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五十小说:河山1938/1940 作者:汉阳造 更新时间:2011/8/31 18:12:55 第二节 郭影秋是苏北人。 他的脸上,有着与苏北兵刘泰舟类似的白净与细腻,只是口音里串着更多的山东音河南味还捎带了淮北调……但他们又是如此的不同。郭影秋的军服是那种泛白的灰色粗布,当然我也可以不这样叫它。因为既看不出它有别过领章的痕迹,两个鼓鼓囊囊的衣袋也没有袋盖儿。如果非要把他想成是个官儿的话,那么唯一可资佐证的大概只有他扎着的那条双扣眼斜皮带。尽管漆面已经斑驳,边缘却蹭得油亮。 然而,最使我诧异的并不是这家伙一身不伦不类的装扮,而是他的眼神。那双显然因为极度疲惫而布满血丝的眼中,透射着某种异样的光芒……我曾经在徐泊的眼中,看到过类似的东西。那眼神,既熟悉又陌生,甚至能令我生出一丝莫名的恐惧。 我不知道这个叫花埠岭的村庄还有没有郭影秋的人,更闹不清他究竟是兵是民;如果算是兵,又该被归入第五战区的哪一支序列。 不一会儿,村子里又陆陆续续出来十多个男女老少,提着沉甸甸的水罐、捧着摞作几层的煎饼、抱着盛满鸡蛋和馒头的藤篮……钱正伦的手下显然被这支奇怪的劳军队伍搞懵了,直到几个老娘儿们直着脖子招呼他们,这才恍然大悟地纷纷跳下车,一边放下车箱一侧的箱板,一边帮着向留在车斗里的伤员传递饭食。 郭影秋看来对吃的并不感兴趣,他把我和岳杰拉到一边,“徐连长,岳兄弟,要想平安回到徐州,恐怕得辛苦赶夜路了。”“嗯?咋了,有啥情况?”岳杰一脸不解,我也瞪大了眼睛等待下文。 “这两天情形有些不对!我也是今天早上才来的,为的是做老百姓的抗日动员和周邻几个村子的乡绅**工作。听村里老百姓说,昨天夜里,打村子外过了队伍。照常理,国军部队赶夜路,起码也会打个火把、喊个口令什么的,动静很大。可这些人是悄没声响地摸黑过的,几个听见响动的老百姓扒着窗子往外看,黑漆漆的只能勉强看到些人影,根本看不清过去的是些什么人。”他看似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昨天我在张专员那里接洽时,他还专门提到临沂以南国军军力空虚,确实需要把老百姓提前动员起来。鬼子万一打过来,也不至于坐在家里等着被他们遭害。” 我顿时紧张起来,真是怕啥就有啥! “不过,也许是我太多心了。听说五十二军在郯城一带活动,说不定是他们的人,那样反倒好了。”对于他明显刻意的宽慰,我并不以为然。我没有权力拿这五十来号伤员以及万江、钱正伦们的生命来冒险,更何况还有楚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为这个国家、为这场战争尽到了本分。现在,他们有权平安回到后方,去享受也许永远也不会到来的英雄般的欢迎。 “郭……老哥,”我实在不知道该怎样称呼他,“你手里还有打枪的人吗?” 他摇了摇头。其实就算有,我也不打算用。我宁可指望钱正伦的那十来个中看不中用的手下。 “……那就这样吧,”我作出了决断,“让大家再休息一阵,但是伤员不许下车,吃喝拉撒就在车上。天黑前我们把人分成三批出发。岳杰你骑马走前面,我跟你隔上一里地儿,车在后面再隔上一段儿,郭老哥就费心押车。只要前面出了响动,甭管是什么,你立刻命令卡车原地掉头往回跑……” “好是好,不过还是让我走前面吧。这一段路我到底熟些。”郭影秋的话理由充分,岳杰和我都没有强辩。“你打临沂来的时候骑马了吗?”岳杰心细,多问了一句。 “骑了,在村里喂料呢,我这就牵去。”说完,他站起身一溜儿小跑着朝村里去了。 第三节 “徐连长,你认识那边儿的人吗”岳杰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问我。 “哪边儿啊?”我被问得云山雾罩,直起上身四下张望。 “那边儿啊!姓共的……这个,你总该听说了吧!”他用胳膊肘捣了我一下,嗓门压得更低,还用手扯了扯背后大刀把上系着的红绸。 我骤然警觉。 我当然明白他指的是谁。那是一群我不理解,也根本不想去理解的人。在我还很小的时候,“赤”所代表的就已经出离了美学意义上的色彩名称,而总是和“匪”、“患”一类字眼儿如影随形。它们有时现身在于报端,有时又隐迹于街头巷尾的道听途说。在我的意识中,与之相关的的面孔,大都模糊不清。它们虚幻如鬼故事,却又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甚至在与我一母同袍、却性情迥异的徐泊身上,也能找到一些“泛赤”的成份:当我的床头炽爱还是绘了插图的《江湖奇侠传》和《七侠五义》时,徐泊的枕下,就已经掖着没有图画、翻掉了页、内容也了无趣味的《向导》与《莽原》了。对徐泊的危险倾向,父亲倒显得十分宽容,偶尔见到了,也只是训诫他不得在家里以外的地方阅读与谈论它们。 我把岳杰上上下下打量了几遍,直到确信这家伙从里到外也就是个地道的保安团下级军官,这才打消了狐疑:“你小子该不是存心想害我吧。” “那不是,那不是……其实,那边儿的也是人,而且都还是挺周正的人。俺也是觉着你徐连长人不错,要换作那位从早到晚撂着脸的钱长官,俺才不讲这些呢。”说着,岳杰回头望了一眼钱正伦,后者正和几个部下围在车头前狼吃虎塞。 “徐连长,你觉着老郭咋样?”他问的话没头没脑,我却已经猜到了一半。 “还行吧,穿得有点儿土里土气,长得也有些娘娘腔。”我故作漫不经心。 “咳!人可是正宗的共产家的人呐!” 不知道为什么,我并不感到吃惊。只是觉得有一些滑稽。没想到萧国宪视若洪水的赤党,早已在我们的眼皮下忙活得风生水起。而当其中的一个活生生地就出现在我面前时,看上去竟又如此普通,既没有三头六臂,也不是头脚生疮。 黄昏时,队伍再度起程。但这次走得很慢,也很谨慎。我甚至嘱咐钱正伦和他的手下,随时准备战斗。岳杰依旧与我并马齐驱,时缓时疾,刻意与前面的郭影秋保持着一里左右的路程。而那位“赤”军的跨下,其实不过是一头趾高气扬的大黑骡子。 萧副主任眼中关乎国体、系乎权柄的两党之大防,原来也就是这不足一公里的距离…… 渐沉的暮色中,我想起了民国二十五年春天,那些走上南京街头、响应北**日**的慷慨少年,想起背着手在父亲的书房里与老爷子辩得滔滔不绝的徐泊,不禁哑然失笑。 突然,岳杰猛地探身勒住了我的马头。 “怎么了?!”我警觉地问。 他摆摆手,示意我“听”——前面的一串蹄声正由远而近。 我俩翻身下马,隐身在路边的矮丛中。我从枪套里摸出盒子炮,用拇指麻溜儿地扳开了机头。 “徐连长,岳兄弟……”来人是郭影秋。 “咋?!”我从树后探出身来,焦急地问。 “日军,有日军!”他气喘吁吁,声音由于紧张而略带颤抖。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