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五帝正传第七章小说:五帝正传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3/9/15 16:44:32 五帝正传第七章 国家既然建立,大小官位也分配完毕,国家的规模已经具备了雏形,黄帝终于松了一口气,第一步迈出去了,剩下的事情按部就班去做就可以了,黄帝多少有了到站的感觉,准备享受胜利成果了。 黄帝做的第一件事是纳王妃。原来的黄帝只有一后一妃,哪里够用,虽然他不能像后世的皇帝那样广选嫔妃,弄个三宫六院七十二偏妃,十个八个总要有的,因此一口气纳了八个王妃,既然新王妃有了,就要有新房子。原来的房子又小又破,当然不应该是大王居住的。还有,原来没有正式宫殿,朝廷议事的地方过于简陋,都要推到重建。于是黄帝开始了大兴土木,建后宫的宫殿,建高大的议事大厅,大王和大臣议事有了像样的房舍,这些事请自然引起了炎帝手下的很多人的不满,毕竟黄帝手下和他后来招募的部落首领,原来居住的地方都很随意,如此的建筑靡费钱财是一目了然的。 黄帝当然也听到了风声只是不以为然,不过黄帝的道理是:现在是国家了,他是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居住简陋有损大王形象,王宫议事当然不能等同于部落议事,一定要分出上下尊卑,宫殿建的高大宏伟是必须的,大王出入前呼后拥,有人保护也是必须的,否则大王不就等同于过去的部落首领吗?大王的威仪何在?没有了大王的威仪大王的名称就失去了意义,很难对部下产生威慑。 当然。除了建筑王宫,膳食也要区分开食用,大王不能像平民百姓那样,膳食过于简单,以温饱为主,大王的膳食要对身体健康有益,还要大王爱吃,品尝美味是必须的,因此黄帝后宫就有了专门为黄帝做膳食的厨师班子,这些人的中心任务就是伺候好黄帝和他的嫔妃。至于穿的也要改进,后宫和主要大臣可以穿丝质衣服,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味地穿粗麻织成的衣服,尤其是黄帝的妃子嫫母发明了丝绸纺织车之后,丝织技术突飞猛进,用蚕丝织成的服装已经不再是稀罕之物,连一些富商家里人也可以穿戴了,黄帝和他的家人贵为王族,怎么可以被低贱的商人比下去? 做了大王之后,黄帝为了不让武功荒废,就选择了喜欢的熬练筋骨的方式——打猎,当然了,现在的黄帝狩猎是一种奢侈行为,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几个人,每一次出行最少都是几百人,这些人在路上难免不骚扰百姓,有时候还会践踏庄稼,打到野兽之后就地烧烤,大快朵颐,破坏环境,随意地制造垃圾是难免的。 总之一句话,黄帝当上大王之后有了马放南山,奢侈享受的味道。但是幸运的是黄帝手下的重臣还能够居安思危,勤勉任事。尤其是宰相风后,仍旧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因为他明白,刚刚建立的国家并不稳固,内忧外患都有,尤其是当大挠像他禀报夸父等人经常聚集在蚩尤那里,鼓动炎帝独立出去,他感觉这件事很严重。因为他知道,炎帝手下的很多大将对黄帝的权力分配严重不满,虽然炎帝本人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但是时间长了,难免会不动心,风后知道炎帝在原有的部族中,在阪泉的民众中,威望极高,如果他活心了,有了反意,振臂一挥,是可以做到一呼百应的,这就是严重的内忧,何况他手下有蚩尤这样的人物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会产生连锁效应的,这些是必须警惕的问题。 风后为此找到黄帝,对黄帝讲了这个危机。“有这样严重?”黄帝皱着眉头问。