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中短篇集>大改造>第一章 治淮总队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一章 治淮总队

小说:大改造 作者:闪亮的弹壳 更新时间:2022/2/17 17:47:26

雪,不停地下。

鹅毛般的大雪遮天蔽日。

淮河岸边的一条夯土官道上,一支队伍连绵不断。

大雪将每个人都打扮成了“雪人”,队伍踩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很一匹疾驰的马蹄声打乱这种节奏。

“支队长!支队长!”

人群中回荡着骑马人的声音,站在队伍中间位置,一个身披军大衣、头戴军帽、腰扎武装带的魁梧男子站定在路边高处,眯起眼睛,循声望去。

骑马人很快赶至他的身边,翻身下马后打了一个敬礼,便将手伸进棉袄里,掏出了一份热乎乎的文件。

“支队长!指挥部的命令。”

被喊作“支队长”的人,是华东区治淮劳改总队第八支队的支队长杨立民。

他抖了抖身上的雪,脱掉手上那双破了洞的手套,捏过文件,又撩开大衣的衣襟盖着,生怕雪把纸打湿了。

仔细地看了一眼后,他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疲惫的脸上目光如炬。

“老杨,啥命令?”支队政委余佩文走了过来,刚一出口,嘴巴就像是小火车一样冒出一团雾气。

他的个头比杨立民要稍高一些,只是显得更单薄。和杨立民一样,他身上穿着的也是一件在战场上缴获来的羊毛军大衣,头戴军帽,不过帽徽却是新配发的“公安”字样。

杨立民没说话,把抄写纸递给了余佩文。

余佩文看后眉头紧锁,“转战翠岭湖?让咱们带着人跟老百姓一起干活,这出了乱子咋整?”

“翠岭湖大坝是淮河重要的闸口,工程量巨大,要想在明年入汛前修筑完成,必须集中力量。”

杨立民自顾自地说完,站定在那,摆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

他的思绪回到了几个月前。彼时,**战事爆发,志愿军数万将士挥师入朝。

身为A师拳头步兵团团长杨立民每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作为一个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成长起来的老兵,打仗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他深知**战场的残酷,但这并不能阻挡他要去前线的决心。

用他的话就是,“军人嘛,吃的就是这碗饭。”

那天师长派人把他喊去师部,说是有重要事情。

杨立民心里有了着落,刚到师部办公室,他就开门见山问师长,是不是有命令了?

“嗯。”师长坐在那,头也不抬地说。

杨立民面露喜色,挺直腰杆说:“师长,放心吧,到了那边我们团还是打头阵。”

“立民,我记得你老家离淮河不远吧?”师长冷不丁地问了这么一句。

杨立民不知道啥意思,还是点点头,“嗯,豫皖交界,出了门不远就是淮河。”

“发洪水多不多?”

杨立民被问懵了,不过说到洪水,他可是一肚子苦水,“多!怎么不多?老家说是‘水旱黄汤’四大害,水就是排在第一位。老百姓都说淮河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师长拧上钢笔帽,缓缓抬头,“今年五月,淮河流域普降暴雨,再次泛滥。”

“我听说了。”杨立民摘下军帽长叹一口气,“前几天看报纸上说,河南、安徽、江苏共有上千万人受灾,几千万亩土地被淹,老百姓这个冬天不好过呀。”

提及淮河,杨立民的感情复杂。他在淮河岸边长大,老话常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可他却从没体会到这种好。这条河阴晴不定,每逢夏季**,地淹了、房冲了,大水来袭如同猛兽,席卷庄稼、村庄。

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他八岁那年,那年发大水来的凶猛,庄一下就被淹了,只能看见树顶。父亲把他放到一个木盆里,他才活下来,不过他的姐姐和爷爷都被水冲走了。

水退了之后,浮尸横漂,又盛行了一场瘟疫,死了不少人。躲过洪水和瘟疫,即使侥幸活下来,剩下的半年也只能出门讨饭。一条命能否囫囵下去,全靠天意。

治理好淮河,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这条河已经泛滥了上千年,庄稼人祖祖辈辈都盼着能真正治好。

“那好呀!我做梦都想着治好这条河。”

“今天就让你美梦成真。”师长将一份调令递给了杨立民。

“什么?调我去华东区治淮劳改总队指挥部?”

杨立民接过来看后,惊地半天没有合拢下巴。

“嗯。”

“可这……水利上的事情我也不懂呀,咱一个大老粗,还是在咱们队伍上扫的盲……”

“不需要你现在懂,但你得学。”

多年的战争生涯,让杨立民没有继续讨价还价,他只是严肃地回道:“我这就回去收拾,马上去淮总报到。”

“不用那么着急,过几天会有车带你们。”师长磕出来两根烟,递给了杨立民一根。

他说淮总要干的是大事,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没干成的大事。

杨立民神情严肃。

师长又说,那里是一个全新的战场,会有很多可预见的、不可预见的危险和困难等着你。

“你去干支队长。级别不变,不过任务可变了。”

师长说完,又用手敲了敲桌子,“淮总的人说,光是你们一个支队,就有一万多个劳改,他们都是**、土匪、流氓、反动道会门头子,还有上海抓的国民党特务和投机倒把分子。”

师长又说,能给你的兵不多,你手底下的公安战士不到七百。没有围墙,没有固定的羁押场所,还得完成劳动任务。担子不轻啊!

杨立民深以为然,他似乎已经感受到了那股子逼人的寒噤。

“你不光要改造好他们,还要改造好淮河!改造好这片土地!”师长说完,没有过多的寒暄,便摆手说,“回去收拾下,再跟其他同志告告别,随时准备出发。”

杨立民想说什么,不过话到嘴边又止住了。他脚后跟一靠,打了个敬礼,便直挺挺地出去了。

杨立民赴任后不久,所在的部队便开拔去了**。后来,他听说这支部队在上甘岭激战,不少兄弟都牺牲了。

杨立民坐了几天的吉普车、马车和步行,终于赶到了淮总指挥部。

指挥部里到处充斥着新组建痕迹,很多部门的牌子还没挂好,正门挂着一副苍劲有力的临摹标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来的人是五湖四海,有从新组建的**队调来,还有从大学毕业刚刚分配,更有北京来的水利专家……当然,最多的还都是像杨立民这样,从各个部队抽调的解放军指战员。

副总指挥陈大年是老红军出身,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当过杨立民的指导员。

他性格直率,声音洪亮,见到杨立民的第一面,就爽朗地给了他胸口一拳头。

“立民啊,你来的正好。我们马上要搬到前线了,你也收拾收拾。”

“前线?”

“对,靠前指挥。指挥部搬到蚌埠去。”

在淮总指挥部还没有待一周,杨立民便随着总部搬迁到了蚌埠。

在那里,他见到了自己的搭档余佩文。余佩文比他早几天抵达,他这次专程来接杨立民。

“跟你差不多,我所在的部队也要开赴**了,临时被抽过来也觉得很意外。管犯人我们没管过,这样流动性的监狱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不能像国民党那一套只搞惩罚,还得要改造。”

两人在教堂里打了一夜的地铺后,第二天一大早,便赶赴支队驻地。

偏远区的一个草料场,近万名劳改犯和公安指战员在此临时居住。

杨立民刚到驻地,人还未下马,便听到外面闹哄哄的一片嚷嚷声,他还未来得及问怎么回事,紧接着爆豆般的枪声便响了。

6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