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漕运天下>第二十二章 御驾亲征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二十二章 御驾亲征

小说:漕运天下 作者:沙场点兵 更新时间:2018/3/1 10:18:51

大臣退朝之后不能再奉天殿逗留,只能各回各的衙门,如果被东厂私自发现私下里汇聚在一起,告你个聚众谋反,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各部衙门都返回自己的衙门进行商议。

于谦大人随着兵部的众位官员返回兵部衙门,各位官员对于谦大人在奉天殿上直接对上王振,心中也是忐忑,大明王朝庙堂之上敢于这样和王振对峙的现在除了于谦还没有第二个人,王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但是兵部的官员们也被于谦的气势所折服,国家在危急时刻于谦大人挺身而出,坚决反对皇帝御驾亲征,在大明王朝贤臣在朝堂上质问皇帝是最多的,但是这个最多也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有理有利,有气有节,还要有这份胆量才可以。

“邝尚书,看来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去意已决,我们还要做两手准备。”于谦大人向兵部尚书邝埜说道。

“于大人刚刚回京城有所不知,陛下这个想法已经很久了,前一次瓦剌大军来袭,便要‘御驾亲征’,这一次恐怕无法阻拦了!”兵部尚书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邝尚书,军粮还要多久能到?”于谦大人现在是兵部左侍郎,尽管刚刚上任但是正是大明王朝多事之秋,自己立刻就进入到了角色之中。

“第一批漕粮刚到不久,已经分发下去,不过今年开春晚,第二批漕粮如果一切顺利还要一个月才能到,就算是加快运输速度也不会快上几天。”邝尚书一脸愁云,数十万大军如果真的要出征,这粮草的确是个难题。

“即便是皇帝陛下要‘御驾亲征’必须要等到粮草运到之后才能出发,明天早朝我等便向皇帝陛下说明!”于谦大人想了想说道。

大家心中都清楚,现在要阻止皇帝陛下的“御驾亲征”已经不大可能,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一定要保证这场战争胜利的条件。

数十万大军的远征,必须要有充足的粮草供应,北京城到大同之间没有储存粮草的地方,只能依靠从北京城进行后勤补给,所以丝毫不能怠慢。

乾清宫,正统皇帝朱祁镇坐在自己的龙椅上,此时的朱祁镇已经打定了注意,明天一早就要宣布自己“御驾亲征”不再向大臣征询意见。

“陛下,如果要直接越过大臣们直接作出决定,恐怕还需要太后娘娘的支持,必须要处理好京城的善后,不然恐怕太后娘娘也不会同意的。”王振心思紧密,如果皇帝陛下一意孤行,那么很有可能受到来自朝堂和后宫的双重压力。

想要皇帝陛下能够顺利地出征,必须要得到后宫的支持,只要孙太后同意,那么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这需要让孙太后看到皇帝陛下成熟的一面,王振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盘算。

乾清宫内,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不断地向着皇帝陛下面授心机,告诉皇帝接下来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御驾亲征”的梦想得以实现,正统皇帝朱祁镇不断地点头,对“先生”给自己的建议大加赞赏。

傍晚时分朱祁镇再一次出现在紫禁城清宁宫中,孙太后刚刚用过晚膳,朱祁镇便风一样的出现在清宁宫,孙太后一看便知,自己的这个皇帝儿子,又为了“御驾亲征”的事情来找自己了,自己的皇儿现在为了“御驾亲征”已经开始着魔了!

“母后,经过仔细思量,朕决定封皇长子见深为太子,封皇弟郕王为监国,京城中命于谦调度军粮,这样便可万无一失确保皇儿出征之忧。”正统皇帝朱祁镇坐在母后孙太后的身边一边给自己的母后捶腿一边向孙太后说道。

孙太后没有想到正统皇帝朱祁镇竟然要刚刚进京的于谦筹措粮草,王振和于谦不和的事情孙太后是知道的,但是在这个时候两个人能够冰释前嫌,共同辅佐皇帝让孙太后十分的欣慰。

孙太后哪里知道这正是王振的狠毒之处,让于谦是征集粮草,而漕运上的粮食运输根本就无法给出准确的时间,一旦粮草征集时间上出现差池,那就是贻误战机,论罪当斩!

