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都市>山里来的>第二十七章 又到分配时(1)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二十七章 又到分配时(1)

小说:山里来的 作者:situhan 更新时间:2023/7/9 20:27:47

拿着老道写给自己的十几封信,思来想去,终于明白了师父不留信的用意,这是告诉自己,今后要独立面对喧嚣的俗尘,万不可松懈。

如果留着那些信,国言必然收回保存,什么时候看到都会徒增悲伤,过分悲伤肯定会对人生产生负面影响,师父不留,就是提醒国言也不要留。

不能辜负师父的希望,必须勇敢的挺直腰去闯荡人世间,只有自己活的更好,才是真正报答师父的恩情。

想明白了这一层,国言找个没人的地方,把师父写给自己的回信也烧掉了。

“你在这里烧什么?回来了也不到家里去看我?”背后传来了邓序瓯的声音。

听到声音,国言就知道是谁了,他缓缓的回过头来,胸前还戴着一朵小白花。

“我爷爷去世了,我都没赶上看他老人家最后一眼……”

说着,国言的眼泪流出来了,这不是装的,心里的确是悲伤。

这几天,国言至少体会到了“杜鹃泣血”那句成语的意思了,人悲伤至极是真的会影响身体的,他自己不就大病一场吗?如果不是自己身体底子好,最后会出啥状况怕是没人知道,

“噢。我说你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邓序瓯这几年对国言的家事也知道了,随即安慰他,“老人家也是高寿了,怎么说都是白喜事。”

“您怎么也到这里来了?不是说你放假回老家去了吗?”

“唉!我这也是来烧纸的,我的父亲也在这个暑期走了!没法子,每到严冬酷暑之际,许多老人就扛不住了,我父亲今年84,还真应了那句话……”

国言当然知道邓教授说的那句话是什么了,也只能腾出块地方,反正他拿过来的信件等都扔进了火堆,正在熊熊燃烧呢。

“国言啊,你马上就是大四了,有没有想过今后的出路啊?”邓序瓯问道。

“没想过,我们这个学系比较偏,最后如何分配还不是要听组织的?”

“嗯,你们这个学系的人还算比较稀缺,估计你是不可能回到原来的县里了,但最后的去向……真说不好,而且,你们学系今年没有考研指标,估计你还没毕业,你的去向就差不多定下来了,真舍不得你啊!”

“瞧您说的,又不是生死离别,怎么分配不还是在这块大地上,您想要找我,还不是一封电报的事情?”

“嘿嘿,你说的也对,不过我已经替你在本市的收藏协会里报名了,我找了严老一起做了推荐人,如果没有什么意外,你毕业前就能批下来。”

“那我谢谢邓教授了!”国言连忙起身向邓序瓯鞠躬。

“诶!咱们之间不扯这个,你也别老是教授教授的叫着,我们是忘年之交,以后我叫你小言,你就直呼我老邓好了!千万别叫我邓老,我不过才61岁,没来由的被你给叫老了!不好听!”

国言被邓序瓯给逗得想哈哈大笑,可场合不对,于是强忍着,打开邓序瓯带来的大塑料袋,一扎扎的把里面的黄纸拿出来,摆好,却是不帮忙烧。

这烧纸也是有讲究的,外人可以给不认识的烧纸,但得自己去买,像邓序瓯这样的烧纸,没有经过主家的允许,旁人,哪怕再熟,那也是不可以轻易上手的。

“看来你很懂得传统规矩,不错!现在的小年轻懂得这些的不多了。”邓序瓯若有所思的说道,“其实,传统规矩里是有很多哲理和智慧的。”

国言咧咧嘴,什么都没有说,这个时候他说什么都不合适。

“我父亲是乡里的学究,早年在老家办过私塾,我几乎就是靠父亲教书赚钱长大的,上中学的时候赶上了抗战,一家人颠沛流离,逃到了西南,后来我在那里上了西南联大,没有父亲的教诲我上不了大学,也不会有今天。”

国言知道,这是邓序瓯在追思父亲,他只能当听客。不过有一点国言还是有些不解的,如此活动,邓教授怎么就一个人来?难道他的儿女都不在身边?

