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河朔风云>第三十五章 直指南下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五章 直指南下

小说:河朔风云 作者:遨游红尘 更新时间:2023/4/12 17:35:15

至元四年,董文炳改任山东路统军副使,治忻州。忻州与宋朝接壤,镇守部队主要依靠国内郡镇发送军饷。本部有诏,官府出钱购买军粮,以供军用。名义上双方议价交易,实际往往按户摊派,限期逼迫缴纳,比赋税还要厉害。

董文炳命令收州县所移文,众人进谏有违诏书。董文炳说:“这件事可以制止。”

于是,董文炳派使者上朝禀奏,奏折上写道:“与敌人接壤,人家知道我们的虚实,缺一不可;边民提供军需劳累不堪,还让他们做重苦役,二不可;我国民受困还担惊受怕,三不可。”

忽必烈大悟,遂决定把自己颁发的诏书停用。

至元六年,董文炳迁枢密院判官,行院事于淮西。建筑正阳两城,彼此夹淮河相望,以缀襄阳,以便直捣南宋腹心地区。

第二年,董文炳拜为参知政事。同年夏季,疾风暴雨下个不停,水位大涨。宋朝淮西制置使夏贵,率领十万士兵乘机进犯边境,飞箭、滚木垒石一齐射向元军,其势如雨下。董文炳登城率军防御。

一天晚上,宋朝战将夏贵二返身打了过来。突然,一支飞箭贯穿董文炳左胳膊之后,又伤及左肋。

董文炳忍着疼痛用力拔出箭镞,然后他搭弓射箭,向敌人劲射,就这样,董文炳连发四十多枝箭,敌军中箭后,多半登时毙命。及至箭囊空无一箭,文炳便向左右弓箭手索要箭,又一连射出十几发箭,箭跟不上,只好不甘心作罢。

此时,董文炳力乏难支,拉弓也张不满,遂沉闷不发一声。

第二天,洪水进入外郭,董文炳指挥士卒退却躲避。孰料,夏贵乘胜追击,压军至阵。此时,董文炳创伤很是严重,他的儿子士选请求代父出战。董文炳为儿子壮行,还自己把伤口绑好,手提宝剑督城作战。

董士选挥舞长枪与夏贵战将厮杀在一起。此时董士选报仇心切急迫,他越战越勇手里的长枪就像密集的箭镞,把敌将重重包围。敌将只有招架而无还手之力,渐渐力怯,又不得挣脱出来,只好疲于应付。

董士选瞅准机会,一枪将敌将挑下马来,敌将随说仆倒在地一动不动,尚有一丝游魂在体内穿梭。

夏贵一看爱将被擒,几欲抢回,终不能够,只好垂头丧气带领残兵败将溃逃。自此以后,宋朝军队不敢再来挑衅。

因董文炳伤势过重,被送到元兵后勤部庵庐处,这个看病地方的负责人,由主治大夫罗天益担任。

罗天益,生于1220年,字谦甫,蒿城人,当时一位著名的神医。他自幼秉承父训,立志做一个学者,攻读诗书,天文地理无不涉猎,过目成诵,融会贯通,答一知十,颇受滹南书院院长、金代著名文学家、鸿儒王若虚的赏识。王若虚经常对罗天益家里大人,以及诸师生称赞不已。然而。罗天益远大理想很快被频仍战乱所打破,他目睹战争所造成的伤害,各种死伤者之惨状心痛不已,遂弃儒从医,救死扶伤,践行人道主义。后由蒿城野庄镇周都运推荐,师从当时著名医学家李杲,学医多年,尽得其术。

罗天益勤学不倦如饥似渴,学医期间,勤勤恳恳,忙里忙外协助老师给病人诊断病情对症下药,深受病人的夸赞。李杲惜才爱才,遂赠送他白银二十四两,罗天益知道老师的用心良苦便力辞不受。李杲意味深长地对学生罗天益说道:“工钱你不要,我领情了。可我知道你家里生活困难,把这些钱给你妻儿送去吧,算是老师的一点心意。”罗天益任凭老师怎么说教,坚决不肯接受。

定宗元年(1246年),一种叫疔疮的疾病在蒿城传布极广,患者疼痛难忍苦不堪言。蒿城县尹董源目睹惨状便极力邀请神医罗天益回到蒿城,回乡行医,为广大患者治疗这种流行疾病。不仅如此,还为全县病人悉心诊治,历时一年,成效斐然。

宪宗元年(1251年),医学家李杲把生平的著作详细校对,分类编排好后,全部托付给学生罗天益。李杲临终时对得意门生罗天益说:“这些书传给你,不是为了我李杲,也不是为了你罗天益,而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与后世子孙。希望你给传下去,不要泯灭于世。”此后,罗天益整理刊出恩师的多部医学著作,对传播“东垣之学”起到了重要作用。1252年春,罗天益应征到忽必烈王府。此次元兵南下,罗天益征召为军医,并担任庵庐处负责人。

此时,罗天益看到中书左丞董文炳处于深度昏迷状态,伤口化脓。经过一番诊断,董文炳伤及骨髓,幸亏看病及时。可抬来医务人员说:“董左丞清醒时就是不下火线,大声说道:不灭南蛮,死不瞑目!”

