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54 寻求液晶技术(1)小说:智造英雄 作者:静静的延河 更新时间:2024/7/3 10:26:26 刘运平参观了位于燕京郊区的晶彩公司生产基地,和总经理王文金进行了交流。 虽然这是两人第一次相见,但多年来创业发展练就的眼光,让刘运平对王文金刮目相看,并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刘运平没有给王文金任何承诺,只是鼓励晶彩公司继续创业,表示只要有机会,兴华产业链会积极寻找机会与晶彩公司合作,发展业务往来。 王文金也是个嗅觉敏锐的企业家,他紧紧握住刘运平的双手,眼光里流露出恳请和真诚。 回到液晶面板产业会议所在宾馆后,刘运平立刻向李卫东汇报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晶彩公司是一块宝玉,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显示出光彩,但以我的个人直觉,只要加以扶持,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晶彩公司完全有希望在这一轮液晶面板创业大潮里崭露头角” 李卫东完全相信刘运平的判断,但这一次会议有关部门原本的主题是扶持八大彩色显像管厂完成产业转型。 晶彩公司这半道上被发现的玉石并不符合本次产业扶持精神,因此不能正式纳入准备成立的产业联盟里,也无法给与大规模资金支持。 “小刘啊,我相信你的眼光。不过呢,目前只能给一些扶持政策,具体的事情,比如筹集资金,只能依靠他们自己闯,杀出一条血路来” 李卫东不无遗憾地表态。 “没关系,路我们自己来闯,能给扶持政策就行” 刘运平爽朗地笑了笑。他本来就没有指望可以直接从李卫东这里得到所需要的资金支持,能得到政策扶持就已经很好。 至于道路,他刘运平自己会走,毕竟只有自己走出来的路,才让人感觉踏实。 说干就干,产业会议的下半程刘运平直接向李卫东请了假。 刘运平没有立刻和晶彩公司再度接触,相反他一次也没有和王文金联络。 “小佟,请你帮助我对晶彩公司做一次全面背景调查。对,就是那种静悄悄地背景调查,重点是公司这几年的做的业务,还有总经理王文金的个人情况,不论大小,所有你能找到的,都给我收集来” 刘运平联系了李春秋京城办事处的佟主任。据说此人祖上在清朝做了多年大官,号称上三旗行走,是个对京城内外大小事没有不知道的机灵鬼。 “好耐,您请好呗” 佟主任立刻点头答应。联络各路商界和有关部门人士,对各种传闻和京城人物做背景调查,这本身可以看做一种商业情报,也是李春秋设立这个办事处的目的。 毕竟,像李春秋这种做超级商业掮客的商务人士,这本是应有的题中之义。 不出三天功夫,各种有关晶彩公司和王文金本人的信息,大大小小百万字,还有一系列图表和照片,都送到了刘运平的个人邮箱里。 熬了一个通宵,消化掉搞到的资料,刘运平对晶彩公司的了解更加全面具体。 不得不说,王文金是个“牛”人,晶彩公司的发展历程一点不比兴华厂逊色。相反,更充满了一种北方企业家独有的闯劲。 “敢想敢干,手腕灵活,做事有底线,眼光长远” 刘运平阅读完所有背景调查资料,给了王文金17个字的评判。 有了这种了解,刘运平不再犹豫,他决定立刻和晶彩公司深入交流。 第二天,在宾馆睡了一个回笼觉后,刘运平主动给王文金打电话,并邀请对方到所在宾馆会晤。 “好啊,好,我一定准时到” 王文金在电话里的声音听起来带着股兴奋劲,显然他已经猜到几分刘运平的用意。 这家宾馆虽然对外挂牌的星级只是三颗,但内部无论是装修还是服务,实际在京城都属于一流水准。 宾馆有大约十多间大小不同的会客室。说是会客室,其实内部装修都完全满足小型商务洽谈,既有圆桌,又有投影屏幕,还有专门的服务员端茶送水,提供复印,扫描等多种服务。 刘运平和王文金的第一次正式会谈,就在其中一楼东侧,面向宾馆中式花园的一间小会客室里举行。 两人是英雄相惜,很快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刘运平的兴华系成立新的产业公司,和晶彩公司全面合作,一起进军液晶面板产业。 首先,代表兴华系的刘运平和代表晶彩公司的王文金首先确定了液晶面板产业的切入点。 根据技术发展和所对应的产品线,液晶面板产业截止到两人洽谈的2004年,一共可以分成6个世代。 其中1代到3代是九十年代技术水平,对应的产品也都是10英寸以下,最多11英寸的老式液晶面板,装机终端也是老式笔记本电脑和功能手机。 