可国言知道,邓教授的一儿一女都在学校里工作,虽然不是教师队伍里的,可却都在行政部门里上班,儿子是总务处的一个科长,女儿则是在学校教务处当一名职员,说起来,拿得都是铁饭碗。

邓序瓯的老婆来头更大,据说是民国某位遗老的小女儿,在政策上很是受到照顾,其实,在他们家里是有保姆的,那次邓序瓯单独在家,就是因为老婆要回乡去,让邓序瓯单独跟保姆在家不放心,给保姆也放假了,谁叫老头不跟自己回乡的?由此可见,邓序瓯在家里的地位并不高。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对此,国言早就知道,打小,他就跟着老道在五户村给闹矛盾的人家说和,说起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用老道的话说,正常的人家里都有个习惯,小事争论不休,真遇到大事时,往往还不争了,有商有量的,所以,那时节的家庭很稳固,很牢靠。

可到了今天,家庭里的结构还是那样吗?看看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邓序瓯,国言是真的说不好了。

邓序瓯在家里地位不高,可却是老黄牛型的,儿子高考成绩一般,通过走门子才去了城市管理学院混了几年,毕业后,又是邓序瓯找关系弄到学校来,仗着学的专业是校园管理学,这才到总务处去混了个位置,干了几年也当库管科长了。

女儿的成绩倒还过得去,直接招进了本校,大学也顺利读完,可让女儿再继续读下去,打死不干,就是出国去留学也不干,自己去找了校领导,在教务处里当个普通干事,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要当小女人,不做女丈夫。

实际上啊,是老婆给女儿灌输的。

邓序瓯老婆黄婉君是民国遗老的小女儿,一辈子见多了风风雨雨,早就厌烦了出人头地生活,就想安安生生的过小日子。当年,如果不是看中邓序瓯是个没啥上进心的平庸学生,她哪里能嫁给一个土包子?

没有上进心的邓序瓯却不是平庸的,解放后,跟着文化界泰斗夏老在大学里教书,几十年下来,多少也混出了名气。时代变了,有了名气就有了收入,对此,老婆黄婉君倒是乐见其成。要不也不会在十多年前就攒导邓序瓯去混古玩圈了。

黄婉君早就从学校总务处退休,要不,她的那个儿子也进不了总务处。如果单靠工资收入,邓序瓯根本就玩不转。

说起来,邓序瓯在学校里的生活还是很滋润的,比其他教授家要好的多,对外说的就是老婆得到了政策落实,有一笔不菲的补贴,因为黄婉君是老父亲去世后留在国内唯一的女儿,没有其他的哥哥姐姐。

可邓序瓯知道,维持家里的钱大多是他倒腾古玩赚回来的,比如那幅敬斋的字就卖了十几万,最后编纂出来的一本书还收了几万块的稿费。

老父亲病危,他回到老家去探望,没有这个理由,老婆是不批他回去的。

老父亲走了,邓序瓯在家里办了丧事,儿子都没有回去帮忙,现在到了二七,出来烧纸都偷偷摸摸的,可见邓序瓯在家里活的其实挺窝囊的。

邓序瓯见国言胸前有个小白花,嗫呶了一会才问道,“小白花是从哪买的?”

国言看着邓序瓯,他没有想到邓教授会迂腐到这个地步。

“可以用白纸或者白布自己做。您要是需要,我给您做吧。”

国言很清楚,要是到寿衣店里去买一朵白花……会被人打出来的,国人对白事有许多忌讳,你可以去买花圈、花篮甚至花盆,但你不可以买一朵,直接找人家要就是了,买一朵,让人家怎么想?