罗天益深为这位老乡忠心报国精神所感动,不由地慨叹道:“自古河朔多慷慨悲壮之士。”

在罗天益就医期间,大将军张柔的儿子张弘略因头痛也住进了庵庐处,住院时,张弘略疼痛难忍,有时竟也按捺不住病痛的折磨大喊大叫起来,罗天益采用温补中焦的灸法,很快得到了治愈。

董文炳与张弘略一前一后出了庵庐处,复挺戈舞枪驰骋疆场。罗天益望着两位乡友渐行渐远的背影,深感欣慰。

至元四年冬月,宋国降将刘整向忽必烈献平宋策略。刘整本是金国人,金国覆亡后遂投奔宋国荆湖制置使孟珙,而后追随四川宣抚使李曾伯一道抗击蒙元。在诸多战役中,刘整屡立战功,深得宋主和主帅的赏识。

枪打出头鸟。中通元年(1260年),刘整一系列的卓越表现,引起策应大使吕文德与蜀制置使俞兴的嫉妒心,便妄议降成下等定功。刘整获悉后,大发光火,很是不满。

“妈来个靶子,没本事就别干,打压人不是英雄好汉。”刘整瞪大双眼破口大骂,直斥小人的不轨行为。

时间不长,蒙元军队攻打嘉定,刘整率部从四川泸州出发增援。作为当地制置使,俞兴一没有为刘整接风洗尘,二没有赶到军营犒劳,只是派手下人象征性地送了一点羊、酒作为慰问品表示了一下。刘整见状,十分恼火,高声说:“我军大老远赶来,夜以继日,马不停蹄,没料到,竟然给甩脸子,这谁受得了?谁受得了?”

刘整大发牢骚,众将士也是一脸沮丧和不满。

刘整余怒未消,为了泄愤,他把俞兴听差痛打一百军棍,然后挥师打道回府。

就这样,彼此关系留下了深深的裂痕。

一日,宋理宗信用丞相贾似道,让他推广实行打算法,清算作战时军需支用账目,肃察**官员,以此增加国库收入。

为了给刘整穿小鞋,俞兴趁机派人到泸州,寻找刘整不是,栽赃刘整。

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刘整面对检察机关肃贪,深怕露出马脚,便拿出珍藏家宝,一个雕龙画凤的金瓶,贿赂检察官俞兴请求宽饶。俞兴并不领情,他要攥着有把烧饼,惩治刘整。

刘整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俞兴不是孝子嘛,找他娘去。刘整赶到江陵拜见俞兴娘,请她出面摆平。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俞兴娘心里思忖道,“多一个仇人多一堵墙,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

可不管老娘子如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何苦口婆心,人家俞兴根本就不理这个碴。

无奈,刘整派遣使者去临安上诉,也是碰了一鼻子灰。后来,他听说丞相贾似道将挚友向士璧以巨贪的罪名将其杀害。一个绳子上的蚂蚱,弄了这头,那头也跑不了。刘整想到这里,便下定决心归降蒙元。第二年夏天,刘整献泸州归降蒙元,这一盛举受到了大汗忽必烈的重用。

后来,宋理宗推行的打压法,恰被奸相贾似道所利用。贾似道以此为借口,肆意扩大化。这一弄成了他索取地方官员钱财的手段,也是打压不俯首之人的政治工具。他害死了向士璧杜庶,赶走了李曾伯徐敏之高达等重要文臣武将,还逼反了大将刘整。这一出,反倒弊远远大于利,起到了自毁长城的作用。随着与贾似道不俯首之文臣武将相继逐出宋庭,奸相把今后的朝政大权也稳稳地攥在手中。成了他飞扬跋扈恣意妄为的政治舞台。

刘整投降蒙元之后,向忽必烈陈请南宋防御体系哪里形同虚设哪里是战斗堡垒。他向大汗建议:“直取襄阳樊城,则四川可定矣。”

大汗忽必烈沉吟道:“南蛮子挺会来事,为了能够安稳的生活,常常以土地、岁贡换和平,以此来延长国祚,在礼节方面称臣。历代帝王莫不如此,也概莫能外,既然这样,那就让他管理那片土地吧!”