看神色是不太相信。 “实际情况可能比我说的可能更严重。”风后回答。“炎帝是个老实人,但是蚩尤不输给省油的灯。九黎族是个大部族他身边有一群兄弟。” “你说怎么办?”黄帝问风后。 “阪泉这个地方,原来就是炎帝和他手下将领的领地,炎帝他们对这里极为熟悉,民望也高,在他们没有造反行动的时候,我们也不能随意大开杀戒,一旦造反,因为有了地利和民意,就容易形成燎原之势,我的意见是把炎帝他们迁离这里,让他们失去根基,这样即使有人反叛,呼应者也可能没有几个,很难造成巨大灾难。” “你是说,让炎帝的部族离开这里?他们是不会愿意的,而且如此一来我们就有鸠占鹊巢的嫌疑。”黄帝皱着眉头说,感觉这样做有些不妥。 “意见肯定有,如果他们有反叛之心,晚反不如早反。我们现在有能力处置,一旦外部环境对我们不利,他们再有所举动,那样我们会非常被动。可是当他们离开这里,去新的地区就需要时间经营,加上路途遥远,讯息不通,就不容易形成内外勾结,对我们的伤害就有限。大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风后看见黄帝不同意自己的主张,就加重了劝说的语气,风后这样说当然不是无的放矢,随着东夷蚩尤部落的崛起,他已经感受到了危险,因为蚩尤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本来就反对炎帝归顺黄帝当初他领导部落投靠炎帝本来就很勉强就有巨大野心炎帝现在成了黄帝的臣子和他们一样自己吞并炎帝部落没有这个可能了但是他有自己的部落和亲信大将他们和他一样都不愿意做别人的臣子蚩尤等人是最不安定因素。可能会成为黄帝的劲敌,如果炎帝和蚩尤联合起来,新生的王国就危险了。作为宰相来说,黄帝没有预见到的东西,他想到了必须拾遗补缺,这是他的责任,否则就是失职。 黄帝听风后提到外部环境,心中一凛,有关蚩尤的传说,近来越来越多,不仅仅是风后提起,大挠也提醒过他,看来还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国家刚刚建立,黄帝不想打仗。蚩尤有野心他也早有耳闻 “好吧!你拟定个具体计划,看看炎帝他们迁往哪里合适。”黄帝想想同意了,毕竟风后的顾虑不是空穴来风。 但是黄帝就没有去想,这样的处置对炎帝是不公平的,因为炎帝并没有反心,而是任劳任怨地帮他打理农业事物,每一分对炎帝的不公,都会加重炎帝手下将领的怨气,炎帝的宽厚,仁爱深得民心,伤害炎帝这样的好人,会加速失去民心的。当然,后来黄帝懂得了这个道理,进行了补救,这就是明君和昏君的区别。 风后给炎帝他们选择的地点是没有多少开化,远离文明的荆楚一带,那里的很多部落还处在原始社会的中期,刚刚脱离母系社会。不过对中华民族来说,这到不是坏事,因为炎帝过去后,给当地带来了新的生产力,加速了那里的百姓从愚昧落后走向文明的时间,这当然是后话。 处理完了这件事没有了炎帝部落反叛的威胁,黄帝又开始了放松自我,命令伶伦制作音乐,舞蹈,供自己享受的时候使用,黄帝对音乐有着天生的敏感,尤其喜欢歌功颂德的喜乐。晚饭的时候就会一边用饭一边命令乐师弹奏喜乐,命令歌舞伴舞,这一点和古时候很多昏君没有两样。在醉心的舞蹈伴奏下,喝着美酒,看着美人起舞,感觉自己就是神仙。这还不算,他还带着嫔妃以巡视社稷的名义去旅游,每到一个地方,迎接的官员要黄沙铺地,即劳民伤财,也影响官员的正常工作。 黄帝的种种贪图享受的无作为,很快被蚩尤听到了,蚩尤部下就添油加醋他们自然把一切报告给了蚩尤。那蚩尤听说后会怎么做?蚩尤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我们现有的记载中,无不把蚩尤写成了生番形的妖魔鬼怪,其实这是历史的错误,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蚩尤这个人吧! 