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都市>再入轮回之生如夏花>第三十七章 二叔的婚事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三十七章 二叔的婚事

小说:再入轮回之生如夏花 作者:家在南极 更新时间:2021/12/10 10:21:59

老丁对包家伦的好心善举行动嗤之以鼻,说:“生老病死,皆有定数,你的好心,不一定有好报。就是再亲近的人,这个尺寸把握不住,就成了滥好人,以后会招惹更多麻烦!”

这道理包家伦很明白,升米恩斗米仇的戏码很常见。老丁的意思他也很明白,那就是不拿钱当钱,自找麻烦自招仇人。

“那你看什么时候待客啊?我早点回来。”

“不务正业,那个水塘我叫老任来看了,他说搞不了,他没有机器,下不了沉箱立柱笼子,要是开挖施工的话,费劲费钱,还不如先买下来,垫上土,沉淀几年再说!”

“那怎么行?时间不赶趟啊!这挣钱的机会稍纵即逝,不提前谋划好,起步晚了就耽误事儿了。”

“耽误不了,邮局西边那块地我也问了,你说面积尽量大点,那片地往北到菜园池塘那边,有七八十米吧,是属于四家共有的,中间一家不同意卖,要加钱。”

“他要多少?”

“这三家同意两千六一亩,第三家非要三千五,说县城就是这个价。”

“啊!总共有多少亩?靠路有多长?”

“他们只算熟地,没算路埂子,大概是八亩左右吧!路边有七八十米。西南角还有一家房子,是路边棚子,看菜园的棚子。”

“搞!答应他们,这两天就签合同,写小盈的名字。然后就叫老任过来拉砖修围墙。先搞个大围墙再说。入冬开始垫土,一个腊月,摆摊的进来收个管理费也回来些本钱吧!另外,这块水塘的位置太好了,必须买下来,你和乡里**,大队支书活动一下,也尽快拿下来。”

老丁盯着包家伦看了许久,问:“也写丁小盈的名字吗?”

“可以!这个无所谓。要是写你的名字也行,就是你百年以后,要再改回来,恐怕手续麻烦还得交总价值四成的遗产税。”

老丁松口气,没有在意他的用词不敬,说:“你要是着急,东街还有座院子要不要?兽医站老孙全家搬到县城去了,房子要卖掉,三间半门面,一个后院。院子外面还有个小菜园,家里家具都不要了,开门就能住进去,还有压水井,也有电,要三万块。”

“靠街不?”

“不靠街算门面吗?三千也没人要吧!”

“要!只要有人卖,咱买它半条街。我给你拿钱,银行的钱暂时用不上,这些零花钱就够了。给你十万块,不够就叫小盈去取。争取快速签下来,等我回来,咱先拜干爹,然后和老任安排怎么搞,我一星期内保证回来。”

丁玉盈放学回来,看见老爹身边堆着一堆钱,就问怎么回事,老爹说:“先收起来,我问问你,那小子又请假了干什么去?”

“他说去买什么机器!”

老丁点点头,提前和女儿说过就行。“那他总共给你了多少钱?这次出门找你要钱没有?”

“爹!你说什么呀!我拿来你看看吧!”

丁玉盈进屋就把存折拿来了,老丁一看,女儿的名字下面,定期一百万,活期一百二十万,那小子名下的交易很多,第二页上才是总计,有六十六万多,所有交易,只有存入没有取钱记录。

就问:“他这买车包林场的钱哪来的?”

“他还有现金零钱,本上的暂时用不着。”

“这钱哪来的你知道吗?”

“唐姐说是公司转账,他也说了,唱歌也没有那么快的报酬,他是卖给一个公司一些设计图。”

“什么?什么设计?”

“不知道!”

老丁有点恼火,说:“他什么事都和你说,你还有时间学习吗?”

丁玉盈倏然而惊,这是老爹在提醒自己了,就笑着说:“中考我是第一,你又没信心啦!”

“有个事儿我说一下,他准备在街上买地,邮局西边一块地,就是你四表叔和邻居他们几家那块地,大概得两万六以上。还有老孙的小院子,他要三万,估计两万左右就能买下来。还有就是下坡路北边的臭水塘,这个不用怎么花钱,三两千块钱就行,就是垫土盖房子费钱。那小子说合同上都写你的名字,你看行不行?”

“不行!咱又不是图他的钱,他要搞个服装厂,以后还能算咱家的吗?就算他不是街上的人,办手续有点麻烦,这合同上肯定得有他的名字。”

“他要开工厂,还怎么去上学?”

“太忙的话,就不上学了,忙不过来,我也不上了!拖拉着拿个毕业证就行。”

“你呀!被他哄住了!不上学将来怎么办?”

丁玉盈笑起来:“天天给你做饭吃,你还不偷着笑?我去上了大学,分配到外地,你在家挨饿受冻,能行吗?这个社会,陪伴亲人陪伴父母最重要,生活不是有钱没钱,是有事业干,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就行!”

“去去去!这都是他把你教坏了!”

