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都市>再入轮回之生如夏花>第一百二十三章 村小改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一百二十三章 村小改造

小说:再入轮回之生如夏花 作者:家在南极 更新时间:2022/3/6 12:16:16

包爸带着包妈和三个女儿,和戚伯李济刚一起从林场三孔桥那里上车走了。

他们带着许多腊肉干鹿肉干鱼和新鲜蔬菜,一副搬家的样子。包妈没有找儿子要到钱,心中肯定不爽,就到处找人撒气,训斥二妹提包不能坐,里面有这个那个,你个累不伤的,刚出门就要坐着。又说小妹感冒流鼻涕,逮着果汁喝得不放下,现在还是事儿多!

还对包爸说儿子翅膀硬了,一屋子女人哄他的钱,现在就不顾老娘死活了,以后还能指望谁?

包爸不说话,戚伯就说:“他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铺开这么大的摊子,还要这里那里的单位去应酬,一分钱也来之不易,还是替他节约一些吧!”

“节约?哪里用得了这么多人?给人家按月开工资,比我的工资都多,养了太多闲人!你说买那么多煤干什么?”

李大老表就说:“小老表不是乱花钱的人!给你安排好工作住房,你没给他帮忙,住在他这里吃喝半个月,还背着他的东西,朋友送的鹿肉狍子肉都给你带上了几十斤,你走时还骂娘,这算什么?”

包妈理穷,无言以对。

老戚就说:“我看他就是不想让你们走!小孩子都一样犟脾气,看样子,以后你不给他哄孩子,就别想在从这里再拿钱了。”

包家伦根本没来送行,待在南楼上就没下来开门。

到了快十点钟了,包家伦才出来,转了一圈,对金老太说:“人少了就清寂了吧!闹哄哄的吵得头疼。那个,阿绣——!”

阿绣闻声跑了下来,在一边等候吩咐。

“等中午暖和了,打些热水来,帮老太太洗头梳头哈!功课做完了就下来活动一下!”

金老太就说:“上年纪了,初五那天荷花才给洗过的,不用那样勤洗头,感冒了就麻烦了。”

包宏明搬到木器厂里去住了,负责锁大门开大门,还可以做些计件工作,挣取另外一份工钱。那边的工人正式开始工作了,也不能随意出大门。

包达容还是住在楼上,潘荷花的女儿娜娜已经会笑了,有时大老潘夫妇也来林场看看外甥女,吃顿饭又回去了。

潘荷花的妈妈刘大婶,个子小巧,最爱聊天说话,和金老太说个没完,主要话题还是说如果包家伦不给她女儿安排住处,包景良永远娶不起媳妇,等等许多假设条件下的话题。

见包家伦清闲下来,包达容问:“我想和家里田地分开,还能分八亩地左右,你看哪里合适?能不能在上面安排个什么项目?”

包家伦知道,他家早就有这个打算,重新分地前,稍稍提醒一下,他家和包子福家就把自己的大块地要求分在最南边的位置,南边紧挨着东西大路,东边和窑场现在的包家伦的土地一沟之隔。

包家伦说:“暂时的全部精力投在街上的项目,你那点地不够用,暂时没有项目。你的地被占用了,交公粮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交钱呗!我想和你合作,把地租给你,我只要每年一份租金,只要交了公粮还有剩余就行!”

“听着不错,不用种地就能赚钱,这样的好事儿我也想要!土地租金是固定的,村里分下来的承包款可不是固定的。比如说,街东边那一千亩地的公粮,你觉得应该谁来交?一亩地就算九十块,那就是九万块,这笔钱是要分摊到全乡人头上的,全乡九万多亩耕地,一亩加一块钱,你能察觉得出来?”

又来了客人,是村里的于登林黄登科还有乡里的侯树明和李乡长来了。

包家伦起身说:“这事儿回头再说,去那边搞点豆腐回来。”

来的客人有七个,潘荷花和孩子交给二婶,就和阿绣去厨房做饭,包家伦故意大声说:“荷花嫂!把程哥送的狍子肉炖上一盆子,那梅花鹿肉炖烂点儿,煮不烂卡牙!”

几个人还带来些礼物,看来是集资合买的或者是单位出钱买的,两箱本县产泥池头曲。这是最高档次的本县酒了。

几个人客套一番,在北楼客厅坐下来,阿绣送来开水瓶,包家伦给每人冲泡一杯铁观音复合花茶,就先听侯树明恭维白话一阵吧!

他说:“报纸上电视上看到你们在电视台的表演,还以为你们要等到元宵节后才回来呢!后来听说初三就回来了,又去哪里拜访朋友去了,前天有人看见你们,我们在乡里开了个会,这才派我和李乡长来慰问你。”

“多谢了!来见面说说话就行了,还带什么礼物呢?”