其实公平一些来说,华夏民族的远祖是由皇帝,炎帝,蚩尤这三大部族组成的,他们都有功于华夏社稷的形成。华夏民族正是有了这样的三个人,才把数以万计的大大小小部落归结为几个强大的部落,最后被黄帝一统天下,形成了真正的华夏帝国。蚩尤和炎帝的贡献一样,合并收拢了八十多个部落,在投靠炎帝之前几乎统一了山东半岛的所有部落,正因为这个原因,黄帝打败蚩尤的时候,毫不费力地就治理了山东,如果没有蚩尤的合并和收拢,黄帝一个个的征服过去,时间就会很久,自然就可能推迟中华文明的进程。 当我们扒开了历史的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就不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历史。我们当今的历史绝大部分是由带有儒家思想的文化人撰写的,而儒家强调的是帝王的正宗,当他们确定了炎帝和黄帝是正宗之后,其余的民族,部落自然就成了他们笔下的“夷,”这是带有严重贬义的字眼,是反派角色,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导致了我们的史观缺少了公平,历代百姓在他们引导下,自然不自然的顺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把蚩尤视为牛鬼蛇神了。 蚩尤出生于九黎族,这是很早出现在山东土地上的一个种族,也是很早进入父系社会的部落,因为开化较早,因此进入原始社会后期文明很早就成为必然。蚩尤既然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早早受到熏陶是必然的。因为天赋的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变得格外强壮,加上部族的男士普遍有好武之风,勇敢,彪悍成为英雄男人的象征。九黎族的男人普遍长得高大魁梧,蚩尤尤其出众。因此在提倡勇武的部族里,蚩尤很快地崭露头角。一次一头猛兽袭击部落,恰好部落里的强壮男子都外出做工,刚到成年男子的蚩尤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手持短棍就和猛兽进行了搏斗,虽然最后被猛兽抓伤了肩膀和胳膊,但是最后打跑了猛兽,保护了部落的老弱妇孺,这件事为他赢得了声誉,大家都赞赏他是个有集体观念,为了他人,勇于自我牺牲的青年。 一次部落里分鹿肉,按照当时的规矩是出力多的青壮劳动力分的多,老弱病残分的少,因为那个时候食品供应紧张,为了保证部落的战斗力,必须让青壮年吃饱饭,如果粮食不够,根本就不分给病残,其实是让他们自生自灭。我们现在感觉这种做法太不仁道,在当时却是必须的,因为青壮年是部落的顶梁柱,一个部落能不能够存在,责任就落在他们身上,这是丛林法则造成的,一切为了生存。当时蚩尤却把分给自己的肉分出一半给了孩子,这在当时是很出格的爱心。虽然没有人表扬他这样做,大家心里还是佩服他的。 蚩尤当选部落首领之后,因为做事厚道,讲究江湖义气,结交了很多江湖朋友,被江湖称作八十一兄弟,按照今天的话说,就是他结拜了八十一个哥们,这样的战绩足够让人眼红的,因为这八十一个结拜哥们都是部落头人都以他马首是瞻,无形之中给各个部落的传播做了最好的广告,因此四周的很多部落开始主动联系蚩尤,愿意听从蚩尤的号令。蚩尤做事公平,勇于承担就成了了表率,因此他当家不过几年,部落就壮大了很多,在和炎帝部落发生冲突的时候虽然打败了炎帝但是并没有能力吃掉炎帝部落后来明白了炎帝治众是以柔克刚极为高明的管理部众的办法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做出了让所有人吃惊的举动率领部族投靠了炎帝只是在炎帝部族和黄帝部队发生碰撞的时候,炎帝的举动让他不信服因为他不相信自己的部族武力不如黄帝部族因为这个时候他直接,间接领导的部落就有七十二部之多,论军事能力成了黄帝统治的国家里最大的军事威胁。