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河朔风云>第三十四章 推行改革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四章 推行改革

小说:河朔风云 作者:遨游红尘 更新时间:2023/4/11 17:35:12

生米做成了熟饭,这时说什么都迟了。忽必烈表面上对史天泽听之任之,也不好指责什么。这就是大汗忽必烈假痴不癫的过人之处。其实,忽必烈对于这个疑团一再地问个不休,他暗自思忖着:本来叛将李坛是要上献的,可史天泽擅杀,莫非这是杀人灭口吗?倘若如此,那里面肯定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李坛叛乱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赋予汉人世侯威权太重,地方军权与民权集于一身。如此一来,这些集团无异于国中之国或藩镇割据。不仅这样,他们为了保存旺盛生命力还可以得陇望蜀攀龙附凤。明许蒙元暗诺南宋,在二者之间所搭建的历史舞台上游刃有余歌舞升平。这种同类项合并在潜意识里根深蒂固,想要推翻汉人这种认祖归宗之理念,简直如同梦呓。

忽必烈想到这些,不由地心颤了一下,他看着李坛遗稿《水龙吟》:

腰刀帕首从军,戍楼独倚阑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叹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此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好一番坦荡磊落,大丈夫李坛立世,慨然凌云之志:济世安民,太平时相。只可惜英雄气短壮志未酬!

站在另一个角度,忽必烈体会不到李坛与其他军阀世侯内心的悲壮。不过,对于那些各霸一方拥兵自重的地方势力,倘若追究下去,势必引起地方保护主义。故而,忽必烈与汉人地方势力的关系一直很微妙。

忽必烈还有一位令他大伤脑筋的关键人物王文统。作为李坛岳父、蒙元丞相,他不仅不帮助蒙元,还暗地里与叛军来往,真可谓吃里扒外不识时务。

曾几何时,在他手下重臣里:刘秉忠、商挺、赵良弼、张易等多次推崇和举荐王文统。如今王文统东窗事发,这些大臣不能不列为怀疑对象。碰巧有一位叫费寅的官员状告廉希宪与王文统是朋党,这件事还牵连到张良弼商挺。忽必烈获悉后脸色剧变遂下令逮捕,关押审讯。经过审判官详细审核,方查明那个费寅是为诬告,此案便无罪释放。

眼下,忽必烈一再反思,幕僚当中,汉人交相引荐都是有本民族的根源情结,如果不加以管制,他们会乘隙而入,结党营私,从中作乱。王文统李坛便是活生生的例子,不可不慎!

不久,忽必烈发布诏书:一、朝廷设中书令,总揽国政;二、中书省设右、左丞相,统领政务;三、设枢密院掌管兵戎;四、设御史台掌查百官善恶;五、各地万户、总管一律罢黜,朝廷量才除授官职,且每个世侯只能保留一人为官;六、撤销世侯封地,各万户、总管按品秩领取俸禄;七、原万户、总管原则上不得掌军,只理民事。如果要掌握军权,必须听从朝廷调令,别易他处;八、各万户、总管所属汉军,一律增设监战官,监战官位于万户、总管之上。。。。。。

此条诏书颁布后,汉臣们顿感如芒在刺。他们隐隐感觉到,大权削弱,属下的兵马,全部收归国有。

一日,谋臣刘秉忠要求觐见忽必烈。刘秉忠到来,忽必烈依然对他谦和,说道:“禅师见朕,有什么要事相商?”

刘秉忠说道:“前不久,海云法师来书信相召,让弟子赶赴云中(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与之相聚,贫僧特来辞行。”

忽必烈闻听,大惊失色道:“难道禅师要离开朕?”

刘秉忠回应道:“老法师相召,做为弟子不得不从。”

此时,忽必烈明白,刘秉忠要求辞行概因王文统被杀,觉得是自己推荐,竟招致过错,心有愧疚。忽必烈出言相劝道:“禅师相从多年,屡建奇功,实属国家有功之臣,朕也离不开禅师。”

刘秉忠说道:“贫僧垂垂老矣,应该早归师门,聆听玉音。”

忽必烈一心挽留,可刘秉忠主意已决,便沉吟道:“既然禅师执意辞行,朕也不再强留。只是法师退隐之际,朕有一事劳驾禅师代劳。”

刘秉忠眼中闪现一丝亮光,问道:“请大汗所问何事?”