“新年里,不成意思,你就笑纳吧!是这样的,报纸上说你在北京开了家商店,专门销售老家带去的农副产品,乡里认为这是个很有意义的事情。觉得这个叫豫园土特产公司的形式很好,可以向外界扩大我们的名气,还可以推销我们的产品,一举两得多好!李乡长也过来的意思就是请你介绍一下这个红薯粉条的销售经过,还有没有其他能推广出去的特产。”

包家伦沉吟一下,说:“家里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林场挖了一圈沟做了大水塘,这路边沟边不能浪费,黄土上种别的也不行,就叫人栽上红薯了,歪打正着,加上收购的鲜红薯,加工了近万斤的粉条和粉丝。原准备在附近下乡零卖,后来电视台来人请去参加晚会,干脆雇车拉到城市去卖。”

“包括第一批的箱调味品和其它东西,这个运费就抬高了成本,我们运作一下,相应的提高了售价。我们费了好大劲,租铺面装修改造,花钱走关系办各种手续,又大张旗鼓招聘人手,想搞个宣传场面的,准备工作也算如期完成了。这个粉条是三块钱一斤卖的,因为它是特产,特产是特殊工艺制作的,谁也不能拿原材料和产品价格说事儿,你们也知道,食品安全问题,这张食品特许证很难办的,结果倒好,粉条运到第三天下午,被铁路系统的朋友来品尝测试,然后来了辆车,一下子全部拉走了,我花了很多钱铺垫,找来的一堆人就闲着了啊!没办法,总不能把人家轰回家吧?又装修一下,特产店变成了包子早点铺,还是只卖咱老家风味的干菜粉条包子。”

李乡长笑了起来,说:“所以,那门口就挂着河南老家的味道条幅!”

“没办法啊!”

侯树明问:“你说的朋友交情怎么样?”

包家伦故作紧张,说:“怎么?你也想来做这个生意?他向我订购十万斤粉条,我准备在林场扩大种植面积。”

李乡长说:“新闻说你在那边还搞了家酸辣粉店,说味道很好,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坐公交绕了半个城市也来吃一碗。”

包家伦笑笑,说:“咱总不能卖完粉条就关门吧!明年再弄来粉条谁还记得你?那些细点的粉丝就没有买,配上包师傅调味品,加点儿牛肉汤,味道还凑合,朋友们就来捧场。”

于登林有机会插话,说:“很多人在挖小油菜,说你这里收购,是不是真的?”

“是真的!这几天我在村部那边收购,只要别掺假,苦辣菜和小油菜分开晾晒,一块钱一斤,收到起苔时截止。通知亲友只管送来,干度要一定达到要求。”

李乡长说:“这个情况我回去汇报一下,咱们乡里肯定的给你支持,号召村民多种红薯,除了朋友预订的,还要保证全年销售,这个量一定很大,对不对?”

包家伦说:“话是这样说,质量良莠不齐,不一定都有保证。乡里号召多种红薯没问题,但这个淀粉质量和红薯品种有关系,我在外地订购的种薯快要回来了,这个薯苗我自己来培育,我向员工们和亲友已经预定四百亩鲜红薯了,满足订货后,也足够玩一年的了。再多了,恐怕就要积压。”

“预订?”

“对!比如说,你想种半亩地,就和我签合同,我卖给你半亩地的薯苗,赠送种植资料,秋后你带着单据交来红薯,按六分钱一斤现金结算,后续的加工销售和你就没关系了。”

侯树明说:“那时好像才三两分钱一斤吧?”

“对!这就是外面常说的订单农业。如果是特定品种,像小麦大豆玉米的话,那买家还会提供种肥农药和机耕,农户个人只出耕地和管理就行。”

“那样的话,扣掉种肥农药这个那个,农户还剩几个钱?”

“收入低点风险也低啊!等于共同承担了自然灾害风险。”

潘荷花和阿绣开始端菜上菜,给几个人就喝他们带来的酒吧!侯树明看见大盆的狍子肉,就笑着问:“这是你说的程哥送的?程哥是谁呀?”

知道他想打听自己的关系网,包家伦就笑着说:“我结交些新朋友,和他在铁路文工团说了几场相声,人家能力大,一个电话就拉走了,就那点粉条,还不够朋友来拿的。”

几个人开始喝酒,依旧吹捧包家伦慧眼识珠,这个表妹阿绣的歌好人好装扮好。

包家伦顺着话音儿吹嘘几句,话头一转,说:“于支书可能没看到电视直播,要说这一台电视机并不多贵,关键是没电。李乡长!于支书,我先表个态,开春了,我准备支援村办小学,给我的母校小学建设一座新校园,所有资金我出,规划和设计问题,有我和于支书学校,三方面商量着办。”

几个人放下酒杯鼓掌起来。包家伦说:“九哥,去把那份用电申请书找来交给李乡长带回去。我知道,乡里也没办法解决用电紧张问题,你们签字同意盖章就行,然后上报给县里,务必交给老许,剩下的事不用你们操心了,这是上面要我这样做的。”

架电是好事儿啊!李乡长心动一下,说不定这小子和谁沟通过了也不一定,这种推磨的小事儿,谁不会做啊?就答应下来。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