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网帮助添加收藏

手机版

铁血读书>玄幻>起死回生记>第12章 重整旗鼓
背景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实现上下章节查看,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

第12章 重整旗鼓

小说:起死回生记 作者:铁流 更新时间:2024/5/19 14:12:52

史存孝所说的前朝高官,姓裴,名叫裴元洪。

这个裴元洪,是名垂青史令人敬仰的人物,

他是本县裴家码头人氏,自幼习武,练得一身好武艺,射箭百步穿杨,舞剑气势磅礴,挥刀势如破竹,拳击雷霆万钧,每一级的武举考试,都顺利通过,就连朝廷的院试也榜上有名,成为武举人。

成为武举人的人,有被朝廷任命为官员的,也有留作备用的。裴元洪成为武举人之后,是被留作备用的。

建功立业是裴元洪习武的宏图大志。所以他被留作备用,觉得是怀才不遇,没有施展宏图大志的机会,不免有些郁闷。

但是,机会还是有的。

就在裴元洪被留作备用之后不久,西部边境遭受敌国军队侵扰,大片领土被敌军占领。为此,朝廷决定设置镇西大将军一职,统领本朝大军驱赶敌寇,收复失地。

那么,由谁来担任镇西大将军呢?朝廷决定举行比武大会,选拔适合的人才。

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武举人展示才华的好舞台。无论已被任命为官员的,这是被留作备用的,都踊跃报名,裴元洪当然不会错过这一机会,抢先报了名。

比赛的项目有二:一是骑马射箭,二是骑马厮杀。

骑马射箭,是单人匹马进行的,以箭中靶子的环数为准,环数多者胜出。

骑马厮杀,是以两人为一组,使用兵器不限,败者淘汰,胜者再战,战至最后的胜者胜出。

两项比赛的胜出者均为裴元洪,镇西大将军一职,就由他担任了。

裴元洪领兵出征,朝廷派监军随行。

监军是由皇上的得宠之臣担任的,其职责就是监督军队的行动,随时向皇上报告军情。

裴元洪领兵到达西部边陲以后,英勇善战,所向披霏,很快收复了失地。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乘胜追击,直捣敌军老巢。

敌军疯狂反扑。当裴元洪率部乘胜追击的时候,他们反扑过来袭击裴元洪的后守部队大本营。

坐镇大本营的监军虽说是皇上的宠臣,但是对军事却一窍不通。敌军来袭,他便慌了手脚,骑马逃跑。

敌军切断了裴元洪与大本营的联系,使裴元洪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裴元洪浴血奋战。战至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敌军劝他投降并许以高官厚禄,他却笑道:

"高官厚禄,焉能动吾赤胆忠心!"

言毕,拔剑自刎,死不降敌。

裴元洪忠心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世人非常敬佩。裴家码头的人们为了纪念他,修建了裴公庙。后来,连县城也修建了裴公庙,把裴元洪当作神明供奉。

裴元洪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成为世人崇拜的偶像。史存孝就是听着裴元洪的故事长大的,而长大后从军所在的地方,正是裴元洪战斗的地方,而且多次拜谒过裴元洪的墓地。

其实,赵捕头和陈小仓也是听着裴元洪的故事长大的,裴元洪也是他们崇拜的偶像。因此,当史存孝提出要让裴元洪起死回生的想法之后,他们二人立即表示赞同说:

"裴元洪的威名,家喻户晓,周文龙是本县人,他当然知道。只要能让裴元洪起死回生,出面解决问题,他定然会毕恭毕敬,唯命是从。"

陆中天对于让裴元洪起死回生是赞成的,但是他又说:

"裴元洪的墓地在西部边陲,那里有驻军防守,要想把他的尸骨取回,那就难啦。"

"我不怕难。"史存孝说。"纵然有千难万险,我也要把他的尸骨取回来。"

"我也不怕难,和你一起去。"陈小仓说。

"你受了伤,不能去。"史存孝说。

"他可以去。"陆中天说。"他的伤势不重,敷用我的药膏,很快就会康复如初的。"

就这样,二人决定同去西部边陲取回裴元洪的尸骨。

在去西部边陲的途中,史存孝对陈小仓说:

"我在西部边陲军营中生活多年,很多人认识我。我们到了那里,他们一定会热情接待,一定会问我回军营来干什么,还一定会问你是什么人,带你到军营来干什么。"

