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浅论格律诗(第四章)小说:听雨轩文集 作者:楚云飞 更新时间:2009/5/14 21:17:08 第四章 绝句与律诗 第一节 “格律”的古今释义 “格律”两个字包含了对近体诗的各项规范,这是今天的我们对“格律”二字的认识,这与其本来面目是不一样的。唐人作诗不是冠以“绝句”、“律诗”、“古体”这样的称谓,而是直接将题目写上去,如“次北固山下”、“赠孟浩然”、“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金陵凤凰台”、“宿建德江”、“八阵图”、“九月九忆山东兄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等,他们眼里没有“格律诗”这个整体概念。当时的人们对“格律诗”的认识是拆分开的,即“格诗”与“律诗”两类,唐人是这样来理解的:“格”是“格诗”,意为讲究风格的诗,唐时所称的讲究风格的诗指的就是古诗;而“律”则是“律诗”之意,即讲究声律的诗,它包含了“音律”、“律吕”的成分在内,强调诗歌的音乐美特性,指的就是近体诗。关于该说法有以下证据可供支持: 一是从韩愈的女婿李汉编定的《韩愈诗文集》、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以及元稹的《元氏长庆集》三部书可以看出他们对诗歌是按形式分类,主要分为“古诗”和“律诗”两大类,我们通常称谓的五言、七言绝句被集中编在“律诗”类,而不讲究平仄的古体绝句则编在“古诗”类,这足以直接证明唐人认为近体绝句也是居于律诗之列的。甚至到了宋代,有人编写王安石的《王临川集》,也是将七言绝句与七言律诗合并在一起,五言绝句与五言律诗合并在一起,可以推断唐宋时代的诗家学派,都认为绝句属于律诗行列的。 二是唐朝时日本僧人空海编篡的《文镜秘府论·论文意》也持这样的观点,如:“凡作诗之体,意是格,声是律;意高则格高,声辨则律清,格律全,然后始有调。”这本著书对唐朝诗歌相关理论学说、观点看法为历代大家所承认,也是非常有力的直接证据。 所以,唐人的“律诗观”是对我们今天所认识到的包含了声律、格律两个规则的近体诗的总体认识,这才是唐人对“格律诗”三字的原始认知,这与我们今天对“格律”二字的认识有很大差异。后来到了南宋时期,逐渐有了“古诗”、“五律”、“七律”、“绝句”这样的诗集归类名称,绝句于是便与律诗分了家,这个分类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此以后,“律诗家”吃团圆饭时,绝句只能是靠边站,没它的份儿,变成了“非主流”身份。不过,我们今天从“格律、声律的规范角度”来认识格律诗也没有什么错误,或许这是一种学术严谨的态度对格律诗的进一步认识吧,我认为这也没有什么不妥当。 第二节 绝句与律诗 明代的胡震亨在《唐音癸签》这样说:“五言绝始汉人小诗,而盛于齐梁。七言绝起自齐梁间,至初唐四杰后始成调。”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格律诗分为绝句与律诗两大类,每一类又分为五言、七言两种(长律是律诗的一种变体)。再回头去对比前面五言、七言绝句与五言、七言律诗标准格式之关系后,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种规律:绝句是截取了律诗首联、尾联组合而成的(也有人说:后两句有对偶的绝句相同于律诗的前四句,前两句有对偶的绝句相同于律诗的后四句,四句成两联对偶的相同于律诗的中间四句,四句都不对偶的绝句相同于律诗的首尾两联),因此唐以后有人也将绝句称为“截句”。如明朝的徐师曾在《文体明辨》中就是这样讲的:“绝之为言截也,即律诗而截之也。”这种基于平仄律的组合方式来理解“绝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还不够准确,因为绝句远在唐朝律诗形成以前便已经存在了。最初时“绝”是“断”的意思,绝句也因此另有一个名称叫“断句”,据说是当时诗人们(也包括汉武帝在柏梁台与诸臣联诗玩)联句作诗游戏影响而产生,如果作成四句而无人续接,那么就只好叫“断句”;或者说诗人仓促之间脱口而成四句,但是已经能够表达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如五代宋文帝之后刘昶入魏,曾作《断句》诗: 白云满鄣来,黄尘暗天起。 关山四面绝,故乡几千里? 为什么叫“断”、“绝”呢?因为在古代,一首诗歌完整的意思通常用四句话来表达,四句完了之后又来四句,如此循环往复,这是我国诗歌的老传统,比如《诗经》、《楚辞》多为以四句为一章,这四句话就是一个完整意思的表述,或者称之为一个段落。这种“断句”后来因为创作的人越来越多,并且随口吟上四句也不是很难,于是就逐渐演变为一种专门的诗体,到了南朝时代已经开始有了正式的“绝句”这一名称,它本是对汉、魏晋南**歌谣体的称呼,如陈代的徐陵在编篡《玉台新咏》时就收录了汉代四首五言四句诗,冠以“古绝句”之名,同时又收录了当时名人吴均的四首五言四句诗,标为“新绝句”,“绝句”这个名词便因此而产生了。