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历史架空>夏朝传说>夏朝传说第二十九章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夏朝传说第二十九章

小说:夏朝传说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4/1/31 10:57:01

夏朝传说第二十九章,启做事的特点是谋定而后动,在和联通制定好大方向之后,感觉上没有问题了,就不顾本族头人的反对,第二天就率领崇族的主力部队,离开了崇地,开始了迁徙,地点就是雎阳一带。

历史证明,一个有作为的领导者,首要的任务是有战略远见和非凡的定力,凡是有这种能力的政治家,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胜利。

启的大军到达雎阳地区之后,面临最困难的问题当然是没有银子:不过财政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因为这一带的富户都是新政的受益者,从根本利益上来说,他们必须保护已经收获的果实,而想保护胜利果实,必须拥立能够保护自己利益的带头人,或者是符合自己利益的统治集团。一位伟人说过,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就是这个道理,当你抓住了精英人们的心理,又怎么可能不会胜利。在雎阳地区的富户看来,启是执行新制度的最好人选,而伯益不具有这样的潜质,因此全力支持启,就是给自己已经获得的财富打包票,当然要卖力气。何况当社会变革出现的时候,新思潮代表的精英本身就是社会支柱,他们不仅仅拥有财力,同样拥有新思想和人力资源。就当时河南地区富裕地区来说,富户们拥有的家奴是最多的。以父亲作为社会的统治力量的头人已经得到他们的共识,那么如何保护这个新制度形式,关系到自己和子孙万代的富裕生活,这个远见卓识是一般贫民不具备的。

因此启来到雎阳地区不久,就得到了当地官员,氏族领袖和富户的支持,经济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套用一句老话,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启不缺少智慧和能力,又有联通这样的能人做高参,再有了钱,其实就具备了和伯益叫板的能力,现在他需要的是时间。当然政治上的正确不代表就可以轻易地夺取政权,因为没有军事做后盾,一切还是空的。但是仅有军事没有政治和后勤供养也只能是画饼充饥,因此启和联通进行了又一次分工,启主抓军事训练,组建强大的正规军,联通则主管政事,两个人的配合算得上是珠联璧合。

有了钱,联通要做的事情就容易了,例如筹集粮草,准备打仗用的器械,收买叛军和朝廷官员。联通派出了大批邦交人员,携带金银,深入到京城里和京城附近,联络当地的氏族和官员,离间军队官员对伯益的忠诚。因为有禹在时打下的根基,有启在京城工作时候留下的政绩,这些人本来对启的印象就非常好,如今又得到了金银,心理生出某些反叛意识是必然的,何况当他们知道启没有被打倒,虽然崇地被俊哲的军队占领了,但是启的力量在雎阳地区复活了,感觉气势上启还是强大的。

雎阳地区因为生产力超过京城,非但经济能力强大,军队需要的器械原料,百工都不少,因此为启建立强大军队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启的新政权得到了某些矿山老板的鼎力支持,简直是如虎添翼,在这种情况下,启可以把全部精力用于军队建设。

虽然启暂时解除了无家可归的困惑,如果当时的伯益组织力量对启进行围剿,启还是难以在雎阳地区站稳脚跟的,毕竟双方的实力对比不成比例。但是伯益并没有这样做。在俊哲的建议下,伯益把部族建设放在了首位,用朝廷的金钱去武装涂山氏的子弟。俊哲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在崇地的战争中,俊哲感觉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他认为,主要的原因是朝廷的部队对伯益不够忠心。如果他们肯卖力气,早一天打败启的防守部队,县城就不容易变成空城,联通的坚壁清野政策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他们就可能消灭启那有限的军事力量,那样一来,即使最后启会带领少数人逃出去,其实就是流寇了,想再一次崛起恢复元气,至少也需要十年八年时间,到那个时候,伯益的政权已经巩固了,大局也早就定了。之所以没有达到这样的战略目标,都是因为朝廷军队不配合。而朝廷军队之所以对伯益不够忠诚是因为伯益没有在军队做过,军队官员对伯益不是很了解,而启在军队非但待过,还带领他们打过仗,这个优势不是他们短时间内能够弥补的,因此组建真正忠于伯益的部队势在必行,而组建这样的部队,只能在涂山氏子弟中进行选择。