"你打算怎么回答他们?"陈小仓问。

"关于来取裴元洪尸骨的事,我会直言不讳,实话实说。"史存孝说。"不过,关于你的情况,我就得考虑考虑了。"

"你在考虑什么?"陈小仓问。

"我在考虑,你不应该是陈小仓,也不应该是陈满仓的堂兄弟。"史存孝说。

"那我应该是什么?"陈小仓问。

"你应该是裴小仓,是裴元洪的玄孙,裴元洪应该是你的高祖爷爷。"史存孝说。

"这是为什么呀?"陈小仓问。

"为了顺利取回裴元洪的尸骨。"史存孝说。"我们取回裴元洪尸骨的目的,是让他起死回生,对付朝廷命官周文龙县令。如果他们知道了我们的真实目的,必定会节外生枝,惹出很多麻烦,甚至会阻挠我们的行动。把你说成是裴元洪的后代,我就说是裴家的人要认宗,敬孝祖先,我带你来是要将他的尸骨带回,在家乡安葬,以表孝心。"

"这么做好。"陈小仓表示赞成。但是他又说:

"我的堂兄陈满仓也是在这里阵亡的,我们应该以陈家沟乡亲们的请求为名,将我堂兄的尸骨取回,让他也起死回生呀。"

"我何尝不想这么做呀。"史存孝说。"只是情况不一样啊,你堂兄临终前我与他见面说了话,然后被士兵们抬走了,埋在哪里我不知道,到哪里去取他的尸骨呀!"

"既然如此,我们就一心一意把裴元洪大将军的尸骨取回吧。"陈小仓说。

陈小仓说的话,正是他行动的真实写照。他和史存孝到达西部边陲军营的时候,确实受到了官兵们的热情接待,当史存孝介绍他的情况的时候,他还激情洋溢地说:

"我的高祖爷爷裴元洪,不仅是我们裴家人的骄傲,也是当地百姓的骄傲。人们敬仰他,崇拜他,修建了裴公庙,把他作为神明供奉。作为他的后代,我们早就想把他请回家乡安葬,可是不知道他的尸骨在何处。你们的百夫长史存孝解甲归田,我们从他那里得知我高祖爷爷的墓地,我们裴家人就委派我跟着他,到这里来取回我高祖爷爷的尸骨。"

陈小仓的这番言论,使边陲将士们深受感动。他们积极配合史存孝和陈小仓的行动,很快将裴元洪的尸骨取出。

史存孝和陈小仓带着裴元洪的尸骨回到陆中天的医馆。陆中天迅速用起死回生汤和起死回生丸将裴元洪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的裴元洪睁眼一看,出现在眼帘的全是陌生的面孔,有点儿迷愣地说:

"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在这儿?"

"这是你家乡县城的医馆,是我们把你接到这里来的。"史存孝和陈小仓说。

"你们把我接到这里来干什么?"裴元洪问。

"请神医让你起死回生呀。"史存孝和陈小仓回答。

"这么说,我是死过一回的人啦。"裴元洪说。

"是的,你是战死在沙场的镇西大将军。"史存孝说。

"战场上的事,我想起来了。"裴元洪说。"西部边陲遭敌军侵犯,我率部杀敌,旗开得胜,在乘胜追击的时候陷入敌军重围,自刎身亡。现在让我起死回生,是不是需要我披挂上阵,领兵再战呀?"

"不是的。"史存孝说。"现在的西部边陲比较安宁,不需要你披挂上阵领兵再战了。"

"那你们让我起死回生干什么?"裴元洪问。

"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请大将军出面。"史存孝说。

"什么事情?"裴元洪问。

"朝廷给阵亡将士家属亲人发放抚恤银两并对他们的生活给予补贴,这是不是非常重要的事?"史存孝反问。

"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做的。"裴元洪说。

"可是,地方上的一些官员却把阵亡将士的抚恤银两和对其亲人生活的补贴据为己有,不肯发放。"史存孝说。

"真有这等事?"裴元洪惊讶地问。

"真有。"史存孝说。接着,他把自己解甲归田后在陈家沟遇到的情况,怒杀陈家沟什长里正的情况,他带领人马上山安营扎寨自行解决阵亡将士抚恤馆两和对其亲属生活补贴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

裴元洪听了,翘起大拇指,盛赞史存孝做得对,做得好。不这他又问:

"县令是朝廷命官,这事县令为什么不管呀?"

