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红侠>加入队伍(4)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加入队伍(4)

小说:红侠 作者:situhan 更新时间:2024/5/21 17:37:03

国言从这天起就算是正式加入红军了。此时,距离春节已经没有几天了。

说,这都要过年了,国言却是离开家,去外地读书,这不合理啊?过完年走才对啊。其实不然,在遂昌这里,学子出外读书,都得在年前出发,否则就无法赶上年后的开学了。如果是去省城还好说,有个七八天就可以到了,换个地方就都不行了。

国言对外说的是要去汉口求学,从遂昌出发步行起码得一个月,坐船,再到广州转火车,那也得要20多天,所以,年前出发,没毛病。

当时的江南,不管是江苏还是浙江,其内部的交通都是在自己的范围内绕。历史上,各省的分界线,其实就是按照各个山脉纵横作为最初界线的,省与省之间的交通往往是很艰难的。如果不是列强砸开门户,带来了火轮,从宁波去上海也是不容易的。这就是为什么上海县早在元代就已经有了,可却是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真正推动各省之间的交通则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事情。

遵义会议召开了,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对留在苏区的党组织和队伍发来了新的工作方针和新的斗争策略。王民生去开会,就是浙江党组织按照新的指示布置新的斗争方略的。这个时期,是我党历史上经过四一二后第二次遇到的最艰难,最困苦的时期。

红军主力离开苏区后,传来的消息都是负面的,使留在浙闽赣地区的游击队在情绪上受到很大影响,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脱离了队伍,还出现了类似龚鹤村这样的大**。

遵义会议以后,整个国内形势也发生了变化,留在浙闽赣的游击队按照新的“改变斗争方式,把队伍分散,化整为零进行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重新开始在南方进行艰苦的对敌斗争。

在汇报工作时,王民生讲了他所带的百十号人在遂昌坚持斗争的情况,特别强调了仲记医馆的重要性,同时,他提出的保存力量等待时机的观点几乎与上面发出的新指示不谋而合。同时,他也提出了“根据地也可以用地下方式存在”的建议。他认为,在遂昌这样贫瘠的地区,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去“打土豪分田地”,道理很简单,在遂昌,没有所谓的大地主,即便是分田地也不过是把佃户变成自耕农,何况遂昌本身人口稀少。

王民生的建议得到了浙江组织的认可,并且做出了配合的计划。

跟随王民生一起回来的两个伤员,在秀才的精心治疗下,不到十天就可以下地慢慢步行了,他们都认为秀才的医术不错。这两个人回去后,也向组织做了汇报,他们认为,秀才那里需要增加人手,否则,一个人忙不过来。

说话就到了过年。也许是姐姐怕弟弟一个人过年寂寞。竟然把自己的小儿子叶民利派回来陪舅舅。如果不是秀才认老礼,当姐姐的是要把弟弟接到处州府去一起过年的。

叶民利来了,要陪舅舅过年,可看到的现实却是,周围邻居家的小辈几乎都在陪自己舅舅过年,尤其是老罗家的几个小孙子,一个个花团锦簇的跑到医馆里闹腾。老罗这年也赚钱了,过年给每个孙子都发了压岁钱,实际上,老罗是执行组织上的指示,不能让郎中太过孤单。

“我舅舅在那边一点都不孤单,光是小屁孩就有十来个,今后,我要学舅舅那样做人,太有亲和力了。”叶民利回到家就向老妈汇报。

“你舅舅是郎中,医者父母心,他当人要对人亲和了。唉!打小,你舅舅就心善,要不,他也不会走到今天。算命的说他只要过了命中的那个坎,就有半辈子的晚福,看来没算错。”

秀才在遂昌不过才一年多,可这人缘是真没话说,大年初一,雷老虎就跑来给秀才拜年,这可是给了大面子了。

按照汉人的习俗,初一是祭祖的日子。大年初一,有条件的,一大早会去祖坟给先人拜祭,差点的也要到宗族祠堂去拜祭,最差的也要在家里给祖先拜祭。上年纪的拜祭完祖宗,就会端坐在家里,等着小辈前来给自己拜年,然后给未成年的孩子发压岁钱。

这雷老虎初一来给郎中拜年,实际上是认了长辈了。

秀才给雷老虎治好了病,按照当地话说,真是如同人生再造啊。现在,老婆的肚子已经出怀了,县里再无人敢笑话他了。何况,年前还帮警队搞到一笔钱,秀才的举动着实让江湖气很重的这些丘八佩服。

豹生,在国言离开后,居然也不见了,周围邻居都觉得很可惜。有人说,豹生的伤口可能没好,一个半大狗崽子,哪里挨得起那么近的一枪啊。

豹生在一天晚上被国言给接走了。在山上,豹生是营地里的最机警的哨兵。有了豹生,晚上站岗的哨兵都可以偶尔打个盹了。

自打豹生来了,游击队隔三差五就有野味吃了。有了豹生,王民生才知道国言的本事有多大。比如,晚上去抓野鸡,抓野兔。一般战士也想,可是没那本事啊。可国言带着豹生晚上出去,只要找对地方,基本上不会空手回来。

王民生早年也曾军校学习,所以,这支队伍的步兵训练是正规的,就连国言都被他从头到脚训练了一遍,只不过,这小子学东西太快,不到十天,王民生发现自己没啥可教的了。加上国言的底子好,现在都快十六了,个子也比王民生高出四根手指了。

从上面开会回来,王民生一个人的时候就闷闷不乐。后来陈应楚悄悄告诉国言,王民生的大哥在上次战斗中受伤被俘了,现在被关在南昌。

如果是在附近啥县城或者州府,王民生还真想带人去救出来,可南昌太远了,距离遂昌这个山区足足有九百里,往返一次太难了,中间还要翻越几座大山。如果走正常的大路,那就更绕远了。

