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十二章 《盛世危言》小说:民国枭雄养成史 作者:蚁鸣之 更新时间:2022/10/22 12:38:44 中华民族从来不会屈服,就在举国对甲午惨败震惊、迷茫的时候,李丕森得到了友人赠送的一部书,这是一部五卷本的、最新刊行的书籍,名字就叫《盛世危言》。 李丕森手不释卷的看过一遍之后,重读之前,他让吴佩孚等四个学生一同手抄其余四卷,他要求自己的学生要人手一部,今后、这就是他们的主教材之一了。 书中有很多吴佩孚他们都没有接触过的新思想、新论述、新事物,等于给吴佩孚他们打开了一个看世界的天窗,最为难得的是,《盛世危言》不仅把当前时局的症结指了出来,还对每个问题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阐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盛世危言》是郑观应先生编成于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的论文集。 郑观应(1842年~1921年),本名官应,字正翔,号陶斋,别号杞忧生,晚年自号罗浮偫鹤山人。 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人。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 《盛世危言》全书贯穿着“富强救国”的主题,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当时对于甲午战败以后举国沮丧、迷茫的晚清末世,无异于开出了一帖拯危于安的良药。 《盛世危言》是中国思想界中,一部较早地认真考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著作,就其对当时许多问题的思考,百年之后、仍然不能抹杀其具有现实意义的光辉。 《盛世危言》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它不讳言中国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 在政治上不但提出了建立议会式的立宪政体,而且提出了将政治公开于传媒,由朝野各方评论,这样才可能使施政臻于完善; 在经济上,郑观应主张由民间组建工商业团体,大力发展现代工业; 在教育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新见解; 在司法上,他指出了中国的法律和法律的运用、无不体现了黑暗与残暴,所以须得向西方学习,他说“西人每论中国用刑残忍,不若外国宽严有制,故不得不舍中而言外,取外而酌中。” 《盛世危言》,是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重要著作,正版、盗版很多,版本多达二十多种。 《盛世危言》书中封面题:“首为商战鼓与呼”,内容包括了建设现代国家和解决当日危难的所有问题,其内容明确提出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指出国弱民穷根源乃在于专制政治。 郑观应自隐居澳门后,致力扩编1873年完成的《救世揭要》和1880年的《易言》,结果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完成深具影响力的《盛世危言》。其后,郑观应按当时中国的形势变化,一再增补内容。 因应中日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时期的形势,8卷本的《盛世危言增订新编》于光绪二十六年编成,该著作被重印20余次,乃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版本最多的书。 《盛世危言》对中国近代史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布政使臣邓华熙曾将《盛世危言》五卷本推荐给光绪,光绪批示印制2000部,分发给各省高级干部,国内各书坊立即盗版翻刻,达十余万部之多,并成为科举士子的必读参考书籍。 郑观应所谈到的“没有议院**,如何凝聚亿万百姓之心为一心”,其实就是民众的国家认同感问题,他希望在十九世纪末期,以一种新制度文明给国民铸就一种新的国家认同感。 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失败,在尝试中逐渐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道路,虽然这条道路与郑观应所描绘的有很大不同,然而,一以贯之的是对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 《盛世危言》问世之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之时,国内的民族危机感极重,该书出版后随即轰动社会及以极快的速度传播,该著作被当时人称为“医国之灵柩金匮”,推动洋务运动的张之洞评价《盛世危言》:“上而以此辅世,可为良药之方;下而以此储才,可作金针之度。”由此,可窥见该书对治理国家之价值。 除清朝社会外,《盛世危言》这部著作对其后的社会亦产生广泛影响。 《盛世危言》的出版,其中对清末的维新派和革命派具承先启后的作用,亦为1898年开始的百日维新奠下重要根基,蔡元培于《蔡元培年谱》评价该书:“以西制为质,而集古籍及近世利病发挥之。时之言变法者,条目略具矣”。 《盛世危言》所提出的革新观念和“以商立国”的商战理论,对中国近代思想史及商业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著作唤醒了千百万沉睡的灵魂,影响了康有为、孙中山等人。 1936年,在陕甘宁边区的延安,军事负责人在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几次提到这本书对他的影响:“我当时非常喜欢这本书,作者是个老的改良主义者,认为中国之所以弱,在于缺乏西洋的器械————铁路、电话、电报、轮船等,所以想把这些东西引进中国,更主要的是,《盛世危言》激起了我恢复学业的愿望”。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