绝句在梁、陈时已较为普遍地使用,这段时间的它表现出押韵较自由、平仄不限制的特性,这种特性从当时的齐梁诗人作品中能看出来。如: 谢朓·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萧衍·子夜四时歌·春歌 兰叶始满地,梅花已落枝。 持此可怜意,摘以寄心知。 江总·哭鲁广达 黄泉虽抱恨,白日自留名。 悲君感义死,不作负恩生。 张融·别诗 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 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 庾信·秋夜望单飞雁 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 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古绝句向律绝的演变也是从南**时期逐步开始的,经过沈约“永明体”的声律规范之后,再经过后续百余年时间的实践操作,基本上构成了绝句的大体格式。但是,那个阶段只解决了一联内两句之间的声律调配问题,而两个或两个以上律联间的声律如何组合排列,依然是不明朗的,也就是说句与句之间的相对关系问题解决了,但是联与联之间的相粘关系问题还没能解决。唐以后绝句受律诗的影响而盛行近体绝句(即“律绝”,亦即现在大家通常所说的“绝句”),其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四句组合而成,用韵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统一为押平韵。绝句到了唐代已经极其兴盛,其体制多样、内容丰富、形神兼备、格律整齐为历代之冠,甚至于有的诗人因为擅长绝句而出名,并获得了特别殊荣。如王昌龄的七绝作得好便被大家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现存诗歌一百八十余首,其中七绝占七十五首,五绝占十四首。这个数字颇能说明王昌龄对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的独特偏好,从另一面则表明王昌龄对七言绝句付出的汗水最多,成就也最高),在后代许多诗论家评论中,能与王昌龄七绝成就相抗衡的,也只有李白一人堪与比肩,如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就这样讲:“七言绝句少伯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但是律诗方面却未曾出现过“律诗圣手”,绝句影响之大从此可见一斑。 本文中谈到的绝句是指声律、格律较为严格的律绝,也可称之为近体绝句。它主要分为五言绝句(五绝)和七言绝句(七绝)两种,都是以四句话来构成一首整诗;分为平起、仄起押韵与否四种基本格式;讲求平仄粘对规则,通常偶数句押平声韵,以该句最后一字为韵脚,当第一句押韵时则最后一字为平声,反之则为仄声,这些都是“律绝”的得名由来。 此外,根据绝句的平仄声律在其发展、演变进程的变化,我们还可以将它分为古体绝句、拗体绝句、律体绝句三种,这样有助于加深对“绝句”的全面认识。 一、古体绝句:主要是指汉魏晋到唐朝以前(也包括部分唐以后诗人们仿照前人之作)的五言、七言诗(甚至还有四言、六言、八言等),这类古体绝句失粘、失对现象严重,平仄间用但不成平仄谱规律,押韵非常自由。当然也不是说押韵成一团乱麻全无踪迹可循,一般来讲可以兼押邻韵,不能平仄通押,如果押平韵,不押韵的那句末字为仄声,如果押仄韵,不押韵的那句末字为平声。此外,严格说起来古体绝句还包含律化的押仄韵的绝句(主要是齐梁、唐人之作)。古体绝句有关知识还可以参考“古体”一节之论述。 二、拗体绝句:主要是指齐梁到唐朝(也包括部分唐以后诗人之作)这一段时间的绝句中存在拗体、间杂以失粘失对现象的诗作,关于拗体绝句相关知识可参考第九章的有关论述。 三、律体绝句:广义地讲律体绝句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律化的押仄韵的绝句,主要存在于齐梁到唐朝这段时间的作品中(唐以后也有部分作品存在,不过已经不是主流),因为它在格律诗发展过程中已经演化为非主流,所以被划归古体绝句之中。另一类则是今天我们广为称谓的押平韵的“绝句”。 本文中谈到的律诗指的是声律、格律有着最为严格规范的“格律诗”体裁,它分为五言律诗(五律)和七言律诗(七律)两种,每首诗都以八句话来构成(前人“六句小律”这种例外不在论述之列,本文中谈到的以最常见的八句律做为范例进行论述);分为平起、仄起押韵与否四种基本格式;同样押平韵,一韵到底,以偶数句最后一字为韵脚,当第一句押韵时则最后一字为平声,反之则为仄声。律诗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性,就是要求三、四句(颔联)和五、六句(颈联)须得用“对仗”。 