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雄关漫道 烽火仁心小说:烽火:燎原之路 作者:雨默 更新时间:2021/2/3 19:46:56 ——纪念援华抗战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烽火中,曾经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跨越国界,义无反顾的投身到了中华民族解放的事业中,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今日谨此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日之际,撰此,以怀念那些帮助我们的洋大夫们。 感谢你们的付出,今日的我们幸福并感激着…… 诺尔曼·白求恩: 1890年3月3日亨利·诺尔曼·白求恩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格雷文赫斯特小城一个牧师家庭。 白求恩从小勇敢,爱冒险,6岁那年,他独自到离镇很远的多伦多去游玩,走着走着迷路了,但他并不哭。 当警察把他送回家,妈妈批评他时,他说:“我想尝尝探险的滋味。” 有一次,他带弟弟去爬山,发现一只美丽的蝴蝶,他就追呀追呀,一直追到山顶才抓住,把等在山下的弟弟吓得直哭。 8岁时,白求恩捉麻雀,捉苍蝇,捉到后就解剖,学祖父当外科医生。他还是一个游泳能手,10岁就想游过齐治亚海湾。 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 1922年被录取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 1923年,白求恩通过了非常严格的考试,成为英国皇家外科医学院的临床研究生。 1923年秋,33岁的白求恩到英国爱丁堡参加外科医学会会员考试,结识了22岁的英国姑娘法兰西丝。 白求恩对法兰西丝一见钟情,很快两人结为伉俪。 一年后,白求恩染上了肺结核,为了不拖累年强的妻子,白求恩对妻子说死神就要来到他的身边,不能把肺病传染给她,要和她离婚。 尽管白求恩反复“动员”,可妻子法兰西丝一再拒绝,白求恩只好硬起心肠向法院递交了离婚申请书。 后来经过治疗,白求恩在自己的身上进行自创的“人工气胸疗法”并获得成功,1928年初,病愈后的白求恩回到加拿大蒙特利尔,成为皇家维多利亚医院加拿大胸外科开拓者爱德华-阿奇博尔德医生的第一助手,期间他发明和改进了12种医疗手术器械,还发表了14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 1933年被聘为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 1935年被选为美国胸外科学会会员、理事。 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 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 1937年12月前往纽约向国际援华委员会报名,并主动请求组建一个医疗队到中国北部和游击队一同工作。 1938年1月2日,他带着足够装备几个医疗队的药品和器材,从温哥华乘海轮前往香港。 1938年3月31日,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并受到我们**的亲切接见。 1938年8月,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 。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千米,做手术 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大批伤员。 1938年7月初,回到冀西山地参加军区卫生机关的组织领导工作。创办卫生学校,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编写了多种战地医疗教材。 1939年夏,白求恩在晋察冀卫生学校学习,讲授《野战外科示范课》。刚一上课,白求恩先对护士赵冲说,把“卢沟桥”打开。 “卢沟桥”是白求恩为野战手术而设计的一种桥型木架,搭在马背上,一头装药品,一头装器械。护士把“卢沟桥”搬下来,拿出东西,不一会,手术台、换药台、器械筒、药瓶车、洗手盆等一一就绪,医生、护士、司药、担架员、记录员各就各位,简易手术室就布置好了。下一步是示范伤员进入手术的过程,伤员从门外抬入、搬动、解绷带、检查伤情、换药、包扎或手术都井然有序。第三步是手术室的撤收,全部用品有条不紊地归位,最后把“卢沟桥”驮到马背上。 白求恩大夫说,当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技术好,还要时刻准备上前线。 1939年7月间,连续十几天的特大暴雨使唐河水位猛增,泛滥成灾的洪水威胁着河北完县神北村。几名老乡死死地把白求恩抱住,不让他去冒险。白求恩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 洪水威胁着卫生学校的安全,上级决定将学校转移到河西岩。白求恩知道后立刻找到学校要求参加了突击队。没有渡船,大家用大笸萝绑在梯子上当运载工具。白求恩和突击队的小伙子们跳进水中,十人一排,手挽手,一趟一趟来回运送着物资。 1939年10月下旬,在涞源县摩天岭战斗中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割破感染。 1939年11月,白求恩在抢救八路军伤员时感染了败血病。生命垂危时,他给**写了封信,把遗产一一分给战友们。他也想起了法兰西丝。他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他的离婚妻子拨一笔生活的款子,或是分期给……并要求向她说明,自己十分抱歉,同时也告诉她,自己曾经是很愉快的。 1939年11月12日凌晨,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同志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口村告别了他热爱的战友和阵地,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天使守护着和平与希望。 “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已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同志毫无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选自《**选集》第二卷 德瓦卡纳思·桑塔拉姆·柯棣尼斯: 1910年10月10日出生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绍拉浦尔市,家庭出身属于较高的种姓,但由于兄弟姊妹共有8人,生活并不富裕。 他的母亲有残疾,父亲有民族解放思想,幼年时即随同父亲参加抵制英国货的斗争。 后来考入孟买著名的G.S.医学院,因为参加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斗争,被迫辍学,又以顽强不屈的精神重新考学,终于于1936年从孟买助学医学院毕业并考取英国皇家医学院。 