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五帝正传>五帝正传第八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五帝正传第八章

小说:五帝正传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3/9/16 18:14:35

五帝正传第八章

现在的很多人都明白,一个国家能不能够强大,关键的关键在于建立合适的制度,新制度合乎不合乎本民族特性的需要非常关键。例如天下人都知道美国的**制度在美国管用,用在中东就成了祸乱的根源,因此凡是照搬美式**的中东国家,没有一个能够过上太平日子,因此检验一个制度的优劣,只有一种方式:就是适合不适合本民族。只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任何一个制度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何况黄帝建立的国家是一种全新的探索,它的优劣并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而部落制度已经运行了上万年,国家能够被局外人认可的可能性极低,能够看出国家优势本质的人更少了。银灵子感觉为难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不从制度分析入手,又很难用冷水沏灭大众头脑里已经燃起的腾腾烈焰。

“诸位头人,我们当家人让我说话,我不知道这次出征的输赢,我只是想把我对黄帝建立的这个国家对大家做个简单地介绍,这样大家可以通过对比,得出国家和部落的优劣的结论,优的一方打仗当然占有胜算多一些”说到这,银灵子用手势做了个暂停,又用目光扫视了众人一眼,他是想看看有多少人对这个题目感兴趣,有多少人不愿意听,结果还不错,没有出现公然反对的,就顺着这个开头往下说了。

“这个叫国家的东西,最高权力是大王,大王不同于我们现在的当家人,这个大家已经看见了他的权力要大的多。手下的众多官员都归他领导,当然包括国家里的所有子民,但是大王不会亲自去做管理氏族子民的事情,这些事情有手下的大臣去做,具体来说有这样几个主要大臣来帮他做工作。第一个是宰相,这个人相当于大王的两只臂膀,主要的官员任命和提升由他监督和提名,然后报请大王批准,他的主要工作是管理官员。大王手下的官员分出了很多等级,这些官员去做具体工作。例如,炎帝主管农业,有关农业的事情都去找炎帝,炎帝解决不了就找宰相。大鸿主管吏部,就是负责监督和推荐官员的工作。仓颉主管礼部,一切祭祀文化教育都归他管,力牧管兵部,部队的组建训练归他管。大挠管刑部,抓捕罪犯和审判犯罪的人,国家的治安归他管,常先管工部,一切手工业的制造和生产归他管。他们这些人是黄帝手下的主要官员,国家的具体管理由他们来做。这样一来,下面有事情就知道去找谁,找哪个部门,不用事事都去找大王,就是找大王,大王也会让你去找主管部门,分工明确,处理事情的效率高,不容易出现误差。”

“如此说来,大王不是成了摆设,什么权利都没有了?我看这样的大王不当也罢。”

银灵子说的正起劲,话就被一位头人打断了,说出的话让银灵子瞠目结舌,哭笑不得。只得给对方解释,大王不是没有权,也不是不管事,他的权利是顶级的,因为他只要管住几个人就行了,具体事情由下面的人去做,他的心思放在抓大事上就可以了。这样大王不但会省心省力,而且会有精力去处理大事。

银灵子感觉已经说清楚了,对方仍是连连摇头,根本就不认可他说的道理,感觉还是做头人好,下面人就是偷个鸡,需要打几板子都要请示他,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做事,大小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权力高度集中,有时候事情多了忙不过来,临时指派个人去做就是了,这个人把事情做完了,权力上交了,这样多保靠,没有人可以夺权。也不用设计那么多部门,那么多官员,族人只认自己是老大。当然不只是他一个人这样想,许多部族首领也是这样想的。

银灵子看见这种情况,不知道还需要不需要往下说,就看看蚩尤。蚩尤当然不是他们那个档次的,好赖话能够听明白,他感到黄帝的做法聪明,看起来把权利交给下面了,实际上就像放风筝,线绳攥在自己的手里,因为官员的权利是自己给的,他们不按照自己的心思去做事,随时可以收回来。再把放风筝的权利交给另外的人去做,结果风筝放了,自己却没有累着。像现在这样,屁大的事情要自己去处理,累的团团转不说,还经常干不好,因为自己不是神仙,不可能事事通,何况还有心情的关系。情绪好坏处理事情的时候关系巨大。