俊哲的考虑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忽略了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军队的性质。从黄帝建立国家军队开始,军队就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在天朝国内,除了朝廷的军队,黄帝和后来的君王是不允许其它军队出现的,每一次当某些部族显现出军事实力的时候,各个君王都会派军队前去**,肢解,直到最后消灭对方,因此天朝只能有一支真正的军队存在,这样做当然有利于维护朝廷政权的稳固,但是也造成了军队军事力量一家独大的个性,因此在朝廷军队内部就有了这样一个共识:天朝只能有一支部队,而部队官员的待遇相比于地方官员是优厚的,政治地位也高。财力充足。

俊哲另起炉灶,首先在心理上让原来军队官员不舒服,因为他们不会接受军中之国的存在,其次他们个人的政治地位受到了挑战,如果另有一支军队出现,很难说他们在军中老大的位置可以站稳。其次,新建军队势必夺走相当的部队经费,而国家给予军队的经济支持就是一块蛋糕,现在这块蛋糕不是他们独享了,要被分走一部分,甚至可能是很大一块,危机感和不满是一定的。那么当大王有了另外一支军队,他们的专宠地位就会受到威胁,这直接涉及到自身利益。

还有一点俊哲没有料到,真正训练一支军队成型,能够战斗是需要时间和财力的,不是有忠心就可以办到的。涂山氏的子弟因为维护本族的利益,对于伯益是忠诚的,但是忠诚不等于军事素养,他们多数人是农家子弟,过去基本上没有接受过军事教育和军事训练。打仗只靠勇敢,现在一下子进行正规的军事训练,中下层军官缺乏,俊哲又不敢把部队指挥权和训练权交给朝廷军官,因此编练成军的速度不快,失去了很多宝贵时间,而时间对于双方来说是关键的,因为战术的需要而放弃了战略,毫无疑问,伯益在战略上首先输了。

如果仅仅是军事上的失利还不算绝望,更主要的是,伯益在政治上也开始出下下招,为了证明自己继承王位的合法化,争取传统官员的支持,伯益开始废除奴隶制建设后的很多法律,从表面上来看,伯益这样做也并无不可,因为他的王位是禅让来的,要想让王位归于正宗,被建制派认可,就不应该使用禹建立夏朝后颁布的法律,这样才合乎“王道,”自己的王位才会被更多人承认,因为普通百姓不喜欢奴隶制,他们欢迎尧舜的德政,这种想法,做法有它的道理,对于伯益在政治上站稳脚跟的确有用,因此在和重要的前朝大臣商量的时候,以伯夷,爕为代表的老臣表示欢迎和支持。但是却遭到禹后来提拔上来的中青年大臣的一致反对,朝廷因此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势力,本来就残缺不全的朝廷,只能进入到内斗之中,而伯益缺少魄力的性格注定了他很难平息这样的纷争。

从感情上来说,伯益支持老臣,这种支持当然是为了确立自己为正统大王,只要确立了自己的正统王位,启的造反就是叛逆,剿灭启的政权在法理上就是合理合法的,会得到下层的普通民众支持。因为就真实情况而然,平均主义,德政对于下层民众有利,他们在社会变革的竞争中,从精神到物资,全面地落于下风,支持伯益的复辟是必然的。可是实际情况又不是这样,因为在朝臣中真正“干活的,”并不是老臣,他们已经行将就木,身体首先就难以支持,精神猥琐也跟不上时代发展,因循守旧造成他们的不思进取是一定的。如果伯益公开支持老臣,朝廷琐碎的政务就没有人去做了,这又肯定不行。

