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东北军之歌>第027章:守卫卢沟桥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027章:守卫卢沟桥

小说:东北军之歌 作者:早点包子铺 更新时间:2024/5/24 17:10:18

6月7日,从上海传来一条消息,章作霖的次子张学铭已经安全到达上海,住进了英租界,这个消息让章作霖放下一个负担。

张学铭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目前东北军与日本国的冲突前景不明,他就不宜在日本国继续学习下去了。因此,6月4日事发当天,就秘密派人接张学铭回国,办事人还比较得力,仅仅四天,事情办得干净利索。

章作霖还有一个外交计划:拟安排以张学铭游历的名义做掩护,派顾维钧(已经在奉天)、杨宇霆出访西方各国,主要目标是美国、德国和苏俄。为此,章作霖招杨宇霆回奉天,杨宇霆此时尚在天津协助**帮办军务。

6月7日,首先是西方各国的报纸上,陆续的披露出发生在中国东北的刺杀案,日本人居然敢于刺杀中国的国家园首!这也给这些天来流传的沸沸扬扬的消息找到了答案,随后就是各种评论文章铺天盖地而来,河本大作一夜之间成了世界名人。中国的各大报纸也都抢先发消息、发评论,一时间国内的抗日呼声日渐高涨,抵制日货的风潮终于形成了。

章作霖未必是中国人民热爱的领—袖,但是日本人刺杀中国的政府首脑,这种事件中国人是不能忍受的。

各路军阀除了感慨日本人狠辣无情之外,也感到了战争的危机,也在纷纷的召集幕僚讨论得失。

这种形式形成了对日本国的巨大压力。

。。。。。。

为了抗日策略的需要,章作霖现在需要暂时保住北京城,这就与原来的历史走向不同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北京周围并没有激烈的战斗,奉军已经向天津、唐山收缩,主动撤退,晋绥军应该在这两天顺利的进入北京城,随后占领天津。

其实历史上最先到达卢沟桥(宛平)的北伐军不是晋绥军,而是韩复榘,他顺利的通过卢沟桥,首先进入北京城,后来被晋绥军的张荫梧赶走了。这是因为韩复榘的部队是西北军的底子,穷,兵少,武器差。差到什么程度?士兵们每人一支步枪都做不到,而晋绥军的士兵不仅装备步枪还有冲锋枪,他们与晋绥军的实力相差太远,他不得不撤出北京。

。。。。。。

韩复榘是西北军冯玉祥手下的大将,是著名的十三太保之一,在这一次北伐(二次北伐)过程中,被姜介石所收买,投靠了姜介石,因此,他脱离了冯玉祥的部队(冯部在河南),随着姜介石的国民革命军来到了京津地区。

姜介石对付军阀惯于使用金钱收买的手段,北伐中对待盟友西北军也不忘分化收买,西北军的“穷”使得姜介石的收买办法无往而不胜。

我们借此机会要给韩复榘正一正名。由于姜介石用不抵抗的罪名杀了他(其实有些冤枉),又因为有侯宝林的一段“关公战秦琼”的相声,使得韩复榘的名声狼藉。

韩复榘并不是影视剧里那种粗鲁庸俗的形象,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作战勇猛,被时人称其为“飞将军”。如果称作“儒将”可能抬举他了,所以我们说他是文人将军。

他是书香门第之家嘛,他的老爹也是文人,不会是相声里说的那种四六不懂的粗人。

韩复榘被南京政府委任为山东****一职之后。他誓要“变鲁为齐”(经济富裕的意思),他在山东澄清吏治、禁烟、剿匪,并大力发展山东教育事业,发展经济,建设模范新乡村等,在他的治理之下山东还算是个富裕之地。因此,他还是为山东人民所做了一些好事的,比不搞建设的冯玉祥要好得多。

1937年,日本人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威逼利诱韩复榘自治,被他断然拒绝了,因此说,他还有基本的民族骨气。

韩复榘是个反动军阀,他与别的军阀差别不大,不过他不是最坏的。他干过坏事也干过好事,不是一臭到底的人物。我们给他正名不是给他翻案,而是还他的本来面目,他不是臭不可闻的大坏蛋。

类似的,辫帅张勋也是文人,这些人都不是目不识丁的老粗,不要被文艺作品、电视剧等误导了。张勋复辟的历史短暂,只有十几天,但是,其背景原因也是很复杂的,并不像文艺作品上说的那么简单。比如有的作家曾经说过:不敢写张勋复辟!由此可见,历史并不是那么简单,不是“好人”、“坏人”两张脸谱就说明一切了。

。。。。。。

此时的姜介石告诫阎锡山对奉军的进攻从缓,减轻对于奉军的压力。但是阎锡山把北京看做此次作战的巨大成果,并不听招呼。现在,晋绥军兵分三路直取北京,这三路形成了对北京的包围之势。

6月7日,晋绥军已经到了北京的外围,到达了丰台西边不远的卢沟桥。这一支晋绥军的部队属于晋绥军的左路,左路的晋绥军是从山西大同出发,占领张家口、宣化,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向延庆从北面进入北京地区,领军的将领是商震。另一路向南扫荡易县、涿县、保定取直隶中北部地区。来到卢沟桥的就是左路军的南路,领军的将领是张荫梧。

