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夏朝传说:第一章>夏朝传说第八十九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夏朝传说第八十九章

小说:夏朝传说:第一章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4/4/2 11:37:48

夏朝传说第八十九章,少康担任土口子地区的最高领导者——牧正,一晃,几年时间过去了,他也由少年长成了青年,土口子地区也由一个散居的山民区,形成了生活配套齐全的城镇区,无论是可耕种的土地,还是居住人口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少康也由一个不大被人看得起的少年管理者,变成了多数人敬仰的“小王爷,”当然,后一个称呼是大家知道他的祖上是禹启之后送给他的。在少康身上既有禹王的灵秀聪慧,也有启的王霸之气,他继承的似乎都是祖先的优点。

少康的管理衙门建立起来,府衙就建在城镇中心的“禹王大道”旁边,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在土口子历史上,也算是最有规模的衙门了。因为有了正规的办公衙门,配套的办公人员队伍当然也就建立起来,为了便于百姓找到衙门,办事情容易,少康命令其余的衙门也在“禹王大道”旁边建立。如此一来,一整套管理体系就建立起来,这座处于原始荒芜状态的地区初步形成了城镇模样。

作为一个和城镇同时成长的青年,少康收获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人气的飙升,民众对自己的认可,威望的传播,这些对于普通百姓没有多少实际用处的软实力,对于一个未来的国家管理者,一个肩负重大使命的有志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只是因为年纪轻轻,少康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但是随着土口子地区的经济一步步走向繁荣和兴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这里定居,做生意,一些从来不涉足土口子的知识分子的出现,少康才知道,一个人的名字有时候会变成巨大能量,能够给地区的繁荣增加很大的经济价值。因为某些知识分子和商人之所以选择今天的土口子,作为他们工作生活的寄居地,大家众口一词的认为:土口子有个优秀的管理者,就是后世百姓一直企望的清君。

府衙的建立,国库收入的增加,土口子县城的建成,导致了新政权的诞生,国库里终于有了富裕银子,这是非常关键的。这个世界上,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个道理开始少康并不明白,但是从治理河道,建设大坝那一天起他就明白了,因此这些年,全力建设土口子地区的经济,扩大本地区的土地种植,人口增加,加速商业市场的建设就成为一等一的大事。事实证明在大方向上,他没有走错路,正是因为他的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才在大家的支持下,改变了土口子地区的过度贫穷现状,让有名无实的衙门真正地建立起来。当然,少康之所以急于让土口子地区富裕起来,首要的目的是留住现有的居民,其次是为了吸引周边县镇的居民来土口子地区生存,生活,因为他已经知道,人口凋敝对他来说是最大的灾难,没有众多的人口,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就是做梦,生产能力不能提高,小朝廷就不会有钱,朝廷没有钱,就没有能力去养军队,而没有军队,民间的力量再强大,也不能帮助他收复故国,报仇雪恨,后一点是他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他含辛茹苦的生存动力。

这一天他的王爷府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因为少康的府衙是敞门办公的,任何百姓都可以随便走进来,要求少康帮助解决困难,因此对于这陌生人,少康并没有格外的引起重视,以为又是让他帮助解决困难的,少康就和蔼地问对方:“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助?”

“不是我有事情需要你帮助,是你有事情需要我相助。”来人**下巴上的山羊胡子说,脸上带着微笑,说话的态度同样和蔼,但是口气很大,双目炯炯有神,似乎和他的年龄不符。虽然来人衣着朴素,甚至有些破旧,但是因为眼睛格外明亮,还是显示出了不是平庸之色。

少康在吃惊之余,注意地看了下对方,看见对方穿着打扮虽然像个农民,但是脸上气色却异于普通人,尤其是颧骨突出,发亮,脸上虽然是饱经风霜的肤色,却不是普通农民都有的沧桑,心里明白,这个人很可能不一般,就进一步放低了身段说:“老伯请坐,不知老伯是何方高人?”

