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都市>听雨轩文集>浅论格律诗(第十七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浅论格律诗(第十七章)

小说:听雨轩文集 作者:楚云飞 更新时间:2009/10/22 20:16:08

第十七章 从赏析格律诗之目的谈谈其创作

第一节 赏析的目的是什么

格律诗是创作者凭借丰富的感情和想象,以节奏鲜明、音韵**、词句精练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思想的文学体裁。鉴赏前人之作不仅能提高初学者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有助于培养良好、优雅的古典文学涵养,从而为他们在格律诗创作方面提供捷径,因此赏析格律诗是很有必要的。这就是赏析的目的吗?仅仅就这么简单吗?肯定不是,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

一是体会格律诗独特的韵律美。我们都知道,格律诗是语言的艺术,源于独特的“格律”二字,因此她的语言是含蓄的、凝炼的,更是具备与众不同的节奏感、韵美感的,这就是格律诗与众不同之韵律美。对格律诗的含蓄美、凝练美,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所谓含蓄美,就是将思想感情隐藏在诗句中,通过文字的淡墨勾勒和曲折比兴的表达而抒发出来,并且因其意象常常带有某种朦胧性和多义性的追求“言外”之意趣风格,所以最终只能通过读者的赏析去感受、体会,甚至有时候这种含蓄有可能是“心知而不可言”的。所谓凝练美,是指格律诗的篇幅、容量有限,遣词造句特别讲究“浓缩”,语言、文字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以片言明百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含蓄、凝练这个特点,散文这一文体具备,甚至某些记叙文、议论文也部分具备之,它还不是格律诗所固有的特点,仅仅是特点突出与不突出的区别,还谈不到上升为美学的程度。惟独包容了“含蓄美”、“凝练美”语言特性的韵律美是格律诗所特有的,尽管有些文辞优美的散文在这方面很喜欢借鉴格律诗,但这仅仅是个别现象,还谈不到成为普遍规律。至于格律诗因为粘对、对仗、押韵和平仄交错变换的节奏产生的协调多变、抑扬顿挫、铿锵悦耳之韵律美那更是别的任何文体都无法蕴含、比拟的,有人说诗歌之美在于将人骗得无怨无悔,为什么能有如此功效呢?这固然离不开诗句的情感色彩因素,我认为更离不开充满韵律美的诗句那跳跃着的“陶醉颤音”,所以没有了韵律美就是严重不符合声律的作品,连有滋有味的“油”都算不上,古人的作品是如此,现代人的作品也是如此,我相信将来也是如此,真正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美学的人是很容易理解这一点的。因此,只有掌握格律、声律才能更好地体味其魅力之所在。

体会格律诗独特的韵律美从这一角度出发就叫做“享受”!说穿了就是理解作品,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进行沟通,产生共鸣,一块儿涕泪满襟、惆怅感叹,一块儿手舞足蹈、振奋激扬。《诗品序》之“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这段话说的就是这意思。

二是学习章法。这里谈到的章法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起承转合”这四个环节在格律诗中千篇一律地运用的“死章法”;二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不同的构思来安排行文的“活章法”,简而言之可以将其理解为作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做好安排,做到“前后照应,相互映衬”,也叫“谋篇布局”。同时,前辈诗人们在创作实践活动中往往源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如王维之诗恬淡生动,王昌龄之诗雄健浑厚,李白之诗飘逸洒脱,杜甫之诗沉郁顿挫,陶渊明之诗冲淡平和,韩愈之诗奇奥险怪,白居易之诗通俗鲜明等,风格的不一样,必然导致遣词造句有差异,带来谋篇布局各千秋,尽管有这样巨大的差异存在,但是他们本身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立足于与众不同的谋篇布局,准确地通过富于表现个性的诗句,借助于“死章法”的安排来表达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思想情感。我始终相信,那些前辈诗人格律诗创作的章法与各自的风格特点是有很大关系的,风格的差异并不能跳出“起承转合”四个环节来展开笔触,反而是在这“死章法”中别开生面地借助奇特构思的变幻诗句,来淋漓尽致地表现思想情感,最终展示诗人自己的鲜明个性。如前面所述,许多风格不同的名人都为庐山留下过成功佳作,这些诗人们根据独具特色的遣词造句,基于不同的着眼点和视野角度,再通过公式化的章法来咏庐山,进而抒发各自不同的情感、阐述不同寓意的道理,这样的成功融合方法就是初学者们应当学习、借鉴的地方,学好了就能结合自己的风格去咏黄山、咏峨眉山,放着这样的便宜不捡那是傻子。