忽必烈沉吟道:“筑大都城。过去朕在潜邸,禅师为朕筑开平城。如今朕常驻开平,于国事不便。不知禅师怎么认为呢?”

刘秉忠看到忽必烈诚恳地挽留相劝,一时左右为难。他想拒绝,又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忽必烈见刘秉忠欲言又止,开诚布公道:“禅师筑开平城,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劳碌三载。现在禅师年事已高,朕实在不忍受扰烦。可是。朕除了禅师外,如此重任,谁能担当?如果禅师依从,朕派人把海云法师接到燕京,以安慰禅师的从师念想。”

忽必烈的一席话,让刘秉忠感慨万千。本来推荐王文统从政,为蒙古做出了卓越贡献,只因王文统与女婿李坛微妙的关系,出现了尴尬的事情,这对于刘秉忠而言,看似问题不大,可自己脸面失光。

忽必烈也不禁回思:想当年,忽必烈求得海云法师同意,把刘秉忠留在自己身边,一同征伐大理,十几年来,刘秉忠虽说位极人臣,可依然穿着朴素,不求名利,只想为大汗做出应有的贡献。

刘秉忠回应道:“大汗所言,容贫僧思虑一番再做答复。”

忽必烈诚恳地说道:“禅师切勿推托。”

斯时,朝中人事进行大规模调整,在忽必烈看来,只有这样贯彻下去,蒙古国帝业方能牢不可破。有些儒臣上书,说乱世之源,是因为各个诸侯权威太盛。大臣姚枢奏请:将世侯军阀的兵权解除,实行军民分治。之前擅杀李坛的右丞相史天泽为人机敏,看出苗头不对,便主动上奏:“军民共辖,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立即执行新法,那就从我开始吧。”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此后,真定府世侯史氏家人当天就有十好几个人被解除兵权。汉人世侯张荣因二小子张邦直附会李坛,全家包括小子张邦彦、孙子张宏等均被罢职,张邦直以私贩军马罪获死刑。满城世侯张柔之子张弘略与李坛通信,被革除兵职。张宏略召宿京师,被软禁起来。他的另一个儿子张弘范文武双全,堪为后生佼佼者,时任行军总管,其军职也被解除。东平世侯严实之子严忠济由于权威过炽也被借故罢免,由严忠范承职,不久,严忠范召入京师,出任兵刑部尚书。山东万户张宏亦被革除军职,左迁镇定路总管。

可是,王文统事件加重了忽必烈对汉人幕僚、将帅的疑惧心理。恰在这时,以经商理财见长,居住在西域和中亚一带的色目人一齐向他觐见道:“回回虽时盗国钱物,不如汉臣敢起来反逆。”就这样,忽必烈逐渐疏远汉人儒士,并开始重用色目人以牵制汉人。

忽必烈为了笼络住谋臣刘秉忠,可谓煞费苦心。首先,他听从皇后察必良策,让刘秉忠还俗。不仅如此,还给他娶了大臣窦默的女儿为妻,并赐豪宅一座。刘秉忠感激皇恩浩荡,遂呕心沥血为大元国祚不懈奋斗。

忽必烈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是在如火如荼中践行,这样一来,互相掣肘盘根错节的现象业已烟消云散。自此以后,一支强大的团结的蒙元大军如日东升,光耀天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引用一首宋国大学士苏东坡《题西林壁》,作为偈子,拉开了滚滚红尘中的玄妙与契机。从表面看,是对庐山旖旎风光的由衷感叹,是一则风景诗赋;实则还蕴含着官场与人生站位所形成的不同观点。由此,可演绎出人类历史上,作为政治上的棋子,各为其主,至于是非、功过、黑白,只能留给后人盖棺论定,岂能用主流意识所能湮没?