假如伯益的政治智慧够用,这个时候是不应该倒退的,至少不应该得罪以中青年朝臣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因为新兴势力代表的是新贵族,奴隶主富户们,奴隶社会开始出现的奴隶主和富户不少人是创业者,他们自己能干不说,对待属下的奴隶也不差,无论在家族中,在社会上都有号召力,还有物资基础做靠山,属于真正有实力的人,这些人是社会的脊梁,可以用真正的实力支持代表自己意志的政治领袖,其能力远不是普通大众和某些老派官员可以比拟的。就算因为观念的不同,他们不会支持伯益,伯益也不应该把这些人变成敌人,而伯益废掉禹的很多新政,其实就是在给自己制造政治上的敌人,毫无疑问,这种做法是自毁长城。因此他的法令公布之后,只是在京城附近的州县得到部分执行,稍远一点的州县根本就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多数官员还是以禹启制定的法律为准绳。

作为政治家,伯益可以犯错误,但是不能犯大错,严重的错误,那样轻则毁去英名,重则丢弃江山。可惜伯益使用这样致命的昏招,身边并没有人提醒他。因此在需要对启采取军事行动的时候,伯益并没有做出决断,等于给了启以**之机。如果伯益趁启在雎阳立足未稳,全力出击,即使不能全歼启的部族,至少可以让启疲于奔命,这样一来,启就没有机会建立根据地,没有条件招兵买马,联络诸侯。其实就算启可以派人去联络诸侯,一支被打的四处逃窜,连安身立命都困难的部族,谁敢加入?没有了外面氏族加入,只靠崇族一个部落,启很难和伯益的政治势力,经济势力,军事势力抗衡。

不错,伯益为了巩固政权,需要做的事情的确很多,但是轻重缓急不能颠倒了,因为真正能够威胁益政权的,只有启率领的崇族,那么就应该把消灭崇族的军事力量当做首要任务,其余的事情今天做不了,明天可以照做。手中握有国家军队,部族势力,就不用担心椅子坐不牢靠,当然,前提是消灭掉最危险的敌人。结果伯益的精力大部分投入到朝廷的行政建设之中,这就是短视。

启和联通最怕的就是伯益组织军队对他们扫荡,但是很快他们就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因为伯益方面没有任何出动大军的迹象,因此他们可以安然地建设临时政权,甚至公开在临时王府挂出牌子办公。如此一来影响巨大,有没有朝廷的牌子,像征着有没有政权,是正规军还是草寇,如果是草寇,当然不容易吸引人,如果是正规军,哪怕势力不够也可以给人希望,而希望在某些时候是输血管道啊!

因为益接连出昏招,和启的力量对比自然是此消彼长。就在这个时候,启吉星高照,贵人降临,金洲砖厂的金老板来到雎阳,听说联通在临时朝廷主政,就来见老朋友了。

当初的金老板就独具慧眼,敢想敢做,在朝廷命令禁止不准人口买卖的时候,私下里和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签订了契约,等于早早地当上了奴隶主,家里私自蓄养的家奴有几千人,在当地算是最大的奴隶主了。在禹治水招不到民工的时候,他非但停止了砖厂的生产,还联络了一帮私人作坊主帮助禹解决了用人荒,因此禹治水成功,回到朝廷当官之后,为了报答他的恩情,命令启亲自送去千两银子,双方的友谊就此算是进了一层,禹当上大王之后,首先废除了人口和土地不准买卖的法律,间接地给金老板这样的工厂主打开了聚敛钱财,发展生产的渠道,因此金老板立刻行动,把靠近黄河的大片荒摊地给买了下来,因为担心禹筑的大堤挡不住洪水,在没有经过洪水考验之前,这片被洪水肆虐过的,靠近黄河的土地是没有人敢于要的,因此金老板是用白菜价买下来的。如此一来,他不仅是工厂主,还瞬间成为了拥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