其次,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布局方法,比如正叙、倒叙、插叙等等,格律诗创作与一般文体的行文不同,它往往采用跳跃的叙事方式,有时候还要根据格律的需要要么倒装、要么省略、要么借助诗人极富动感的辽阔想象力将思维联系到很远的时间、空间去展开笔触,这种跳跃变化是格律诗的固有特性,是不能抛弃的。在格律诗创作过程中,假如像一般文体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描述,则往往显得呆板而失去诗歌特有的灵性,倘若跳跃得很厉害又容易造成文理紊乱。因此,如何在格律、声律的规则内兼顾艺术的渲染且能清晰地表露自己的观点、感受,达到抒情与言志完美结合这一目的,确实是件很难的事情。因此,学习前辈们作品的成功的布局方法,同样也对自己有启发之功。

所以,前辈诗作成功地在起、承、转、合方面的运用,包括词汇的使用、前后句子的搭配、情景的递进等等都需要初学者去仔细斟酌、认真揣摩才能得以领会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感悟诗歌,我们赏析前人的作品就是要去学习这样的成功融合方法。

三是提高技巧。格律诗的创作是要讲究一定技巧的,我们常说的赋、比、兴手法,以及常用的如双关、象征、直白含蓄等手法,还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动静结合的表达方式都属于技巧的范畴。技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我们一般说的技巧,表现在个别的句子上是修辞方法的运用,这是小技巧,而在谋篇布局方面的运用则是大技巧了。不管是对小技巧还是大技巧的运用,作者都要尽可能地通过技巧的运用使自己的作品不同凡响、别具一格,具备感染力。比如前人在说事述理的时候,有时候在选材方面追求反衬(格律诗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诗作中为了让事理阐述得更清楚、更突出、更浅显,通常不是从正面去说应该如何如何,而采用相反的、对立的、甚至是将侧面的另外一层含义拿来从旁对比、引证,因为“反面”往往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样的阐述就比正面的论证更能加深大家的印象,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这也是初学者们提高作品质量的技巧、捷径之一,应当学习。再比如同样描写一样的物什,为什么我们的作品不成功,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古人的诗作却能千古流传,肯定古人有自己的独特技巧在内,要么是修辞手法的运用与众不同,要么是谋篇布局奇特新颖、立意不落俗套,只有去认真分析之后才能让我们从中受益。因此,我们赏析前人的作品尤其是传世佳作,一定要带着提高自己创作技巧的目的去寻找自己需要的答案。

所以,我们赏析格律诗的目的,首先是享受,进而是学习,最后是提高。通过赏析可以学习和模仿别人好的语言、章法、技巧、风格等等,能够知道怎样去鉴别他人的缺点和避免不足,这样我们自己才有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

当然,赏析前人诗作时还应该注意一个地方,那就是要了解创作者的写作背景。因为古人写诗不仅是为了写诗而写诗,他们的诗作往往很有一部分(请注意不是全部)是在字面底下还蕴藏深意,特别是怀古咏史的作品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只有了解了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作本身的含义,才能更好地体会创作者的良苦寄寓,由此可见了解写作背景对于成功鉴赏古人的作品也是存在密切关系的。比如前面谈到的刘禹锡《蜀先主庙》一诗,如果谁认为刘禹锡仅仅是通过该诗表现对刘备的赞誉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刘禹锡在该诗中另含深意,那就是借古喻今。刘禹锡这个人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永贞革新”失败后,主谋的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因同谋而被流放,“二王八司马”结局那真是个个可悲可叹。这首诗就是要通过对蜀汉政权前兴后亡的巨大变化,来表现对当时唐王朝衰落的叹息之情:从《蜀先主庙》的构思上分析,前四句写盛德,后四句写业衰,在鲜明的兴衰成败对比中,道出了让人警醒的深刻教训——后辈不能躺在前人的成就上睡大觉,以至于不思进取、坐吃山空。诗人在先主庙一番怀古咏史,着眼点还在于警醒当时的宪宗皇帝:唐王朝前几代君主奋发有为、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样的繁荣胜景,但到了刘禹锡所处的时代,经过多年内忧外患的不断折腾,强盛的唐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满目疮痍、日薄西山、国势衰颓,但是执政者却仍然执迷不悟,像蜀汉时代的刘禅那样昏聩无能,甚至一再地打击、迫害刘禹锡那样的革新者,这又怎不使人感叹万分呢!了解了这样的时代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赏析该诗的丰富内涵,才能在情感上与之共鸣。