“牧正大人先不要管我是什么人,有一件事请大人对我说真话,市面上的百姓都叫大人是小王爷,老朽想知道,大人是不是启的后人,是不是真的小王爷?”来人并没有回答少康的提问,反而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看起来很没有礼貌,但是来人并没有觉得,说完话后,反而目光炯炯地盯着少康的眼睛看,似乎要用目光阻止少康说谎。

少康来到这里的时候是隐瞒身份的,后来时间长了,加上可欣来这里视察由后缗陪同,当然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消息最后还是泄露了,小王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民间叫开的,但是出于安全的原因,少康并不承认,因此来人才有这个提问。少康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要求证这条信息,但是为了自身的安全,不想被陌生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就反问道:“老伯为什么这样问?我是什么出身,和我现在做的事情没有关系吧?”

“牧正大人不要误会,老夫想弄清楚这件事并没有恶意。”来人看出来少康起了疑心,急忙进行解释。但是看见少康仍是一脸疑惑,知道自己的话不足以让少康信服,但是看见少康并没有否认,就猜到民间的传说看来可信。“大人隐瞒自己的身份,当然有不得已的苦衷。这个老夫能够理解。老夫之所以来到土口子觐见大人,是被大人所作的政绩而折服,因为老夫没有想到,改变土口子地区经济面貌的主政官员会是孩子,就想来看看这个人是何方神圣。来到这里之后,听见了很多人在传说大人的所作所为,就更想看见大人了。当然,老夫也不是完全出于好奇,因为老夫自信,如果大人不嫌弃,老夫可以帮大人做一些事情。”

来人这一番解释,虽然看起来有些啰嗦,语言表达不是很利索,但是话语之间透露出,自己不是个庸才,是慕名而来,少康就动心了。随着事业的扩大,人口的进入,加上内心的焦虑,少康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身边缺少得力的帮手,就是说缺少人才,尤其是大才。尽管这些年来,陆陆续续有人自我推荐过,别人介绍过的“人才”并不算少,但是少康明白,这些人或许是某一个方面的人才,但是都不是他内心中需要的大才。虽然他不知道这种大才应该是什么样的,但是他知道,不是他见过的这些人。为此他专门找过外公可欣,希望见多识广,阅历丰富的可欣能够帮助自己,结果是失望的。因为可欣告诉他,他心目中的大才是可遇不可求的,他从来也没有遇见过,如果有这样的大才,他早就聘用,留在身边做军师了。至此少康才明白,想得到这种大才,必须机缘巧合,不是花钱就可以招聘得到的。当他感觉到了这点,自然就要小心了。

“先生来自哪里?能否见告姓名?”

“老朽名叫孤鸿,原来在太康大王麾下做过官员,后来辞职仙游去了,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流浪,因为听说了大人的政绩,忍不住好奇就赶来了。看见大人年纪虽轻,但是做事如此老成,老朽很是高兴,因此就想助大人一臂之力。”

听说是在太爷爷手下做过官的官员,少康感觉好奇,也感觉到了不一般,因为这个孤鸿是自己辞职的,肯定是不受太爷爷待见的官员。有关太爷爷的所作所为,后缗虽然说的不多,但是外公可欣说的不少,每一次提到太康,都是一脸嘲讽之色。因此太康在少康心理是非正面的形象。如果这个孤鸿一直在太康手里做官,少康是不会看重他的,如今听说他是主动辞官的,这样有内容了,因此就问:“不知道先生因何辞官?”

