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河朔风云>第三十一章 以恩济威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一章 以恩济威

小说:河朔风云 作者:遨游红尘 更新时间:2023/4/9 10:20:07

李坛将军大本营设在了山东济南,被蒙元军队兵临城下,并形成夹击之势。这一危急消息很快传到了宋国都城临安。

大臣吕建上奏宋理宗赵昀。赵昀摇着不浪鼓似的头,说:“朕实在没有办法呀!真是鞭长莫及。”

吕建拱手施礼道:“皇上,我看不能这样置之不理。当年李坛归顺我朝时,陛下曾封他为齐郡王又给他保信、宁武节度使的头衔。现在他面临覆亡,我们却弃之不顾,这岂不让天下归顺者心寒,再说也让蒙古人笑话!”

赵昀听了,也觉摸得很有道理,唇亡齿寒,倘若如此,对自己极为不利。于是,便让吕建把丞相贾似道叫来,共商国是。

在去往进宫的路上,丞相贾似道恭敬地请教吕建,问他这事应该怎样回答皇上的垂询?

吕建曾经是是天子的救命恩人,心腹近臣。贾似道与蒙古人的秘密交易,想必吕建早就了如指掌。吕建如果在皇上面前抖搂出来,张扬开去,我贾似道还有活路吗?当然他恨不得把吕建置于死地,那只有尚需时日,然后寻找机会再杀掉也不迟。现在他只有在吕建面前低三下四摧眉折腰了。

吕建把自己的意见说了一遍,贾似道点头附和听着。

“是是是,将军的话实在是高。”贾似道忙说,“在皇上面前,我理当这样说就是了。”

到了宋理宗赵昀驾前,贾似道把吕建的话转化成自己的话,他说:“皇上,山东这个地方,李坛父子经营多年,兵精粮足,固若金汤。忽必烈一时半会是拿不下来的。可是,如果皇上不支援他也不好说话。虽然他们李家反复无常首鼠两端,可如今还是我们的臣僚。我们一兵一卒不给他也很说不过去。我看不如这样:先给拨五万两白银给李坛犒军,另派提刑青阳梦炎带本部军马前去援助,以成夹击之势,我想忽必烈必然会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到那时,让他忙得焦头烂额,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皇上赵昀听罢,连连颔首准奏,并立刻命贾似道和吕建前去操办。

刚过十来天,大臣吕建得到消息,宋军在送去五万两白银在路上就被蒙军截获。作为一军之长青阳梦炎见状后,好不忐忑!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带领的这点军队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就对付不了这件事。他为了表示一下,不至于自己处于尴尬境地,让自己从面子上下不了台。但他不得不敷衍塞责,谁料,他带领的这支队伍刚一进山东就被蒙古汉将张文千给堵了回来。

吕建很泄气,可是他知道李坛能够指望宋廷的也就是这些了。

七月,酷暑难耐,济南城中兵疲粮绝。这时将军李坛才真正体会到坐以待毙是什么滋味了。即便这样,李坛还不肯就范仍做垂死挣扎。他看见市民们不愿意把仅有的一点粮食交出来,他就把军士分到户里,每户养二到三名军人。几天以后,全城粮食频频告罄,外援指望无望。于是百姓们冒死呼号出城逃亡。

李坛一看局势朝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便下令凡是违抗者一律斩杀无赦,军人不愿意屠杀无辜老百姓,哗变出降者天天出现。

李坛一看自己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不由地望天长叹道:此乃天要亡我,非我不维持正义也。言毕,嗓子里发出哽咽的声响。

这时李坛迈着疼吃疼吃的步子,一腔怒火熊熊燃烧了起来。他手提利刃直奔夫人住处。

夫人王衣青与几个小老婆,看到夫君满脸凶相,一个个心惊胆战,蜷缩在房旮旯里瑟瑟发抖。夫人瞪着大眼睛想上李坛跟前问候一下,看看战况如何?可看到夫君眼珠子爆红,手持利刃,气急败坏,便很快领悟到了下面将要发生的事情了。

夫人按捺住那颗狂跳的心脏,对夫君说:“夫君,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了,你是怕我等城破后,受到敌人的欺凌,那有什么,大不了是个死,早晚也是死,为了一身清白,你就让我们自缢好了。”

李坛看到夫人倒挺镇静,反观自己小妾一个个吓得面似土色浑身如糠,嘴唇不时打着哆嗦,不住劲地乞求着老爷饶命!

