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颜色:
- √白√灰√蓝√黄√红√绿
- 字体大小:小中大
-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夏朝传说第六十一章小说:夏朝传说 作者:愤怒的玫瑰 更新时间:2024/3/4 15:16:28 夏朝传说第六十一章,从族群的角度来说,商人流动的特殊性,使他们不容易受制于当地朝廷,虽然说,逐利是商人的特性,但是商人更有自尊,如果任何人侵犯了商人的自尊,或者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带来的后果都是灾难性的,因为相比于别的族群,四海为家的他们,更懂得团结的重要,因此有穷氏的君圭等人,抢走的不是两只肥猪,夺去也不仅仅是一条生命,是他们对于新朝廷的信任,没有这种信任,任何商人都可能远离。 寒浞之所以能够做出准确地判断,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他很小就流浪江湖有很大关系,在流浪过程中,他走过很多地方,也去过不少商场寻找吃的,用的,和商人们多多少少打过交道,因此了解一些商人的性格。知道这是一群最有忍耐性,包容性的群体,轻易不动怒,如果动怒了,就是地动山摇。当然,大弈在听完寒浞的分析和预见后,感到了事态的可怕,最后只能按照寒浞的提议,命令武罗在商场大集上,当众处置了君圭,同时对所有商家保证,有穷氏的人如果进入商场购物必须花钱,不准强买强卖。 随后,按照寒浞的安排,大弈和几个大商人见了面,对他们进行了好言抚慰,商人果然感动了。第一他们没有想到这次抗议会让新任统治者低头,而且在公众面前处置了犯规者,给足了商人集团的面子,就这一点来说,启恐怕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太康了,因为太康从来也没有重视过商人,远不如启,但是大弈做到了,这让他们感觉新朝廷的领导人是讲道理的。 开始立足未稳时候大弈在朝廷管理工作和亲民的态度上的确做的不错,否则他一个外来氏族的陌生人不可能在京城立柱脚,进而掌握了整个夏朝的统治权利,这个时候的大弈是比较睿智的,可以接受不同意见,算是英明的领袖,至于后来性情大变,和享受太多有关系。这个世界上,某些人受苦的时候做人有标准,处世也算公平公正,后来成为达官贵人,富人,整个人的心态扭曲了,就数典忘祖了,这部分人无一例外的,结果都很悲惨。 安抚完了商人,京城的气氛算是稳定下来,在寒浞的提议下,大弈很快组织了朝廷大员去南北大营视察,其实是解决太康时期留下的欠账。军队作为朝廷的屏障,历代帝王都不会忽视,只有太康是个例外。他的昏庸之所以没有造成军队混乱,是因为启留下的领导班底太好,负责南北大营的两个老将军因为出于对启的感激,一直在压制部队的骚乱情绪,但是此时已经到了**阶段了,大弈来的正是时候。一路走来,大臣们看见士兵穿的军服都有不忍目睹的凄惨,士兵的衣服非但打了很多补丁,还有部分士兵的衣服是露肉的。因为士兵不同于普通百姓,他们平时需要训练,衣服鞋袜消耗快,每年两套服装鞋袜哪里够用?因为没有服装补充,南北大营的将军只能减少士兵的训练次数,这就造成了**。一支作战能力强的部队,必须在平时刻苦训练,战斗力才可能有保证。就因为很多士兵和军官对太康领导的朝廷怨气冲天,当大弈的有穷氏占领京城,部队才无动于衷的。 后来大弈带着人走进士兵的伙食房,揭开锅盖看见的是野菜煮粥,带路的将军就告诉大弈,士兵已经半年没有吃到荤腥了,粮食供给也严重不足,银子供应大量的削减,部队根本就没有银子给士兵改善伙食。大弈当然明白,士兵吃不饱,吃不好就不可能进行训练。看见这样的伙食,眼睛蓝了,对身后的大臣说:“大家看见了,我们的军队过着叫花子般的日子,太康却每天在花天酒地,这样的大王是不是该死。” 大臣中不负责军务的大臣,平时是没有权利走进军营的,因此并不了解军队的现状,当他们看见眼前的情景,无不感到脸红,对太康仅有的忠君思想顷刻间荡然无存了,纷纷表态说:朝廷财政就是再吃紧,也不能这样地对待士兵。 