“太康虽然是大人的先祖,只是不知道大人对先祖的事情了解多少?”孤鸿反问道,毕竟这是涉及到先王的事情,少康和太康又是那样的一种关系,他不能不小心。

“知道的不多,只是听说太康在做大王的时候非常荒唐,不理国政,只是喜欢吃喝玩乐,一次出外狩猎的时候,被大弈追杀,死于非命。”少康回答,并没有尊敬地叫他先祖,而是直呼了姓名。

“太康虽然是被弈杀死的,其实是死在自己手里。他当上大王之后,重用奸臣,把国家当成玩物,不管百姓的死活,因为在后宫玩腻了,经常带着卫队出城围猎,十天半个月不上朝是经常的事情,荒废国事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人心当然没有了,连军队都背叛了他。这才给了大弈这个野心家制造了机会。如果他不是把社稷重器当做玩具,大好的江山怎么可能落在大弈手里,自己也不可能死于非命。面对这样一个大王,只要有一点良知的大臣就不能无动于衷,因此老朽就一次次地劝阻大王,但是大王是充耳不闻。还一次次地斥责老朽。后来看见大王荒淫的不可救药,老朽只能选择辞职了,不然的话,就会枉死在昏王手里。依照老朽的性格,即使想做忠臣,也不会做昏王的忠臣。”

说到这,孤鸿打住了,脸上的奋激之色溢于言表。当然是为了自己生不逢时感觉悲哀。文武全才,满腹经纶的他却遭遇昏王,这当然是大不幸了。

“那么先生来到土口子,会以什么方式教我?”少康迅速地接过了孤鸿的话,虽然他也不喜欢太康,但是太康毕竟是自己的祖上。一个外人当着自己的面,指责祖上的不是,心里当然不舒服,因此换个话题继续刚才的谈话是必须的。

“我自然会帮助大人,但是在具体帮助之前,老朽要知道,大人的志向和人生目标。”孤鸿直言不讳地说,像他这样的大才子,把一身武艺卖给雇主是一定的,但是这个雇主必须是他认可的。中国古代有大才的人,一直信奉学会文武艺,卖给帝王家这个信条,不过前提条件是,这个雇主要拥有帝王的胸襟,或者是帝王的志向,一般的买主是开不出这个条件的,因此大才们也不会出卖自己。

少康虽然不明白孤鸿为什么问他这样隐秘的问题,但是明白必须回答,知道不回答,谈话就要中断,那么他和孤鸿之间的关系就可能结束了。

虽然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少康的脑海里就被后缗注入了收复故国,报仇雪恨的信念,但是这个目标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两个人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来到土口子做牧正,亲自理政之后,少康已经明白,这个目标有多么遥远,凭自己现在的能力要实现目标,是遥不可及的,因此只能把目标藏在心里,默默地耕耘。因此他现在示人真面目是土口子地区的合格执政者,从来不肯对任何人打开真正的内心世界。这不仅是信心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护自身和后缗的安全,因此当孤鸿提出这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对于他来说,其实难以对答。但是在他没有摸到孤鸿底牌的时候并不想拒绝孤鸿,因为他太需要有才华的人来相助了。孤鸿既然可以在太康手下做到大官并且辞职,就说明他不是个贪恋荣华富贵的庸人,他千里迢迢来到土口子,毛遂自荐地介绍自己,如果是真心,当然是来投靠他的。如果他只是想谋个一官半职,用不着提出这样重大的问题,凭自己在本地区一言九鼎的绝对权利,很容易给他安排个职务,看起来他的目标不是这样地简单。这是不是他在告诉自己,孤鸿这个人的确有大才,因为只有拥有大才的人,才会刻意寻找明主,不会轻易地出卖自己。

此刻的少康对于社会和人性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遇到复杂事情的时候不会绕道走,或者简单地给出答案,因此就想了好一会才回答孤鸿说:“先生希望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什么样的目标能够吸引先生?”

看见少康没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题,反而把皮球踢回来让自己去接,孤鸿暗暗感觉新奇,毕竟少康还不到二十岁,就当时的说法还属于弱冠少年,但是这份成熟和机警超过了他的年龄,用行事老辣来评价不过分,脸上就露出了欣赏的笑容。来的时候,孤鸿最担心的,就是少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因为这种靠传言获得的名声,很多是名实不副的,最后导致自己空忙一场。现在看见少康的表演,高悬在心理的石头算是落了地。