顺便说一下,赏析能力也与读者本身的格律诗造诣有很大关系,造诣高超的人在这方面运用起来挥洒自如,造诣欠缺的人赏析起来就稍微费力些。那么怎样培养、提高鉴赏能力呢?我认为初学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阅读。中华民族是诗歌的民族,前人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千古传诵的诗歌,后辈们自然要大量地阅读这些作品,通过阅读来掌握一定的、必要的有关诗歌性质、特点、种类等方面的知识。

二是总结。可以尝试着将诗歌大致分为写景诗、怀古诗、咏物诗、送别诗、咏史诗、叙事诗等几个类别,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意境渲染、主旨表达、情感描述、修辞手法运用等艺术鉴赏视角,对作品在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上的特色予以正确的判断、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理解。

三是到专业的格律诗词网络论坛与那里的创作者们交朋友,通过对格律诗相关知识的共同探讨,不断交流、学习以丰富自己在这方面的素养。

通过这三种途径,是一定能够提高初学者在格律诗方面的鉴赏能力的。

有人还为此总结出了鉴赏诗歌之三要素,其要点供大家参考:

一、鉴赏格律诗要懂得“诗家语”。格律诗讲求节奏**,服从于格律框架,它的篇幅短小,词汇精练含蓄,主要以抒情、言志、述理为目的,所以它的语言包含着丰富的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经过锤炼的蕴含,并表现出超越寻常的想象力。同时,格律诗语言因其独特的适用对象,必然打破我们在生活中或者别的文体里所使用的常规语言的束缚,以看似陌生化的新鲜独特面目出现,从而达到独具情韵的诗歌用语要求。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阐明了“高瞻远瞩”的含义,但是王之涣却没有将“高瞻远瞩”这个词汇直接放入诗句中,因为这就变成了干巴巴地讲道理,既失去了格律诗语言含蓄蕴藉的特点,又与诗家语要求相违背。再如现实生活中大家面对心仪的异性说的是:“我爱你,爱你一千年一万年。”而人家李商隐是怎么表现爱意的呢?请看《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一句,他用春蚕的丝(思)、蜡烛的泪这些可感的具体事物来说明爱之真、爱之深,这样就能体现出强烈的感染力,远比说上一万句“我爱你”、“我至死也爱你”强得多。相比较而言,现代人那个“我爱你,爱你一千年一万年”是不是显得太枯燥无味了呢?因此,懂得诗家语就是说要准确掌握格律诗语言音律之美和高度凝炼的特点,善于体会诗句、诗篇用语的强烈感**彩,敏于把握该语言较大幅度的跳跃性的叙事手法。对此通俗化的意思就是要求鉴赏者要懂得格律诗语言“行话”,这好比《林海雪原》里面杨子荣化妆打入土匪老巢与他们的一番对白:

土匪: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

杨子荣: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土匪: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

杨子荣:地上有的是米,喂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座山雕:脸红什么?

杨子荣:精神焕发!

座山雕:怎么又黄了?

杨子荣:防冷,涂的蜡!

座山雕:晒哒晒哒。(谁指点你来的?)