因为独具慧眼,这片荒摊第二年经过了汛期考验,黄河没有决堤,因为靠近黄河,土地肥沃,天旱的时候浇水方便,结果现在成为了宝地,土地价格上升了十几倍,金老板等于捡到了聚宝盆。黄河不再肆虐之后,两岸的城市乡村经济发展飞快,很多流民回归了故里,造成了洛阳,开封一线非但经济迅速恢复,而且发展快速,尤其是加工业,手工业和采矿业发展更快,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文化条件,使这一带的商业也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金老板的砖厂生意当然是异常火爆,回归的流民,新崛起的富户,那个不需要盖房子?郡县的发展也需要城镇建设,加上肥沃的土地不断地获得丰收,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金老板的资产扩大了几十倍,成为金洲首富,光是蓄养的奴隶就有万人之多,简直算是强大的部落规模了。但是金老板并没有止步,又办起了焦炭厂,因为他发现,随着进入采矿业的人口增长,经济的飞速发展,冶炼行业成为了香饽饽,而冶炼行业是离不开焦炭的。当然了,金老板之所以敢于开炭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发明了风箱。这个在今天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鼓风机械,在历史上首次出现后算是手工机械行业里面的一场革命,因为所有的炭炉,烧制作坊,铁匠铺子,都在为一件事烦恼:火在燃烧的时候风力不够,因为风力都是靠工人用扇子在扇,使用的人力多也就罢了,最主要的是,人力制造的风力太小,太难控制,尤其是做尖端淬火技术的高炉,火候控制不好就很难做出一流的瓷器,一流的器械,当然也烧不出上等焦炭。

金老板之所以动这个脑筋,因为他的砖厂在烧制砖瓦的时候,有时候为了赶工,需要加快砖瓦出炉时间,但是无论奴隶工人多么努力,也不可能让木柴燃烧的热度高度增加,或者是快速增加,因此金老板决定解决这个问题。早期的机械发明,绝大多数都是贵族,王爷,大将军,老板,是因为他们愿意琢磨事情,肯动脑筋,创业的驱动力十足,因此多数发明和普通百姓没有关系。

最后金老板发明成功,风力这个大难题,困扰了原始社会几千年,谁也没有想到,刚刚进入奴隶社会,这个结就被打破了,由此也就带来一场小型的工业革命,虽然金老板的发明带来的工业革命在历史上默默无闻,远不如英国人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影响巨大,但是他却给整个奴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带来了巨变,让手工业,冶炼业突飞猛进了。金老板因此进一步暴富了,因为他的炭厂最先使用的风箱。烧制的焦炭质量一流,供不应求。此刻的金老板说是富可敌国不再是夸张了。这样一个巨富,突然来到临时政府认亲,启和联通想不笑掉大牙也难。

“哇!金老板,是哪阵风把你吹来了?”联通看见报名而进的人是金老板,立刻喜笑颜开,给金老板来了一个熊抱,而不是抱拳行礼。

“当然是王子殿下来到雎阳这股风了。”金老板愉快地回答说。当年身体壮硕的中年人已经面目全非了,变成了干瘦的老头,只是目光仍旧那么矍铄。

“金老板,你怎么瘦了?”启随后问,因为他当初见到金老板的时候,金老板还是蛮富态的。

“没有办法,家大业大,操心的地方太多,几乎没有时间休息。”金老板苦笑地说,他现在虽然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但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并没有改掉,很多事情还是事必躬亲,一天奢侈的日子也没有过过,像很多初创的创业者那样,劳心劳力成为了习惯。

“老伙计,应该休息了,你今天的钱财应该是下辈子也花不完了。”联通揶揄地说。

“我这个人爱财不假,但是更爱做事,让我闲下来会生病的,天注定是劳碌的命,不到黄泉路那天是不可能停下来的。”金老板眯缝着眼睛说,他的确没有说假话,如今儿孙满堂,金洲首富,按说是要什么有什么,比帝王也不差,但是就是闲不下来。

“金老板来雎阳是为了生意?”启知道他这样的人是为事业而生的,他说爱财不过是自我揶揄罢了,对于任何一个有理想的人来说,做事业才是生活的价值,不做事了,价值也就失去了,自己是受不了的。

“为了开辟焦炭市场,后来听人说殿下来这里建临时朝廷,和伯益领导的朝廷唱对台戏,就想来看看,能不能助你们一臂之力。”金老板坦率地说,因为是老朋友,说话不需要拐弯抹角。