所以风后等人的话他不能不多想一些了炎帝手下有这样强悍的大将这就是不安定因素的伏笔 六 如此看来蚩尤部族的人力照比黄帝部族不遑多让,中原地区两大政治军事集团规模有点旗鼓相当,领导人又都很有能力,不甘寂寞,为了争夺主导权,最后的交锋是不可避免的。黄帝打败了炎帝战据了河北地区之后,再进一步是必须的,那么眼前的路有两条,一个是征服辽东,那里随着红山文化的崛起,人口变得稠密起来,进入了父系社会的后期,另外一个就是山东九黎族占据的地方,这里因为是蚩尤的后方基地蚩尤又是炎帝手里最强悍的大将九黎族有了蚩尤这样的英杰支持,农业发展很快,因为蚩尤和炎帝一样重视农业的种植和研发,手工业开展的很好,蚩尤还告诉九黎族人大力发展盐业工业,如此一来九黎族在蚩尤亲自领导下的部落在经济能力上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后来蚩尤还改进了冶炼技术,九黎族发现了铜矿和锡矿石,部队武器有部分兵器可以用青铜来制作了,这在当时来说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就是同样用锡和铜做成的兵器,因为冶炼技术的提高,蚩尤部落使用的兵器,无硬度和柔性都超过了黄帝的军队。可惜炎帝没有政治野心不大重视军队建设否则让部族人都使用青铜兵器黄帝的部队就不可能是对手 有了一顶一的兵器,对于拥有雄心壮志的蚩尤来说,建立一支强大军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一点他和炎帝不同,蚩尤格外重视军队的打造,因为他明白,自己部族要向外发展,扩充土地,没有强大的军队是不行的。因此不但是自己的部落,就是九黎族归附的部落,蚩尤也命令每一个青壮年男子都要参与军事训练,就是说,在蚩尤领导的部族,虽然人口不如黄帝的部族,但是军队的数量,要超过黄帝本族的军队,而且黄帝本族部队拥有的车奇兵他们也有,规模和黄帝军队的车奇兵旗鼓相当。有了训练有素的部队,一等一的兵器,加上经济实力不差,不进行扩充土地,扩大部族是很难心甘情愿地做黄帝的臣子那不是蚩尤的性格。何况和黄帝一样,蚩尤同样拥有统一中原,占领中原的雄心壮志。 尤其是斥候不时来报告来报告,黄帝在建立国家之后开始了享受,甚至带着嫔妃游山玩水,蚩尤感觉机会难得,就和手下的智囊加主要将领合计,把九黎族的势力沿黄河一带进行扩展,如果黄帝发现了派部队出兵,借势消灭黄帝的部族,做整个中原地带的部落首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蚩尤召开了部落首领的战前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人不包括炎帝手下的亲信大将主要是他的结义兄弟,还有九黎各族部落的主要头领,这次秘密会议的规模很大,是一次决定蚩尤部落前途和战略方向的大会,蚩尤充分地给了部下的**权力,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开会的地点就在现在的东瀛附近,蚩尤的**大厅里。 “今天这个会,是决定我们西进还是原地不动做黄帝臣子的大会,各位兄弟将军都可以拿出自己的看法,谁先说话?” 小型的军事会议,大家是经常参加的,因为遇到事情的时候,蚩尤喜欢召集大家商量,好听一点的叫做蚩尤的**作风好,其实开始的时候是出于无奈,因为蚩尤只是一个部落的首领,手下的某些部落虽然听招呼,只是真正的决定权在部落头人自己手里,听不听你的话部落头人说的算,蚩尤并没有决定权,这就是部落联盟和真正的国家对比的最大劣势,议事的效率不高,这是**政权最大的通病。 蚩尤不是黄帝,也没有黄帝的大聪明,黄帝想出了建立国家政权这样固本培元的办法,蚩尤并没有想出解决这个弊病的办法,后来这种议事制度就成了规则,因为参与的人多,每一次议事都可能吵翻天,最后结果就是马拉松,时间花费不少仍旧不能解决要说的事情。