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二章 春蚕:卧龙篇(十二)大志小说:时空旅人口述史 作者:光武 更新时间:2023/9/24 23:33:13 周瑜虽死,但他终结乱世、再造太平的梦想,却被诸葛亮、鲁肃等无数英杰所继承,当诸葛亮作为刘备方面的特使,参加周瑜的葬礼时,新任大都督,同时也是周瑜与诸葛亮挚友的鲁肃,把一样东西交给了他。 “这……这是。” 只见鲁肃手中,正是周瑜生前所用的,系着一根红绳玉坠的洁白羽扇。 “当初公瑾羽扇纶巾,大破曹军,他临终前留有遗言,把这个赠给孔明先生。”鲁肃一脸肃穆,双手托着轻飘飘的鹅毛扇,交给了诸葛亮。 诸葛亮也敛容作揖,郑重庄严地接过羽扇,鹅毛做的羽扇很轻、很轻,但包含的周瑜的大志却很重、很重。 李:拜别鲁肃后,诸葛亮登上了回荆州的客舟,而我,正随侍在他的身旁。终于,终于那个在历史上、在演绎中被所有人所熟知的诸葛亮的形象出现了——手摇羽扇、白衣如雪,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接下来的时间里,诸葛亮辅佐刘备统筹后勤、安定后方,他制定法律、打击豪强、发展生产、足兵足食,让在前线开疆拓土的刘备终于不用再日日夜夜为补给、后方发愁。在诸葛亮的努力下,荆州很快摆脱了战乱的摧伤,再一次繁荣富强,一大批有才之人相继被发掘,伊籍、马良马谡兄弟、魏延、霍峻、廖化、陈震、潘濬、冯习、张南、傅肜等……荆楚群士从之如云。 而当益州的士族张松联络刘备后,在庞统的鼓动下,刘备进军西川,开始了“隆中对”的第二步,经过一场“千日战争”,虽然庞统中道崩殂,但刘备却迎来了成功,得到了这块“天府之国”。 在益州,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施展,他开始按照自己“隆中七策”的构想,经营自己的理想世界,而刘备也知人善任,放手让诸葛亮去干,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诸葛亮治蜀。” 我:我知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给了“诸葛亮治蜀”极高的评价——“外联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李(点头):要知道,陈寿他爹因为犯罪被诸葛亮处罚过,连对诸葛亮有怨气的陈寿都挑不出一点毛病,可见自刘备、诸葛亮一脉相承的“王道”政治对于季汉有着多么大的影响。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当刘备平定益州,诸葛亮作为实际上的政务院**推行“新政”时,益州的头头脑脑还是满怀期待的,为什么呢?因为琅琊诸葛家是崇尚儒学的世家大族,这么一个家族出来的政务院**,肯定推行的是孔孟“仁德治国”,也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那一套。 然而,事实证明,他们错了,而且错得相当离谱。 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深知——治理益州的背景是汉末的群雄争霸,像“仁政”“王道”这一套,实施下来没个三五十年是不可能见效的,曹操不会给他时间,孙权不会给他时间。此时的曹操,已经秣马厉兵,对汉中的张鲁磨刀霍霍,如果不能在极其有限的时间里让川蜀大治、万众一心,一旦曹操攻破汉中,就等于一脚踹开了益州的大门,到时候一切都晚了。 治乱需用重典,治暴需用威刑,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益州由乱入治、上下同欲,就必须效法当年的“商鞅变法”,通过严峻、严格、严明的新法,迅速地整顿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团结。 于是,面对律令松弛、刑法倾废,豪强士族肆虐妄为,黎民百姓怨声载道的现实,诸葛亮果断采取“**”,他厉行法治,采取以严济宽、以猛纠弘的强硬手段,不断打击豪强士族势力,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使益州的官风民气大为改观,社会秩序迅速稳定。 然而,诸葛亮改革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却受到了不少人的非议。其中,以庞统之后刘备的“第一谋士”法正为甚。为什么呢?因为法正这个人虽然才华横溢、擅长奇谋,但这位老兄人品实在不咋滴,属于范雎式睚眦必报的类型,当年在刘璋手底下,他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军议校尉(参谋),可谓是“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而现在,投奔了刘备后,自己当上了扬武将军兼蜀郡太守,小参谋一跃成为军区司令,而且“上马管军、下马管民”,放个屁全益州都要抖三抖,那可不得像“还乡团”一样清算自己落魄时的恩怨情仇? 