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贞观小仙师>第四十五章 弟子三千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四十五章 弟子三千

小说:贞观小仙师 作者:家在南极 更新时间:2017/4/13 11:30:35

第四十五章 弟子三千

长乐和清河一直乐不思蜀,李二回去时二人坚决不跟着回去,一如既往的继续她们的创作大业。好在长孙冲李恪也奉命陪伴,长孙冲兼任的御林军都尉也就是挂名领俸禄而已,李恪也就是个浪荡王爷罢了。至于那些跟班小兄弟们,被随后赶来家族掌柜捎来的信勒令回去,若不回去,将立马断了月例零花钱。被捏住命门的小纨绔们和老大李恪等人洒泪相别,跟着商队回京。近三个月的申州夏令营足以他们吹嘘一番的了。每个人花光自己身上最后一文钱,把申州新奇物件可劲儿的往京城带,折扇、墨镜、诗集、《西游记》,还有什么指甲刀、削皮刀之类,当然还有的给心仪小娘买的香水雪花膏小圆镜什么的。

落单的李恪长孙冲二人哪里有心在王叔府上宅着,申州的新奇物事叫他们眼花缭乱,不出去疯跑怎么对得起自己?

这次李正也给他们派上了公差,和秦琼协商后,长孙冲负责协助统计炮兵试验数据,并上报兵部把调令也给弄来了。开始他心里还疙疙瘩瘩的,等见了那一溜火炮之后,才觉得拿着刀剑一对一拼杀才是无趣,这样一炮一大片才是王道啊!李恪的任务就不同了,根据他的特长,安排在新成立的兵部下属的装备设计局。这是李正思考许久才同意的。想到日后他的经历,李正还真怕他把技术用上了造反,不过又一想,造反思想需要的温床已经不能满足条件了,又能怎么样?真的有那么一天,也许能刺激大唐军火工业更快的发展吧!不过,正式上任还得等到秋季招生结束后,他得接手学校招生工作。

灵寿和他的弟子很专业,几乎不眠不休地在图书馆呆了七天,吃喝都是叫人送进去的,终于把李瑜要求的那堆书籍看完了。鬼一般模样溜回崭新的宿舍,倒头大睡了一天一夜。第三天早上,集体梳洗一番,神清气爽来到实验楼,被李瑜截到一间办公室,直接甩出几摞书:“这是这几天王爷整理出来的新书,刚刚印出来的校样,你们先研究研究。”

王爷的话,那得听呀!要搁以往,众人肯定以方外人士的身份拒绝,这七天里,众人是越看书越觉得王爷深不可测,那潜移默化的恭敬是从骨子里冒出来的。既然王爷叫看这些书,那就一定有它的道理。

圣旨要派人来申州,动员令一下,炼丹门的人轰动了,争相报名。申州义阳王神迹早已传遍天下了,谁不想前往一探究竟。听说那神奇的玻璃是用沙子炼化,道友们私下没少试验,最后最好的结果就只是搞了一坨粘琉璃,有的还是一堆热沙子。这次炼丹门选拔一批精英骨干,就是要来偷师学艺。

李三在玻璃器皿制作中天赋异禀,按照王爷意思,搞出了保温瓶,那不能叫保温瓶,只能说是保温罐,瓶身不是圆柱体,而是创意非凡的大肚坛子状。不过坛口倒是很圆润平整,放个包着布的木塞也能达到效果。李正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只知道这是几十个成品里最完美的一只,很宝贵地叫篾匠打造个竹丝外壳,双耳竹制品,油漆一番,很经典的奢侈品。

道士们来申州后虽然没有进入任何工厂参观,大家憋着一股激情等候王爷分派工作,结果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不过大家总算开了眼界,许多困扰多年的疑问现在豁然开朗,眼前又是新一轮的知识,大家怎么能不激动。

一本是《工业选矿甲》,前半部分直接从元素种类说到矿藏在大唐的分布;一本是《冶炼初步》,把各种冶炼炉子功能、大小、形状、原料、温度等等因素综合分析,还具体给出某些矿石的融化温度、催化条件... ...

还有一本是《石油提炼》,把火油的成分,怎样馏化、怎样分离、怎样储存等初步技术一一道来。

灵寿大致翻了一遍,问:“这些不全吧?这本选矿还有下半部分吧?”这个咱懂:咱炼铅炼汞炼朱砂,当然知道炼什么需要什么矿石,可后面内容就叫人觉得深不可测了。

李瑜摸了摸鼻子说:“王爷昨夜没睡,还在整理校对呢!等明天印出来,立马送来!立马送来!”