“银灵子,你继续说。”蚩尤对银灵子说。

看见蚩尤没有反对,让自己继续说,银灵子明白,蚩尤领会了自己这番话的意思,就接着往下说了。

“黄帝不但建立了官员的等级制来管理国家,还组建了管理专业军队的部门,叫兵部,军队专业化了。当兵的只管打仗,不用去想地里的庄稼谁来耕种,牛马谁来放牧,房屋谁来装修。平时就有时间和功夫了,士兵和士兵之间配合作战的阵势就容易熟练了。大家应该知道,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和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士兵,战斗力相差是很大的,部队战斗力的基础就是士兵。再说了,打仗输赢不都在前线的士兵身上,还有后方的准备工作同样重要。例如兵器了,服装了,粮草了,医药了等等,兵部在不打仗的时候就要把这些东西都准备好,需要用的时候不会出现物资短缺,有时候物资短缺不但会影响战斗力,很可能是致命的。比如我们预计一场战斗会打一周,准备了七天的粮草,但是战争不会是按照我们算计的时间进行的,很可能时间需要延长一倍,这个时候后方就要有充足的粮草供我们取用,还要有配套的运输工具骡马车辆,当然不能少了支援前线的士兵,这些准备工作都由兵部来做。同样打仗的时候弓箭的消耗是惊人的,仓库里平时就需要准备好,一旦前线弓箭用完了,后方就要随时随地的输送,这也需要平时做好准备,当然还少不了随时支援的士兵。有了兵部,这些工作就有人做了,如果后方没有准备好,到时候就可能出大问题了,胜利就没有保障了。”

银灵子说这番话的时候,会场上很静,因为在座的头人都是经常上战场的,银灵子提出的问题的确出现过,所以他们听的认真,感觉黄帝手下别的部门有没有并不要紧,这个兵部看来很需要,自己的部落也应该安置这样的衙门。银灵子看见这个情景只能无语,部落头人的急功近利和短视一下子暴露出来,他觉得黄帝安排的部门,哪一个都不可或缺,并不仅仅是兵部。因为看得见的利益,他们就认为重要,一时之间看不见的,就觉得不重要。比如农部,这是个多么重要的部门?粮食产量的高低,丰产和歉收,粮食储藏,土壤的好坏,农具的使用和发明,水利工程的施工与建设,哪一样没有专业人士打理都不可以,那么没有农部,谁来主管这些事?落后的农业技术怎么可能让农业高产?粮食是保证一个国家国民,军队吃饱饭的大问题,如果连吃饱饭都做不到,这个国家或者部落就不可能安定。不安定的国家和部落还谈富裕?还谈强大军队?还谈什么战斗力?为什么如此重要的事情他们并不重视?他之所以给头人普及有关国家的认识,就是在告诉他们,你们对比一下就明白了,国家比部落优势大太多,那么凭什么你们会认为蚩尤领导的部落联盟会打败黄帝领导的国家?

不错,现在的黄帝照比当初的黄帝是有点昏头了,但是离昏庸还有很远的距离,而且国家因为制定了严密的制度,即使他本人的工作有些懈怠了,那些已经设定的部门仍在高速地运转着,并没有影响国家的运行。眼前的这些人因为不了解国家领导机构的核心作用,就产生了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的情绪,这是取败之道。银灵子虽然看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不敢拂了众人的情绪,只能把这些话憋在心里,眼里射出的目光是惘然的,因为他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这些问题。

这主要是国家一词是个新生事物,普通的人们认识新生事物需要漫长的过程,如果给现在的人讲这番道理,中学生都会明白,因为国家专政机构经过几千年的经营,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国家的能量有个大致的了解,那个时候不行,即使如蚩尤这样的人杰也是一知半解,难怪银灵子会感觉惘然。

明朝有个皇帝十七年不上朝,不临政,国家机器运转不误,朝廷照旧稳如泰山,民众照样生活安定,这就是国家统治机构的强大魅力所在。因为管理国家不是靠皇帝一个人或者一两个部门所以即使皇帝昏庸不干活个别部门不理政也不会让国家机器瘫痪

