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现实题材>父亲跨过鸭绿江>第21章:家书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21章:家书

小说:父亲跨过鸭绿江 作者:西部刀客 更新时间:2020/1/30 9:55:27

事实上,完全没有这种必要,没有谁整天没事老盯着你不放,更没有谁会将某人一直放在心上,各人都有许多做不完的事情。这也就是程银章可以轻松应付警卫团,比新一团轻松许多的训练任务,如果他一直在新一团参加高强度的训练,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胡思乱想。或许,这就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新人,在面对权力时的惶恐。更或许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对陌生的环境与神秘的权力,有一种天生的恐惧。

程银章并不完全相信陈中华的话,他想自己去打探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狼肉送到总部炊事班,都几天了也没见反馈半点相关信息,程银章的小心思又活动开了。难道真是首长没有吃到狼肉,为何一点信息都没见回馈?总部炊事班,顾名思义,专门给志司总部首长做饭。炊事班长是个四川人,虽与程银章不是同一个地区的老乡,却能互相听懂对方的方言。

按说,异国逢老乡,应该分外亲切。像送狼肉这样的大事件,老乡之间不会让它石沉大海,总会有一丁点信息反馈回来的。程银章已经碰到炊事班长几次了,对方都没说起一个字,这也未免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程银章实在稳不住,不探到一丝信息,他会睡不着觉。趁着训练短暂休息时间,程银章跑到炊事班找水渴,见班长正在烧火,不忙,便蹲下来,一边拿着水瓢喝水,一边试探性地询问:“老乡班长同志,狼肉与狗肉味道,应该没什么区别吧?”

老班长顺口回答:“要是没有佐料,区别可就大了,一定要多放生姜,最好是盐姜盐海椒。好在我平时心细,什么材料都积累了一点,不然还真没法吃。”

有门。程银章非常兴奋,身子往前探探,小声问:“首长吃得惯不?”

“首长?首长去前线几天了,还没回来呢。哦,原来你是担心首长吃不到狼肉啊?老乡放心,还没吃呢,反正还有两种佐料不够,就这样草草煮熟就吃,那得多浪费这上好的食材呀。”

原来如此。程银章欣喜若狂,这回放心了,他将水瓢往水缸里一扔,转身就跑。老乡班长莫名其妙,不知小程到底什么意思,也不多想,干活了事。

训练相当枯燥,学习更加枯燥,如果不是出操、吃饭、学习之前都要唱歌,部队生活的枯燥劲,确实没法形容。真要形容,也全是一些苦累,困难,艰难,吃苦,吃力等等消极字眼。这些消极字眼,是不准存在于战士们心目中的,否则,哪有战斗意志和战斗力。

春暖花开,冰雪完全消融。随着前线一批批伤员回来,春季大战已经打过了,正在进行夏季大战的准备工作。

捷报像伤员一样多,频频传来,春季大战以志愿军大胜而告终,已经将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国军,撵过了“三八线”。夏季大战,准备将美国联军和李承晚的南韩李伪军队,撵过“三七线”去,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人民军共同的使命。

前线取得节节胜利,新一团的训练也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再过一月,就将训练大纲拟定的全部科目训练完毕。到那里,就可随时待命,拉上战场,就是一支王牌铁军。

未来一个月的训练,主要是补短板,从个体战士方面,以及各个战术方面,争取尽量将十个指头拉成一般齐。

经过数月训练,父亲原本只有一百一十多斤的身体,现在居然长到一百四十斤左右,且并不显得肥胖,结实得很。以前总是抽筋的腿肚子,现在抽筋次数也少了许多,与开训时候相比,筋骨再不动辄就疼痛难忍。

父亲尝到了训练的甜头,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大增强,各项科目也已达到中等偏上成绩,已经与曾泽民的训练成绩持平。父亲身上原本那一点点娇气,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谦虚谨慎,热情开朗,积极向上,阳光帅气的精神面貌。文化学习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曾泽民与谢银山,几乎与郭隆德看齐了。

郭隆德和曾泽民,以及我父亲三人,已经获得优秀士兵光荣称号。评上优秀士兵的战士,并不是说他们全是连里最拔尖的士兵,其中包括了全连进步最快的士兵。四排在周勇排长带领下,优秀士兵名额几乎占了全连三分之一,居然有八个名额之多。一连全连,总共评选出二十五名优秀士兵,差不多占了全营一半。一营的名额,又差不多占了全团一半。

谢银山还是死猪不怕开水烫,四个老乡,就他一人总是老油条一般,做什么事还是不急不徐,不慌不忙。训练成绩与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水平,与他的体能与头脑,极不相符。他变得沉默寡言了,即使是在三个老乡面前,也不再多言多语。

唯有一条进步特别快,就是他的力气,变得越来越大,双拳已经磨出了硬茧。很明显,他在追赶程银章,趁夜里大家睡觉时,在苦练拳脚功夫。其实,他也并不像平时表现出来的那样不求上进,他的上进,被他刻意隐藏起来了。

从离家那天算起,他们已经有半年没与家人见面了,在高强度的训练学习间隙,还是露出了想家的念头。父亲写了三封信回家,爷爷一封都没回,倒是太爷爷给父亲回了一封。太爷爷告诉他孙子说:

吾孙昭杞:

见函如面,尔父气盛,独未释怀,不必介意。家中诸事安好,尽皆身体康健,勿念。程府喜获捷报,乡亲开颜,尽皆夸赞程母,教子有方。程母少识,托吾代修家书一封,望转银章。鄢氏祖上,不乏忠勇儿郎,吾孙保家卫国,务当拼尽全力。勇敢者荣,惜命者耻,知耻而后勇者,亦英雄也!知尔见过三叔全家,吾心甚慰,如有可能,告他修书一封,以慰父母寸心。切盼吾孙,亦传捷报,光大门楣,光耀子孙。

爷爷字

壬辰龙年癸卯月庚申日

太爷爷的毛笔字不算很好,听爷爷说,太爷爷其实也只读过几年私塾。就这封信如此精练的内容看,还真不像是只读过几年私塾的老农民,再努把力,或许可以考个秀才举人什么的。居住在我家后面的本家长房,就出了一个举人、两个秀才,举人还曾当过县学政。

父亲名银州,字昭杞。太爷爷称呼他的字,就像昵称似的,显得更亲切,让父亲看得眼含热泪。父亲这才发现,原来随信寄来的,还有两封信,一封是转交给程银章的,一封是转交给他三叔的。父亲请不到假,只好将两封信拜托连部通信员,请他帮忙转交。

三叔祖这封信倒好办,就在一个大场内,通信员从连部过去,抬腿就到。父亲在信中另附了一封信,说明训练一直非常紧张,请不到假,不能直接将老人家的信函当面呈上,请三叔海涵。同时,还解释了大年初一未能去沈阳拜年的原因,希望三叔原谅他。

程银章那封信,竟然等了好几日,才请路过团部,去前线志司总部的首长直接带去。父亲不想让信件再转来转去,耽误太久时间,还不一定能交到程银章手上。

从太爷爷的信函中,父亲领会到了老人家的殷切之情,也知道了爷爷还在生他的气。父亲有些于心不忍,想写封信回去劝慰一下爷爷,告诉老人家,儿子在部队里挺好的,让他别担心和牵挂儿子。考虑再三,回信倒是写了,劝慰的语言却是一句没有。

正在父亲提笔写回信的当口,他突然想到,看情形,应该很快就会上战场。现在要是劝慰好了父亲,万一儿子真在战场上牺牲了,那时他不是更加悲痛欲绝吗?既然心里那股劲儿还没过去,那就让他一直憋着,假如真的牺牲在战场之上,至少还有一个出口渲泄,爷爷内心也不至于太过悲哀。

父亲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只要爷爷心中一直憋着那口气,即使儿子当真牺牲在战场上,也会有父亲离家时的怨气,消解爷爷内心一部分悲痛。怨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慢慢淡化,丧子之悲痛则是永远的,有那股渐渐淡化的怨气冲刷一下,悲痛就不会产生剧烈打击效果。

父亲算是摸透了爷爷脾气,他在信中向爷爷保证,争取尽快立功受奖。其实,早在程银章立功喜报送到村里的时候,爷爷内心那股怨气便消解了一大半。尽管不是自己儿子立下战功,政府敲锣打鼓为程母送来喜报,爷爷真正感受到了军属的光荣。

加上春节政府又敲锣打鼓上门慰问,让爷爷长了一回脸,更是彻底消解了那股怨气。假如父亲此时写信劝慰,等于重新揭开那块伤疤,反而弄巧成拙。爷爷看到父亲信中,说争取尽快寄回立功喜报,爷爷就在心里笑开了花。

程银章在家里不务正业,到了队伍上都能立下战功,自己儿子至少读过好几年私塾,认得许多字,应该不比程银章差,程银章都能立功,儿子自然也能。就是这种朴素想法,让爷爷一直处于期待之中,愉快地过着日子。

也许是歪打正着吧,后来,父亲还真满足了爷爷心愿,政府也当真敲锣打鼓给家里送来了父亲的立功喜报。只不过,父亲的喜报不是一等战功,应该是三等功。一等功和三等功,可是有质的区别,即使到了地方上,地方政府也自然会重视一等战功获得者。

记得小时候,我们曾玩过父亲的奖章,一共五枚,除开一枚只要是抗美援朝志愿军就拥有的纪念章外,父亲应该荣立过两次以上战功。可惜的是,这些奖章,被不懂事的我们给玩丢了,再也寻找不到。

即使是我自己,在部队上曾经荣获过全军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那枚奖章也被我自己给弄丢了。“全军先进个人”,不是西藏军区全军,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全军。那年要不是突然增加这个荣誉,我就稳稳获得三等功勋章了。

好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退伍回乡后,就都不太在意军队里所获得的荣誉。原本收藏得好好的东西,一个家搬来搬去的,居然就将这些东西给搬没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像父亲的奖章一样,被我儿子给耍丢了。

程银章的女儿们也玩耍过奖章,记忆中还不止四五枚,反正感觉很多。曾叔叔家的第五个孩子,远泽兄弟也曾对我说过,他父亲也有几枚奖章,只是玩着玩着就不见了,也不懂到底是什么样的奖章。郭隆德叔叔和谢银山叔叔家,离我家较远,不太清楚他俩是几枚奖章。

第22章:待命

8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