在王振的算计之中,所有位置都有着自己的用意,他的目的正在一步步向前推进,于谦在这个时候返回京城,那么王振就第一时间给于谦设下一个陷阱。

但是在孙太后的眼中却看到了一副祥和的景象,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了,能够平衡大臣之间的矛盾,能够仔细的思考问题,能够知能善用,现在自己终于可以放心下来。

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的策划之下,朱祁镇打开了一道缺口,孙太后终于点头同意朱祁镇“御驾亲征”,有了孙太后的支持,朱祁镇心里立刻有了底气,立刻返回乾清宫连续下了数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便是给三大营,三大营军队立刻集结准备出征,第二道圣旨便是立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入住东宫,第三道圣旨给自己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任监国,自己不在紫禁城的时候统领国政,第四道圣旨给那些王振提供的名单上的大臣,让这些大臣随驾出征是王振提出来的,有这些大臣在可以一边出征一边处理朝政,同时还可以保证这些人不在后面搞鬼。

四道圣旨全部拟定完毕,正统皇帝朱祁镇看着面前的四道圣旨心中一种豪情猛然升起,自己终于可以和自己的先祖们一样,带领着大明王朝的大军荡平敌寇。

于谦回到自己的家里的时候已经是掌灯时分,在兵部和各位大人连续商议军政,时间过得飞快,到了家中才想起家中无粮,也不知道郑袖儿现在吃了饭没有?

后面的主卧房和客厅都已经收拾出来了,房子太久没有人住实在是太脏了,郑袖儿一刻不停息地收拾着房子,连续收拾了几个房间,最后累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看着睡着的郑袖儿,于谦的心中一阵的难过,郑袖儿这些年跟着自己,几乎没有享过什么福,到处风餐露宿,没有其他官宦人家的女儿的样子,一身粗布衣服还打了补丁,这还是在杭州祭祖的时候给郑袖儿做的。

于谦点燃了蜡烛,开始收拾自己的房间,不过很明显于谦大人对于做家务没有什么经验,做起来有点笨手笨脚的感觉,将沉睡中的郑袖儿从睡梦之中吵醒。

“义父您回来了,我给您留了晚饭!”郑袖儿看到于谦大人正在那收拾东西立刻跑过去,拿过义父手中的抹布拉着于谦坐到桌子旁。

“这,袖儿苦了你了!”于谦大人看着不断忙碌的郑袖儿不知说什么才好!

“哪里的话义父,跟您身边有吃有喝的,我开心还来不及呢,不苦,以前在家的时候一天到晚地忙还吃不饱肚子,比这苦多了!”一提到自己的家,郑袖儿的说话的声音低了下来,自己的亲生父亲到现在还没有一点信息!

晚饭十分的简单,两个清淡的素菜,一小盆米饭,郑袖儿身上的那五两银子还剩了一些,这些年于谦也给了自己一点散碎银子,这些银子郑袖儿全都攒了下来,郑袖儿利用收拾屋子的空档出去买了一些餐具和粮食,还买了两套被褥,都是一些便宜的物件,对于这些于谦也是毫不在意。

于谦心中在意的只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大明的江山社稷,一个是大明的黎民百姓,只要江山社稷稳定,只要黎民百姓安生,就算是自己饿着肚子,于谦也是开心的。

“袖儿别忙了,你也坐下来吃饭吧。”看着一旁低着头不断干活的郑袖儿,于谦向郑袖儿喊道。

“义父,在家里不同外面,在外面我们在一个桌上吃饭,在家里可是要有规矩的,您吃完了我在吃。”这是郑袖儿跟在于谦大人身边几年学到的,平时的时候两个人风餐露宿哪有这些说道。

“你这个孩子,那都是在有外人的时候才有的规矩,没有外人的时候不需要这个规矩的!”于谦大人笑着向郑袖儿说道。

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回到家中终于有了一丝家庭的温馨,自己再怎么苦,再怎么累也是值得的,在他的眼中郑袖儿就是天下百姓的化身,只要百姓能吃饱饭自己就算没有白忙。