参加北伐的晋绥军还有一路大军,称作右路军,它从山西出娘子关进攻石门(石家庄),然后一路向北,现在已经到了廊坊霸县一带。

但是现在,按章作霖的布置,**临时组建了两个军,即第三十一军、第三十二军,分别固守北京和天津。

守北京的第三十一军军长是董英斌,他是东北军第十师的师长。**以第十师为主力,又调拨了吴佩孚的残余部队编成三个旅,这一师三旅外加一个炮兵团的部队临时组成第三十一军,有三万多人。

为了节省兵力,董英斌收缩了防线,他把主力第十师放在了丰台,因为丰台是进出北京的咽喉要道。丰台以西不远处的宛平县城(即卢沟桥)布防了一个团,并且配有炮兵。另外的三个旅就驻防北京城。对于北京地区,他们只要守住北京城和丰台这两个点就够了。

宛平县城临永定河西岸而建,自古就是北京的西南门户,更是丰台的重要防线,如果失去了卢沟桥,那么到丰台、到北京城下都是一马平川,再也没有天然的屏障了。

卢沟桥、宛平城都因为历史上的“七七事变”而闻名。

。。。。。。

由于姜介石采用了杨永泰的策略,严令属下各部与奉军脱离接触,韩复榘属于国军一系的,所以他到达卢沟桥看到奉军已经在宛平城设防就引兵后退了。

韩复榘退走的第二天(6月7日),张荫梧率领的晋绥军左路军到了永定河,遇到东北军第十师的一个团设立的防线,被阻挡在卢沟桥的西岸。

让我们看看战场的地形:

这一段永定河有两座桥,一座是宛平城门前的石桥,即卢沟桥,另一座是北边300米处的铁路桥,京汉铁路由此通过。因此,晋绥军的进攻就只能选择这两座桥。

宛平城很小,边长只有一里多,是极小的城池。但是,它是北京的门户,是军事重镇,所以城墙高大厚实。小小的城池只有东西两座城门,交通要道就是穿城而过的,面向卢沟桥的西城门是有瓮城的。

“瓮城”就是城门处的复杂的军事要塞,如果敌军破门而入,里面的道路狭窄,会遭到四面八方、居高临下的攻击。敌军就进入了类似“大瓮”的被动地势,因此叫做瓮城。当然这种工事都是冷兵器时代的东西了,在大炮面前,城墙的防护能力有限。

张荫梧是阎锡山手下的大将,左路军也是此次作战中晋绥军的主力部队,晋绥军的装备好,不缺火炮,因此,进攻之前就是火炮的轰击。

晋绥军的大炮打得城墙飞沙走石,烟雾一片,沿着河堤的防御工事也遭到了炮击。城上、河堤上现在都不会有部队,谁也不能傻乎乎的挺在那里挨炸,就是观察哨也都躲到了防炮洞里去了。所以这种炮击没有多大的效果,当然不能排除个别的倒霉蛋,炮弹不长眼,直接落入防炮的工事一样会死人,临时修建的工事是承受不了炮弹的轰击的。

在炮战中,后发言的一方是占便宜的,因为他可以打击敌军的炮兵阵地。

东北军的大炮随后也打响了,目标就是压制晋绥军的炮兵阵地。遗憾的是,中国各路军阀的炮兵素质都不是很高,打得不准,晋绥军的大炮哑了,不是被炮击炸毁,而是转移,损失有限。如果东北军炮击水平高一点,赶上日军的水平,则晋绥军可就吃了大亏了。

双方第一轮炮战难分仲伯,水平都不怎么样。

他们双方都是中小口径的步兵炮,没有重炮,这种炮可以拉到前沿,目视瞄准,直接射击,也可以在后方设置炮兵阵地,间接瞄准射击。直瞄射击准确度高,效果好,但是,前沿的伤亡大,不但炮兵伤亡,火炮也可能被对方炸毁。

这时的火炮已经是现代的火炮了,步兵用的最小的山炮、迫击炮的射程都是六七里、十几里,为了炮兵的安全一般应该设置炮兵阵地,间接瞄准射击。而不是像步枪那样直接瞄准射击。

什么叫“间接瞄准”?看不到目标如何瞄准?

火炮上都有瞄准镜,一般叫炮镜。能看到目标时是可以瞄准,这叫直瞄射击。多数情况下看不到目标,此时炮镜瞄什么?我告诉你:也是要瞄准的,否则不是乱开炮了吗?

一个炮群,所有的炮,都在瞄准他们前方竖起来的一个标准靶子,然后按按照数据校正,这就叫间接瞄准。这也是那个时代一定要建立炮兵阵地的道理。直到有了计算机技术,火炮操控数字化了,才不再需要建立一个炮群的炮兵阵地,不再需要树立一个标准靶,不再需要间接瞄准那个虚假的靶子,分布各地的炮火也可以打击同一目标了。

间接瞄准靠计算,观察哨的位置、炮兵阵地的位置、目标的位置,这是一套繁琐的三角几何运算。战场上要求速度快,当然不能用常规的办法,炮兵都有专门的计算工具,有简易的对照推算表格,总之这是一套学问,不但需要有知识的炮兵,还要有专业的训练。所以炮兵的技术性是很强的,不是随便抓来的壮丁就能**,操炮的炮手起码要有数理化的基础知识,光认识字是不行的,光读四书五经也是不行的,需要学习数理化。

这个年代,中国的教育水平低,初中生都算大知识分子了,所以中国各派军阀的炮兵普遍的水平低。

炮击过后就要冲锋了,这几乎是战场的常规。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27end———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