李坛把心一横,狠狠地用剑将那个先行爬过来并抱住自己腿不放小妾的头颅劈为两半,登时鲜血溅起老远。几个女人看到身上染上豆腐脑与西红柿酱相似的脑浆子红血液。吓得吱哩哇啦乱喊叫,有的小妾惊吓的失去了知觉,一堆泥似的摊摊着。

夫人看到这血腥的一幕,便跪在李坛面前,哀求道:“你杀就把贱人杀掉吧!别找妹妹们的事了。”

“什么?事到如今你还为他们求情,我看第一个应该把你杀掉才是。”李坛暴躁不已。

“要不是你爹这个老混账,把你这个丧门星嫁给我,我干嘛有这样的事情?!你爹现在也活不成了。”李坛说到这里,一阵哈哈大笑,接着手挥宝剑,喷着唾沫星子,一脸狰狞道:“你这个老刁婆!”

话落剑到,一刹那,夫人王衣青便身首异处。

看到李夫人被李坛砍下人头,小妾们目瞪口呆,一个个钻进床底下,想逃过一劫。

“我的家人,我一个也不让她们落入虎口。”李坛杀红了眼,“我们要她们在天国里跟我在一起。”

李坛手持带血的利刃,走到床跟前,然后用剑乱刺乱捅,嘴里大声说:“忽必烈,忽必烈,我汉人李坛与你势不两立!”

李坛将妻妾杀罢,他走到院子里,听到马蹄声嘈杂声,不绝于耳。第六感觉告诉他:敌人攻进城了。

李坛毫不犹豫跃身上马,他手持长枪带领手下向敌营冲去。

话说皇太极快要抵达城门时,忽然城门紧闭,眨眼之间,功败垂成。他长戈直指李坛叫阵。他手下战士齐声大骂李坛不止。李坛早已被蒙古大军气势吓得魂飞魄散,他让戍军死防严守,然后他高挂免战牌灰溜溜地缩进了龟壳。

济南战役,蒙元军队实行的系统征讨作战方略,有的世侯也投入到这股洪流当中。当地老百姓恨透了李坛的横征暴敛,为所欲为。他们纷纷提着菜篮子干粮携着壶浆前来慰问作战的蒙古军队。

此次作战的先锋官董文炳将军带领战士们上前,对这些衣食父母他很是感动和敬佩。不仅如此,大将军史天泽代表元世祖忽必烈还把一些钱财分发给老百姓。

一连几天,李坛闭门不战。任凭城下将士怎么骂阵,李坛都是一声不吭。

根据谋士姚枢的谋略,采取了围而不打就地打援的策略,并一举击溃了宋国援军。

就这样,以将军董文炳组成的蒿城籍将士团团围住济南城,寻机作战。

客官可能要问了,董文炳及共同作战良将出身如何呢?下面,且容小的一一细道而来:

首先,前敌总指挥董文炳将军,字彦明,世为真定蒿城人,曾祖讳哲,祖父讳昕,皆潜德不耀。父亲讳俊,龙虎卫上将军,知中山府行右副**府事。董文炳身材魁梧健硕雄伟,胆智过人,是董俊的大儿子。父亲逝世时,董文炳才一十六岁,他率领弟弟们悉心赡养母亲李夫人。

李夫人贤良方正,治家严,一心热衷于孩子们的教育事业。董文炳对待先生施礼周到,深得老先生青睐。他自幼就懂事跟大人似的,天赋极高。先生所教知识,他过目成诵。

那一年,元军南下,河朔地区一片混乱,老百姓无所依归。蒿城县民共推举董文炳为万夫长,团结壮丁,保护乡里,致使邻境不敢冒犯。

十七岁时,董文炳凭借父亲的任职继做藁城县令。父亲的同事,看他年纪轻轻便认为不堪重任,遂对他不畏惧起来。董文炳一目了然却佯装不知。他细心观察明于断案,以恩济威。就这样,没过多长时间,父亲的同事们束手下之,官吏抱着书案求董文炳署字,都不敢仰视。里人也很是佩服。

