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中级阶段>第二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二章

小说:中级阶段 作者:意译义 更新时间:2023/5/25 17:37:07

“好了,下次再打。”姜行云对王浩晨说。

“是,营长。”王浩晨跑过来帮营长收拾球拍,“有任务吗?”

“现在不清楚,你们继续。”姜行云对旁边的几位战士点点头,疾步回到营部综合情报室。

副营长李致国和教导员高皓轩也前后脚地赶了过来。姜行云问值班的营干事,“怎么回事。”

谷子谊只是对三位领导点了点头,值班期间不敬军礼是条令的明确要求。“团部急电。”

现在通讯早不是以前的无线电台加有线电话的时代了,但“急电”这个词一直保留了下来,大概是因为这两字很好地反应了紧急,快速的感觉吧。

三人进入各自的战为位,查看终端上的详情。姜行云点开屏幕上的邮件,标题“装备接收命令”,发件人是团部,内容为转达师部命令。正文很简单,“遵师部命令,特命14569部队三团二营速做准备,按本命令附件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并必要装备,七日内完成接收新型装备准备工作,此令。”再看后面附件,车辆驾驶,装备维护,三防消杀,工兵作业,伪装警戒,加上连部营部的指挥体系,不过人员要求最低是二级上士,看来本营的全部技术骨干都在征召之列。

姜行云对副营长和教导员说,“怎么样,看过了没,我们先碰一下吧。”副营长李致国走过来就说:“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没听到一点风声啊?”的确,接收新装备不是小事,按以往的惯例,总要先通知,再选派部分技术尖子去观摩学习,回部队后还要再模拟器上重设参数,组织全员训练,然后才是接触新装备的实物,磨合过程至少要三个月左右。现在一股脑就要全部出动去接收新装备,以往的操作规范,训练条例是不是都要变更,都没个说法,这要是哪个环节出了点事故,影响可就大了。

教导员高皓轩也说,“我们现在的装备是三年前才更新的,那可是费了老鼻子劲才拿到这个新装备迅速形成战斗力嘉奖的。”政委说的是姜行云的得意之事,当时,他还是副营长,换新装备时,是他带着营里的技术骨干率先上手,也是他对新装备配备的毫米波雷达辅助自动驾驶软件进行了修正,大大提高了其适用范围。也正是因此,他才得了个二等功,最终升任正营的。不过,那次是有老营长在家坐阵的。

一念及此,姜行云又看了看命令,没错,营指连指都要同去。“这可蹊跷了,你们说,营指连指都去,加上技术人员,就把一群列兵留在营地,这怕出问题啊。”他又对教导员说,“要不,老高,你能问下团里刘政委不?”

高皓轩说:“我问过了,刘政委说团里要求留守人员尽量保持建制,这期间以营地警卫,装备保养为主,团里会派个参谋来主持工作,明天应该就会到。”

李致国说:“那现在就是三件事,确定接收人员,现有装备封存,留守人员任务安排。”这是副营长的职责,安排具体工作,提出执行计划,提交营指挥部审核,然后指挥具体执行。

姜行云想了想,说,“我们今晚就要各连确定好接装备的人选,这两天,老高多费点心,给留守的同志们做好思想工作,各连留守的干事要把担子挑好,还好,今年新兵不多。” 说到这里,姜行云突然想到,今年自己营部基本没进新兵,可能正是如此才会安排这个突然的任务给自己营,是不是说,这是事先安排好了的呢。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姜行云通过指挥终端通知三个连的连长和指导员来营部开会,布置任务。待到各连报上外出接收人员名单,营部复核完毕,已是月上中天,寒霜满地。

时值浓冬,青海,坞图晴吖山,雅嘎峰北麓,大地到处白茫茫的,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远处山峰重重叠叠的,盖着一层皑皑白雪,像海面上卷起的滔天白浪。天上阴沉沉的,像有一层布把太阳遮住了,又好像好多层透明胶带粘在天上。眼看着天色一点点阴沉下来,牧民们把牦牛和藏绵羊赶入圈中,好躲避即将到来的寒潮。