“老朽当然不希望大人只是做个优秀的牧正,土口子地区合格的父母官。”孤鸿显然知道少康需要什么样的答案,因此口气坚决地说。

少康听见这样的回答,心理备受震动,他之所以在本地受到极大的拥戴,名声鹊起,自然和他在土口子所创造的政绩有关系,因此这里的民众还有官员,对他评价极好,众口一词的原因,就是希望他做一个能够让土口子发生巨变的父母官。至于超出土口子外面的事情,少有人会去关注,因此也并没有人提示出某些东西,或者希望他有更大的作为。而刚刚见面的孤鸿就展示了与众不同的情怀和眼光,当然要震惊了。只是他不想过分渲染这份震惊,就用平淡的口气反问对方。“先生的话我不明白,任何一个地方执政者,首要的工作自然是把本地区治理好,而不是好高骛远。先生不觉得这样的做法合乎道理?”

“对于一般的地方执政者,如果能够做到大人说的那一点,当然值得肯定。但是我想说明的是,大人不是一般的执政者,当然也就不应该把自己的格局局限在某个地方,并且为了眼下小小的政绩而沾沾自喜。”孤鸿冷笑地说,说话的语气冰冷,似乎在故意激怒少康。

少康本来的目标就不在于此,怎么可能被孤鸿的话激怒,反而在孤鸿的冷言冷语里读出了他潜藏在内心的东西,那颗被拨动的心弦就再也安奈不住了,因为至此他已经明白,站在他面前这个一脸风霜的老人,绝对不是他的外表所展示的那样平凡,质朴,至少这是个有野心的人,他的身边不正是缺少孤鸿这样的人么?

“那么在先生看来,我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呢?”

“大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由老朽决定的。不过老朽可以提醒大人,大人的祖先大禹和启,都是英明的君主。”孤鸿不知道少康心理的真实想法,只能凭自己的猜测,用这样的语言启示对方。如果对方只是小富即安类型的,他就可以拍屁股走人了,没有必要在少康身上浪费时间。

少康看见孤鸿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希望,明白再和孤鸿兜圈子就是浪费时间,也是对孤鸿的不尊重,因此脸上浮现出歉意的笑容,对孤鸿说:“先生真正知道我的内心,作为禹王和启的后人,国破家亡的确是我时刻不能忘怀的,复国报仇自然是我生存的最高目标。但是先生知道,凭我现在的能力,占据的地盘,做到我想去做的事情,就是做梦,希望先生帮我,我也可以拜先生为师,先生以为如何?”

看见少康终于打开了心扉,对自己敞开了心胸,孤鸿脸上露出了笑容,心说凭自己的阅历,年龄和学识,做少康的老师不算辱没了少康,就欣然地说:“只要大人拥有远大的志向,抱有收复故国的雄心壮志,老朽自然愿意鼎力相助。”

“老师在上,弟子给老师磕头了。”少康看见孤鸿答应了自己的请求,立刻就趴了下去,给孤鸿磕下头来,而且是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

“小王爷请起。”孤鸿伸手扶起了少康,脸上堆满了笑容。虽然当年因为太康的胡作非为,他一怒之下辞职,离开了太康,但是对故国的感情并没有减少,只是怒其不争罢了。当夏国沦落,落在大弈的手里,他是异常愤怒的,因此多年来,一直在四处奔走,寻找禹和启的后人,准备为复国做出最大努力,但是结果是让他失望的。仲康上位的无作为,相的庸庸碌碌,后来被赶出王庭,再后来寒浞杀死大弈篡权,没有一件事是能够让他开心的,给予他希望的,于是他离开了京城地区,漫无目标地四处游走,最后来到有仍氏的地盘。这里远离京城,民众质朴,环境到也安静,孤鸿就在这里定居下来,独自的修炼文武功夫。随着少康出现在土口子地区,成为这里的管理者,名气越来越响,渐渐地,他的耳朵里也灌满了少康的名字,但是他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后来听说少康是相的儿子,才上心了,就关闭了自己独居的茅庐。来到了土口子亲自查访。当他看见土口子的巨大变化是吃惊的,因为这个地区他曾经来过,看见这里土地荒芜,人烟稀少,不容易发现他需要寻找的人杰就放弃了。没有想到几年之间,这里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而且这个变化是因为少康的出现,而少康只是个年龄没有达到弱冠的年轻人,这当然让他动心,因此就一路寻找到少康的府衙。