周二姐要去郑州看病,由大姐和堂哥陪着去照顾。

前年回城的驻队知青里,有个周小骏,他的性格活泼伶俐,嘴巴能说会道,村里人都很喜欢他。他说五百年前是一家,一笔难写二字,理论一套套的,就和周老爹认了本家,回城后他考上了大学,后来就在博物馆做考古工作,成了专业的鉴宝师傅。

去年放暑假,他还来这边故地重游,周老爹见二女痛苦,旧事重提,想叫他和老爸说一下,看能不能去治病。

这小子是个耍嘴皮子的东西,说了些难处,也说了注意事项和价位问题,但他没有答应。

周父猜测总是往好的方面想,说他家兄弟多,老子是部队医院领导,对孩子管教严厉。又说城里生活艰苦,没田没地的吃口水都得花钱,谁谁没有工作,谁谁喝酒打架,好像是经常串门的亲戚似的,对人家家事了如指掌。

周父有兄弟三个,老大早就死了,留下三个姐弟和孀居的老娘。大姐出嫁十几年了,大侄子就是陪二姐看病的堂哥,叫周绪汉,就在包家伦二叔东边住。他是小队会计,是出过远门有见识的人。

包家伦领着老舅,和他们一起坐车走,到了明港火车站,就分道扬镳。

冬闲时候,也是走亲戚的繁忙季节,包家发了财,就来了一**的客人,大姑老姨来看看,责怪包家伦买了一堆无用的破烂,看到二叔家的新车,又夸奖起来,说明年去给咱家帮忙一天吧!听说他买下来林场,又说大姐没算计,人家都挤着想到城市生活呢!你怎么让他在乡下乱花钱胡踢腾。

包妈无法解释,就说儿大不由爷,管不了啦!客人抱怨一阵,吃顿饭,挂念着家里的猪和鸡鸭,就匆匆回去了。

来的也有坐庄客,都是老太太一级的上年纪人,金老太在这里住着,就吸引一堆人来探望。

祝家庄的王老太太来了,他说包妈的大姑,就是祝崇阳的亲娘,来了就不走了,说要给外甥说门亲事,一定得等外甥回来当面说。

她刚住两天,又来了包妈的二姨,就是东村刘有德的妹妹,刘培善的二姑,住在十几里的北边乡村,包家伦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姨老娘。刘老太还带来个女儿,十六七岁了,却是想要在这一带找个婆家。

家里就热闹起来,包妈手里有几千块钱,就整天炖肉包饺子,忙得很。

二叔夜里在新车棚子里睡,七爷也搬回来了,张罗着到处给他说媳妇,人家一听说三十多岁了,就不想再谈,现在的大龄老姑娘也多,还有二十八没有出嫁的,远的不说,本村就有五个。

本村的地势和土质,是全大队以致全公社全县最差的地方,不然也不会把林场安扎在这里。地势低洼,黏土里再托走一层层土坯,甚至外村人也来这里托坯。东南坡里闲置大片的荒地,发水的时候,地块中间如同水塘,积水能有腰深,没谁有力气有胆量敢去投资开荒。

这个小队是全乡的老大难,县里派来驻队干部,也只是改造北边的高产田,发展经济作物,那主要是种棉花。南边那片茅草地,也就还是托土坯的地方,愈加低洼起来,没有改造价值。

人家房子倒塌,盖房子是必须的,不用土坯用什么?

种棉花是个技术活,全程都是农药养着,现在的喷雾器都是全金属的筒状喷雾器,地头灌药打气加压,背着跑的时候不用按压摇臂,直接跑到没压力了,再按地里打一阵气。

种棉花没有赚到钱,倒是培养出一批棉花技术员,还培养了五朵金花,那就是现在这五个大龄老姑娘。

五个人里面,最大的二十八了,两个二十七的,两个二十六的。其中四个是包家姑娘,另一个姓柳,叫柳大妮,她爹也是包家认养的义子。

现在,听说二叔要大张旗鼓的找媳妇了,柳大妮就天天来,不是借这个,就是送还那个,要不就是来借自行车,到稻场上练习学习驾驶技术,还叫二叔跟着扶着别摔了。

七爷每天要去林场转一圈,回来就对包妈说,回来和伦子说说,里面的梨树被谁砍柴火了,放羊的又来了,开春了可怎么办?总不能天天吵架闹气吧!

包妈就喊他过来吃饭,说:“他二叔的婚事已经有目标了!”

“谁家的姑娘啊?”

七爷对二叔的对象选择很挑剔,结过婚的寡妇还可以接受,带小孩的一律免谈。如果是清白姑娘嫁过来,他许诺一千块彩礼,给媒人一百块钱。

包妈笑着说:“不用媒人了,就是不过辈儿,柳家的柳大妮,怎么样?”

七爷想了下,问:“你看出来了?”

“要不是你在家,估计他们要混在一起了。”

“那好!我先问问老鼻儿再说。”

“可别!他是包家养子,肯定觉得辈分不同,现在问,脸面挂不住,指定谈崩,还是等等再说,生米做成熟饭了,他也顺坡下驴,没什么意见了。到时给他们办大气点儿就行。”

“**还等得起吗?”

“等伦子回来再说,他鬼点子多!”

这是包妈唯一一次对儿子的聪明,做出的正式评价。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