晶彩公司前年花费两千多万元购买的吉林生产线就是早期1代线。除了学习和培养人才,以及给学校当教学道具之外,这种生产线毫无商业价值。当然,国际上也早已全面淘汰了。 到了2000年之后,首尔工业圈和中国宝岛先后建设起四代线体,这些生产线可以用在15英寸液晶屏幕上,也可以用在20英寸左右的液晶电视机上。 2002年之后,首尔工业圈率先建设了5代线体,其后中国宝岛也紧随其后。 5代线体的产品用在大屏幕液晶显示器中,也用在32英寸液晶电视机产品中。 最先进的是6代线,三星等公司已经在2004年年中完成了生产线建设,目前处在产能爬坡和提高良品率阶段。 只要引进了6代线,就可以解决42英寸以内液晶电视和显示器的未来自主生产。 很显然,引进6代线体是最好的,但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海外厂商对中国集体封锁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技术,我们即使有充分资金,别人也未必肯向我们输出技术。 “我们要尽量拉高起点,能争取到6代线就尽量争取” 刘运平和王文金都不是得过且过的,小富即安的性格,他们决定把最后的起点选在6代线体。 选定切入点,第二个,也就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资金来源。 资金来源不是个单纯问题,和引进技术的方式又密切相关。 其中,花钱最少的,莫过于寻求海外伙伴合资,通过合资分担资金压力,建设生产线。 而花钱最多的,则是整体收购,直接购买海外公司生产线和全套技术,这个技术包含了专利基础,也就是通过一次引进,学会未来自己走路。 毫无疑问,这是最好的,也是最全面的引进,但资金惊人,寻找合作伙伴也是极其困难的,可以说是碰运气。 处于中间地带,性价比最高的是单纯技术引进。 花费一定资金购买生产线所需要技术,自己独立采购设备建设工厂,这样做资金花费不算太大,又可以迅速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是一条最好的出路。 商量了很久,两人决定新公司首先尝试合资,如果合资不成,再寻求技术引进。 兵贵神速,初次会晤之后,刘运平又紧急给长安市总部打电话,同时向董事会汇报了达成的初步合作意向。 随后,兴华系的资深会计师和工程师紧急从珠三角飞来京城,开始紧锣密鼓拉开新公司开办事宜。 因为考虑到未来液晶面板产业是全国大工程,新的公司总部注册在京城,同步未来规划南北两个产业基地。 这边新公司开办进入冲刺状态,刘运平开始寻找海外合作方。 无疑,对于缺乏技术的我们而言,海外合作伙伴这一步至关重要,决定了整个计划的得失成败。 “刘哥,你真的要做液晶面板?” 寻找合作伙伴,尤其是海外公司,这件事离不开李春秋这种商业掮客。 很快,李春秋主动找到刘运平。 “是的,新公司已经成立,下一步就是选定合作方” 刘运平直言不讳,他明白李春秋嗅觉灵敏,他也需要对方的帮助。 “给兄弟一个机会啊,刘哥,别忘了兄弟我” “那没问题,我正准备找你呢” “刘哥,你这个项目,是不是李卫东主任那边的关系?” “你什么意思?” “刘哥,别瞒我了,我知道李主任那边有大基金扶持液晶项目,这可是上百亿启动 资金的生意,兄弟我不能放弃” “对了,这次,你准备怎么合作?” “合资是最好,不行的话就技术引进,并购最彻底,但机会可遇不可求” 刘运平和李春秋是老交情,他也不需要隐瞒。 “你准备找谁合资?是西边还是东边?是首尔还是东京?” “现在最缺乏资金,又想保住自己技术和产业地位的是谁?” 刘运平没有直接回答,反问李春秋。 “哦,哈哈,我明白了。这样刘哥,我来仔细搜寻,有合适的,就和你联络” “谢谢你,事成之后,少不了你的好处” 两人结束通话,刘运平想了想,又打电话给若安娜。 李春秋和若安娜两人虽然在上海合作开了一家公司,但两人本质上是既合作又竞争。 刘运平知道,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商业道理。 对于两人的国际商业能力,刘运平是熟悉的。其中李春秋和北美及东京的关系更加密切,而若安娜擅长欧洲和首尔的产业链。 无论是哪一个,都是当前世界液晶面板的产业基地。 选择对的,不选择贵的,也不选择最便宜的。 刘运平有自己的商业逻辑。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