尝思万物,本关人本乎祖,报本反始,人人有同情也。粤稽我族太祖,本山西洪洞县人也,自前明迁居蒲之大孔寨迄今。年近五百,谁不切水源木本之思!丁满数千,谁不怀春露秋霜之感!于是聚族而谋,慨古木之无枝,冀新柏之增茂,遂植陵树以置祭田,买市宅以立祖庙。

太祖居其上,而以二世、三世配之,庶三代神灵有妥,而百世孝思可展矣,是为记。

邑儒学生员廿世裔孙德全薰沐撰文并书丹

从碑文可以看出,唐氏在明朝初年迁徙到大孔寨落地生根,开垦荒地,修筑城墙,建筑屋舍,繁衍生息。把村寨名字仍然叫大孔寨,把住在吊装的村子仍称小孔寨,启示后人不忘祖根也。

大孔寨的城墙上,自生的枸杞树,酸枣树,弯弯扭扭但却顽强地挺立在那土墙之中,那土围墙像一道屏障,把堡子紧紧地圈在一起。为了安全,只开了两个城门,时常有专人守门。晚上有打更人,晚上没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不开城门,晚上城门一关,这高高的城墙围成的屏障,给住在堡子里的人以安全的感觉。

唐氏迁徙祖信带着儿子孝仁、孝义、孝礼、孝智移居大孔寨推算起来,已经六百余年,经历二十多代。一支传到唐十一时,家业较大,日子恣实,但人丁稀少,一根独苗,为传宗接代,弱冠之年,早早托人说媳妇,说下了富裕户陈家女。

且说这陈家也是当地大户人家,祖上是读书人,中过举人,家中聘有私塾先生,授课子弟,女儿也跟着学习一些男耕女织,三从四德礼仪,经常向女孩子讲述贞妇烈女传记,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从小培养孩子做人的情操。

陈家与唐家结亲,也算是门当户对。

唐十一娶下陈氏,新婚燕尔,夫妻恩爱,卿卿我我。婚后不久,疟疾流行,唐十一不幸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剩下年轻的新妇,苦守青灯,有族人欲吞家产,想让唐陈氏出家嫁人,为达目的,夜间里装神弄鬼,学夜猫子嚎叫,吓唬陈氏。

陈氏为人端正,谨守妇道,以古代贞妇烈女励志,知夜猫子叫是族人所为。为了守住唐十一的这份家业,延续唐十一家香火,决定收养一个儿子顶门立户,以断族人妄想企图,她把想法告诉了宗亲,得到了宗亲的大力支持,宗亲就四下里打听,物色人选,在族室宗亲的帮助下,最终决定收养了石槽乡冯姓的一个小儿子为养子,依据族谱,起名玉珊,小名喜成。

百日灾难过后,转眼一岁了。

喜成周岁的那天,亲友来贺喜,送来了孩子喜爱的小礼物,毛笔,习字格子,绳子,金银馃子,木棒,玩具小刀,弹弓。放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用手抓,喜成面对五颜六色的各种各样的小玩具,急得用小手不停地抓,最后抓到了玩具小刀,亲友们看了,说将来是个耍枪弄棒的。

到了上学年龄,唐陈氏让儿子到村里的私塾读书,但是儿子对念书不太感兴趣,却喜欢持棍弄棒,弯弓射箭,自制刀刀枪枪之事。

唐陈氏盼望着儿子快快地长大。

谁知,唐玉珊十一岁那年,突然发起高烧,不省人事,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唐陈氏四处求医问卦,但是没有医治的好方子,高烧不退,昏昏沉沉。只好听天由命,躺在炕上一月有余,眼睛不睁,族人探视,看着气息奄奄的喜成,已经感到无法活命,只等咽下最后一口气。没想到喜成这次命不该绝,奇迹般的又挺了过来,两个月以后,慢慢睁开了眼睛,小命虽然保住了,但却落了后遗症,说话口齿不清,鼻音很重,说话哼哼囔囔。此后,便有一绰号叫将开来:“哼囔。”或者叫“唐哼囔。”他的大号小名,唐玉珊与喜成,却渐渐地被人们忘记了。

大病愈过的哼囔,与村院中的同龄少年儿童,兔娃、玉南、猪娃、斗娃、牛山一伙,结成同伴好友,农忙的时候,帮家里大人干些农活,割草、放羊,牵牲口曳楼种麦子、收割庄稼。闲时上树掏鸟,拿弹弓打鸟。他们经常唱着歌谣:

清早起,上山坡,到处去找麻雀窝,

麻雀见我胡乱飞,我拿弹弓赶紧追。

瞄得稳,打得准,只见麻雀地上滚。

回家转,快吃饭,麻雀提上一大串,

我妈见我笑哈哈,我大见了把我夸。

他们拿着棍子,牵引着细狗,在田野间撵着兔子。有时一直跑到北边的离村子十几里一带。在追赶兔子过程中,不时还提出比赛,看谁脚腿麻利,跑的最快。

一个初冬的中午,和煦的阳光照着大地,凉风习习,哼囔一伙围住了一只野兔,大家呼唤着狗名,飞快地追去。唐兔娃个子大,腿也长,跑在最前边,野兔被猎狗追着追着,眼看就要被一只细狗抓住,情急之下,兔子来了个猛拐弯,正好跑到唐兔娃跟前,被兔娃一脚踢了个正着,顺手一抓,捉到了野兔,大家一起围了上来,啧啧不休地夸兔娃本事了得。

他们拿着棍子是为了打野兽,更主要是用来防身的。当时牛角川一带周围枣刺丛生,田地荒僻,有的地方人迹罕至,野狼大白天溜进村子,吃农户养的家畜家禽。

哼囔与少年好友们在野地里撵兔,常常遇到狼群,由于他们人多,又有大小几条狗跟随着,也就不怕,有时遇上狼,他们,追逐着野狼,一直把狼追得看不见为止。一次,离远看见一只小狼,他们驱使猎狗追逐,幼狼崽子拼命逃跑,被唐兔娃的大黑狗一下子扑倒了,名叫猪娃的伙伴跑在前头,上去给了一棍,狼崽子挣扎了几下,断了气。

随着年龄的增长,哼囔爱听大人讲梁山好汉嫉恶如仇、除暴安良的故事,特别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解救金家父女的壮举对他震动最大。

他也爱听刀客游侠的故事。

这一时期,他的家乡,渭北黄土高原上,军阀走马灯似的割据,兵匪横行,民不聊生。出现了“刀客背刀走,游侠持枪行!”的局势,社会秩序,动荡不堪。

刀客游侠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同东北的胡子、山东响马一样,都是带有地域色彩的绿林好汉,也是关中地区下层人民中特有的一种侠义组织。其成员通常携带一种临潼关山镇制造的‘关山刀子’,刀长约3尺宽不到2寸,制形特别,极为锋利,故百姓把耍这种刀的人称之为“刀客”。

因为刀客游侠往往讲义气,会做一些抑强扶弱的事情,所以也出了一些被人们敬仰的英雄,特别是古代游侠的事迹对唐哼囔影响较大,小小年纪,萌发了行侠仗义想法。

这些想法便早早的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

4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