现在,经过和少康交谈,孤鸿感觉到了少康和同龄人之间的巨大差异,尤其是他的过早的成熟和老练,让他感觉少康的确是个可造之材,当然就想辅助少康成就大业了。

“师傅,学生虽然有心振兴祖业,收复故国,只是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还有,眼下朝廷的实力过于强大,我们要复国的目标,是不是有点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少康站起来之后立刻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你坐下,师傅慢慢地和你说。”孤鸿说着,指指竹制椅子,看着少康坐下了,才又说:“如果按照现在的国力,就算加上整个有仍氏的力量,也没有办法和寒浞的朝廷抗衡。但是有些算数不是这样计算的。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各地游走,对于朝廷的现状还是比较了解的。由于寒浞的倒行逆施,暴政统治,整个夏国民众对朝廷的不满,已经达到百分之七八十了,之所以各个氏族还在忍气吞声地服从寒浞,是因为寒浞的残暴**的确吓住了很多人,还有就是,军队的权利掌握在寒浞手里,这个世界上不怕死的人毕竟是少的,因此寒浞的统治看起来很强大。但是任何一个统治集团,出现了大部分民众离心离德的情况,其实是坐在火药桶上了,差的就是点火的人,因此寒浞的强大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只是夏朝国家太大,基础雄厚,在风暴没有到来的时候,外表上看不出来端倪就是。那么我们就要做这个点火的人,只要机会来临,力量的对比就会发生逆转。当然,我指的是民众被压制的愤怒集结在一起的力量。”

“师傅说的道理没有错,但是我们如何去做,才会加速寒浞的灭亡?”少康虽然知道孤鸿的话有道理,但是感觉理论过多,他更需要实际运行的办法。

“这就是我来这里的目的。”孤鸿看见少康着急,有些揶揄地笑了,心说少康虽然聪明,毕竟年轻,做事情过于快速求成了。像这种推翻一个政权的大事,哪里可能会一就而就呢?“我虽然已经看见了寒浞政权灭亡的前兆,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没有外力推动,不会自己灭亡的,因此我们就要做这个推动者。一句话,首先建立自己的军事武装。一个集团推翻另外一个集团,靠嘴皮子是不行的,最后必须凭借硬家伙,这个硬家伙就是军队。”

“这个我也想过,但是师傅知道,我们现在大规模招募士兵是不现实的。第一个是我们没有组建军队的正当理由,第二个是没有供选择做士兵的青壮人口,第三个是国库没有足够富裕的收入,凭现在地方上缴的税赋,根本没有能力养活很多士兵。第四,一旦我们大张旗鼓去招收士兵,消息容易外泄。寒浞一直害怕地方诸侯反叛,多次给各个州牧下达严格命令,不准地方朝廷私自组建军队,如果发现有哪个地方朝廷干了,就杀无赦。只怕我们刚刚有举动,朝廷就会知道了。”少康满脸忧虑地说,他虽然年轻,但是这些年后缗的灌输,使他的心理对于寒浞的残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明白打虎不成,反被虎咬的悲剧绝对不能再上演。

“你说的情况我都知道,我们和寒浞不仅要斗勇,还要斗智,何况就目前土口子屁大一点的地方,招收大量部队也不可能成行。我的意见是,首先组建少部分部队,这些士兵要进行残酷的军事战斗能力的训练,他们将来都要变成带兵的军官。一支部队的战斗力,不一定在于士兵有多少,更主要看将官的能力如何。正所谓千兵易得,一将难求就是这个道理。”

“师傅是说,我们实际上组建的,不是士兵部队,而是军官部队?”少康惊讶地打断了孤鸿的话说。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