“好了,银灵子,你可以下去了。”看见没有人愿意听银灵子的讲解,蚩尤下达了命令。银灵子只能失望地看了蚩尤一眼,虽然心有不甘,却不能不让出演讲的舞台。

因为银灵子并没有说出不能出兵的理由,甚至没有提到这件事,蚩尤只能认为大家的意见是正确的,下面需要研究出兵的具体时间和具体部署,因为这关系到每个部族的实际利益,争论又是不可避免的。大家既然都认为这次出兵一定会胜利,当然愿意充当前锋,因为前锋部队不但容易立功,还容易抢夺胜利果实。这些部族之所以愿意打仗,抢夺别的部落和黄帝国家的财产是主要驱动力之一,所以谁也不甘心落在后面。就打仗本身而然,这是好事,证明部队士气高昂,士气高昂的部队容易打胜仗,蚩尤懂得这个道理,因此看见大家为当前锋,争的面红耳赤,非但没有劝解,反而笑眯眯地看着,其实蚩尤也是无奈,因为联盟首领并没有绝对的指挥权,不能强行命令部落首领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如果采取霸王硬上弓的做法,就会引起对方的不满,最后产生的后果可能就是逼使对方离去,进而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蚩尤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他不会做这种蠢事。

争论最厉害的几个人当中,绿威虎图吵的最激烈,蚩尤当然倾向于他,因为绿威虎图打仗勇猛,率领氏族投靠蚩尤部落最早,对蚩尤也最为忠心和钦佩,这样的人,任何领导都不可能不喜欢,不倚重,所以在相持不下的情景下,蚩尤看见天色已晚,知道争论下去,只怕到明天早上也不会有结果,就暗示自己部落的几员大将出头支持绿威虎图。

虽然蚩尤本人没有明确表态,但是他手下的重要将领表态支持绿威虎图,态度就明显了,虽然也有部族头人不高兴,但是蚩尤没有出头表态,你不能指责蚩尤做事不公,这件事就算定下来,争吵才算结束了,就这样绿威虎图就成为了对黄帝部族发难的先锋官。

会议结束之后蚩尤指挥的数万大军就兵出东瀛,沿着大路像西方杀来,一路上气势如虹,势如破竹,尤其是先锋绿威虎图威风八面,势不可挡,路上那些没有归附黄帝的中小部落,要么望风而逃,要么选择了投诚,没有任何部落敢于和蚩尤的大军兵戎相见。这样的气势只能用车辚辚,马萧萧来形容。如此雄壮的阵容来攻击,黄帝再不知道岂不成了聋子,瞎子?真就成了昏君了。

其实蚩尤大军刚刚出动,黄帝就得到了消息,因为他手下有得力的干将,有各司其职的部门。力牧手下的斥候头领在第一时间就把消息告知了力牧,力牧自然禀报了风后,风后又告诉了黄帝。正处在享受之中的黄帝听到了蚩尤造反犹如被当头被浇了一盆冷水,发热的大脑醒醒过来,知道马放南山有点早了,对头并没有睡大觉。炎帝手下的大将蚩尤真的反了。

联合了炎帝部落,组建了国家之后,黄帝明白在华夏领土占主流的中原地区,他的真正对头只能是不甘寂寞的蚩尤了,但是又感觉蚩尤领导的联盟部族的实力虽然不小,但是还不足以和他领导的国家抗衡,不一定有胆量造反。就是说,对蚩尤的重视程度不够,他只是没有想到在蚩尤造反的短短时间里,没有得到炎帝部族支持的蚩尤部落联盟发展的那样快,到他得到蚩尤部队大举西下,蚩尤领导的部落联盟已经有七十二个部族之多,论人口比他领导的国家差的不多,论地盘小不了多少,心理明白“狼来了”是货真价实的。