春天了,江南的雨水大,人们出行很困难。北边的乌溪江那南溪时不时的还发洪水。清明之前,遂昌来了一个三十许的女人,找到了仲记医馆。

“是叶夫人介绍我来的,原来在苏州那边的教会医院里当护士,后来家里出了事情,不得不回来,可这边也没人了,我登报求职,是叶夫人问我能不能到这里来,我现在说不好,不过我可以先试试。”

蔡琳雅,上海地下党员,早年在上海协和护士学校学习。二年前,地下组织遭到破坏,丈夫牺牲了。蔡琳雅转辗到了苏州。

自打王民生汇报了仲记医馆后,组织上就开始了对这个地下医院的人事安排。蔡琳雅就是组织上派过来的帮助秀才工作的。

秀才不知道的是,他的姐夫叶维常其实也是一位爱国的**人士,属于那种经常帮助地下党组织的“朋友”。组织上找到叶维常,随口点出几句话,后面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何况,作为姐姐的叶夫人,心里早就想给弟弟续弦了,只不过知道弟弟是个“犟眼子”,直说肯定不行,必须“徐徐图之”。

蔡琳雅的任务就是协助和保护秀才,没有其他的任务。这让刚刚丧夫的蔡琳雅很容易就接受了。蔡琳雅在上海的地下工作本来就是为组织做医疗服务的,他丈夫是一名西医,后来夫妻俩在租界开了一家私人诊所。可惜,在白色恐怖中被**出卖,最后与抓捕的巡捕对射时中弹牺牲了。

本来蔡琳雅已经有孩子了,出了这事情后,孩子也没有保住。

当时,老蒋的人是不可以直接进入租界抓人的,得通过租界巡捕房的巡捕去抓,然后再交给老蒋当局。蔡琳雅如果不是护送一名受伤同志外出,估计不是牺牲也会被捕的。所以,她面对丈夫的牺牲很是难过。

论起来,蔡琳雅的祖籍还就是处州府这一带,只不过,从爷爷那辈开始,就走出大山到了上海,而在这里的也没有亲戚了,就是有,怕也连不上了。

秀才没有多话,答应每个月给蔡琳雅开支10元,这已经是遂昌这里的最高工资了,这里的小学校长每个月才拿9块钱。蔡琳雅有学历,有资历,拿这份工资还真没话说。

秀才找到雷老虎,让雷老虎带着蔡琳雅到县里去办了各种手续。用秀才的话说,咱不能给居心叵测的人留下话柄,不能让坏人钻空子。

说起来,两人都是在组织的,可两人相互并不知道,这也是经历了革命低潮后,地下组织逐步摸索出来的一套隐蔽原则,没有确切的指示,谁都不能相互联系。正是这套工作原则,在革命处于低谷时,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也保护了许多优秀的革命者。

两人不相知,但绝对是同行。蔡琳雅一来,就整顿了医馆的卫生标准,还招了二个县城里的女孩,形成了医馆住院部全天候值班制度。这也是遂昌开天辟地的新鲜事。两个女孩都是读过小学,后来家里没钱,没法到州府去读中学的姑娘,现在跟着蔡琳雅学习当护士,还算是恰如其分。为啥只招二个?因为现在遂昌只有二个年龄合适的,其他的要么年级还小,要么嫁人了。

秀才在省城买的医疗器具和洋药也先后到了,于是,在这偏僻的遂昌“仲记医馆”里就形成了最早的中西结合医疗特色。实际上,当在上世纪30—50年代,医疗界按照自然法则实行的就是中西医结合的医疗体系。当西药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只能是中医顶上去。而中医对外伤之类的治疗办法不多,除了骨科有优势外,治疗开放性外伤用的就是西医的法子。

在“仲记医馆”里,遇到外伤的患者,秀才就用西医的法子,清理伤口,消毒,然后缝合。而头疼脑热拉肚子这样的内科疾病,秀才还是用他的中医老法子。说实话了,在那个年代,西医治疗内科疾病并没有现如今那么多的药品,一般就是阿司匹林、可待因、阿托品、**等简单的几种,会用的人也不多。用得不好还会出意外。就连点滴技术也只是在几家大医院里才有,当时,能够使用注射器进行输液已经是很牛掰的护士了。

蔡琳雅来了,医疗环境就改变了,正规了,系统了,让人感觉有洋味了。毕竟蔡琳雅在洋医院里干过好几年,把人家的套路照搬过来即可。有了这些变化,医馆的生意更好了,许多外地人纷纷慕名而来。偏僻的遂昌,竟出了一个洋医馆,这在当地可算是一件大事了。

半年后,蔡琳雅想要发展秀才加入组织,特意向她那条线的上级做汇报,结果,上级让她别瞎操心了,如果是个人看上这个年近五十的男人,可以直接申请结婚嘛!弄得蔡琳雅羞的满脸通红,尴尬的一塌糊涂。

蔡琳雅是看上秀才了。首先,秀才温文尔雅,有文化,尤其是国学底子很深厚。其次,秀才有慈悲心,对待穷人很好,真正做到了医者父母心。再次,秀才无恶习,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绝对的正人君子。最重要的是,蔡琳雅来了后,秀才干脆把医馆的财务也全部交给了她,对医馆的财务不管不问,这让蔡琳雅感觉踏实。唯一的缺点就是年纪大点,比蔡琳雅大了十七岁。

既然看上了,蔡琳雅当然希望秀才跟她是一路人。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