一般人立即人手一本,细看起来。李瑜连忙叫人拿来几领白纸和笔墨,以供道士们写下笔记。

过了七月半,各地新生陆续到达申州,有的直接到书院递交资料,报名入住,这些是社会底层口袋羞涩或者消费谨慎的学生。有的先在申州街头游荡几天,把方巾墨镜折扇装备一番,再高调入校的学生,这部分当然是租赁沿河大道小别院的纨绔子弟了。

这个春夏,申州市场上大量出现的鸡蛋、鸭蛋不仅丰富百姓菜盘、伙房菜盆,市场上也出现诸如卤蛋、咸蛋、茶蛋之类小零食,据说是从王府流传出来的做法。来申州的学子首先都要尝尝王府小吃,给小仙师王爷捧捧场。

到了八月初一,所有一千名学生招收完毕。李恪报告王叔,还有三名没有凭证的学子没有入校,需王叔决定。李正惊奇不已,还有这样的事?叫人到自己学校教研办公室来。

三人来自不同地方,没有关引凭证,是慕名而来,自认有一技之长。李正分别考较一番,愉快的接受了。

毕方成,来自岭南,是个采矿工,也就是为铁矿加工坊提供矿石的背石头的打工山民。二十二岁,自己说能认识不少石头。李正从李振棠那里拿出些黄黄的钨矿石和灰色矿砂来叫他认,他看一眼一口就说,这在江西大余西华山很多,甚至满河沟都是,炼不了的!李正觉得捡到宝了,就叫李瑜安排进道士班。

第二位叫翁道新,是九江人,会制作织机,对织机的改进很有想法。李正叫安排进新生一年级跟班学习。还有一位叫贾大南,持有当地县令签发的证明,说是他熟读家传的《齐民要术》,想在义阳王麾下光宗耀祖。这个当然要收留重用。

看到那张县令的凭证,李正觉得应该派人查一下另两个人的来历,就派人把意思跟黄柏传到。

第二期1003名学生顺利入校,分了11个班,教师全部是原一二年级学生代课,偶尔有三年级学生来做客串教授。初级教材除了原一年级教材外,又大量印制许多插图版本。这些简易教材发放给全申州102座乡村小学,教师仍然是原一年级学生外派担任。作为种子队选手,以后每期的一年级学生升级,都将轮流外派去乡村支教,最少半年。

李恪终于解脱了,招生工作结束了,他可以去装备设计局上班了。八月初五一大早,就兴冲冲地来白宫找王叔。李正正在吃饭,看了他一眼,李恪立即小鸟依人的恭立在旁边。李正扔出一本画册,那是有关各种火炮的构造简图和效果图。十几页的薄册子上简画出迫击炮、火焰发射器、火箭筒、步兵炮等多种兵器装备简图,旁边还有功能参数,把李恪兴奋的抓耳挠腮。

饭后,李正带他进入后院的一个小实验室,那里又找木匠制出一架80迫击炮木制模型,又用一堆组件难为钢铁厂的工人,勉强做出的零碎部件。至于炮弹,图纸也有,关键还是发火帽和触发雷管问题,一切卡在硫酸的制作上。李正道:“这里木制零件有两套,一件已经安装完毕,另一件还在地上,你先对比着把木制零件组装起来。我有事去做,你就在这里,安装好去一号实验室找我。”

李正和道士们还有教研班的学生一边在实验室忙碌,还一边忽悠着他们。“什么是道?这不是道?万法自然,我们现在就是在找万法本质。太极为始,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 十分为百,百分为千,千分为万。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则愈小,愈细则愈繁。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庄子也说,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那也是道。从宏观到微粒,之后,微小的物质就更容易和别的物质结合,组成新的物质。反过来,铁矿石中夹杂着石头和其它物质,我们把它分离出来,还原它纯净的钢铁本质,这就是我们要做的。硫磺,硫磺是纯净物么?不是,它是化合物,其中除了硫元素外,还有其它物质,我们把它分离出来,与其它物质合成一种叫硫酸的液体,这种物质可以腐蚀溶解很多东西,比如说人肉,把手伸进去马上拿出来,你的手就说不定连骨头都不见了!... ...”

十几个道士听着新奇的理论,正在入迷,李恪咋咋呼呼地跑来,“王叔,成了!”

李正皱眉一下,“在一边听着!”继续对道士们说:“还有一种液体叫盐酸,如果把硫酸和盐酸混合后又是什么效果呢?告诉你们,世上只有两种东西能装它,一种叫塑料,一种就是我们常见的陶瓷瓦罐。他的效果有多大?假如你杀人了,毁尸灭迹怎么办?这就是最好的办法!把它放进这种混合液体里,你连渣都找不到。”

众人听得心情激荡,还要再听,李正却做好新一轮准备,说:“现在我们开始做制取硫酸的实验!”大家分组在各自操作台前忙碌起来。

午后,李正午休起身,就见李九捧着个玻璃瓶子,和李恪联袂在全院候见。小子,撵得还怪急。又叫来李白李兴等人只得带众人到后山隐蔽的四号实验室去。

李正做实验,李恪只是凭双眼观看,李九则忙着记录实验步骤,李白记录李正解说,李兴忙着磨墨,其余人在仔细观察。李正先用硝酸加入水银制取粗雷汞,洗涤后提纯,制取高纯度雷汞,加酒精和酸制作雷酸汞,在制出雷管,放置一旁。