律诗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在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系铭序》有最早的关于“律诗”定名的记载:“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 律诗也可以像绝句那样根据其声律、格律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分为古体律诗、拗体律诗、律诗三类。同时,律诗又因为其“八句”之定句特性而与古代的八句诗有一定关系,八句诗可以追溯到汉魏晋时代,那时候的诗人虽然对句法不怎么讲究,导致句数参差不齐,但是已经开始有人写作八句诗,如: 汉·赵壹·疾邪诗 河清不可恃,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骯脏依门边。 魏·曹植·杂诗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日夕宿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俛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晋·嵇康 婉彼鸳鸯,戢翼而游。 俯唼绿藻,托身洪流。 朝翔素濑,夕栖灵洲。 摇荡清波,与之沉浮。 阮籍·咏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鍳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我们可以从赵壹《疾邪诗》的第一联“河清不可恃,人命不可延”,以及曹植《杂诗》、嵇康四言诗、阮籍《咏怀》的第二联“朝游江北岸,日夕宿湘沚”、“俯唼绿藻,托身洪流”、“薄帷鍳明月,清风吹我襟”和第三联“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朝翔素濑,夕栖灵洲”、“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看到律诗重要的对仗手法使用的雏形了,并且曹植、嵇康、阮籍三人的诗作中对此表现更为突出。 古体律诗(或者直接称之为“八句古体”更恰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得到规范和统一,先是在齐梁时代被沈约附加声律规范。这时候的“对式律”问题已经得以解决,诗歌的语言节奏比之从前更富于错综美,并且诗人们也开始注意诗歌中出现平仄不协调(即拗的出现)时采用“调平仄术”(救拗方法)去补救,如南朝梁代王籍的《入若耶溪》除开“失粘”现象看起来就已经是像模像样的律诗: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这首诗颈联的“鸟”与“山”、尾联的“动”、“悲”就是典型的拗句(有关拗句论述请见后文),由此可见“拗”与“救拗”早在唐朝以前就已经诞生了。因此,有人提出“拗是唐人为了作诗减负而产生的”这样的论断是没有经过考证而轻率得出的结论,这种言论一点儿也不科学。再如: 梁·徐陵·关山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该诗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首合格的五律,其中第五句“星旗映疏勒”用了“三四互救”的救拗方法,是唐人比较喜爱的“永明体”典型句式,而其余用字则完全符合“一三不论,二四分明”变通规则。再如: 陈·江总·芳树 朝霞映日殊未妍,珊瑚照水定非鲜。 千叶芙蓉讵相似,百枝灯花复羞然。 暂欲寄根对沧海,大愿移华侧绮钱。 井上桃虫谁可杂,庭中桂蠹当见怜。 这首诗的对仗同样也是值得称道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一百年后的唐朝,在沈佺期、宋之问二人为代表的诗人们共同努力下,最终以两个律联之间粘对规则的确立而圆满解决了“联”与“联”的关系问题,使齐梁时微有格律的“新体诗”终于发展、成熟变为一种新的诗体——“律诗”,粘对规则随着律诗的发展一直沿袭到今天。 前人运用这种成熟的诗体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五律如: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送行舟。 七律如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长律篇幅太长,名作也不太多,仅选杜甫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 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霞,湖平早见参。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 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水乡霾白屋,枫岸叠青岑。 