报恩就不必说了,报仇方面,法司令一朝大权在握,立刻反攻倒算、手起刀落,把以前骂过自己、嘲笑自己、看不起自己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统统“死啦死啦滴”。 所以说,一方面,法正是益州本地豪强,代表着益州本地人的利益;二来,法正挟嫌报复、公报私仇的行为,要是按诸葛亮的严刑峻法,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于是,法正对诸葛亮说:“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驰禁以慰其望。”你看,连汉高祖“约法三章”的故事都搬出来了,意思就是说——刘备不是汉室宗亲、高祖的子孙吗?你诸葛亮不是汉臣吗?如今,怎么连老祖宗“宽刑省法”的老传统都丢了呢?说得是冠冕堂皇。 可惜,诸葛亮早就对法正心里的“小九九”是心知肚明。他之所以对法正乱杀人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不知道,是因为他深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法正是益州集团的代表人物,又是为刘备平定大西南立下大功的,此时清算法正事小,寒了益州豪强的心事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儿,卧龙先生才不会做呢。 因此,诸葛亮在《答法正书》中依理反驳道:“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暗弱,自焉己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诸葛亮认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治国理政也绝不可滥施小恩小惠收买人心,用职位去恩宠下级,等到无高位可给时他们就会渐生轻视;用恩惠去笼络下级,等到无恩可施时他们就会滋生慢怠,此乃为弊政症结之所在。如果用严峻的刑罚去震慑下级,待法令贯彻之后,他们就会知道什么是恩德;严格限制封赏官爵,一旦加官晋爵,他们就会懂得什么是荣耀。恩荣并用,互为补充,上级与下级之间就有了秩序,治理国家的要领就体现于此。所以,他坚持“治乱世用重典”,采取严刑峻法、恩威并济的措施来革新政治、纠正时弊。 一席话,让法正心悦诚服,也让法正无话可说,毕竟以法正这么聪明的脑瓜子,怎么会想不到诸葛亮为什么要严刑峻法呢?不是他想不到,只是他不愿意想而已。但法正也清楚——自己的根本利益,在于帮助刘备实现大业,才能功成名就,至于其它的都是细枝末节、不值一提。 而且,清正廉明的诸葛亮也并不想完全放任法正之流的所作所为,毕竟任由功臣勋贵横行坏法,会对社会产生持续性的恶劣影响,为确保有法可依,诸葛亮与法正(一方面用法正的才华,一方面让法正身临其境、震慑法正,实在是高)、刘巴、伊籍等人共同制定《蜀科》,作为一国的法度,坚决实行由“人治”过渡到“法治”的方略,通过一系列法律条文来规范社会秩序、约束道德行为,达到震慑人心、劝善规恶的目的。这部法律为什么叫“科”不叫“律”呢?因为刘备政权是以汉献帝为正朔的,作为汉献帝的臣子,制定国家的法令(律)是篡逆的,因此只能制定地方的法律(科)。诸葛亮相信,只要这套法律形成,就不会再有人凌驾于法统之上恣意妄为。 《蜀科》问世后,蜀地的社会风气迅速扭转,一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且凝聚团结的社会气象、政治气象正在形成。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历来主张“心如秤,不能为人轻重”,他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赏不遗远,刑不阿贵”,执法公允无私,才能使民众心服口服。此外,诸葛亮虽然注重“依法治国”,但却不是“唯法律论”,而是更注重思想教化的重要补充作用——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而要为了让受罚者不再犯错而惩罚。他反复强调“教令为先,诛罚为后”,他竭力反对“不教而诛”,而是注重防患于未然,积极对民众进行普法宣传,鼓励并引导臣民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以避免犯罪。 就这一点来说,诸葛亮的新法,超越了商鞅的变法,实现了“法治”与“德治理”的统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是诸葛亮“法治”建设的结晶,也是他社会思想最成功的实践。 “诸葛亮治蜀”短短三年,益州便从刘璋时代的混乱无序,一下子成为了组织严密、风气肃然的强大地区,有力地支持了刘备与曹操争霸汉中的军事行动。曹操、孙权都以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这来自大西南的经济奇迹、社会奇迹,他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势力诞生了!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