制作肥皂的析出甘油被拿来一些,硫酸和硝石绿矾干馏生成的硝酸加上甘油,再加上木屑碳粉硅藻土,那种灰白色的微孔轻石被研磨得极细,很快混合吸收了**。这时李正才松了口气。这可是TNT烈性炸药啊!要是刚才那**爆炸了,自己可就成了诺贝尔第二了!啊不!咱比他早,叫什么呢?不去想了。用油纸包个拳头大小不规则的小包裹,**一个连接一截长长的导火线的小雷管,交给李恪。要他去找秦琼安排,特别告诉他,这次的药性更大,要加倍小心。

把一群人赶走,李正带上钢盔,穿上自制加钢板防爆衣,安心在这里试制触发装置并制作一枚迫击炮弹。雷酸汞有了,那就有了雷汞铜,击发药还远吗?有了雷汞铜,触发装置还没有吗?更安全的氮化铅李正也想搞,条件不成熟啊!

四天后,八月初十,李正李恪拉着大木箱子赶到秦琼的基地。在一群将士惊诧的目光中,把两枚炮弹打到模拟城墙后面。为了显示效果,把第三枚炮弹打在空地上,众人眼睁睁看着炮弹是触地才爆炸的。

这种仅仅一人就能扛着跑的小钢炮叫秦琼部下爱不释手,争着表达决心要扛着他到松州前线。争来争去的结果是义阳王爷府上侍卫再增加三百名,随时要至少有一百名侍卫明暗随从。李正洒然一笑,我什么也不用搞了,整天摆谱罢了!

抓狂的长乐清河,揪住王叔这下就死活不放手了。李正只好摆谱地叫两个公主捏肩膀捶腿。然后戴上墨镜,躺在摇椅上,带领着十来个女性开始盗版大业。

这一次自然是按李世民预约的《封神演义》版本,大力宣扬道门法力无边。先从陈塘关哪吒出世开始,再说姜子牙卖面,再说九尾狐下凡,雷震子下山,东扯葫芦西扯瓢,把各路大小神仙按各种传说讲了一遍,这就洋洋洒洒写了四五十回。等十来个小妮子头昏脑涨,这才开始说文王磻溪遇见姜子牙,再次把808步的故事说了一遍。这一篇还没写完,这就到中秋佳节了,众人自然要赏月吟诗。

书院学生们要休息一天,要赏月吟诗作对,后院女子们也要吟诗赏花。李正只好在白宫二楼大阳台是设宴,邀请宗室弟子参加,李孝恭李白李兴李瑜李俭李玮李恪李敬玄长孙冲张新郭细君,以及李一到李二十李大妮到李十二妮大牛二牛柳三郎牛娃张二宝还有李家湾的赵耕胡保纯田喜富都被邀请到了。加上月儿柳儿两个公主,四五十人挤得满满当当。

酒宴正酣,长乐提议,请王叔题诗纪念盛会。李正苦笑道:“又是作诗!这能是张口就来的吗?跟你们说过,那是小道,不能养家糊口的。”

“到底该怎样作诗呢?,王叔说说吧!”清河还是不死心。

“怎么说呢!你要作诗,就不能太执着,刻意去堆砌词句。比如说画一幅画来表现风,也就是以风为题该怎么做?你说风该怎样画?那就要找个参照物,和风最密切的就是柳丝啦雪花啦什么的。这就有了!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柳实画风,风来无质难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

一班人觉得这诗也好做呀!就着寥寥几句就很有意境啊!李正看大家都在沉思不语,就说:“中秋佳节,不要去想那些文绉绉的东西,大好月光,还是喝酒吧!”

长乐却说:“王叔实在高才,莫不是天上下凡的神仙?这月光皎皎,还是以月亮为题大家各做一首诗吧?”

“好!既然长乐说了,本王就做主,每人一诗,优胜者奖。就奖快要出版的《封神演义》全集!”李孝恭大声同意。李正翻翻白眼,感情还是那我的东西做好人啊!

心中虽然不忿,还是鼓掌表示支持。一时丫鬟们忙着布置笔墨文具,李正感慨不已,还得抓紧制作钢笔墨水啊!太不方便了!

众人忙着酝酿情绪、吟哦感慨,李孝恭对李正举酒劝饮:“孝正不即兴来一首?”

李正打着哈哈:我想想,我想想!心中在想,偷窃哪个好呢?

李瑜把一众人等卷子收上来,叫师傅品评一下。李正拿起一份,周吴郑王地品看一番,对用词用典、对仗修辞上也是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某人诗句中有一雅句,大加赞赏。还作诗相和。“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是盗窃苏轼的《中秋望月》,批评学生感慨消极情绪。

又说这个角度狭窄,眼界不高。和诗一首“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吹度玉门关。”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的句子。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是责备学生思乡之情的相和绝句。

等一叠卷子品完,也和诗一篇又一篇。李孝恭端着酒杯不动,一般学生炸窝一般手忙脚乱地在抄写。李正端起酒杯对着愣神的李孝恭碰了下杯,装逼地一甩头发。唉!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整个书院,今夜无眠的人可不止白宫二楼上的这些人。

3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