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 鼓迎非祭鬼,弹落似鴞禽。 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 生涯相汩没,时物正萧森。 疑惑樽中弩,淹留冠上簪。 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 狂走终奚适?微才谢所钦。 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 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 哀伤同庚信,述作异陈琳。 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 叨陪锦帐座,久放白头吟。 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沉。 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 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 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 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 却假苏张舌,高夸周宋镡。 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嵚崟。 城府开清旭,松筠起碧浔。 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骎骎。 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 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葛洪尸定解,许靖力难任。 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唐代宗大历五年冬,贫病交加的杜甫带着全家从长沙乘船前往岳阳。途中经过洞庭湖遭遇风雨,疾病愈加严重,最后导致半身偏枯而卧床不起。他预感将不久于人世,在百感交集中写下此诗寄呈湖南的亲友以托咐后事,不久便因病辞世。诗中叙述了自己的病情,回顾了半生颠沛流离之苦,并以博大沉雄的磅礴气势和精妙绝伦的艺术魅力,向世人展示了诗人凄切感人的家国之忧。范曾先生在《刘炳森隶书杜诗序》中留给它这样评价:“是金剑沉埋、壮气蒿莱的烈士歌”、“是大千慈悲、慕道沉痛的哀生赋”。自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以后,长律终成绝响,再无可堪比拟之作。 成熟定型的律诗对古体绝句、拗体绝句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它们也开始向着律化方向发展,成为流传至今的众所周知的“绝句”,所以后来才有了“截句”这样的“只看形状不看本质渊源”的片面说法。鉴于此,我个人认为先写好绝句打下基础,然后再言及律诗是一个不错的循序渐进过程。 律诗与绝句存在着上述的联系,同时绝句与律诗相比较而言,它又具备一个鲜明的个性,请先看唐朝张旭之《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这是张旭借陶潜《桃花源记》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该诗首先由远外落笔,描绘山谷深幽、小桥迷离、烟云朦胧的人间仙境,引发对仙境的神往;然后从近处着墨,根据溪流中漂流的桃花,问讯渔人源头所在,希望寻找到传说中的桃源。通篇构思奇巧,景情交融,趣味深远。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绝句也正是如此,尽管它篇幅短小、容量有限,但却具备了“句式灵活,写景、抒情、述理操作便捷,一拈即来”的特性,非常适宜捕捉转瞬即逝的灵感,而且往往能收到“辞简味深长”(元朝学者范德机《木天禁语》语)之效,所以千百年来为诗人们广泛地采用,其创作繁荣程度也远超其它各类诗体。正是因为绝句存在这样的独特个性,所以我认为从绝句入手进入格律诗之门应该是一条不错的起始途径。 此外,押仄韵的律化的古绝句和古律诗虽然已经被归于古体,但是它们有着与一般的绝句、律诗相同的声律、格律规范,唯一不同的仅仅是平仄两字被颠倒了而已,如果初学者对此感兴趣,可以在学习、创作过程中像对待绝句、律诗之规范那样运用于创作之中(注释①)。 注释①:因为格律诗的规律相当复杂,本章仅简单介绍一下,后文将会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论述。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