有一位谋士向着忽必烈道:“打怕不如吓怕,人家臣服于你,那就得了,何必倾覆完卵呢?”

宋朝降将刘整听罢,给忽必烈提醒道:“陛下,纵虎归山容易**失火呀,不可掉以轻心呀!古人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降将刘整对忽必烈献策道:“现在宋国皇帝弱小,文武大臣相悖者众,况且偏居江南一隅,自古以来,统一四海,人众归心者为正统。”刘整力劝忽必烈汗藉天下混乱为契机,实现大一统。

随后,刘整直说利害关系。忽必烈汗听了刘整的建议恍然大悟,他忽然想起以前有个谋臣叫郭侃也曾这么提议:“宋国占据东南,以吴国越国之地为家,其战略要地,就是荆州襄阳。今后的计策,先占领襄阳,攻克之后,则庐州、扬州等城市,先放下不管,然后迅疾直趋宋国都城临安,至于江淮、蜀巴则不攻自平。”斯时,忽必烈忙于平息内乱,无暇顾及。

忽必烈汗对于刘整一番提醒,非常开心,便马上同意了刘整的建议。忽必烈命董文炳、阿术与刘整等人率部对襄樊地区实施包围,无论如何一定要拿下襄樊地区。而后,又委任丞相史天泽作为此次战役的总指挥,沿江陈列重兵意欲席卷敌国。

古人云:夫襄阳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并东南,东南得之,亦可以图西北也。它地处湖北、四川上游,其险要地势足以长期扼守。东瞰江浙,西控秦川,南接汉沔,北依京洛,陆水冲辏,转输畅通,地利无敌。正所谓“西临关陕,可以召将士;北距三都,可以遣救援”。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以来,它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国南北战略要地的重要枢纽,素有“天下咽喉”之称。

襄阳,与汉水北岸的樊城隔水相对,是宋国扼守长江的屏障,二者之间搭建浮桥。这时镇守襄樊是宋国主将吕文焕部,企图凭借有利地形与坚固城防,顽强地和蒙元大军的攻击作抵抗。

面对宋军的坚固防守,蒙元军队对襄阳久攻不下。原来宋军谙习水战,为了提高战斗力,董文炳、阿术、刘整三人齐力同心,很快训练出数万水军,并造出数千艘战船。董文炳等人采取围而不打策略,他们在襄阳外周筑起长围,并联络诸堡,把这座城堡包围得形如铁桶风雨不透。这样一来,招致城内生活资料紧缺匮乏,由此襄樊城陷入了困窘地步。

反观宋主及重臣贾似道等人夜夜笙歌终日寻欢作乐不思进取。当朝诗人林升曾所作的《题临安邸》中写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朝宰相贾似道在国家危难时期,依然我行我素过着歌舞升平的日子,不思朝政,整天游玩西湖。于是有人说他“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贾似道的不作为,招致忽必烈步步为营剑指南朝,迫使南朝政权处在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其中尤为重要的引火线,便是南朝代表人物贾似道与蒙古订立的鄂州之盟,才使得忽必烈雄心勃勃宏图大展。也彰显了贾似道的卖国行径。

既然贾似道无德无能,那他又是如何爬上高位呢?

贾似道少时不务正业,生性浮滑,经常与一帮子地痞流氓混在一起,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尤为让他惊喜的是,自己的一个姐姐凭借出众的姿色,被选入宫。不久,因其姐姐芳华绝伦被宋理宗赵昀所宠爱,被立为贵妃。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亦可谓:朝里有人好做官。贾贵妃也不例外,即使生活在荣华富贵之中,也不忘自己的弟弟贾似道。为达到目的,贾贵妃无所不用其极,说她弟弟本领如何大,如何能干,如何贤能。被枕边风吹得晕晕乎乎的宋理宗也不问青红皂白,便对这个小舅子大加提拔。

贾似道荣升高官获取厚禄后,劣性不改,依然饮酒作乐,骄奢淫逸。为这事,宋理宗都知道这个小舅子的胡作非为,碍于情分,他不得不作罢。与其说皇帝认同,倒不如说臭味相投而已。

这次蒙古人南下,一路之上,三军将士过关夺隘攻城略地,直逼南朝腹地。南朝皇帝一看,人高马大的北国军队势如破竹,不得不令宰相贾似道前去谈判。在鄂州订下了城下之盟:两国以长江为界,每年还要向蒙古岁贡,甘愿称臣。忽必烈见状,因弟弟阿里不哥与其争夺汗位,后院起火,为了缓冲时日,便答应了贾似道的盟约。于是,蒙古人撤兵。

