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夏朝传说第五十二章小说:夏朝传说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4/2/24 17:30:34 夏朝传说第五十二章启当初拼命要创立家长制的传承体系,目的之一就是把江山传给儿孙,让他的后代可以世世代代坐江山,不用担心为了大王的位置争来争去,烽火连天,厮杀不断。但是他和后来的很多帝王一样,控制不了**,生下太多儿子犯了另一个错误,既然想太太平平的把江山传给后代,就不应该生下这样多的儿子。如果启只有太康一个儿子,自然就避免了争权夺位,可是启有五个嫡出的儿子,大王只有一个,这下子麻烦就不可避免了。 启的五个儿子,老大叫太康,**叫元康,老三叫伯康,老四叫仲康,老五叫武功。按理说,从长幼顺序排例,位置给老大是天经地义的,可惜当时是夏朝,朝廷并没有长子继位的法律,这道法律是到了周朝成王时期由周旦制定周礼的时候才规定的。因为没有法律做依托,就变成了个人意志。按理说启是大王,他是可以代表法律的,在外面启说话一言九鼎,的确可以代表法律,但是在家里,他更多的时候是个父亲,因为当时的王权刚刚建立,远不像后世那样威严。这样麻烦就免不了,因为每个儿子都会觉得这把椅子自己有份。 偏偏太康个人的人品,能力不足以服众,给别的兄弟的感觉就是父亲偏心,为什么要把大王位置留给各个方面都不出众的太康?当然了,如果启的儿子接受过儒家教育,懂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问题就没有了。可惜那个时候孔圣人还没有面世,就是启想用儒家思想教育他们也无从教起。如此一来,不能服众的太康,遭到兄弟的质疑是正常的。如果仅仅是质疑,也不会闹出后来的大事,因为内讧启的寿命减少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在启的五个儿子中,**,老三,老四的德行,本事和老大差不多,相互之间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但是老五武功不同,有点鹤立鸡群的非同凡响,这样一来就麻烦了,如果他也像几个兄长那样平庸,或许就不会有太大的野心,偏偏不是。这个世界上,有野心的人都不是庸才,即使不能够成为英雄,至少也会是枭雄一类的。反过来说,庸才都没有野心,自甘堕落是庸才的典型特征。 武功是启的第五子,但是自小聪明机敏,姿容丰俊,长相算是玉树临风,因此深得启的喜爱。不仅仅是相貌像启,就是性格也像启,因此有一段时间,启非常喜欢武功,也动过让武功继承王位的念头,只是后来觉得太康是自己任命的接班人,在没有大错的情况下废了不好才作罢,启因为从武功那里看到了年轻的自己,自然希望武功长大后能够好好地辅助他的兄长太康,让崇氏家族繁荣昌盛下去。他不知道既然武功像极了他,对那可以支配天下的权势当然也深深着迷,而且自命不凡的架势越来越足。眼看着武功不断地拉拢身边的重臣,挑拨离间其他兄弟间的关系,二子元康和三子伯康受到他的迷惑,甘愿以他马首是瞻,这时的启感觉到了危机,心理不舒服了,因为在他没死去之前,王权只能是他个人的权力,不经他的允许,任何人不能染指,包括他的儿子。 启虽然意识到了危险,但是因为喜欢武功的聪明,能干,并没有想过处置武功,可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逼使启不得不慎重考虑王权的继承人问题,知道再放任武功闹下去,朝廷就会出现危机。 为了早一点夺取权利,武功必须搬掉太康这个绊脚石,因此武功开始收买祭司,祭祀的时候,让祭司借用上天的话陷害太康。称上天要惩罚夏王朝,而解脱此难只有废掉太康立武功才可以安定国家。不巧他的行为被彭伯发现了,彭伯在联通死去之后,是启最倚重的肱骨之臣。彭伯开始怀疑祭司与武功有不轨之心,私下禀报给了启,启当然不会容忍这种事,哪怕是疑心也不行,就命令彭伯秘密审讯祭祀,在严酷审讯下,祭司供出了武功。启听后自然是大怒,一气之下将武功被放逐到了西河。 