虽然这里地处高原深山,但两年前,一条高等级的柏油路已从山外蜿蜒修进了山中。牧民们借此准备了大量的干草,加固了畜圈,倒也不惧寒潮的肆虐。夏天时,不少旅游者自驾而来,或求宿,或就餐,甚至撞死一两只倒霉的绵羊,也能为牧民带来不菲的收入。牧民们都很感激这条路为他们带来了致富的新财源,却没有人奇怪为这条山间公路的等级如此之高。路虽不宽,路基宽度不过12米,路面宽度只有8米,但懂行的人看得出,这是32厘米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加30厘米石灰稳定土的路基,路面为25cm-30cm厚水泥混凝土,最上面是18cm厚的沥青,在中国,这种规格公路的专有名词叫战备公路。有好事者曾骑摩托沿路而行,耗尽一箱油也只发现路在山间几个湖边留有岔路,路本身却在山间绕来绕去,没有尽头。

要说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就是这么长的公路两旁,竟没有一个加油站。真要在这里没油了,就只有去几个定居点中的牧民家碰碰运气。

突然,羊圈边的几条獒狗抬头看天,低声“呜,呜”地互相示警。须臾间,北边天空出现了几个黑点,黑点迅速接近,正巧从几个出门来查看情况的牧民头顶掠过。牧民们呆呆的看着远去的黑点,满脸的惊讶。

“那是直升飞机吗?”

“怎么飞得这么快?”

“这声音听着不像飞机啊,你们觉没觉得像牛虻子的声音?”

“是有点像,你们拍到没有,可以发个小视频哟。”

“哎呀,没来得及。”

“快把手机准备好,说不定待会它们就绕回来了。”

牧民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几个黑点早已遁入远方的云层。确如牧民所说,这几个家伙好像直升机,但它头顶上的不是普通直升机隆隆作响的旋翼,而是一层薄膜样的东西。这层薄膜看似娇嫩,可谓吹弹得破,但沿着高空低压槽呼啸而来的北风却无法将其吹破分毫。薄膜并不像普通直升机那样旋转,而是在振动,而振动频率之快,听不见,也看不出。

领头的长机驾驶员,也是这支飞行编队的队长,蒙古族女汉子,呼格娜日迈,给出了分散搜索的命令。

后面左右两架直升机转向两侧,而在较低高度殿后的一架径直前飞,从她脚下飞向前方。

看到抬头显示器上几架僚机已经就位,“撒狼牙棒,”呼格队长下令,“标高100米,扫描半径,一千米。”

所谓狼牙棒,是飞机机腹下的JPA-31型无人机散布器,这个橄榄型的家伙身上有二十八个凸起,像是前些年中印边境上边防军用的狼牙棒,所以大家都这么叫它。不过这个狼牙棒可不是用来打天灵盖的,二十八个凸起是二十八架侦测无人机,铺开后可以连续三小时监视最大五平方公里面积内的一切通讯及电磁信号。

呼格看着面前的抬头显示器,小小在无人机在100米限高内自由组队。显示器上一个小点就代表一架无人机,它们正根据地面的起伏进行自适应作业,好把每架无人机匹配到最佳监视点。

一切似乎和呼格初入联队时没什么两样,不过她心里清楚,今时已不同于往日。以前,这种六级大风的雨夹雪天气是绝对禁止飞行的,但现在就算再恶劣的天气,要飞就飞,好像危险不存在了。就连这不到十公斤重的小无人机,也敢顶风冒雪的地放出去,也不怕被风吹到天边去。呼格知道,一切都源于这层膜。

五分钟后,无人机的监测结果上传到了直升机的屏幕上,并同步上传到了前线指挥所的云空间。四架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300米的高度,虽然高空气流紊乱,湍流不断,但像旋翼似的这层膜总能及时调整姿态保持平稳。机身外还覆附着一层肉眼不可见的保护膜,随散随生,空气中的一切水性元素都是它的原材料,以往恶劣气候条件下的飞行项目中最怕的机舱玻璃结冰遮蔽视线的情况已成为了历史。

“101正常。”呼格用耳麦通知同伴。

“102正常。”

……

“104正常。”

“103,回话。”呼格看向东边,只有茫茫风雪。

“我是103,我是103,边缘地面带有异常信号,位置固定,信号弱但稳定。正在解码。”

前指应该同步看到了这情况,呼格决定五秒后103还没有消息就请示上级。

“已解码,是中科院动物所的野生动物定位器,编码上看,是一只藏马熊。”

“收到,”呼格回答。与此同时,新的命令来了,“保持监测,如有不明信号,立刻压制。”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