杨子荣:一座玲珑塔,面向青寨背靠沙!(是个道人。)

深入龙潭虎穴的杨子荣如果不懂土匪行话就会露馅,从而使剿匪行动暴露。而要鉴赏格律诗却不懂得诗家语,则是不能全面、深刻领会辞句、篇章的寓意、含义和思想主旨的。

二、以意逆志,进入意境。“以意逆志”四个字出自于《孟子·万章》:“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里的“逆”是“迎合、揣摩”的意思,“志”是指诗人写诗的目的和意图,“意”是指诗篇的思想主旨。借鉴过来其意义就是,鉴赏格律诗不仅要从字句的表面意思上去感受,更要从诗歌的思想主旨甚至包括时代背景等方面出发,去深刻领会字句、诗篇的寓意、含义。这八个字同时也从侧面要求我们转换视野角度,客观、全面地理解诗篇的主题思想,顺着格律诗的创作思路深入作者营造的氛围中去感悟诗歌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注意品赏格律诗的韵味。诗歌乃文学之上乘,而格律诗语言凝练、表达含蓄、行文跳跃、意境深邃、蕴藉远大等特性就标志着它有值得去品赏的韵味。这里谈到的“韵味”是两个包容量大小不等的概念,狭义的韵味是指格律诗雅致含蓄的意趣,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指诗句经过修辞运用、声律转换后形成的令人回味无穷的韵律美这个艺术效果;而广义的韵味不但包括格律诗独特的韵律美,也包含格律诗所要表现的思想观点、哲理意蕴,以及深层次的人类文化心理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现代人赏析格律诗的时候,尤其要将重点放在体会广义的“韵味”所包含的内容上,诗人应该是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心的就是讲的这个意思。

以上三种方法往往互相交织、互相制约和互相影响,不能偏颇。

最后,我还想补充两点:

一是面对同一首格律诗作品的不同赏析者,缘于各自不同的诗学素养、领悟能力、人生态度、社会阅历、思想观点甚至脾气个性等,鉴赏作品后谈出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的。面对这样的情况,聪明的人往往不是看重其中“英雄所见略同”的相似观点、看法那一部分,而是善于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再进行总结,以此促进自己赏析水准的提高。因此,我希望格律诗爱好者们在鉴赏时,一定要多分析自己与别人存在差异的地方,查找产生差异的原因,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求得赏析水准的提高,只有这样最终才会对自己有所帮助。对格律诗创作者而言,作品完工后送给大家赏析时,也要注意分析别人的不同看法、理解、观点,这将便于找出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对作品的继续修改,从而提高诗作的质量。

二是赏析诗歌时,诗歌的阶级性与艺术、诗品与人品的关系在面对极个别情况要区别对待。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必然带有一定的阶级性,我也不否认阶级性的存在,但是我认为对诗歌这个文学艺术性质的东西来讲,不能故意地将阶级性超越艺术性成为首要的衡量诗歌质量的前提,也不要轻易地因为阶级性而打倒艺术性。我以前在某学校教室外经过时,听到一位老师分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就因为该诗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这一句,这位老师就说杜甫在这里斥责劳动人民的子女,将其视为盗贼,是看不起劳动人民,这是古代诗人创作的局限性。听了这样的言论,我对这位老师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制造一个“杜甫看不起劳动人民”的冤案,如果杜甫这样的大诗人都看不起劳动人民,真不知道天底下还会有什么人能看得起劳动人民。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小孩子本来就存在不懂事而调皮好玩的天性,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在他们心里根本就不重要,面对一地飘落的茅草,他们当然觉得将之抱到竹林点火烧那才是好玩的,所以杜甫越是在后面追赶、呐喊,他们就越发地跑得快。而杜甫斥责的仅仅是小孩子的不明事理、调皮胡闹,跟劳动人民根本就不搭边,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动辄上纲上线,真是荒谬之极。如果像这位老师那样去赏析诗歌,真的是会闹笑话丢脸的。再如有“悯农诗人”之称的李绅曾经写下这样两首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两首诗都是反映封建时代社会贫富悬殊之作,语言通俗易懂,格调凄凉感人,读者往往也会对李绅这样的诗人产生崇敬之情。但是李绅这个人未必便如大家所想,他的日常生活也是奢侈无度,曾经被刘禹锡大加嘲讽,“司空见惯”这个成语的诞生便有此来历。据说李绅慕刘禹锡之名设宴款待他,刘禹锡到了那里一看,山珍海味琳琅满目,美妙歌妓轻歌曼舞,场面极尽奢华。刘禹锡尽管经历了官场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但是其忧国忧民之情丝毫不减,看到这样的场面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场写了《赠李司空妓》相赠:

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在这首诗中,刘禹锡用汉代官职“司空”来称呼李绅(李绅曾经任职工部,正好对应汉代“司空”职务,主管水利、建筑肥缺),诗的大意是:盛宴上的歌女打扮得花枝绽放,唱着美妙的流行歌曲《杜韦娘》;你这个李司空花天酒地习以为常,却让我刘禹锡于心不忍,肝肠寸断。可能在刘禹锡眼里,真正的文人相交,有那么一壶酒对饮就足够了,没必要搞奢侈大排场。

当然,这样的名不副实之例极少(也有人说“司空见惯”出典可能有误会的地方),我的意思也仅在于不要一概地基于阶级性去赏析诗歌,人品与诗品关系有时候也要看具体对象而定,这些主客地位一定要分清楚。倘若被小山丘挡住了视线,那么丛山峻岭的大千风光就不能尽收眼底。

第二节 用赏析的眼光来分析前人作品

前面从赏析的相关理论角度进行了论证,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进行具体说明。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前人咏赤壁古战场的作品相当多,诗词名家皆留下过传奇之作,但是我个人认为杜牧的《赤壁》七言绝句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其谋篇、论点别出心裁,值得格律诗爱好者们留意。

杜牧,字牧之,别号樊川居士,生性倜傥风流、才华横溢,喜议论而好谈兵(曾注释《孙子》,可见杜牧是具备专业的军事知识的),志向远大,但是却时运不济,空有一身抱负却得不到朝廷重用,是一位仕途坎坷的文人。著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擅长诗赋,以七言绝句著称于世,其咏史诗有“二十八字诗论”之称。他出任黄州刺史时,曾登临广武山游览赤壁,以《赤壁》一诗讥讽周瑜之侥幸成功:你周瑜不过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才得以击退曹军,我杜牧空有旷世之才却得不到重用,假如我有那样的机会,必定建立远胜于你的丰功伟绩。这又与当年阮籍登此山时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之慨叹相照应,借怀古咏史而含蓄地抒发自己睥睨古今的胸怀,表现出英气夺人的气概。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这首咏史诗从小处落墨,小中见大,匠心独运:诗人从沉埋在沙中的折戟入手,浮想连篇而引发思古之幽情,短短的四句诗就将赤壁之战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起的决定作用曲折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见解独到、言论精辟、发人深省,得到了历代名家的诸多好评。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伴随着杜牧的足迹,一起到赤壁古战场去凭吊一番吧:

折戟沉沙铁未销——起句交代作品所描写事物的起因,在长江边散步的时候捡到一块废铁,这是埋藏于沙土下面的折断了的经历了数百年历史冲刷竟然未能销熔的古代武器——戟。我们甚至还可以这样想象:它可能是从曹军战败的战舰上掉入江中的,因为没能征服江东孙氏政权,所以抱憾而“未销”。这个起句非常富有吸引力,造成了一种先声夺人、笼罩全篇之势,使读者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种“读下去弄明白为何恨未销”的念头,为后文行笔做了很好的铺垫。

自将磨洗认前朝——承句进一步交代说,自己拿着废戟在江水中冲刷表层泥沙,用江边石头打磨,再用江水清洗之后,认出是古时留下的,至于是什么年代的东西呢?作者没有直接讲出来,不过大家看过题目之后就自然明白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遗留物(说真的,我十分怀疑杜牧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知识)。承句紧承起句的意思继续铺叙,并且“前朝”两字照应了标题——赤壁,指出废戟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遗留物,达到了“醒题”要求。

东风不与周郎便——第三句转折,就是典型的假设跳转,假如东风不帮助周郎会怎么样呢?看看下文如何交代。转句借助于“不”这个表现转折之意的字,达到了“笔锋陡转、突起波澜、别开天地”的要求,同时也注意兼顾前后,不因为意转而脉落、踪迹全无,造成意转而笔断、跑题,我们从“周郎”与赤壁相关联这一点就能看出意转而脉连的痕迹。