一段物我相依的冥冥约定,拉开了故事的是非曲直。

上回书说到李庭芝与张世杰结伴登门拜访儒学大家郝经先生。他俩走进郝经下榻的地方,早有伴友苟宗道进屋对说去了。

这时郝经正俯首阅卷,沉醉其中,乐不思返。苟宗道进屋的动静,他都没有发觉。

“师哥,你来看,是谁来看你来了?”苟宗道满面春风笑着对郝经说。

郝经方才释卷,抬眼观看,哎呀呵!我的天吆!原来是故人张世杰。

张世杰先施过大礼,郝经做梦都想不到会在这里见到故人,兴奋的郝经热泪夺眶而出。

张世杰见状,两眼登时殷红,心里颇不宁静。他紧紧地握住郝经那嶙峋的双手,一边垂泪一边安慰郝经道:“郝先生受苦了!郝先生受苦了!”

郝经用衣袖擦了擦泪水,凝视着张世杰问:“怎么样?你在这里过得好吗?”

伴友苟宗道插话说:“师哥,人家现在混出人样来了,已经做了高官哩。”

张世杰不好意思地回答:“你就别给我戴高帽了,我不过是跟人家混口饭吃,什么也不是。”

就这样,两人促膝而谈,浑然不知时光掣电。

郝经挽着张世杰的手登上了筑台,两人在简易房里品茗憩息。

张世杰看着郝经憔悴的面容,问:“郝先生以后有什么打算?”

郝经目光依然炯炯有神道:“没有别的法子,等下去看看才说吧。”

张世杰见状,欲言又止,便拐弯抹角说:“弄不好是没有指望了。”

郝经低着头,一声也不念意。

这时张世杰思量再三,便试探说:“郝先生是个有气节的人,学生我本不想说什么,可是看到你如今身处逆境,让我实在看不下去,俗话说,就道不如大道,我看先生跟我一样归顺宋国好了。”

郝经面对学生解劝,蹙着眉头问:“我倒没有感到自己身处险境,我只是冒昧地问你一句,宋国朝廷是不是不放我们回国呀?”

张世杰恳切地回答道:“那就打开窗户说亮话吧!”

张世杰酌了一口茉莉茶水,不咋着嘴接着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当朝皇帝早就下诏,蒙元国信使永久稽留真州。”

郝经闻听此言,轻声脱口道:“哦,还真是,果然不出我的猜乎(俚语意料)。”

接着,郝经扬声对张世杰道:“我来的时候,早已做了最坏的打算,只是为了两国能和平共处息民弭兵,看来,我的一腔热血要付诸东流了。”说完,郝经一声长叹。

张世杰知道郝先生冰心耀天,忠心报国,为民谋福祉。没想到,各自立场不同,这次劝说等于嘴上抹大灰—白说。

郝经送走故人张世杰,考虑再三,便下定决心,要给宋理宗上最后一次书,要求回国。他修《上宋王陈请归国万言书》一书:

其一,若夫圣人在位,大一统以安天下,际海内外,靡不臣属,有天下之全势,行天下之正道,无复有余事矣。其二,夫天下之祸,始于天下之不一。其三,夫天下有定理而无定势。其四,窃惟贵朝今日之事,有似乎徇夫势,而于可否之间,有未尽夫理者。其五,夫有天下者,孰不欲九州四海,奄有混一,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息贯革之射,而包干戈以虎皮,德著刑措,幽遐罔间,端尾垂衣,而天下晏然穆清也哉!理有所不能,势有所必不可也,亦安夫所遇之理而已,必不悖礼妄动,以自速咎。其六,夫国者亦然。启基图者,道也;结人心者,义也;维持统体者,纪纲也;培植本跟者,风俗也。

大蒙古国信使、翰林侍读学士郝经从历史纵横以及政体纲纪进行了肯綮启蒙,述说大一统有百利而无一害,娓娓道来直击心扉,这一篇壮丽乐章响彻云霄,就好似行云驻足为之而动容。

宋国丞相贾似道看到郝经肺腑之语竟有万言,禁不住心潮澎湃,感触良久。自己作为一国丞相,明明知道两国相交不稽留来使,可为了留住国宝级人才,为了大宋基业得以稳固,自己这是在赴汤蹈火,无异于火中取栗而已。这也是自己不得已而为之。