蚩尤的部落西下攻打黄帝部落主要营盘有两条道路,一个是直逼河北,这一条路离山东最近,而且这一代土地肥沃辽阔,牧场丰厚肥美,水资源充沛。另外一条就是渡海抢占辽东。后一条路过于艰辛,就当时的运输工具来说,渡海难度太大,他相信蚩尤部落不会走那条路。当然,他们还可以沿黄河路线出发,顺着河流找到长江和黄河的交汇口,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只是相比前面两条路,这一条路更是曲折蜿蜒,何况长江以南多数地区还处在原始状态,少有可以掠夺的财富,开辟一个过于原始的地区,代价是很大的。蚩尤不是圣母,当然不会在做出巨大牺牲之后为他人去做嫁衣裳,因此他不会选择这条更加艰辛的路,如此一来,双方的过早碰撞就不可避免了。孟子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古往今来的一切战争都是为了争夺利益,冠以任何美妙的词汇都是在为丑恶的行为遮羞。

至此黄帝知道了此战的厉害,对手的强大,连忙召集手下重臣开会,连远路的炎帝都被从荆楚招来了,因为炎帝农部金正的位置并没有被取消。黄帝看见炎帝被发配到荆楚之地并没有怨言,蚩尤造反也没有参与早就有了悔意,决心这一仗打完把炎帝召回朝廷**。

在讨论如何迎战的一开始,多数将领都主张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也是当时敌对双方遇到战争时候都习惯地采用的方法。

对于就要到来的决战,黄帝有不同于大家的想法,他明白首先要确定战略方针,战略错了,多好的战术都于事无补,在这个方面,黄帝是当时华夏大地上独一无二的的军事家。当然他不是读兵书战策读来的,因为当时还没有兵书,文字也刚刚起源。当然也不是做梦得来的,像九天玄女梦授兵书给宋江,那是小说家的杜撰,黄帝的军事才能和狼有关系,从十四五岁开始,黄帝就和狼打交道,那个时期的野羊非常多,因此狼也非常多。但是狼捕猎要讲究战略战术,即使是孤狼捕获也不能鲁莽行事,因为狼明白,体力对它来说意味着生存,因此在每一次捕猎之前都会储存好体力,所以体型并不高大的狼能够成为捕猎高手,不是靠牙齿和四肢,而是靠大脑。

在和狼斗智斗勇的过程中,黄帝悟出了很多战略战术,由最初一个月猎杀不了一头狼,变成了后来每天可以猎杀一头狼的惊人记录,因此黄帝部族中,很多人家用上了狼皮褥子,这得意于黄帝的高效率猎杀。无独有偶,在后来的历史上,华夏民族另一位大英雄的战略战术也来自于狼,这个人就是成吉思汗。

看见大家争执不下,黄帝说出了自己的战略方针:疲敌之计。黄帝告诉众位大臣,蚩尤是员勇猛十足的战将,其部下有许多士兵也是人高马大,麾下各个部落都是倾巢而出,兵力远远胜于己方,士气高昂。黄帝算定,蚩尤大军一路西来,肯定没有对手,这更助长了他们的狂傲气焰,此刻硬碰硬的大军决战,即使赢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既不想自己国家的子民损失太多,也不希望对蚩尤的部落过多地杀戮,因为在黄帝心里有这样一笔账,如果打败了蚩尤,他所统帅的部众就变成了自己的子民,因为黄帝很想占领山东这块养育出蚩尤这样英才的风水宝地,让这块土地进入中国的版图,子民成为他的部署,如此一来国家的规模就更大了,所以减少无谓的杀戮是必须的。这个时候的黄帝恢复了英明神武,思考事情绝对不会急功近利,让深远的战略定力定格在脑海里,他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自己的战略方针。

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具备普通人不具备的视野和心胸。黄帝为了怕臣下不清楚他的战略意图,最后做了具体解释。

“蚩尤的部族大举而来,当然要急于求战,因为他们不可能带太多的粮草,如果我们立刻和他们决战,正好合乎蚩尤的心意,对我们并不利,相反,我们采取逐次抵抗的方针,就会拖延决战的时间,那样一来,他们前进的脚步当然会慢,粮草的问题就会突出。然后选择合适时机,有利于我们的地形地势,集中主力部队决战,这个时候的胜率就高了。这就是斗勇不如斗智的原因。”