铜雀春深锁二乔——尾句之结甚有意思,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简直可以用“画龙点睛”四个字来形容其精彩程度。杜牧不说战争的结果向既成事实的历史结局反方向转化,反而点出可能是江东美女大乔、小乔将会出现在曹操的铜雀台这一命运:该句一个“春”字对周郎的侥幸极尽嘲讽,言下之意假如没有东风之助就该轮到曹操在铜雀台享受无边春色了;而一个“锁”又形象地道出了可能出现的周瑜抱憾终身这一意外结局带来的尴尬。这里不仅有象征,而且有假设,全诗的技巧也主要体现在这里,前面章节提到过关于技巧的论述,我认为这里的技巧是针对全篇结构而设立的,属于注重谋篇的大技巧,而不是简单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小技巧。

我特别看好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东风不与周郎便”这一句的妙转似神来之笔,如羚羊挂角般毫无踪迹可循,因此显得独具匠心而别开天地。常人阅读到这里通常会觉得很突兀,或许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东风与废戟的关系,东风为“虚”而废戟为“实”,似乎怎么也牵连不到一块儿去,当读完最后一句或苦苦思索一番之后才终于明白这是“转”的妙用:从废戟到前朝,进而想到东风,于是假设跳转,最后妙结,尽管这里“转”得出人意料,但却始终紧紧扣住标题“赤壁”来展开叙述,巧妙地将前后因果关系连接起来,从中可以看出它包含了作者非常巧妙的构思,这种转法的妙用真是令人叹服。该诗对“转”的运用之道是第一个非常值得留意的地方。

二是杜牧对格律诗“以小见大”手法的娴熟运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其场面是非常震撼的,凡是看过《三国演义》这本书以及电影《赤壁》的人都是知道这一点的(甚至于每一个稍具历史知识的中国人都知道)。赤壁之战之所以著名,不仅因为三方投入的兵力众多(总和差不多接近百万之众),主要原因还在于它改变了曹操横扫天下如卷席的攻势作战势态,初步奠定曹、孙、刘三足鼎立局势。面对这样有名的战役,杜牧并没有将笔墨用于对战争中火光蔽日、巨浪滔天、樯橹摧毁、万马奔腾的壮丽宏大场面进行描写,反而抓住赤壁之战一块遗留物——折戟进行挥发就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使读者通过体会它“抱憾未销”之因便感受到了当时战争之惨烈,这种“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是第二个值得所有格律诗创作者们学习的典范。

三是诗人杜牧的想象力极富辽阔。在该诗中,杜牧运用出众不凡的想象力串联起时间、空间跨度巨大的各种人物、事物、事件,借助别出新意的因果推论最终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这种纵横驰骋的想象力非常容易产生巨大的震撼效果从而征服读者心理。在此诗中,是想象力联系了手中“废戟”与赤壁之战的“东风”这一虚实相别之物,是想象力由手中的废戟联想到了六百年前的古战场,是想象力引出了没有东风之助将导致战争结局改变这一假设,是想象力由时空遥远的赤壁古战场转换到了地理遥远的铜雀台,而最妙的是这个想象力没有说到江东孙氏政权的更替是旗帜易色,而是大乔、小乔两位美女被锁于曹操为广揽美色而修筑的铜雀台。这样的结论出人意料,不由得让人捧腹大笑:好色的曹操原来是为了大乔、小乔两位东吴美女而发动征吴战役的。风流俊赏的杜牧啊!诗人之所以为诗人,想象力正是其魅力之所在,没有想象力的人是成不了诗人的。杜牧纵横驰骋、收放自如的杰出想象力是格律诗创作者们第三个需要认真学习的地方。

如果按照赏析的思路来进行创作,那么格律诗的创作水准是能够提高一个档次的。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能早日从赏析中学会运用立意、谋篇等多种创作技巧,那么也不必为游览颐和园诗句的用字、用词而议论了,从这一点来说学会赏析诗歌很有必。因此,希望格律诗爱好者们在进行创作的同时,也要学会赏析诗歌。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