只是这个时候的启已经老了,已不复当初的英明神武了。或是因为当初殆尽神思的操劳,感觉心神俱疲了,或者是承平已久的天下让他滋生了懈怠之心,当初奋勇争先,不甘人后摘下权欲果实的启,以弱胜强打败伯益消灭有扈氏的意气风发,随着灯红酒绿,在酒乐歌舞里消泯的无踪了。此刻的启在他的几个儿子眼里,除了一副酒色过度的倦容,就只有那枚诱人无比权势的果实了,谁还能记起他曾经是个英勇无畏的英雄?因此他对武功的处置,并没有收到震慑的效果 启老迈了,但是还没有到糊涂的程度,他对权利的嗅觉犹如当初一样的灵敏,儿子之间的争权夺利怎么可能不知道,可是开始的时候,他只能苦涩地冷眼观看,由他自己酿下的苦果只能自己去品尝。只是最后当儿子们的争斗越演越激烈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出手了,但是处置的方法是放虎归山。他不明白,非常像他的武功,既然迈出了夺取王位的第一步,怎么可能止步于第二步?当初他的王位不就是靠武力夺取的,既然老子可以做,而且成功了,儿子当然也可以。 结果在封居西河的那几年里,武功并没有在闭门思过,而是在封地秘密地整训兵马,利用他的影响力,暗中联合了早些年对启不满的氏族,因为惧怕启的杀伐而偃旗息鼓的氏族,现在有启的儿子带头造老子的反,可以一吐心中的闷气了。而且他们相信,凭武功的聪明才智和能干,足可以和老迈的启抗衡。 当准备了数年的武功,感觉羽翼丰满,就以“清君侧”之名发动了对启的战争,历史上称做武功叛乱,其实这样的历史是儒家学子写成的,对武功是不公平的。如果当初不是启识人不明,根据个人的好恶,而不是凭才干人品,把王位的继承人让太康做了,叛乱就不会有,后来的历史证明,太康并不是合格的王位继承人,他除了吃喝玩乐乐于享受,和后期的启非常相近,做个正常人都是不合格的,何况是做储君了。启后来追求享乐,夏朝江山是他打下的,有享乐的资格。而太康并没有多大的功劳早早开始了享受,这就是败家了。如果启那个时候有年轻时的慧眼,能够放弃立长而选择立贤,夏朝的天下不会因为启死去不久就丢失,这是上天给予启的惩罚。而武功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远远胜于太康,因此胜者王侯败者贼用在武功身上是不公平的。事实证明用儒家观点写出的历史谬误很多,不过历史最终给予了武功公正的评判,启如果地下有知也会后悔的。 武功博学,勤恳工作,有帝王志向,这没有错,否则他以一隅之地就敢于起兵对抗强大的夏朝,如果没有赢人的地方,怎么可能持续数年之久? 武功起兵不久就主动联络朝中的元康和伯康做内应,如果他们两个杀掉太康,势必给启精神上重大打击,大功就成功了一半。计划是不错的计划,可惜这两个人是草包,刚刚行动就被太康手下人发现,结果太康抢先出手,把他们两个送上了断头台。启虽然心痛两个儿子死于内讧,可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们加入了武功的反叛阵营。 武功得到消息后,只能恼恨两个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索性举兵像京城进军了,当然了,他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因为启已经给沿途的州郡下旨,任何州郡不经抵抗丧失城郭,主要官员都要受到朝廷惩处,这些地方官只好就地组织临时军队阻挡武功进军。毫无疑问,地方官员临时组建的地方军队,不可能是武功对手,因为武功不仅有谋略,还十分勇武,因此,武功利用出色的战术,和麾下骁勇的士兵,在开始阶段连战连捷,包括击败朝廷的数路援军。按理说朝廷的部队单兵作战能力,集团冲锋能力,武器装备都远远胜于武功的部队,不应该败在武功手下。 但是古往今来的战争都在揭示一个道理:决定战争胜败的是人,不是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不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否则历史上就不可能有那么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武功在和朝廷派出的大军征战的时候,不能以力敌的时候就使用谋略,可以靠勇力打败对方的时候就身先士卒,因为平时武功对士兵很好,自己也不吃喝玩乐,花天酒地。