大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因此立刻对南北大营的将军说:“立刻上报部队需要的粮草,物资和活动经费数目,朝廷马上准备,就是暂停官员的俸禄,也要把部队需要的物资和活动经费发下来。” 大弈的这一手,虽然是用的是刘备摔孩子——叼买人心的做法,但是因为实际情况太过糟糕,因此并没有任何大臣觉得不妥,包括伯靡等人纷纷点头,不约而同的感觉,军队实在委屈了。大弈心理明白,今天这件事做完之后,部队的向心力就会转向自己,只要军队听从自己指挥,有穷氏在京城就可以有恃无恐了。为了证明自己说话算数,做事情雷厉风行,大弈当场留下了熊?,让他指挥两位将军计算出所需要的物资和银两,因为在朝廷重臣中,他是负责军事的。大弈的举动让两位将军感动够呛,感觉新朝廷真是比太康领导的朝廷好多了。 做好了重量级的安抚,大弈心理踏实多了。他明白,只要军队支持新朝廷,大弈就不用担心朝政不稳,居民闹乱,一年之内夏朝不出现大的混乱,他的政权就算站住了脚跟,因此大弈决定在安抚完市场之后,加大对农业的关注,毕竟夏朝的经济根基在农业,主要的税收也来自于农业,当然农业要搞好,首先应该笼络住大中小地主。 随着夏启建成奴隶社会,奴隶市场的完全放开,土地买卖的自由执行,土地变得越来越集中,财富当然也就越来越集中,很多朝廷的官员私下里都把占有的银子投入到土地买卖之中,其实很多官员贵族都成为了隐形地主,因为官员贵族的加入,占有国家大部分土地的地主阶级已经成为贵族之外的又一股社会力量。他们的眼光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财富占有上,政治上的述求一天比一天大。尤其是某些大地主,家里的奴仆已经过千,这些人其实成为了地主的私人武装,只要主人号召,就会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的。因此负责税收的官员,从来不敢对大地主有任何不敬,因为不敬的结果,就可能收不上来税。这些大地主和朝廷官员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某些官员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 大弈在有穷氏当头人的时候就知道这种情况,京城周边的土地集中度远远超过京城,朝廷中很多官员身后的财力支撑,都有地主的影子,或者他们儿女亲家,直系亲属就是家财万贯的大地主。大弈当然要利用这股力量,稳住他们,京城就会安如磐石,这是一股要人有人,要钱有钱的势力集团。因此不久之后,大弈召开主要大臣的会议时,公开的提出,朝廷中枢,包括下面的服务部门,还有所属州县的管理者,在招收官员和衙役的时候,首先要从地主本人,或者他们的子女亲属中挑选,用意非常明显,就是朝廷的主要管理者,必须是代表地主利益阶层的代表人物。 大弈的提议自然得到了大臣的普遍支持,包括伯靡等旧臣,因为启执政之后,社会的上流阶层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不再制止官员买卖土地人口,成为地主之后,朝廷的主要官员都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土地,他们本身就拥有话语权,又多多少少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弈的提议等于在法律和实际利益上强化了这一阶层的权利,当然不会有人反对。事实上在启之后,管理中国的主要阶层就是地主阶级和地主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这一点和原始社会是完全不同的。正是因为地主阶级拥有了政治经济权利,中国的家天下,不论朝代如何变动,这个趋势从来也没有改变过。 地主自身就是家长,越是大地主,越是重视子女的知识普及和教育,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男人都没有学习文化的愿望和动力,即使家里人偶尔有接受教育的条件,也只是长子有这样的机会。