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贞观小仙师>第三十七章 改编《西游记》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七章 改编《西游记》

小说:贞观小仙师 作者:家在南极 更新时间:2017/4/11 10:31:33

第三十七章 改编《西游记》

夜里,李正翻看李世民的亲笔密信,李**在信中说的是他对孝正兄弟那一纸礼物的看法,很深刻。在信中,他从几个方面解说对四个字的理解。从笔迹墨迹上看,他不是一次写的,书写痕迹至少有四次变化。

第一个,长生不老,他自己就否定了。

第二个,沾边了!来自草原的北方大患,千年百年的大患,哪有一次性解决的可行办法?他没有把握!

第三个,他直接写道:肯定是这个原因,王弟在为国为民操心,首先表示感谢!那也是他的心腹大患。他悟了!百年皇朝,千年世家!这是王朝更替变幻,世家屹立不倒。

这部分写得最多,有十几张纸,分多次写的。直接把李正当做倾诉对象,洋洋洒洒搞了几万字。最后,说,你是上天派来帮助大唐的神人,所作所为都是不可思议的,看到申州在迅速发展,利国利民的新产品层出不穷,我很高兴,将尽可能的为申州,为王弟提供便利。阅完烧毁。

两个公主现在就行走在大桥上,她们对书院的教学很感兴趣,想去书院看看学生们是怎样上学。

参观了王叔的菜园,顺手摘了两个通红的西红柿,直接就生吃了。这西红柿炒鸡蛋现在是两位公主的每餐必备。那个什么辣椒味道怪怪的,辛辣无比,吃后却回味无穷。学校护卫认识两位公主,没有阻拦。

二人慢慢踱步到了大饭堂,下人仆妇们正忙活着准备午餐,见两位闲人过来晃悠,后面还跟着四个小丫头,不敢呵斥,轻言劝出:二位小娘,此地是学生饭堂,不容闲杂出入,还请别处观看。

啊!清河可是调皮不让长乐,一惊一乍的本领不小。那是王叔墨迹,是诗句哎——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还说没新作!这个好!记下来!记下来!

几人又晃悠到‘求知堂’,念叨着门边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室外一片矮矮的树正开着火红的花。有人从室内看见外面来的丽人,不由自主的齐齐向外观看,窗户上顿时挤满人头,吓得二人落荒而逃。

李孝恭府中,裴氏夫人见二人喘嘘嘘进来,就问,什么事慌成这样?

长乐刚要回答,清河立即使起眼色。没事!热的!王叔最近忙些什么?

裴氏比李孝恭小三岁,比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大,本来就和长孙皇后如同姐妹,长孙皇后一直称她嫂子。如今公主来申州,自然是二位的监护人。

义阳王爷新书还未付印,这几天王爷正带几个人抄书哪,过几天就会先印一部分出来,到时你们就看到了。清河吵吵着要去看。裴氏道,我也迫不及待的想看,可他特别提醒,不许打扰。

二人只得悻悻退出,继续自己的整理记录大业。

李正缓缓念书,几人分别记述,再核对整理。已经写了三天了。这次是大部头《西游记》,不把你们累成狗才怪!

李正此时正躺在摇摇椅里,用个大蒲扇遮住眼,在树荫下晃悠哪!旁边几个抄记员手忙脚乱。张新郭细君早已不干这活了,这是从低年级里挑选来的新手。

李正今日念完第八回,就念不下去了。为何?

前面写得轰轰烈烈,几人抄得荡气回肠。忽然停了!都诧异的看着王爷。

下面是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 ’ 怎么写?写陈光蕊进京赶考,李世民亲赐状元,娶丞相殷开山之女殷温娇为妻...这还不闹翻天!后面还有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唐太宗地府还魂’,魏征梦斩蛟龙。怎么写?

招贤纳士的科考制度在隋朝搞过几次,大唐现在还没有回复,哪有什么赶考的状元?游街夸官亮职的习俗还没有出现,临街抛绣球选婿只是传说中出现,一时,李正不知怎样组合这些元素。

李正道,今天本王身子有些不适,先收工吧!明天再说。众人称是!忙着整理去了。

吃了一碗绿豆凉粉,顿时感到舒畅不少。

从电脑找出原文,仔细查看,运用春秋刀法,大加删改。既然第一回就说‘这部书单表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那就将恶搞进行到底,全部置换地名和人名称呼。既使故事流畅,还保留原文的诗词歌赋。把所有词牌名称统统换成‘有诗为证’。

由于写得慢,每天三到四回,整理后即刻版,每十回就出版一册。所以催稿的比李正还急。首先就是公主和李恪长孙冲这几个人,其次就是雁妮锦儿月儿柳儿,再就是学校的学生们。

适时出现的《南湖学报》更是激发了学生们的热情。《南湖学报》的出版是一件大事,他面向书院学生,交流学生学习心得、工厂技术发展进度、对工厂技术革新和工具改进详细报道,仅限内部免费流通。

《南湖学报》每十天一期,对开(纸幅没有那么大),四版,双面印刷,摒弃原来的陶制字模,首次使用金属字模,字模为铅锡混合材质浇铸,字很大,只有两种字号,相当于后世的一号和小二号。再小些就模糊了,还是油墨问题。蜡板印刷也试过,李正嫌水平太低,提升不了大唐印刷水平,直接放弃了。字体是李正书写的正楷体,由工匠临摹刻的泥范。好在铅和锡熔点较低,铸造错了,马上就重新回炉。有许多字模都是修修改改,锉一下就能用,省下许多功夫。

不仅报道书院最新情况,也连续刊登一些学术文章。像书法、诗词类,这是李瑜主编特别要求的。

传授永字八法时,学生们很是狂热。这是王羲之的孙子智永确定下来的写法,后来传授给当朝的虞世南,但他的字一直不出宫门,外面很少人能见到。现在王爷能把书写方法公之于众,谁不眼热。

学报主要刊登学校内事情,比如学生成绩表扬,课程通知,某个学生写的短诗,配以李瑜或郭细君教授的点评。偶然也登上李正的诗句,有时还是只有两句的断句。

第一期上刊登李正做的三首劝勉诗,《昨日歌》、《今日歌》、《明日歌》,得到全体学生热捧。几乎每一期报纸都被学生们抄写一遍。规定是学生可以看,不可以带出阅览室。涉及机密被异邦番族得到就是大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一点,大家全部认可。

第四版是学生们的最爱,连载着《西游记》。虽然文具店卖有单行本,十回一册,可那一册要十二文钱哪!