进出兵营从来是轻车简从,身上穿的衣服一朴素,对待贫民百姓态度温和,因此在军队中很得民心,士兵们愿意帮助武功作战,沿途的百姓听说武功贤惠,主动帮助武功,这才使武功以一州之力,对抗一国之力,在战争的初期不落下风,还经常大胜朝廷部队。 启早就知道武功是个难缠的角色,但是此刻的他,已经进入晚年,生活追求奢侈享乐,整日沉迷于歌舞声平之中,朝廷的事情大部分交给重臣彭博寿和伯靡等人处理,几乎不理朝政,对于忠臣的劝谏也只是口是心非的虚应故事,全没有了过去勤勉治国的英雄气概,武功之所以敢于造反,就是看见了启的颓靡的心态,料定启不会亲自带兵和自己交锋。 其实武功这样做和当初启废除禅让制有关系,禅让制的好处是在名义上,能者,贤者都有机会登上王位,这给许多能人留下了希望。而传承制的建立,封死了看似光明的大路,因此像武功这种有想法,有能力的贤臣,不可能委屈自己,做别人的大臣,如果启选定的继承人是个贤者,能够让人信服,武功这样的人只能听命于对方,他毕竟不是个是非不分的人,偏偏太康是个昏庸之辈,除了吃喝玩乐胜于启,其余的功夫没有一样像启,给这样的人做臣子,像武功这样心高气傲的人,心底里那种屈辱感是难以言说的。何况启的传承制刚刚建立,奴隶制度并没有深入人心,对天命的服从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对于王位的敬畏很少,因此自然而然就会生出叛逆之心,有了“你不仁,我就不义”的想法是不足为怪的。启既然任命太康为王子,就意味着自己除了武力夺取,根本就没有其它机会,因为传承制的第一要点就是前任大王指定后任大王,这是王法上写的清清楚楚的。 对于武功来说,想上王位造反成了唯一的途径。 八 一开始,武功的大军像京城进军的途中,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连战连胜,除了他拥有一流的智慧和部下用命之外,和启复杂的情感导致朝廷军队不够用命也有直接关系。 在启的五个儿子中,就感情而然,启最喜欢的是武功,因为武功的聪明,能干像年轻时候的启,启之所以没有选择武功做继承人,是因为武功年龄最小,在武功没有出世的时候,太康的传承人名分已经定下,而在太康之下的武功还有三个哥哥,在启心理,武功就算如何出色,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传承人的位置传给武功,道理虽然如此,启的心理愧疚还是有的,感觉在情感上对武功是亏欠的,因此武功造反之后,启一方面恼恨武功的反叛,一方面又希望武功能够自省,回归正途,迷途知返,碰壁之后能够认错,他是不会深究武功造反过错的。 只是启没有想到,武功非但没有认错的打算,进军京城的兵锋也没有丝毫收敛,武功指挥的军队仍旧势如破竹,攻城拔寨易如反掌,一路走来,各路支援朝廷的诸侯军队,没有人是武功对手,不得已启只能派出朝廷军队出战,但是派出的朝廷将军又纷纷被武功打的大败。按道理,这个时候启应该亲自出马了。但是从情感上,启就是不愿意和武功对阵,这是因为,启因为酒色掏空了身子,身体,精神状态夕阳西下,心理上就没有把握打胜武功,有了畏难情绪,所以只能够长时间按兵不动。后来不是武功的大军进军太过神速,威逼京师,启还是会拖延的。 一个人上了年纪,花天酒地日子过多了,原来的英气磨光了,这或许是启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但是此刻放任不管不可能了,如果被武功的军队打下京城,夺去王位,启就是羞也会羞死了,万般无奈之下,启自己虽然不能领兵上战场了,只能派出自己信任的第一大臣彭伯寿领兵出战了。 这个彭伯寿是个大有来历的人物,祖上彭铿就是彭氏一族的当家人,最早归顺黄帝,因为识时务,受到黄帝的青睐,后来彭氏一族归入了黄帝族,成为正宗的王家血脉的一支。