当然最欢迎**议事制度的人都是小市民,或者是拥有小市民心里的某些人,因为没有**制度,就意味着他们没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才干被限制了,就会怨气冲天,甚至会感觉任何人都不如自己。后来某些人为了迎合这部分人的心里,建立了**制度,结果就是,只要研究事情就是没完没了地争吵,当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举手表决,这种表决的结果是看反对支持的人数多少,而人数多的一方会获得胜利,结果就是多数人做出的决议往往是错误的。因为多数人的思维是大众思维,小民思维。大众思维其实就是愚昧落后短视胆怯的代名词。 专治体制虽然问题同样不少,但是只要带头大哥是英明的,所有问题都不会是问题,效率要高过**体制几倍,甚至几十倍,小市民们当然不会管这些,因为他们主要关心的是个人利益有没有丢失。 第一个站起来说话的是绿威虎图,他的部落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本人勇猛善战,武艺高强,性子又急,因此遇到议事总是当仁不让地抢先说话。 “大头人,我们的部落联盟现在是人强马壮,只是土地狭小,大片的好地方都在东边,投靠炎帝头上已经有了帽子,现在又多了个黄帝婆婆越多越不好做事凭大头人您的英武神明就不该寄人篱下完全可以独挡一面现在到了该招兵买马扩充土地,增加人口的时候了。如果大头人决定出兵,我愿意做先锋。” “我看虎图头人说的没有错,我们九黎族联盟这几年占据的地方农业收成不错,战车部队也建立起来,士兵们手中的武器是一流的,这些东西不是拿来做摆设的,是要用它们开疆扩土的。时机既然到了,就不能犹豫,炎帝怕黄帝我们不怕大丈夫要独立于天地之间不能仰人鼻息活着,要大刀阔斧地前进,增加我们的生存空间。”强梁随后说,他也是喜欢打仗的那种人,因为他的部落是以放牧为主,对土地森林的需求超过农耕部落,如果不是实力不济,早就独自动手了。过去对于弱小部落的抢劫,一直是他的部落聚敛钱财的方式之一。因为以放牧为主的部族,没有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很多生活必需品都需要拿马匹,牛羊去换,代价太大,所以部族的生活水平不如其它部落。他之所以投靠蚩尤,参加蚩尤的部落联盟,是因为蚩尤部落每年需要很多马匹,蚩尤部落农耕,冶炼,采矿技术都很高,部族富裕,加上蚩尤做事大方,交换的时候给的价格高于一般的部落,从来不和他们计较,因此心甘情愿地做了蚩尤的部署。他知道本人没有蚩尤的本事,部族想发展扩大,只能是在大树下面乘凉。 有了他们两个人带头发言,一时之间主张像西推进,愿意扩张势力的声音就成为了主流声音,这些人都认为,蚩尤领导的联盟势力强大,天下无敌,而眼下占有的土地并不匹配,扩张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况且收拾了黄帝部族天下人就会畏惧—— “我们西进,最大的拦路虎是黄帝新建的国家,但是我们之间如果发生冲突,暴发大战,一定可以胜利。为什么这样说?大家听我说个明白。”这一次说话的是烛九阴,他在部落首领中,素以足智多谋而闻名,其实他不过是拥有一些小聪明而已。“黄帝的这个国家是刚刚建立的,根基不牢,内部不稳,我最近得到手下人报告,黄帝把炎帝赶到了荆楚一带,那里是什么地方?蛮荒之地,炎帝原来的地盘成了黄帝部族的居住地,这不摆明是鸠占鹊巢?炎帝的很多手下原来就对黄帝做事不公不满,现在又受到了明显地歧视,他们肯定会怨气冲天。只要我们派人和炎帝的人联络,说不定在我们和黄帝军队打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倒戈。