而地主家庭的子女则不然,不但所有的男人都必须学习知识,早早走进私塾,连他们的女儿,很多人也学习文化,因此这个阶层强大的生命力才会生生不息,不断繁衍,最后成为主宰国家的主要力量。 因为开始的时候理政的大政方针正确,大弈这个外来的入侵者,半年之后站住了脚跟。后来为了检验丰收成果,在寒浞的提议下,大羿决定在京城外面的丰体建设高台,召集天下诸侯,重要的地方官员开会,学习禹和启召开涂山大会和钧台大会的方式进行震慑,他这样做当然是为了告诉某些人,夏朝的国号虽然没有改变,但是主人变了,当家作主的是有穷氏,不再是崇族的人,尽管仲康还坐在大王的位置上,但他只是牌位,真正执掌朝廷权柄的是有穷氏的当家人——大弈。 为了开好这个大会,大弈提前和军队的两位将军进行了沟通,让他们出动最强的军队保护大会,当然,真实的用意是震慑前来开会的诸侯和地方官员。因为早早施恩于军队,给军队发放了太康执政后从来没有给予的物资和银子,因此两位将军都愿意配合大弈的行动,答应派出最具威风的虎贲军队前去助威。当然大弈的选择是聪明的,军队的出现,不仅仅是展示朝廷的威力,其实是在告诉所有与会的人,他这个鸠占鹊巢的外来人,已经得到了夏朝军队的认可,如果说谁敢不服,就可能遭到**,因为军队听命于大弈和新朝廷。有时候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就是这个道理。 摆平了军队是大弈能够在京城站稳脚步的最大举措,也是他最明智地选择,如果把这次大会开成功,慑服了地方诸侯,大弈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因此无论如何,这次丰体大会都必须成功,因此大弈命令士兵,早早地把象征王权的九鼎摆在了**台的正前方。自从禹建造了九鼎,就在精神上制服了诸侯,因为得到天下共识,谁拥有了九鼎,谁就是朝廷主人,在禹之后,启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个圣物,包括太康继位之后的第一次祭祀,都对九鼎进行供奉,大弈当然明白九鼎的精神领袖的作用,因此早早地把九鼎摆设在**台的前面,每一个鼎都擦洗的精光瓦亮,上面摆满了祭祀用的贡品,还有檀香。在九鼎的两侧则安排了精锐的护鼎卫士,他们手持金瓜斧钺,威风凛凛。 弈则提前一个星期沐浴净身,穿着一级裁缝刚刚制作的,带有蟒龙环绕的太师服,相比于一脸病容的仲康,只要眼睛不瞎,谁都可以看出,这台戏的主人是谁? 二 丰体大会就要开始的前一天,各路诸侯中,许多人提前到了,大弈高悬的心落了下来,但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谁是大会的主角?按照规定,大会应该由大王仲康来主持,仲康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也在全力准备,一向好色的他,为了可以在诸侯面前表现出不错的精神状态,这几天居然杜绝了女色,看来是准备在大会上好好地亮相一番,很多诸侯也是奔着他来的,启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这样的一个庸才,病秧子也会拥有极大的号召力,这让大弈感到后怕和不满,因此他才会在突然间想到这个问题,于是就把几个心腹叫到了房间里,提到了自己的担心。 几个心腹七嘴八舌地说出了不少主意,无非是强制仲康不能参加,让他主动退出,大弈听后并不满意,因为他知道,仲康自己有嘴巴,事后会把这件事说出去的,如此一来说不定会激怒诸侯和地方官员,那样就反为不美了,最好的办法是不动声色地让仲康自己打退堂鼓,这样舞台的主角就变成自己一个人了,最后还是寒浞损主意多,对大弈说:“这件事做起来并不难,可以命令王宫的御厨在仲康吃的早饭里做文章,这样当他在台上坐不住的时候,就会主动退席了。” “你是说,在仲康的早饭里放上泻药?”大弈明白了寒浞所指,打断寒浞的话说。 寒浞点点头,表示是这个意思。当药力发作,他必须一趟一趟地往茅厕跑,当然就坐不住台了,这是小孩子淘气的把戏,但是用在仲康身上正好。 “仲康事后会怀疑的,厨师也会坦白的。”大弈说,虽然感觉寒浞的主意不错,但是怕有后遗症,因此说。 “厨师?这件事做完了,他就应该消失了,人都找不到,怀疑就只能是怀疑了。”寒浞说,对于他来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杀个把人是小菜一碟。 大弈感觉寒浞的主意可行,事情就这样定了,对于他来说,死个厨师当然不算什么事的。唯一可悲的就是仲康了,他自从坐在这把椅子上,就没有想过真正地做大王,因此也就不可能用心去做事,第一是他从来就没有做大王的野心,第二他这个大王是大弈逼迫他做的,心理明白自己只能是个牌位,不管事可以多活几天,管事多了,可能会立刻遭遇不测,因此,最佳选择是混日子。反正后宫里有美女陪伴,有好吃的伺候,有音乐舞蹈可以听取。黄帝一族的后人,各个都有音乐细胞,这可能跟遗传基因有关系。到也活的轻松自在。可是想虽然这样想,也真的这样做了,遇到合适的事情,还是安奈不住内心的骚动。虽然知道大弈在丰体安排下如此规模的大会,肯定不会是为了自己有表演的机会,还是安奈不住地想出出风头。仲康虽然平庸,但是人性中应该有的虚荣还是不缺少的,这样可以表现的机会不去表现,当然是不甘心的,因此就决定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和多年没有见面的亲戚朋友照个面,算是报个平安也好,让他们知道,启的后代还有人在,没有销声匿迹。 仲康为了参与大会,提前一周开始戒欲,戒酒,不吃荤食,要给予来参加大会的熟人,一个身体健康,精神状态不错的印象。对于天天离不开女人和美食的仲康,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确是难能可贵了,因此怎么会想到,弈并不准备给他这个机会。第二天早晨吃过饭,仲康开始尽心地打扮自己,头发梳完,蟒袍刚刚上身,就感觉肚子微痛,急急忙忙去了茅厕,哪知道勉强走进茅厕,腹泻就像开闸的洪水似的,阻止不住了,后来不是太监听见呼唤走进来搀扶,感觉厕所都走不出来了。刚刚回到屋子里,肚子又痛了,只好再一次地走进厕所,如此反复三次,仲康的额头冒汗了,四肢酸软无力,只好趴在龙床上不再起床。当大弈走进屋子催促他去主持会议,仲康只能苦笑地告诉大弈:他早晨不知道吃了什么,腹泻不止,会议主持只能让太师代劳了。 大弈当然知道仲康吃了什么才出现的这个惨状,但是不可能告诉仲康,只好装作皱起眉头的样子对仲康说:“看来大王是无法参加会议了,臣虽然可以代劳,只怕做不好。” “太师快去吧!孤家是去不了了。”仲康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勉强说了句话,肚子又痛了起来,只好让太监扶着,又一次去了茅厕。大弈则心理暗笑,知道目的已经达到,就趾高气扬地乘车去了城外的丰体。气势辉煌的丰体主体舞台上,彩旗飘飘,台下和两侧置放了不少垫子,前来参加会议的诸侯已经就坐,朝廷的所有大臣也到位了,会场四周则是排例整齐的军队,他们身穿簇新的军服,手持亮晶晶的兵器,目不斜视地看着舞台的正**,当大弈出现在诸侯面前,寒浞就命令锣鼓齐鸣,因为他事先知道,仲康肯定来不了了,今天会议的主角只有一个:大弈。 大弈满意地昂首阔步地走上舞台,目光如炬地扫视着四周,当锣鼓声停止,首先对人群宣告:“大王早晨起来腹泻不止,不能前来主持会议,今天的会议委派他来主持。” 大弈的话音刚落,寒浞就带头鼓掌,随后众位大臣的掌声也响起来,最后才是诸侯们稀稀落落的掌声。这些地方大员,目标当然是来看仲康的,没有想到仲康没有出现,变成了太师,他们对这个太师是陌生的,而且就是这个人带着有穷氏的人攻占了京城,杀死了太康,虽然太康是个混蛋大王,但是大弈是臣子,这样做毕竟是忤逆行为,心理是反感的,因此掌声不热烈是必然的。 大弈在开会之前,对于前来开会的地方官员和诸侯的心理,已经分析过了,他就是要借这个会议告诉他们,自己的行为是正当合理的,因为自己的目的是为朝廷除去昏君,而不是要夺取夏朝的江山。现在夏朝的名字没有改,自己也没有坐在大王的位置上,夏朝的大王是仲康,他同样是启的儿子。他要通过这样的开场白告诉大家,除去昏君等于为民除害,他这样做可以保证夏朝的江山不沦落,因此在开场说了几句礼节似的官话之后,话题立刻转了。