盟约签署之后,贾似道给宋理宗说:“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他把外交成果粉饰成了军事胜利。谎称自己领兵打败了蒙古人,南朝皇帝宋理宗也不加深究,便封赏一番,彼此两好各一好。再之后,贾似道这一欺上瞒下的恶劣行径,也为后来弥补谎言付出了亡国的巨大代价。

贾似道“立功”后,更是飞扬跋扈。他为了粉饰太平,便着手整治不一心、敢于抗蒙的激进分子。要说搞政治,贾似道可是高手,他常常打着“**”的旗号,排除异己。大臣曹世雄、高达相继落马。在这次大清洗中,名将们发现,目前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一是出钱自保,二是身陷囹圄。就这样,贾似道中饱私囊,招摇过市。一些清贫有志节的官员却被打入大牢。出乎意料的是,在这次运动中,有一个将军名叫刘整,他是一个耿直义士,他被逼无奈走上了一没有钱二又不想坐牢的叛降道路。刘整时任泸州知府兼潼川安抚副使,是他的这一举动,彻底震动了南朝政府。

中统二年(1261年)七月,南朝将军刘整突然向蒙古成都经略使刘嶷投诚。突如其来的举动,让蒙古人一头雾水不得不怀疑,这是不是一个诈降策略。遂派人探查根由。可刘嶷的儿子刘元振经过一番考察,方知:“南朝权臣当国,赏罚无章,有功者往往以计除之,是以将士离心。”

逼上刘整投降的不只这一方面原因,他与同僚俞兴是老相识。在一次蒙古与南朝交战中,俞兴守御的地区被蒙古人包围,刘整闻讯后,便火速领兵驰援,此战终因智勇双全的将军刘整给解了围,救了俞兴一命。事后,俞兴不仅不领情,还暗使绊子嘲弄人,这让刘整心存芥蒂大为不满。这与“农夫和蛇”的故事有什么区别?迫于压力,刘整不得不铤而走险踏上了背负骂名行为。

斯时,忽必烈获悉国信使郝经一行下落不明,有人说可能被南朝监禁起来了。忽必烈对南朝政府的出尔反尔非常震惊与愤怒,尽管这样,忽必烈还是保持克制,压抑心中的愤懑情绪。朝中曾有人建议:南朝竟敢玩弄我朝,何不一举歼灭之。一些归降元朝的汉臣也积极鼓动他出兵。尤其刚刚归降的南朝将军刘整对他的肺腑之言,让忽必烈下定决心与南朝斗争到底。

刘整建议:“自古帝王,非四海一家,不为正统。圣朝有天下十七八,为何置之东南一隅而不顾,而自己放弃正统呀?!”言罢,刘整顿了一下,接着说道:“金国、辽国以及历史上多个朝代证明,存异弊大于利,大汗不可不鉴!”

忽必烈听了刘整的话,他心里感到暖融融的,可谓正中下怀。因此,忽必烈于1267年以南朝监禁入狱为由,率领蒙古大军南下。

事到如今,蒙古人重燃战火,眼看烧到了襄樊地区。这时皇帝倒不急,可急坏了沿江制置使夏贵,他冒着滂沱大雨、汉水暴涨之际,率领水军前往襄樊地区实施救援。夏贵部队刚到虎尾洲,就被围点打援的董文炳部打得一败涂地。其他宋军匆忙赶来增援,均被蒙元军队各个击破。

郢州守将李庭芝见状,心急如焚,便请求皇帝派兵支援,结果落得一场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李庭芝招募三千乌合之众,并派张贵等人带领,强行突破蒙元军队封锁线,赶去襄阳运送物资。

那时,宋军张贵等人亲率水军迂回作战,摆脱了蒙元军队的围追堵截,杀进襄阳。回过头来清点人数发现损失过半,小将张顺在此次战役中身负重伤,至死他手里还紧紧地攥着弓箭。

张贵攻入襄阳之后,马不停蹄,派遣差使潜回郢州,和郢州守将约定出兵接应。当张贵率部突围,靠近龙尾洲时,方发现友军撤退,龙尾洲被蒙元军队占领。张贵率部仓促迎战,被皇太极部打得落花流水,张贵被皇太极一枪毙命。

宋将李庭芝救援襄樊的举动,宣布以失败而告终。蒙元军队兵临襄樊地区,宋国外援已被击溃,只是襄樊两城依然攻不下来。樊城和襄阳隔汉水相望,宋军培植大木于江中,缀以铁索,架造浮梁,援兵可以从桥上经过,穿梭于二者之间。由此,襄阳与樊城互为声援,共同坚守,相互依存。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