国言的话点醒了邓序瓯,他尴尬的耸耸鼻子,点点头,“你给我做一个小点的,我放在自己的讲义里,也好表达一下心里的哀思。”

二人就这样默默的烧完了纸,邓序瓯站起来拍拍手,“真想找个地方喝一杯!”

“老邓,心绪不好还要喝酒啊?不如咱们去喝咖啡好了,校门口刚开了一家咖啡店,听说还是大学校园区里第一家,现在还没开学,学生不多,老师也不多,不如咱们去那里坐一坐,饿了还可以吃那里的西式糕点。”

国言说的这个事,邓序瓯也知道,在学校里,教师教授也分东西方的,像邓序瓯这样主要教国学的教授,喜欢喝茶,可茶馆在这里似乎还没有普及,都是自己抱着自己的大茶缸子。而一些教理工科的教师教授,往往为了彰显自己的洋化程度,就喜欢喝咖啡了,尤其是那种速溶咖啡进入后,这些人没少买。

“也好!去品尝一下洋玩意,看看这么些年进步了没有。”邓序瓯说道。

到了校外的那间刚开的咖啡馆,里面的人并不多。一来是大批的学生、教师还没有回来,能够在学校家属区分套房子的人可不多,许多年轻的讲师都是住在校外的,有的是租房,有的是住在父母家里,还有的……住在学校的单身宿舍。

人少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价格不便宜,一杯咖啡要5块钱,此时的工资虽然是涨了,可大多数人一个月能够拿到手的工资不过三四百元,这5元一杯的咖啡……还真是舍不得喝。

两人找个位置坐下,各自点了一杯咖啡,国言对喝咖啡虽然不熟悉,可绝对知道怎么喝,抬眼一看邓序瓯,显然,邓教授也懂得喝咖啡。

“这咖啡不怎么样啊!”邓序瓯耸耸鼻子说道,“不如我四十多年前喝的。”

国言笑了,刚才烧纸不敢笑,现在就无所谓了。

“我不懂咖啡,也许这就是咱们喝的最普通茶叶,好比在餐馆里的免费茶水。”

“哼!连那个都不如!”邓序瓯把咖啡杯子放下了,显然对这咖啡没兴趣了。

“这里也许还有其他的饮品,我去问问,或许给您换一杯奶茶?”

也不知道是从啥时候开始的,国内咖啡店里都卖奶茶,有些地方的咖啡店,奶茶的销量比咖啡好,一些女孩子就不喜欢和咖啡,对奶茶倒是情有独钟。

见邓序瓯没有反对,国言就对一个服务员招招手。然后小声说了要求,当然,这个咖啡店可不是喝完了再结账的,是要当场给钱,好在国言不差钱。

邓序瓯也知道国言这几年跟着自己玩古董,大钱可能没有捞着,可小钱是不差的,光是从他这里漏出去的分红也有个小一万了。

其实,国言玩的比邓序瓯精明多了,他淘换到好物件时绝对不告诉邓序瓯,而是自己收起来,利用城市所处的铁路便利,会在礼拜天去南北两个省城,到那边去练摊,对国言来说,不成也就是花点路费,成了,那就是十几倍或者几十倍的收益,一点都不吃亏,几年下来,多的没有,存折上十几万是有的。

“说话就要大四了,你真没想想今后的出路?”邓序瓯端着温热的奶茶,看着眼前这个学生,“听说从明年起,研究生名额要扩招,也许你还有机会。”

“我是个无根无底的人,也没有亲人,就算是有很高的学历,对我来说意义不大。说一千道一万,将来还是得靠本事吃饭,与其在学校里还要多花上几年,不如早点到社会上去闯荡,反正我这人也是胸无大志,小富即安。”

说到最后,国言腼腆的笑了。

邓序瓯完全理解国言的处境,一个孤儿,无亲无故,现在连根都没有了,就想池塘里的浮萍,真是说不好会漂浮到啥地方。

“你在学校里就没找个女朋友?那样也算是亲人了。”邓序瓯又说。

5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