听见金老板这样说,启和联通的眼睛瞬间都亮了,感觉金老板是上天派来帮助他们的,因为他们太需要金老板这样的人帮助了。

“爽快,金老板,我们是刚刚开始,困难重重,需要帮助的地方太多了。”见金老板提出愿意帮助启,启作为未来的大王,自然不会厚着脸皮提要求,可是联通就不会管那么多了,何况他这个人说话原本就没有忌惮,就直言不讳地敞开说了。

“没有问题,捡紧要的说,只要我能够做到的,绝对会不遗余力的。”金老板的话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当然,他愿意帮助启重新夺回权利,不仅仅是因为双方的友谊,如果启在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一旦将来启重回大王的宝座,他的家族受益就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尤其是在钱已经不是问题的时候,金老板要为家族成员争取政治上的利益,社会荣誉,这是他的新目标。因为就当时的社会习惯来说,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想进入贵族阶层,只有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人在朝廷做官,但是从黄帝开始,朝廷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商人不可以进驻朝廷官员体系内部,因此金老板想戳破这个茧壳,唯一的方法是打通启这个通道,为此牺牲金钱根本不算什么,何况在思想意识上,他很欣赏启提倡的奴隶制度。

“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们现在第一缺少的是银子。”联通说,真是一竿子插到底,因为他们逃难出来,本来就没有带来多少银子,加上新朝廷刚刚组建,各个地方都要花钱,而地方税收并没有建立起来,所有的来钱道都靠当地的富户捐献,但是组建军队是需要花大价钱的,没有充足的资金,军队的建设无从谈起。

“这个我已经想到了,我的随从回金洲运银子了,估计十天半个月的就可以赶来。第一批银子会运来一万两。”金老板说。

启知道金老板有钱,却没有想到他如此慷慨,出手就是一万两,真够大方的可以,只能刮目相看。来到雎阳之后,当地富户的确没有少捐钱,但是最多一份也就一千两,而金老板一开口捐的银子就是他们的十倍,这不能不让启感动。就当时的社会收入来说,一个五六口家庭的一年的需要和消费,有二十两银子足够了,他这一万两是多少家庭的全年消费啊!

“金老板,你这是雪中送炭啊!如果将来孤成就大业,你就是朝廷第一功臣。”启不失时机说了上面的话,一方面是表明自己的感激,一方面是不露声色地许愿。

金老板是久历江湖的高人,哪里会听不出启的话外之音,因此给启做了个揖。“有了殿下这句话,金某就心安了。”随后就把目光投到联通脸上,“还有什么事情请继续说。”

“雎阳地区不缺少优秀的工匠,也不缺少机械制造,但是打造兵器不同于百姓家用,需要最好的铜和锡,而且用量非常大。”联通又说,他之所以敢于把这个困难对金老板倾诉,是知道商家道道多,有时候市面上买不到的东西,他们可以轻易地搞到。像金老板这种财大气粗的商人,手眼通天是可能的。

“这件事你还真的找对人了,整个河南,山西,陕西的矿老板我差不多都认识,要知道,他们想炼铜炼锡,需要焦炭,而我所生产的焦炭是一流的,所以他们必须和我打交道,因此这个问题不大,我立刻发出信息,十万斤一等一的铜会在二十天至一个月内运到。”

“我的天?十万斤?你有把握?”联通倒抽了一口冷气被吓坏了,十万斤上等的铜就是一等一的大矿山提炼好也需要几个月时间,金老板随随便便一张嘴就送来了,简直像神话一般,难怪他会瞠目结舌。“军中无戏言啊!”

“怎么,先生是觉得我在说大话?”金老板不高兴了,质疑他的能力,无疑是在质疑他的人品,成功商人最重要一条就是信守承诺,否则他们的生意不可能做大。

“哪里,联通叔叔是在和金老板开玩笑,您不是军中之人,哪里有军中无戏言一说,金老板不必介意。”启连忙接过话去,他担心联通的放荡不羁把对方惹火了,失去这样的大金主,他上哪里去找?

“殿下放心,也许运来的一等铜不止是十万斤,我会发动同僚帮助的。”有了启的解释,金老板释然了。

1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