到时候他们在背后捅刀子,我们在前面进攻,就会形成东西夹击的局面,因此我们没有害怕和黄帝大军作战的理由,这是其一。其二,黄帝本人也不是当初的那个黄帝了。建国之后,他广招嫔妃,修建王宫,吃饭开始讲究美食,穿衣要穿绫罗绸缎。出行要前呼后拥,还经常带着美人出巡。这已经引起了部下的效仿甚至不满。一座大厦之所以存在,主要在顶梁柱。如果顶梁柱腐朽了,这座房子怎么可能结实?第三是黄帝命令大挠建立了很多刑法,过去在部落里不违规的事情,随便可以做的事情现在非但不能做,做了还有杀头的危险,很多子民肯定不愿意受到新的刑律的约束,不满的人会很多。这就可能造成黄帝在国家里不得民心。第四,黄帝组建的军队是职业军人,他们平时并不从事农业,工业生产,专门训练只是为了打仗,军队这样的做法,士兵的质量是上去了,可是国家的钱粮消费就大了,参与生产的强壮劳动力就不足了,势必给国家造成经济负担,而这些负担都需要国内子民来承担,现在的问题是国家生产力不够劳动力不足,黄帝的国库并不富裕,没有富裕的国库,打仗就没有后劲,因为打仗不仅仅是打前方,也是在打后方。基于这四个原因,我们如果和黄帝打仗,他们必败,我们必胜。” 本来来开会的头人就倾向出兵西向,如今听见烛九阴条理分明的分析,哪里还有一分怀疑,都觉得只要两军相遇,黄帝的部队必然大败,天赐良机如果不用,就是暴殄天物,连蚩尤都感觉烛九阴讲的有道理,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因为蚩尤明白,西进扩充领土,最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的部落。首先九黎族是联盟中最大的部落,兵力强盛,军队众多,其次自己是联盟推举的当家人,分东西的时候,理所当然要多分一份。再说行兵布阵的决定权在自己手里,当然会让自己的部族占据有利地位。自己带兵反叛,炎帝虽然不会高兴,但是领头造反的是自己他不高兴又能怎么样?平时炎帝就有几分忌惮自己。 蚩尤虽然这样想,并没有立刻发布命令,因为他的“军师”银灵子一直没有说话,似乎有不同意见。银灵子不是部落头人,是他麾下的著名战将,在他的部落里算得上是智勇兼备,蚩尤已经习惯,遇到大事要听听他的意见,就在这一片喊好的大叫声里直接点了银灵子的名字,问他是什么态度。 银灵子看见气势汹汹一边倒的喊战声音,本来是不准备说话的。首先自己的地位是个家将,说话的人都是部族头人,身份不等,说出的话来可能人微言轻,如果没有人听,那就是自取其辱。其次是自己的想法如果违背大众的意见,容易遭到攻击,因为以他们身份支持蚩尤会是对蚩尤以极大的尊重,自己却没有这个分量,因此就决定缄口不语,不去招惹麻烦。可是蚩尤又点名让自己说,不说几句肯定是不行的,因为蚩尤的命令是不能违抗的,他是自己的主人。只好站了起来,决定就国家大计这个题目说几句,因为他知道多数部落首领并不知道国家是怎么回事,认为和部落一样,不过是换了个称呼而已,不知道国家和部落在本质上已经完全不同,就因为在本质上完全不同,国家所具有的能量不是部落可以比的,关于这一点,他不知道怎么说,大家才会弄清楚,因为他也不是很清楚国家拥有的全部功能,只是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国家建立后,可以剥去部落中存在的,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在部落中,如果头人突然死去,需要大家重新选举,这种重新选举获胜的权利其实落在两部分人手里,一个是身强力大,敢打能打的人手里,这种人可能是个不错的战将,但是不一定是个合格的管理者。再就是部族人口多的占便宜,因为他们一定会推举“自己人”做头人,其实这个人未必是合适的。他将怎么样去阐述这些问题?自己也不大清楚。怕是很难说清楚。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