俗话说:捆绑不是夫妻。贾似道一厢情愿,只是徒劳罢了。

宋国士大夫李庭芝下令卫司愈正式通知郝经,蒙元国信使被宋国永久稽留。

郝经得到准信后,对回国不再抱有任何希望。自此以后,郝经潜心治学著书立说。

中统三年(1262年),元世祖忽必烈平定阿里不哥严惩李坛叛乱之后,便委任董文炳代替史天泽两万户,为邓州光化行军万户、河南等路统军副使。

忽必烈收到郝经鸿雁传书后,感到宋国太不仁道了,想当初,宋国主动联系蒙元要求联合起来共同灭金,并签订了双方互不侵犯条约,以及越界到宋国的臣民应该按协议送出国境,宋国不但不照办,还给加官加爵甚至给保护了起来,代表人物有叛将张世杰山东军阀李坛。对于宋国出尔反尔的这些做法,本来就让忽必烈不满。没有想到,元朝政府派遣的以郝经为首的国信使团到了宋国,就杳无音信。

忽必烈多次派遣使者到宋国追问郝经的下落,结果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时,郝经的家人好几年没有得到音信,一个个急得心急火燎,夜不能寐食不甘味。

至元年间,郝经的弟弟郝庸上书忽必烈,要求奔赴宋国问罪。忽必烈慷慨允诺。谁料,作为大元枢密院都事的郝庸刚到宋国建康(今南京),就被宋国政府给截了回来。

大汗忽必烈获悉后,大动肝火,恼怒异常。他浮想联翩:想当初,金国金太宗刚即位不久,便授予大将军完颜宗翰专断权。完颜宗翰也对宋朝招纳从金国叛逃的人的行为很不满,于是上奏道:“当初我们讨伐辽国的时候,为了争取宋朝和我们结盟,答应把燕京割让给他们。盟书上明明规定了不能收容对方逃亡的人,可现在宋朝在边境上肆无忌惮地招纳叛逃之人并给予赏赐。我们多次开出逃亡者的名单向童贯索要,但是规定日期都过了还是没有一个人被送回来。我们结盟一年就这个样子,哪里还能指望以后呢?而且宋朝还要让我们割。

让山西给他们,我请求不要割让。”金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由此,忽必烈认为,宋国联合金国灭掉辽国,后来又联合蒙元灭掉了金国,甚至暗结山东军阀李坛反抗蒙元。宋国常常借力打力实现自己心中的快慰。不仅如此,宋国背盟弃义,自己一心大张主,全然不顾对方的感受。这能行得通吗?不行!这绝对不行!

尤其宋国政府稽留大元国信使团,已让大汗忽必烈出离愤怒了。面对宋国猥琐的行为,不灭掉何以安心?

有人曾给忽必烈一首宋国林升的一首诗《题临安邸》,诗中写道: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忽必烈阅罢,对于诗人的客观描述,发现宋国政府已**不堪,离心离德。当然,拥护赵家班子渐成寡助之势。忽必烈看到自己势力日益壮大,各个地方势力纷纷投靠过来,比如宋国名将刘整率部前来归降。如此看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乃是一条颠扑不灭的大实话。忽必烈多次召开大会,讨论南下灭宋。太子真金,右丞相安童,高级智囊刘秉忠以及**伯颜大将军董文炳,一致认为南伐宋国时机已成熟。

忽必烈望着群情激昂的文武大臣,胸有成竹地颁布命令,灭掉宋国,一统天下!

董文炳接过重担之后,下车伊始,便动员下属造就战舰五百艘,练习水上作战。以此预谋攻取南宋政权的战略方针。凡是险要之地,一律构筑碉堡或建筑栅门,以准备防御计策。

朝廷忽必烈曾诏文炳密谋,想在河北地区广征兵源。董文炳说:“河南离南宋这么近,这里的人们习惯江淮气候,又占据有利地形。应该是河北人种地耕作,用来提供军需”。

董文炳接着说道:“在河南作战,可以开辟革**据地。等到把宋朝踏平,就让河北人长隶兵籍,则把河南的兵削籍为民,这样做多么方便。那些将官校官素来没有俸禄,连年用兵,身为大校居然出入没有马可骑。臣所属部下千户,私自当兵的战士有四个人,几百户守着两个兵,听受派遣,稍食其力。”

朝廷忽必烈依从了董文炳谏言,自此以后,元朝政府开始给将校军官颁发俸禄,按等级分发,有差额。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