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大会战1937
陶纯40522
简介:抗日战争初期,在中国华北地区,中日两军曾进行过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太原大会战。大敌当前,一向闭关自守的土皇帝阎锡山举起了抗日的大旗。毛泽东看好山西,八路军三个师的主力悉数入晋。平型关下,林彪让世人大吃一惊。南京最高当局下令处决“作战不力”的中将军长李服膺,全军震惊。郝梦龄忻口战死,成为中日交战后第一个血洒疆场的军长,英名长存。卫立煌、傅作义、李仙洲、陈长捷、孙连仲、董其武等国军名将奋勇当先。南口之战,平型关、忻口、娘子关之战,太原守城战,每一战都洒满了英雄血。国共两党尽弃前嫌,携手抵御日寇,开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大好局面。太原会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有着独特的意义,谱写了悲壮的历史篇章。
湘西大会战1945
龚晓虹58869
简介:1944年,中国全民抗战进入第7个年头。国民党蒋介石为保存实力,在对日作战的正面战场上,一败涂地。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却取得重大胜利。国民党统治岌岌可危。在此背景下,国民党军队取得美国援助,清一色的美式装备,近30万国民党精锐部队在湘西雪峰山地区,同前来进犯芷江机场的日本精锐部队展开了最后一场大拼搏。结果一纸降书出芷江,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同时诞生了国民党嫡系的五大主力军。在湘西会战中,何应钦、王耀武、汤恩伯、李天霞、张灵浦、廖耀湘、邱行湘、周志道等战将,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该书首次集中详细披露了湘西会战的历史真相,填补了抗战历史的一个空白。
淞沪大会战1937
徐志耕22737
简介:本书以中日上海战场为主线,以国际外交斗争为背景,展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万众一心的凛然正气,描写了从统帅部的高级将领到各界民众的抗日救亡活动。一触即发的虹桥事件,寸土必争的“血肉磨坊”,姚子青营宝山悲歌,八百壮士威名四行;大场撤退,杨行喋血,闸北大火,直至孤岛沦陷。既有枪林弹雨的浴血厮拼,又有秘密战线的除奸暗杀;还有赤胆忠心的悲壮英烈和名扬四海的慷慨义举。 作者采访当年官兵,踏看战场地形,查阅原始档案,以翔实的史料和文学笔法,全景式地再现了1937年8月13日开始历时3个月的上海战场的烽火硝烟,气势恢宏,场面雄奇,为历史留下了一部关于淞沪抗战的真实记录。
南京保卫战1937
顾志慧473029
简介:1937年11月,淞沪会战中失利后的中国军队一路西撤,最终在南京城下打响了一场“保卫首都、捍卫尊严”的生死之战。10万卫戍部队在唐生智将军的指挥下与沿着京沪线和太湖南岸直扑向南京的日本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血战数日。此战惊天地、泣鬼神,让人不由为之掬泪。由于撤退的中国军队在南京城下有组织的抵抗就此瓦解,12月13日,日军破城而入,古城南京沦陷,随后数万日本兽兵在南京城内烧杀掠劫,制造出了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的南京大屠杀事件。 本书首次集中日双方现存史料汇编,详细还原出这场不失悲壮与残酷的首都保卫战,并籍此纪念萧山令、朱赤、易安华、谢承瑞等等那些阵亡在南京城下的英灵忠魂。
一个人的战争--冷兵器
渔樵书生4702
简介:一个被少林寺赶出来的俗门弟子在国家危难之际是如何用自己那一身本领杀敌报国的。 一个冷兵器对战热兵器屡战屡胜的传奇故事。
一寸河山一寸血·万里烽烟
关河五十州75584
简介:日军实行南北合围,李宗仁在最危险的时候进行徐州大撤退。日本“华北方面军”本来可以堵住西撤之路,但他们有的要到徐州争功,有的则想趁机进袭开封,结果使第五战区主力得以保存下来。薛岳发动兰封会战,差一点擒住突进的土肥原,日军随后反扑,中国统帅部被迫采用花园口决堤的办法,才化解险情。武汉会战,薛岳在八家岭近乎全歼了日军一个新编师团,使刚刚上任的冈村宁次受到很大打击。武汉会战后,中日双方进入相持阶段,在汪精卫投敌的情况下,重庆政府坚持抗战,并发起了冬季攻势。此后,杜聿明因昆仑关大捷而崭露头角,傅作义因五原大捷而重新出山,张自忠则在枣宜会战中血洒疆场,成为抗战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