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军事科幻>历史的指针>第七章 大道为公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七章 大道为公

小说:历史的指针 作者:书间一文虻 更新时间:2021/3/15 14:33:37

第七章 大道为公

高先生要去龙安武都名山,因这座名山有五绝:奇峰、铁索、飞天藏、云岩寺、白皮松。

更因李白少年时游此山,题下千古绝句:

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这山叫窦圌山,一说唐代彰明主簿窦圌,字子明,隐居此山得道飞仙,故名。

一说因山极似豆子大的石子构成,山形如圌(草屯),便称豆圌山。

窦、豆音同,就不作严格区分了。

此山远看如圌,山颠三峰,拔地而起。

峰顶各有一座古庙,为东岳、窦真、鲁班。

三峰之中惟西峰有险路可通,另两峰为飞仙峰和神斧峰,由上下两根铁索为悬桥相连。

高先生由友人陪同,沿山脚石梯拾阶而上。

看那寨门条石浆砌而成,门额嵌石阴刻四字:福地仙美。

两门柱刻石有联:地籍云岩成保障,天生石壁隔烽烟。

高先生赞叹:“巨石矗立如天门,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友人说:“三十多年前,李永和与蓝朝鼎不堪官府压迫,为保乡护民拉起一支义军,清军疯狂围剿,这寨门是为百姓避战祸而建。”

高先生说:“众人都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湘黔多坚毅不拔之人,我看巴蜀多忠信笃敬之士。我国历史上,身首异处,而能由交战两国以‘上卿’或‘诸侯’之礼举哀安葬的人只有两位,一位是三国关公,一位是春秋战国的巴蔓子。我过巴蔓子的故乡忠州,看到当地人每年在将军自刭之日,都要抬着巴蔓子夫妇俩的木像绕城一周纪念,人人自豪自己家乡以‘忠’字冠名。我特地去将军坟拜奠,佑我大事可成。”

友人奇道:“先生专门到重庆莲花池拜奠过将军坟?”

东周末年,巴国有乱,将军蔓子去楚国求救兵,许诺事成割让三城。

在楚军的帮助下,巴国内乱平息,楚王派使臣来巴国索取三城。

蔓子对楚使说:“楚助巴平定内乱,让巴国免遭更大灾难,我很感谢楚王。但土地城池是国家的根本,岂能让给别国?我既有言在先,就不能违背诺言,请你把我的头拿去献给楚王作为酬谢吧!”

说完蔓子拔剑自刭,让楚使携头归楚。楚王见头颅,感其耿直忠信,不禁深深叹息道:“我能拥有蔓子这样的忠臣就好了,区区三座城池怎么能和忠臣相比!”

楚王以上卿之礼厚葬巴蔓子的头,那边巴王也以上卿之礼厚葬其身,后人有诗赞曰:

一个尸留两地香,想见当年气英武。

身前为国靖千戈,身后乡祠祀尊俎。

高先生说:“请兵全国忠无二,践信酬头事太奇。士女踏青出城去,将军坟上草离离。我在江南就听说过这首民歌,将军宁断己头,以谢发兵助战者,却不割弃寸土与人,这是何等的忠信气慨?这次到巴山蜀水举事,我哪能不去拜奠一番让我血热?”

友人说:“先生千里入蜀主持大计,我等有了主心骨,真是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啊。”

高先生说:“有心不怕千里远,无心寸步也难移。为国谋出路,为民谋利,靠你靠我靠他。活着为天下百姓,我们生命值千金;活着只为个人,不如一根针。”

说话间,两人来到云岩寺。云岩寺东为禅院,西为道观。

殿宇雕梁画栋,玲珑剔透,三檐四簇,金顶翘背,层层龙凤翱翔,金壁生辉。殿内诸神众佛像,神态肃穆慈悲。

高先生说:“云岩寺难得佛道二教并存,在文化和建筑上融为一体,世所罕见,他们也讲究个求同存异嘛。”

寺门新贴一对联,高先生读来甚觉有趣:

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道者来。

友人说:“这是住持前些日写的,云岩寺香火旺盛,香客鱼龙混珠,一些地痞混混出入其间,不是引类呼朋,就是兴讹造谣,暗酿乱端,住持不得己撰联劝导。”

高先生说:“这里住持不俗,擅于谐音词。想当年我烈祖就用谐音词,取悦了康熙帝。”

友人说:“先生不妨讲来听听。”

高先生说:“那一年康熙母后过生日,群臣忙着给太后送寿礼。金珠翡翠、奇珍异物不计其数,而我烈祖只献了一盆花。”

友人说:“这花一定珍贵无比!”

高先生摇头说:“严格地说,那不是花,而是一盆草,一盆普通的草,只不过肥足草旺而已。”

友人说:“这不是欺君吗?这还有好果子吃?”

高先生笑道:“我烈祖这盆草还是有些讲究,他用小木桶为盆,三道精铁箍得结结实实,桶面桐油清漆,琥珀般透明光亮,桶中旺草一簇,郁郁葱葱,碧油油的,如有股碧意从桶中流出。”

友人说:“桶再好,草再旺,草还是草,这‘大不敬’的罪名怕甩不脱。”

高先生笑道:“桶和草都不重要,那要看你的话怎样对康熙讲了。”

友人说:“那先生上是怎样哄皇帝老儿的?”