目光随后变得温和而充满理性了。有时候人的表情就是最好的语言,为了把这出戏唱好,大弈在私下,进行了多次彩排,当然,观众只有寒浞一个,直到寒浞认为没有破绽才算停止。大弈知道,台下的来宾都揣有疑问:他有什么权利杀死太康?那么好吧!大弈就从这个话题开始说起。 这个时候的大弈是睿智的,也是勤奋的,基本上没有做过太荒唐的事情,来到京城之后,因为处理君圭抢猪的事情妥当,后来又安抚了军队和当地的地主贵族,还是比较得民心的,和后来的大弈判若两人。 “大王是天下之主,为万民的榜样,寄托万民的希望,因此尧舜以来的大王,无不受到万民的拥戴,所以古人云:贤者为王,有德者居之。夏朝的开国之主是禹王,关于禹王的事情大家知道的很多,他老人家不仅仅制服了千年以来的水患,还创建了大夏王朝,结束了原始社会,就因为操劳太过,夙夜兴寐地工作,早早归天了,但是我们都还记得他。启是禹王的儿子,他继承了禹王的勤劳勇敢和智慧,穷毕生精力打造了强大的大夏王朝,创建了奴隶社会。和禹王一样,是大王里面的榜样,如果是这样的大王,没有人不佩服的,都愿意在他们领导下过日子。但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作为继承人的太康,上任之后除了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就没有做过一件好事,把朝廷当成了菜市场,愿意来就来,不愿意来就可以几十天不理朝政,走出京城百里之外狩猎成了他的主要工作,试问这样的大王是我们需要的大王?这样的大王能够保住我们的平安生活?” 大弈说到这故意做了停顿,目光炯炯地扫视着下面的人群。台下当然是鸦雀无声,因为大弈说的话没有水分,也是平时他们私下里抱怨最多的,只是因为太康是大王,大家是臣子,出于礼节和朝廷的刑律约束,没有人敢于公开指责太康,现在大弈这样说,等于替他们说出了心理想说的话,只会感觉痛快,怎么可能有不满? 大弈首先痛斥太康的荒唐,引起公愤,这样就为有穷氏杀死太康的理由做了铺垫,这样的招数当然出自寒浞的谋划,当然大弈也感觉有理,就全盘采用了,话说完之后,台下杳无声音,证明了这个开篇词是成功的。大弈自然在暗地里出了一口长气。 接下来大弈就强调有穷氏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这样说当然是为了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当然了,因为法律规定太康是大王,难道大王就可以胡作非为,置国家民族与不顾,如果我们所有人都一味顺从,最终结果就是让国家垮掉。” 随后大弈举了军队等几个部门的例子,然后义愤填膺地说:“大家看见没有,作为保护国家安宁的长城,士兵居然吃不饱饭,穿着叫花子似的军装,住着四面漏风的房子,试问这样的军队,一旦面临国家需要,如何去打仗?” 大弈的这个例子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军队不仅仅是保卫国家的长城,还是朝廷对外荣誉和威武的象征,军队被太康如破鞋般地抛弃,就是说,他为了玩乐,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这种人不用说做大王,就是做个普通的,合格的公民也不够,既然如此,大弈带领有穷氏处死太康,就不是叛逆,是在为民除害,是极大的义举。虽然大弈的话在掩盖自己的私心,大家却知道,实际上,大羿这样做,的确起到了维护国家利益的行为,因此很多人是认可大弈的陈述的。就是某些没有原则维护旧秩序的官员和氏族领袖也无话可说,因为大弈举的例子太让大家触目惊心了。 随后为了证明自己和有穷氏没有私心,大弈告诉与会者,他们进入京城之后,请出了启的儿子仲康做大王,延续了启的血脉没有断绝,也没有改变国号,自己更没有做大王,这一切都在证明,他的造反是出于公心。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没有谬误,但是只要你有本事把谬误说成真理,谬误就烟消云散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