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十七章:六守八证小说:源远流长 作者:金蝉 更新时间:2023/8/20 13:46:34 古稀老人说:“宁可不识字,不可不识人。这具体表现在姜子牙的“六守”“八证”识人之法上!” 当初文王问太公曰:“君国主民者,其所以失之者何也?” 太公曰:“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 文王曰:“六守何也?” 太公曰:“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文王曰:“慎择六守者何?”太公曰:“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人君无以三宝借人,借人则君失其威。” 文王曰:“敢问三宝何也。” 太公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君,都无大于国。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 太公在六守篇首先论述了国君失去天下的原因在于用人不当。接着论述了选拔人才的六条标准:仁、义、忠、信、勇、谋。并进一步说明应用富之、贵之、付之、使之、危之、事之等六种手段来考察,就能够知道其是否符合这六条标准。然后指出国君必须控制和掌握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三大支柱:农、工、商。最后指出:“六守长,则君昌;三宝完,则**。” 文王问太公道:“治理国家统治民众的君主,为什么会失掉他的权力和人民的支持呢?” 太公回答说:“这是由于他没有挑选适当的人才,没有认真地从事他的事业的缘故。凡是作为君主的,必须谨慎地做好‘六守’、‘三宝’两个重要方面的工作,这对一个国家和政权来说十分必要!。” 文王又问:“怎样才能挑选到具有这六种品德的人呢?” 太公说:“给他财物,看他是否逾越礼法;给他显贵的爵位,观察他是否骄傲凌人;托付他以重任,观察他是否一心为公;任用他处理事务,观察他是否不虚伪欺骗;使他处于危险的境地,观察他是否临危不惧;派他去处理复杂的事物,观察他是否有应变的才能。富而不逾越礼法,是因为心中存有天理公心,这就是‘仁’;显贵而不骄傲凌人,这就是‘义’;托付他以重任而不转变心意,尽力为君主服务,这就是‘忠’;诚诚恳恳办事,有所作为,丝毫也不隐瞒过失,这就是‘信’;处于危险境地,面对困难而不恐惧,这就是‘勇’;处理复杂的事物能随机应变,这表示他具有超出常人的智谋。以上几点,都是任用人才的方法。君主不能把处理‘三宝’的权力交给别人;给了别人,君主就会丧失他的权威,而容易大权旁落,被别人左右!” 文王问道:“‘三宝’如此重要,作为一个君主该如何看待和布局三宝这件事情呢?” 太公解释说:“这件事说起来也不难,做起来也很容易,就是对底层放权,三宝就是农业、工业、商业。让农民聚居在一个乡里,给他们一些自主政策,让他们互助耕耘,这样就没有荒芜的土地,粮食自然充足;让工匠聚居在一个乡里,技艺相互切磋,工具交流使用,器用自然充足,手工业自然就发展昌盛起来;同样让商人聚居在一个乡里,互相救济,资金流通,货物自然充盈。这三种职业的人安居乐业,民众便不会有忧虑。生活富裕了,也就不会再有其他念头,更没有造反想称王称霸的事情发生,这样城乡太平,老百姓安居乐业。为了保持这种局面,百姓不能随便移动居住地点,不能让农、工、商三业从业人员混淆。臣下不能比国君富,都邑不能比国都繁盛。具有六守品德的贤才多,国君就昌盛;三宝完备,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 这就是文王当初跟太公一起讨论治国良策的说法,在人才的选拔上,太公更有“八证”的方法进行考验! “八证”出自太公《六韬?龙韬?选将篇》,姜太公在这里集中阐述了选拔将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选拔将帅并非易事,如果依照外貌、长相来选拔将帅,往往是靠不住的,因为人们并不总是表里如一的。只有通过举止言谈的综合分析,即通过实践来考察、识别人才,看其能否担当起领兵出战的重任,才是选拔将帅的唯一途径。本篇阐述了选拔将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首先说明人们并不总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列举了外貌和内心不相符合的十五种情况,指出“非有大明,不见其际”。因此,应通过实践来考察识别人才。即通过所谓“八征”:言、辞、间谍、显问、财、色、难、酒等考察他的辞、变、诚、德、廉、贞、勇、态等。“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 古稀老人如此说话,忽然就想起我自己与古稀老人淄博北站初次见面的情景,以及古稀老人对我的所有说法,我当时还把他看成能掐会算神仙一样神奇,原来他是深得姜子牙的六守八证识人之法啊! 古稀老人说:“姜子牙到了领地齐国后,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政治上推行尊贤尚功的政策。就是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当地东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让他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通过考核符合选贤标准的人,不分亲疏用其所长,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积极创造性。这一用人路线打破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尊亲亲“的正统思想束缚。姜太公还把用人提升到事关国家兴亡的高度,提出“六守“、“八征“、“六不用“的人才理论。实践证明,他的用人思想不仅开创了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人才使用先河,也为后来齐国称霸列国奠定了基础!”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