高先生说:“我烈祖大殿跪拜皇上后,他是这样讲的:太皇太后寿诞之日,借万岁喜气,臣妻献此草为太后添寿。”

友人笑道:“这话算不上高明吧?”

高先生说:“不但不高明,简直是在逆龙鳞。

殿上群臣傻眼,皇上龙颜不悦,空气静得殿上掉根针的声音都听得见。

但我烈祖接着说,此草名为万年青,臣无金珠元宝,献此瑞草,祝我大清万年万万青。”

友人说:“令祖上真高人,草都是一年一青,也可以说是万年都青。

万年青,万年青,青草的青,与大清的清,两字谐音。

而万年青,暗合大清江山传世久远,皇上岂能不高兴?”

高先生说:“正是这样,皇上一高兴,众大臣忙拍马屁。

有人说,既是献给天子家之礼,何不叫天光万年青?

另一人忙跪奏,天地人为三才,最好叫住三才万年青。

殿上群臣为一盆草,起了十多个名字,我烈祖笑而不语。”

友人说:“令祖上以一盆青草力压群臣,肯定还有惊人之语。”

高先生笑道:“语倒不惊人,只是贴合皇家之意罢了。

群臣起名后,皇上不好定夺。

这时我烈祖启奏:不劳烦众位大臣,我内人起了个俗名,铁箍一桶万年青。皇上仁以厚下,俭以足用,和而正塑于八荒,天下太平民乐其生,大清江山一统万年。”

友人笑说:“令烈祖真会讲话,他这话最撩帝王心,我是皇上听了也高兴。”

高先生说:“那是,康熙听了大喜,不无感慨说,万年青倒也罢了,这一统二字绝妙!

秦皇扫六国,车同轨,书同文,才有汉兴。

汉高祖江山一统,约法三章,百姓乐业,开四百年基业。

至魏晋八王之乱,天下便不可收拾。

唐一统天下,求贤纳谏,阅武崇文,万国来朝。

五代乱,征伐不断,生灵涂炭,百业凋敝。

纵观史册,欲国富民强,非一统不可。

高爱卿之礼,最合朕意。”

友人叹道:“令祖上护清,其子孙反清,世道轮回,造化弄人。”

高先生说:“此一时,彼一时。

当初清廷还知政冰霜,奸宄消亡,明刑审法,让百姓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

而当今朝廷暗弱,致国家内忧外患,动荡非常,且官刮民脂一日不闲,国将不国了。”

友人说:“我知先生在龙安一直很忙,一边暗中作鼓动,一边侧重调查,请问先生调查可顺利?”

高先生说:“还算顺利,可以说龙安百姓债务丛集,如疲牛负重。

天下乌鸦一般黑,大清官府吃人血。知府三年银十万,那知县呢?也不简单。

拿武都知县来说,土地税每年四万八千多两白银,知县按惯例,每两收取二钱四附加税,可获利一万二千两。

武都百姓每年需交纳六万担稻谷实物税,按惯例,知县每担要征三钱银为额外收入,共计一万八千两。

而知县固定俸禄,按规一年不过一千九百两。”

友人说:“官久自富,穷官强似富户啊!

当官的同声笑,百姓呢,只好同声哭,他们外头累断膀子,屋头饿断肠子。

我遵先生命,调查了龙安农村现状,可以说惨不忍睹。

龙安六县迭遭兵燹、水旱、瘟疫各大劫,百姓损伤无算,更兼生计艰难,丁壮及岁,往往不能婚娶。

产生女婴,大多溺毙。

一村之中,原有百十人业耕者,今只能五六十人。

此五六十人中,吸食鸦片惰于农事者,又约有二三十人。

粮食收取租谷甚为不易,贫瘠之田竟至白送与人,承粮不肯受。

而做官做府起高楼,民脂民膏在里头。”

高先生说:“这是当今世道一个缩影,官逼民反,刀山敢上。

若要减少百姓痛苦之量,缩短民众忍受痛苦之期,唯有**共和!”

友人说:“先生之言,大道为公。

国是国人之国,如家是全家人的家。

家长以血统之尊严,还不能任意妄用家资。

而清廷官吏用自己的钱时,如同抽筋剥皮;用国家的钱时,却是扬沙洒土。

这样下去纵然无敌国外患,也必民穷财尽,民乱国亡。”

高先生说:“清廷已是朽木不可雕,钱,是国家平时的筋骨,是国家战时的血脉。

平时滥用站立不住,处战时妄耗,是自求速亡。

想东洋天皇分出皇室费用充实军备,取法西洋,锐意进取。

反观清廷老妖后垂帘听政,挪海军经费缮修颐和园。

有人稍加异议,老妖婆即大发雷霆: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生不欢!

怪不得后来倭人常谓我国不知自强,犹如死猪卧地,任人宰割矣!”

友人说:“老妖后太可恨了!国家的岁入,全是天下百姓的脂膏,外债的抵借,皆是天下百姓的负担。

皇帝专制,一人当国,流弊甚多啊。

国家欲新生,当如先生所讲推翻帝制、民选领袖、推行共和不可。

自古龙安多英杰,不平剑上光莹吐,我辈不堪作奴种,今借奇峰商大计。”

4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