二战爆发后,他没有去英国上学,参加了巴苏大夫领导的一个五人援华医疗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沉睡的中国终于苏醒了,中国军民拿起武器,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应中国红军总司令的请求,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去,表示印度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这一决定,得到了印度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和热烈响应,仅报名参加援华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就有700多人。 1938年6月29日,这一天被孟买的居民命名为“中国日”。柯棣尼斯在这一天申请并加入由他和其他5位医生组成的赴华医疗队。 1938年9月17日,印度援华医疗队到达中国广州,在广州码头,他们受到了中国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受到保卫中国同盟**宋庆龄的迎接。 9月29日,医疗队经长沙辗转来到汉口,被中国红十字会编为第15救护队,先后在汉口、宜昌、重庆等地工作。 在重庆,医疗队员们为了表达与中国休戚相关的决心,特意请中印文化协会**谭云山为他们每个人都起了一个中国名字。 谭云山提议:在他们每个人名字后面加上“华”字,于是,五位医疗队员都有了他们的中国名字:爱德华、柯棣华、卓克华、木克华、巴苏华。 柯棣华的名字就是这时从原名柯棣尼斯改成的。 早在来中国之前,医疗队就听说八路军与重庆政府军不同。因此,他们渴望到**领导的敌后战场去。刚到中国时,他们就向前来迎接他们的宋庆龄提出到华北前线工作的请求。到武汉后,他们又向**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在重庆,他们又第3次向**提出了去延安的请求。 1939年1月16日,就在医疗队获得批准,准备奔赴延安的前夕,柯棣华不幸接到父亲去世的消息。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同志和其他几位医生劝他回国料理后事,他强忍悲痛说:“我的家庭确实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但这里千千万万无辜受难的人民更需要我。在我没有实现我向印度国大党所做的保证——至少在中国工作满一年之前,我决不回印度。” 1939年11月4日开始,柯棣华和印度医疗队的同伴们,出入枪林弹雨之中,走遍了晋东南、冀西、冀南、冀中、平西和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数次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在战争环境中,他们和抗日军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在沿途施行了50余次手术,诊治了2000余名伤病员。 当百团大战进入第二阶段,晋察冀军区进行涞水战役时,柯棣华奉军区司令部之命,出发去军区的南线,负责阵地救护工作。在13天的战斗中,他接受了800余名伤病员,其中施行手术的达558人。由于不断地战斗,伤员也就不分昼夜陆续的后送,他3天3夜未曾睡觉,始终以最大的热情,坚守岗位。 百团大战后,巴苏华大夫奉命返回延安,留在了延安,并于1943年3月取道回国。柯棣华则继续留在白求恩学校和医院工作。 1941年1月,他正式参加了八路军,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仍然兼任白求恩卫生学校教员。此时,正是抗日根据地最艰苦、最危险的时候。 1941年10月25日,柯棣华大夫与卫生学校教员郭庆兰女士喜结良缘。 1942年8月23日郭庆兰生了一个儿子,柯棣华亲自接生。孩子的降生为这对夫妇和他们的朋友带来了巨大的欢乐,柯棣华给他的中国兄弟八路军卫生处军医李得奇写信:“老弟,报告你一件喜事,郭庆兰生了一个男孩,今天是第三天,他睁了睁眼睛观察周围,这孩子白皮肤,大眼睛,高鼻子,长睫毛,黑黑的两道眉,长的样子像我,但皮肤像郭庆兰,取了我们两人的优点,未取缺点。” 时任八路军晋察冀边区司令员、新中国开国功勋****亲自为孩子起名为“柯印华”。 “印”表示印度,“华”表示中国,这个名字寓意着中印将世代友好。 柯棣华曾说过:“这里是白求恩工作过的地方,你们的学校也以白求恩的光荣的名字命名。我一定要向他一样,献身反法西斯斗争的伟大事业,决不玷污白求恩的名字!”这是他的心声,也是此后一切行动的最好的概括。 在晋察冀两年多时间里,他始终以白求恩为榜样,工作上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他不仅从事医疗工作,还从事教学训练,编写讲义,担负着行政和政治工作。在敌人向根据地残酷“扫荡”的情况下,他和同志们经常沿着山谷峻岭,一边作战,一边转移,一边护理伤病员。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了一切艰险。他同群众血肉相连,把为群众服务看作自己的幸福。在敌人一次扫荡中,他路过一个被日寇摧残的村庄,听到断续的**声,就顺声查找,在一间残破的房子里,见到一个由于难产而生命垂危的妇女。他连忙找来游击队和担架,把产妇送到一个临时救护所,连夜为她做手术,挽救了母子的生命。正因为这样,伤病员和群众都敬爱他,亲热地称他为“老柯”、“贴心大夫”和“黑妈妈”。 1942年7月,柯棣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1942年12月9日,柯棣华的癫痫病再一次发作,医护人员虽全力抢救,也未能挽救他的生命。他没有给他热爱的战友们留下一句话,没有给他爱妻娇儿留下一句话;但他全部工作,他的热情,他的献身精神,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人们前进。 柯棣华把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至今已有79年了。 柯棣华是**盛赞的国际主义精神的代表。 “他是印度人,却是中国**党员。在抗日烽火中,柯棣华来到八路军中,把壮丽的青春年华乃至生命都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1942年的冬天,12月9日,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大夫,在华北抗日根据地逝世了。” 他象一颗明亮的星,殒落在中国大地上。 在延安各界举行的追悼会上,毛**送了亲笔挽词:“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工作五年之久,医治伤员,积劳病逝,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柯棣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是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的。” 根据地的广大军民为柯棣华的逝世无限悲恸。**同志为柯棣华的陵墓题词:“生长在恒河之滨,斗争在晋察冀,国际主义医士之光,辉耀着中印两大民族。”各根据地的广大医务工作者,掀起了一个“学习柯棣华作风”的运动…… 柯棣华--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鞠躬尽瘁的国际友人。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