清晨时分于谦早早起床,今天还要在早朝之上阻止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即便是皇帝陛下非要出征,也要在万全的应对之下才好,不然一旦生变,这就是大明王朝的劫难,于谦大人始终不相信大同传回来的战报。

从大同总兵朱冕,西宁侯宋瑛双双战死就可以看出来,当时战况是多么的惨烈,回报的是监军太监郭敬,对于这些贪生怕死的太监,于谦根本不相信他们的回报,上报的数据一定有假,而这些虚假的战报很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危机。

郑袖儿帮着义父穿好朝服,送义父出了院门便会去继续收拾房子,于谦大人骑着自己的瘦马直接向着紫禁城的方向走去,天刚蒙蒙亮,不过路上上朝的大臣们已经开始络绎不绝的出现,今天是一个大日子,所有的官员都不敢懈怠。

天刚刚放亮,奉天殿外就聚集了近百名官员,这些都是大明朝的高官,他们几个人聚在一起不断地议论着大同战情,不断地研究着如何面对这场大明朝的危机。

各个不同等级的官员分成不同的群体,六部尚书和内阁在一起,几位皇亲国戚在一起,其他的大臣也全都三三两两,只有于谦的身边没有人,毕竟昨天在奉天殿当场顶撞皇帝陛下和王振,这些官员现在都对于谦大人敬而远之。

“圣旨下!”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传旨太监走了出来,皇帝陛下还没到,竟然先下圣旨,所有的官员都有些不解,但是圣旨下,所有的官员立刻跪下接旨。

传旨太监连续宣读了四道圣旨,所有的官员全都震惊了,册封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封郕王朱祁钰为监国,整整六七十名大臣跟随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同时还有三大营开始集结,征召周边军队向北京城集结,这是准备出征的节奏啊!

最主要的在圣旨中提到了孙太后,这就说明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得到了后宫的支持,现在众位大臣即便是一万个不愿意又有什么办法?所有大臣面面相觑,他们的心中对这次皇帝陛下的“御驾亲征”不置可否。

圣旨宣读完毕,皇帝陛下终于来了,司礼监掌印太监已经跟在皇帝陛下的身边,有着这个大宦官的存在,那些原本想要说些什么的官员都开始犹豫起来。

整个庙堂之上几乎所有的大臣全都被带走去“御驾亲征”六部尚书去了三部,主要大臣几乎三分之二都随军出征,别人对于这些不是很了解,但是于谦常年在外奔波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很多大臣年老体迈,这样的随军征战,他们怎么能够吃得消,更何况他们要面对的是瓦剌骑兵,这些常年征战的钢铁大军,现在于谦也只能希望,瓦剌大军看到大明朝的大军知难而退,有这些老臣随军出行,或许能够在关键的时候给皇帝陛下拿个主意。

“朕依然决定三天之后率领我大明朝大军北征瓦剌,各部官员立刻准备,兵部左侍郎于谦你负责粮草调度,粮草征集好之后立刻运到将军阵前!”皇帝朱祁镇坐在龙椅上英姿勃发向着下面的众位大臣说道,特别提出于谦负责粮草征集。

“臣领旨!”于谦立刻出来领旨。

所有的大臣都侧目看向于谦,所有人都知道这可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特别是于谦和王振不和,如果稍有不慎王振就会以贻误战机的罪名治于谦一个罪,这明显是在报复于谦,王振的报复来的实在是太快了。

但是于谦的心中却不这么想,大军出行原本粮草本就不足,如果这个时候不寻找一个得利的人去督办粮草,那么三军无粮,军心不稳就会导致作战失利,这个时候怎么还能顾忌个人问题,即便是皇帝陛下不让自己督办粮草,自己也要向皇帝陛下请命。

这就是忠臣和佞臣之间的区别,于谦大人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能够为大明江山社稷尽自己全力,而王振却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眼中钉从朝堂之上消失。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