这种打法还有一个好处,可以麻痹对手,因为逐次抵抗只能选择少量部队做守势,对方因为占有人数的优势,如果没有特别好的地势做依托,坚守的部队是挡不住对方的轮盘进攻的。冷兵器时代人数多的一方无论从心里上来说,还是从实力上来说,都占有优势。如果蚩尤的大军一路获胜,最后轻敌是自然的。当然,蚩尤也是著名的战术家,做这一切的时候,痕迹不能太明显,如果被蚩尤看破,就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了,所以黄帝没有捅破这层窗户纸,给大家传递的信息是要打持久战。因此黄帝问炎帝,库府的粮食存量可以不可以打持久战。炎帝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按照一般情况来说,黄帝夺去了自己的居住地,又把自己发配到荆楚之地,炎帝应该心生怨气,生出反心,至少他部下的几员大将都是这个心理,但是炎帝没有。原因当然不是软弱。炎帝性格再好,也曾做过一方诸侯,脾气还是有的。炎帝之所以没有离心离德,首先是看好了黄帝建造的这个国家,的确比原来的部落好很多,因为有了统一的规矩,统一的刑律,统一的文字,社会的秩序照比原来好,做事情的效率比原来高,每一个重要官员只负责一个方面的事情,容易处理好事情,百姓有事情也知道找谁,因为有了法律的约束,犯罪的人数急剧下降,较之部族时候的随意性来说,刑律比较公平,因此社会秩序平稳,大家能够安居乐业,他们这些主管某些事物的大臣清楚哪些事情是该自己做的,哪些是该别人做的。一切看起来都井井有条,所以国力上升的很快。

以他主管的农业为例,因为可以集中精力处理农事,他有了富余精力,所以今年又发现了几种“野草”可以食用、种植,他的实验如果成功,明年就可以大面积推广,如此一来,百姓的食品就多了。本来他就热心农业,现在做起来非常顺手,牵扯精力的事情少了,使他感觉省心省力。至于功名利禄,原来就不是很热衷,也从来没有想过称霸一方,所以只要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心情就舒畅。以炎帝的性格和年龄,过平稳的日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因此怎么可能费尽心力准备造反?去争夺原本自己就不大喜欢的东西?

听见黄帝问库存,他告诉黄帝,今年新建的几个较大的粮仓,已经装满了粮食,就是遇到歉收年,也够国家用一年半载的,何况夏粮的丰收已经在望,今年的收成要比去年提高两成以上。如果秋天建成的水库可以使用,明年就是遇到大旱,也能保证百分之五十的土地上能够长出庄稼来。此外根据黄帝的发明,他已经命令远离水源的地方打了几百口井,这些井会发生作用的。

听见炎帝这样说,黄帝深感欣慰,明白炎帝非但没有抱怨,还是兢兢业业地工作,一年中做了这么多事,每件事都事关国计民生,很是感动,就当着大臣面,重点表扬了炎帝。既然粮食没有问题,黄帝心里就有底了,知道和蚩尤打持久战有了资本,其余的事情就是差一点,也不会影响战争的进程。

随后黄帝问炎帝,库里的粗麻织成的布匹存量有多少,加工军服需要多少妇女,因为战争一旦开始,服装是除了粮食之外的另一大消耗资源,炎帝告诉黄帝,服装按照现有的士兵数量,每一个士兵都有两套夏装和冬装,如果不够,可以立刻开工,至于储备的粗麻和丝绸,三倍于现有的服装。

黄帝听到这瞪大了眼睛,不由自主地走下座位,给炎帝鞠了个躬,眼里的欣慰是难以言说的,他没有想到炎帝会把工作做的这样好,远远超出了他的希望。

“炎爱卿,如果这一次战胜了蚩尤,你是首功。”

炎帝则大度地一笑,什么也没有说,因为他所做的这一切,不是为了得到黄帝的表扬,在他的感觉里这是分内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夸赞的。

炎帝的坦荡,大度被大家看在眼里,没有人心里不敬服的。尤其是提出把炎帝迁往荆楚的风后,脸上热热地,仿佛炎帝用高尚的人品,无与伦比的道德在回应他的怀疑,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

黄帝发现了气氛有点尴尬就转换了话题,刚才他那样做,不是想给谁看,是一种言不由衷的行动。但是他并不想由此引起部下的郁闷,大敌当前,大家拧成一股绳才是必须的,由此把目光转向了力牧,问他军备储存的情况,这也是黄帝必须心中有数的事情,尤其是弓箭的储备够不够用,必须做到心里有数。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