有一年,藁城县赤贫,闹起了严重干旱和蝗灾。上级不根据实际情况还横征暴敛且越来越严重,致使民不聊生。董文炳把自己私藏的几千石粮食给了藁城县政府,为县民替交皇粮。由此以来,蒿城老百姓得以宽泛。前任县令因军兴乏用,言称资费贷给了人,而贷家索取的利息每年都加倍。不仅如此,前任县令便把老百姓养蚕种粮的钱征上来用其偿还。

董文炳获悉后,说道:“县民多困难呀!我作为县令,不忍心看到这种现状,我应该为县民们代偿才是。”

于是,董文炳便把自己的田园若干亩,计算妥帖后给了贷家。不仅如此,他亲自把县里搁置荒废土地进行登记,然后分给穷人耕种。

就这样,那些流离失所的县民听到这一好消息后,便赶忙回来要地种地。几年间,县民就丰衣足食了。斯时,朝廷在全国普查人口,并下令凡是敢于隐瞒者,一律格杀勿论,其家产财物没收入官。

董文炳考虑到老百姓的利益,便让县民群居,如此做来,户数便减少了。众人以为这样做不可以。

董文炳说道:“以后你们得会感激我的。”

由是赋敛大减,县民无不富裕。

邻居县城有人诉讼而不能申冤,便造访蒿城县令董文炳并请求其给予裁决。董文炳接受诉讼状之后,便赶到上级政府进行反映陈述,邻居县城老百姓闻讯后,齐聚一起观看着他的义举。有人说道:“我急迫打听董县令,原来董县令也是一个人呀!怎么人家董县令智明若神仙呢?!”

当时,有人给知府进董县令谗言,以此进行栽赃陷害,知府大人也想加害董县令。

董文炳获悉后,无奈地喟叹道:“我始终也不能做剥削老百姓,更不能做从中渔利的事情。”

之后,董文炳遂弃官而去。

南诏前身是南诏国,是八世纪崛起于云南贵州一带的古代王国,由蒙舍部落首领皮罗阁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天复二年(902年)唐人郑回的后裔郑买嗣灭亡南诏,自立为王,建立大长和国。

隋末唐初,洱海地区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

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诸部,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

南诏是西南边陲的重要的一个支点,征服南诏,相当于国家支柱的建立。古往今来,南诏是一步举足轻重棋子,不可小觑。

那一年秋天,董文炳接受了元宪宗之命带兵征战南诏。董文炳率领当地义士四十六位应征从戎,至孟津,过黄河经潼关,跋涉临洮。行军途中,道路坎坷奇崛,江河横溢,再加上天气炎热,瘴气笼罩,虎吼狼嚎之音时有所闻。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各种外在因素,让出征战士们备受考验。

为此,不少战士还没有投入战斗便命丧黄泉于途中。

董文炳所带领的人马道死殆尽。等到了吐蕃地区,只剩下两个人尚能跟从。这两个人挟着董文炳徒步趔趔趄趄踯躅前行。饿慌时,便割掉死马身上的肉吃,一天行走不了二三十里地。然而,他们志气昂扬带着坚定的信念,期待着援军赶到。

恰好他们的境况,让路过的元朝使者碰到了。董文炳认识这名使者,便说道:“幸为我达一言!”

该使者到了忽必烈行营,便一五一十禀报了上去,备言董文炳遭遇艰苦的窘境。

当时,董文炳弟弟文忠早先跟从藩王忽必烈大军,忽必烈便命令董文忠从马厩里解开五匹战马驮着饭粮去迎接哥哥。

后来,忽必烈看到董文炳此壮举表现的如此忠心耿耿,不由地为他一路上的奔波辛劳而怜悯起来。遂对他赏赐钱财很是厚重。

从此以后,忽必烈知道董文炳志向与节操坚定不移,任重道远,遂“日亲贵用事”。

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于上都即位,那一年是为中统元年。忽必烈命令董文炳安抚燕南诸道。董文炳完成任务后,便上奏元世祖:“人们很久就放纵惯了,一旦用法律来约束,不可以,危险可疑分子还很多,应该大赦于天下,让他们重新抬头做人。”元世祖采纳了董文炳的建议,于是“反侧者遂安”。

中统二年,董文炳擢升至山东东路宣抚使。甫一上任,元世祖说道:“(侍卫)亲军非文炳难任。”于是,元世祖遥授董文炳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并佩戴金虎符。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