彭伯寿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在启起兵征伐战争的时候,他只是个小小的士官,但是因为才华出众,文武皆佳,被启发现,一步步地提拔,到了启建立夏国之后,进入了朝廷的中枢,因为正直能干,成为启越来越倚重的重臣。尤其是当联通死去之后,启身边没有了可以对话之人,彭伯寿自然而然地,顶替了联通位置。 虽然彭伯寿对启的作为越来越不满,但是他的思想属于正统的王家思想,感觉武功无论如何都没有权利造老子的反,更不用说夺取老子的王位,取而代之了,因此一直建议启派大兵**,后来不是武功的大军进入徐州,势不可挡,启还是在犹豫观望。最后看见的确没有将领是武功的对手,自己又不能亲自上阵,只能命令彭伯寿做大军统帅了。 这个时候的彭伯寿也是满头白发了,但是精神状态还不错,得到命令之后率领大军出发了。彭伯寿率领的军队实力虽然强于武功的军队,但是并没有大刀阔斧的突飞猛进,而是采用了稳扎稳打的战术,这一手大出武功的预料。相比于武功的聪明,彭伯寿的优势在于战场经验丰富,又是从底层做起,深深懂得战争的胜负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最主要的一点是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因此,任何操之过急,急于求成的做法,都可能置己方于不利的境地。尤其是武功出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造成了武功军队士气旺盛,当然,也因此产生了骄傲情绪,感觉朝廷军队不过如此的想法。彭伯寿决定利用武功的这种情绪,不给予武功急于决战的机会,反而在徐州一带设置防线,只守不攻,给对方造成畏战的假象。武功想一战定乾坤,势必投入全部主力,只是当他久攻不克的时候,因为战线过大,大部队远离后方补给,粮草供给就会成为致命问题。 彭伯寿的聪明在于,看见这种战争态势之后,暗地里派出部分部队,远路奔袭,抄武功的后路,切断了武功的后勤补给,这一招釜底抽薪是致命的。当武功发现粮道被切断,才知道彭伯寿果然老辣,感觉心慌意乱,因为他的大军屯兵在彭伯寿军队的防线之外,不能进,退则必遭到朝廷军队的全力追击,如此一来,部队信心会动摇。 一支部队信心的建立,是经过长时间的战争积累和对主帅的绝对信任后形成的,当然也有意外。武功军队组合时间不长,因为连续打胜仗,提高了部队士气,只是这种士气的高涨是建立在水上浮萍之上的,一旦遇到挫折,消失的会很快。武功的部队属于自己氏族的人,占军队总数量的三分之一,其余的士兵则来自于不同的氏族,这些氏族因为对启的不满,反对启的奴隶制国家,临时纠合在一起的。这样的部队占上风,打胜仗的时候可以气势如虹,遇到挫折,容易兵败如山倒,一溃千里,这就是为什么乌合之众的军队,抵不过长久训练部队的原因。 朝廷的部队打败仗也会情绪低落,但是不会**,部队的军官对于士兵也有制约能力,而由普通民众拼凑起来的部队,没有这样的凝聚力,对于这一点,武功是清楚的,因此武功知道,无论如何部队不能后撤,除了前进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因此尽管局势不利,由主动转入了被动,部队也只能进攻,因此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武功还是组织了大规模的攻坚战。当部队展开攻击后,因为缺少攻坚的武器,进攻的部队损失惨重,可是并没有攻破彭伯寿的阵地。朝廷军队就算没有阵地做依托,他们手中的坚固盾牌,也能够抵挡武功军队射出来的箭驽。而武功军队的士兵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第一他们缺少盾牌,第二,他们有数的盾牌质量一般,抵挡不住强弩攻击,因为朝廷的士兵是在普通民族之中挑选过的身体一流的男人充当的,所以士兵中,很多人都可以使用硬弩强弓。 接连三天,武功的攻击全部失效,士兵在攻击中大量死亡,损失几倍于朝廷的军队,这给部队的士气带来严重影响。