学生们的读写能力大幅上升,这正是李正写这本书的初衷。

《西游记》全本终于印刷出来了。全书采用活字印刷,封面精美有多幅插图,是李孝恭夫人裴氏带领长乐清河等女的功劳,参考李正给出的卡通形象,唯美工笔画法把美猴王画得美轮美奂。十六开版在大唐绝对很另类。经过删减的新版《西游记》绣像版全本,正好一百回,售价一百文。

李正又叫上秦琼钻到山沟去了,这次郭细君直接拉着大车跟着。那片山沟早被秦琼设为军事禁地。这是李正建议的,按照保密程度等级,分为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军事禁区外围安全控制范围、作战工程安全保护范围,给这几个等级制定详细标准。

整个南湖书院就属于军事管理区,整个申州设为外围安全控制范围,所有来申州的异邦人员都会被秘密监视。这样,申州分散去五百余人去做‘监控摄像头’,秦琼的禁军似乎不够用了。

这次进山试验的是手雷和地雷,这是军火中最便宜最没良心的产品,效率也是最高的。军事较量中,咱比体能、比武艺、比心眼都行,你丢手雷就是放暗器,埋地雷就是下黑手。李正担心大唐人接受不了,试验结果却大受欢迎。

硫酸已经搞出来了,还在实验室阶段,雷汞制备的很少,雷管只是雏形,不足以实用。手雷地雷还是导火索引燃。把手雷点燃后用力扔向山下,仿后世香瓜形状的铁制弹体和内置爆破片瞬间爆炸,一斤半壳体加填充物混和200克炸药的效果不逊于大将军炮发射的炮弹。不是郭细君不想搞小一点,壳体小了,铸造时模具上加印纹路、壳体厚薄的控制难以稳定,只好造大些,更好生产。

郭细君带三个人在山路上埋了三颗地雷,插上标示牌,还在地雷四周插上草人木板,叫士兵赶来一群羊,然后跑到李正秦琼身边掩体里,四个士兵赶着二十多头羊向雷区走去,见到标示牌,又看见山上小旗挥动,朝头羊屁股猛抽两鞭,朝路边巨石后面藏去。

秦琼亲手点燃导火索,包装纸用桐油浸过,有防潮作用,燃速也更快。但十米长短还是得一会儿。秦琼向后面紧走几步,躲到掩体内。头羊吃疼,朝前猛跑几步,看到前面的草人,又停下了,只是站在雷区边缘,跟随的羊群,也停下,在路边悠闲地吃草起来。

连续三声巨响,碎石混着土块铺天盖地的砸下来,钢铁破片直接击中头羊颈部,当场有两头羊死亡,还有几个在血泊中惨叫,其余狼奔豕突,四散而逃。插在四周的十来个草人七零八落,最近处两个披甲草人被冲击波吹飞到十几米远处。

秦琼对试验很满意!拍拍李正肩膀,走了!并把郭细君拉来的大车给拉走了。跟随士兵们欲哭无泪,大热天,背个毛烘烘死羊不说,晚上肯定要吃羊肉,关键是,那羊肉里沙子太多啊!

刘望山惊叹李正在短短不到半年时间聚集了这么多财富。比不上五姓七家那些大世家,以前在军中经过手的钱从来没有这么多过,猛一下接触这么大账目,并且那数字每天都大幅减少,有些担心。家大业大也不是这样花钱法啊!

李正说:这些钱放家里堆着就是死钱,要想办法花出去。他接手以来,李前威组建船队带走三百万贯,他带去扬州造船,还带五十万贯去搞基建,把账上数目减少一大截。修桥、建大坝、建工厂、建学校、建商铺、建山庄、建保安队,钱像流水一样往外淌。收入却很有限,商队来申州,基本是以货易货,运来的货物和运走的产品相差无几,结算时补偿差价很少,账目波动不大。二王爷还在很多方面优惠或免费,让老刘不解。

前期积攒的七八百多万贯现在只剩不到三百万贯,要花钱,还要花完?刘望山很迷惑,那可是三百万贯,不是三万贯。怎么花。知道王爷来钱快,每个月都有许多商号送钱来,从账目看,卖宝贝八百八十四万贯多,年前修桥建校才花不到小零头。年后商队送来的物资很吃钱,三月以后就平稳下来。

人工在这里是比较便宜的支出,但架不住人多啊!人工总计支出超过十万贯啦!

《西游记》一出,受到申州,乃至全大唐百姓的追捧。

田间地头,到处都谈论着悟空取经的事儿。这是一本内容很杂很广泛的书,文人士子关注其中的诗赋;道士们也很高兴,李正宣扬了道教思想,厉害的悟空出身是道门;和尚们更开心,我佛慈悲,连**都皈依佛门,最大的还是如来佛祖。间接的替佛门发扬光大了名气。看王爷施主对佛法是多么的精通,直接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又说:菩提本无树,**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看这话说的,得道高僧也没有如此见识啊!李正要是听了定很臭屁:惭愧!惭愧!六祖还没出世呢!

3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