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现实题材>炙热的沙土地>第5章 饸饹面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5章 饸饹面

小说:炙热的沙土地 作者:山村沙漠 更新时间:2023/7/4 16:15:26

谢霄去了硝大池村。

这是他第一次去包抓的村子。准确说,是第一次到村部。去硝大池地面上已经几次了,包括上次在公路边种柠条,那也是硝大池的地界。

所有乡干部都去了硝大池,包括文冬。她在经管站,也包抓硝大池村。

王乡长说一个女娃娃,下乡得有人带着。谢霄也是大学生,正好做个伴。

其他村子都在喊叫,说王乡长偏心眼。王乡长一通臭骂,几个村子不敢言传了,只能私底下偷偷发点牢骚。

王乡长不管那么多了。只要不听见,爱咋说说去。

把个冯支书喜的,非要上几十钱的酒。王乡长又是一通臭骂,冯支书才没敢造次,乖乖买了两块多的二锅头。

村部在一座沙梁上,只有三间土坯房,而且没有院墙。

倒不是打不起院墙,而是祖祖辈辈都不打院墙。只有沙土,确实没法打墙。更主要的是不敢打院墙,太容易积沙了。

谢霄和文冬在村部只待了一会,填了几张表格,然后就去了不远处的硝大池自然村。

冯支书给儿子娶媳妇,两人得去吃饸饹面。

地方很好找。老远就能听见唢呐声,时不时还有一阵鞭炮响。

谢霄和文冬赶到冯支书家,大伙吃的正欢。

管事的并不认识谢霄和文冬,但显然已经得到嘱咐。见两人进了院子,马上热情的招呼进屋,让到饭桌上。

热腾腾的羊肉臊子汤端了上来。散发着醇香,上面还漂着一层红红的辣子油,真是色香俱全。

至于味道就不用说了。被誉为世上最好吃的羊肉,只需一把盐就足够了,几乎没有膻味,闭上眼睛稀里糊涂吃,绝对差不了。

接着是一大盆刚出锅的饸饹面。比火柴粗不了多少的长长的面条圆润匀称,特别劲道。

其实饭桌上有臊子汤,也有面。但是管事的不让谢霄和文冬动筷子,非要让上热乎的,还说大学生能亲自来吃饸络,那可是蓬荜生辉,必须最新鲜的。

谢霄早已饥肠辘辘,口水不知咽了多少次。灶上没做早饭,就让来冯支书家吃饸饹面。

好不容易等来了热乎汤,谢霄迫不及待的捞了一筷头饸饹面,开始了狼吞虎咽。

眨眼间,一碗面进了肚子。他又捞了一筷头面,这才想起来还要调韭菜,就咸菜,然后慢条斯理的吃着。

文冬看着臊子汤,直皱眉头。油太大了,一口气都没把油吹开,让她这个从小吃惯清淡的城里姑娘没法下嘴。

谢霄只好拿起辣子碗里的小勺子,把文冬碗里的油尽可能的捞到自己碗里。

这样一来,自己的饸饹面更有味了。饸饹面是荞麦做成的,而荞麦是粗粮,油大了才好吃。

可是文冬的饸饹却没啥味了。谢霄只好让多调了点用清油熟过的韭菜,又让调了点辣子油,总算有点味道了。

谢霄吃了三筷头面,把汤喝了。他端起旁边一碗汤倒进自己碗里,又吃了三筷头面,这才意犹未尽的放下了碗筷。

现在工作了,不咋消耗体力。以前在老家干完活,他曾经吃过四碗汤,十筷头面,那才叫一个舒服。

文冬只吃了一碗汤,两筷头面。尽管油小,她还是觉得特别好吃。可惜胃就那么大,实在装不进去了。

她抬头看着谢霄,诧异他怎么有那么大的食量?可是扭头看看其他人,她又不觉得有啥了。

这些人全都大口大口吃着,包括那些乡干部,一个个吃的满嘴流油。端盘子的来回穿梭,都有些供应不上了。

乡干部今天休息,都来冯支书家吃席。

平时他们是没有休息的。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甚至没有上下班时间。

老百姓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也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乡干部自然也没有。

大中午赶集,顺便到乡上办点事,能不给办吗?晚上遇到啥情况,需要乡上开个证明啥的,能说不是上班时间吗?

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这些节日,基本都是农忙时节,老百随时都有可能办这样那样的事情,乡上随时都得给办。这跟什么服务、意识啥的无关,本来就是干这个的,不给办行吗?

至于推诿扯皮,吃拿卡等等这些,那是人变坏了。

不过,秋收的时候会放假,一般十天到半月。夏收一般也放三到五天假,让回去干活。

绝大部分家在农村,种着几亩薄地,不管收成如何,都得把庄稼收回去。像文冬这样的城里人并不多,也就这几年才逐渐有了一些。

冯支书家过事,王乡长提前几天就安排好了。乡上除了值班的,其他人都来吃席。值班的也得吃,只是要等别人吃了回来换班,然后再去吃。

村干部过事,尤其村支书过事,肯定都得过来帮忙。吃好喝好就是最大的帮忙,让村干部在村里有面子,说话自然就有份量了。

其实这种事情并不多。总共就几个村子,每个村就那么几个村干部,还不是每个人都过事。一年也就一两次,有时候连一次都没有。

所以大伙都很开心,趁此机会好好吃喝一天。

谢霄吃完,就去了院子里,蹲在吹手跟前。

不管红事还是白事,吹手是必不可少的,他也喜欢听。

今天有四支唢呐。两支是主家提前请好的,也是主吹。还有两人是闯事的,就是不请自来,听闻这边有事就赶了过来,或是路过时遇上了。

对于闯事的,主家一般都会收留。都是来祝福的,算是好事。

当然了,钱给的要少多了,一二十块钱,再就是几包烟。吃喝倒是跟主吹一样,专门的桌子,座上客!

主吹就不一样了,上百块,甚至几百块。出的力多,责任也大。从出发接新娘,到接上新娘,一直娶到家,几乎不间断的在吹。

娶到家之后,还要请姑舅,典礼,披红挂绿……等等等等,程序相当多,一步都不能落下,一步也不能差错。当然了,大多都是有彩头的,虽然不多,但吹手也相当开心。

所以,不是会吹唢呐就可以接活。这得懂礼数,得知道流程,啥流程得吹啥调子,不能乱了,不然吹的再好也没人请。

今天几个吹手全是陕北的,吹的确实好。尤其主吹,一支长杆子唢呐,吹的抑扬顿挫,比起有些专业乐队都不差。

又一首曲子响起,是脍炙人口的《兰花花》。

几个吹手太熟悉这首曲子了。主吹一起调,其他吹手便开始了。

不知道他们之前是不是合奏过,也可能商量过几句。几个人分工协作,有的主吹,有的伴奏,有的高,有的低,时而高亢,时而委婉,把陕北民歌的委婉凄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是他们自己的曲子,或许也是他们的亲身经历。用唢呐把凄美的故事吹了出来,无需多言,人们都听懂了。

谢霄听着委婉凄美的曲子,喉咙一直在堵。若不是四周围了那么多人,文冬也在旁边,他眼泪真会流出来,甚至可能会痛哭一场。

文冬也听的有些难受。不等曲子吹完,她就拽了拽谢霄的衣袖,想要离开这里。

谢霄站了起来,慢慢走出了院子。

2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