随后更可怕的事情出现了,部队的粮草要断绝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是不能攻破对方的防线,就不可能获得粮草,因此武功决定孤注一掷地进行最后攻击,如果攻击失败,只能全面后撤了。 第二天,规模最大一次攻击开始了,彭伯寿已经算定武功的部队是强弩之末,料定武功的军队攻击不成会逃跑,因此命令部分部队从后面暗暗包抄,第二天佛晓发动攻击,自己则亲自率领的大军从正面进攻。因为彭伯寿明白,武功的最后攻击不可能成功,下面戏的主演该轮到他们了。结果一切和彭伯寿预料的不差,第二天武功倾尽全力地发动了攻击,结果和前几天一样,彭伯寿的部队守住了阵地,到了黄昏,武功部队筋疲力尽,无奈之下的武功只能带着深深地遗憾收兵回营了。 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武功的部队还在睡觉,山崩地裂般地鼓声从天而降,炸懵了武功的士兵,没有等他们明白发生了什么,山呼海啸般的呼喊席地而来,彭伯寿的大军前后夹击发起了反攻,彭伯寿这一手完全出乎武功的预料,当他披挂起来,拿起宝剑走出帐幕,军营里已经乱成一团,彭伯寿的部队如狂风一般地席卷而来,长枪,大戟和熟铜棍组成的钢铁大军,以势不可挡之势蜂拥而来,尽管武功没有慌乱,也曾组织部队进行抵抗,但是已经成为乌合之众的联军,此刻就是被宰的羊群,哪里还有抵抗能力,大批大批的士兵跪在地上,高举双手,刀枪剑戟扔的满地都是。 看见兵败如山倒的阵势,五观知道大势已去,明白继续抵抗已没有意义了,但是以他的性格是不可能做俘虏的,因此在绝望之下,武功用宝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至此闹了三年之久的“武功之乱”算是寿终就寝了,彭伯寿率领的大军取得了完胜。 按理说,当启听到这样的消息应该是欣喜若狂才是,真实的情况是,他当时正在吃饭,喝酒,听到武功自杀,叛军被歼,一口酒从嘴里喷了出来,随后吐出了大口的鲜血,几昏倒在地。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可能就一命呜呼,跟随武功去了。 其实也难怪,人的心思本来是复杂的,启虽然恼恨武功的造反,但是并不妨碍爱武功的情感,何况武功还是他五个儿子中,最喜欢的一个,现在武功的死,他是有责任的,如果他不是固执地把王位传给了太康,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如果不是他打碎了禅让制,按照尧舜制定的规矩贤者为王,武功可能会被众大臣推举为大王,如果他不是凭借武力抢夺了王位,开了不好的先河,武功也不一定会起这样的念头。大祸已经酿成,一切不可能挽回,这就是作茧自缚吧! 一个人的身体糟糕不算是最致命的,如果精神也进入了糟糕通道,神仙来了也没有用了。因为武功的死,启的精神被击垮了,这当然是致命的。因为启原来是个强人,强人之所以被称做强人,不是他的身体有多么凶猛,在于他有异于常人的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里,他就是打不垮,砸不烂的钢铁巨人,可是一旦精神世界在这样的人身上消失,他的身体即使健壮如牛,很快地会变成风烛残年的老人,变得弱不禁风。启的现状就是如此,武功死去之后身体一天比一天差,而且下降的速度非常快速,到了年末的时候,启就看见禹在召唤了,白天遇见鬼,启心知上帝离自己远了,阎王离自己近了,就把几个重臣召集到床前,告诉他们用心辅佐太康,然后就撒手人寰了。 一代人杰启,就这样被精神上的愧疚折磨死了,这是任何人都不会想到的,当然,启自己也没有想到。问题是启可以离开夏朝,夏朝却不能没有新大王,于是作为继承人的太康,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夏朝第三任大王,历史也只能重新书写了。夏朝的波折从第三代掌门人开始,的确早了些,但这是启自己酿成的苦酒,只能自己喝了良好的开局,不代表以后会顺顺当当。启长眠地下悔死了,也于事无补。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