"县令有好也有坏。"史存孝说。"前任县令齐思贤,是好人,对我们实行招抚,要我到县衙任职,协助他整治贪官污吏,把朝廷对待阵亡将士的事做好。"

"这是好事呀。"裴元洪说。

"我也认为这是好事,所以就接受招抚了。"史存孝说。"可是齐知县升任知州走马上任去了,新任县令周文龙却假借招抚之名,将跟我上山的队伍解散,要将我抓捕归案,为贪官污吏撑腰壮胆,只字不提阵亡将士抚恤银两和对其亲属生活补帖的事。"

"这个姓周的县令,实在太可恶了。"裴元洪怒道。"他这么胡作非为,难道没有什么人来管他吗?"

"现在时兴花钱买官。"史存孝说。"周文龙的县令是花钱买来的,上面的官员被他买通了,没有什么人来管他。所以我们把你请回来,请你出面管管他。"

"本来嘛,武将不管文官的事。"裴元洪说。"但是,阵亡将士的事,我是管定了。将士杀敌在边关,精忠报国冲霄汉,家中冷暖无从顾,谁捐头颅国门悬。阵亡将士的事我若不管,我就不配为大将军。"

"只有大将军出面,才能管得了周文龙这样的县令。"史存孝说。

"你怎么知道我能管得了他?"裴元洪问。

"因为你的地位比他高,权力比他大,他不得不听你的。"史存孝说。

"你只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你可能就没有想到呀。"裴元洪说。

"那一半是什么?"史存孝问。

"就是实力,实际的力量。"裴元洪说。"我虽然是镇西大将军,地位比县令高,权力比县令大,但是我现在手中没有一兵一卒,也就是没有实力,地位高、权力大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人家不听你的,你也没有办法。所以说,要从有实力的地位和权力出发,才能制服对方,解决问题。"

裴元洪的"实力论",史存孝是非常赞赏的。他感慨地说:

"县衙之所以要对我们招抚,就是因为我们有实力。我们的实力没有了,县衙就对我们实行抓捕。现在,我们的队伍被解散了,一点儿实力也没有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好办。"裴元洪说。"你们的队伍解散了,可以重整旗鼓再上青龙山呀。"

"我同意重整旗鼓再上青龙山。"陈小仓说,"队伍解散后回到人陈家沟的那些人,看到县令周文龙的胡作非为,都希望重上青龙山,不受窝囊气。"

"这就是民心民意。"裴元洪说。"当初,你们怒杀陈家沟的什长里正,拉起队伍上青龙山,那是顺应民心民意。现在,陈家沟的人要求重整旗鼓再上青龙山,反映的也是民心民意。只要是顺应民心民意的事,就一定能够办好。"

"说到民心民意,我想到了民间修建庙宇的事。"史存孝说。"在民间的习俗里,把能力、德行高超的人死后的精灵称为神,修建庙宇是给这些神有个住所,以便让人们供奉,祈求保佑。在咱们县,很多地方修建了裴公庙,把裴大将军作为神供奉,祈求大将军保佑,这可以说是最大最强烈的民心民意。所以,我们顺应民心民意,就应当推举大将军为首领,重整旗鼓,再上青龙山。"

"这顺应民心民意的事,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裴元洪说。"我既然答应要管阵亡将士的事,当然也会答应做你们的首领,带领大家重整旗鼓,拉起队伍再上青龙山。要拉起队伍,就得有旗号,你们以前的旗号是什么?"

"我们以前没有旗号。"史存孝说。"官府称我们为青龙山土匪,老百姓称我们为青龙山义士。"

"重整旗鼓,不能没有旗号呀。"裴元洪说。

"重整旗鼓的首领是大将军,旗号应当是裴家军。"史存孝说。

"不妥。"裴元洪沉思片刻之后说。"一般百姓供奉祖先,是祈求祖先的在天之灵保佑。而家乡的人们修建裴公庙供奉我,也就是祈求我的在天之灵保佑他们。我是由神医起死回生的人,我现在其实就是我的在天之灵。你史存孝也是由神医起死回生的人,所以你现在其实就是你的在天之灵。百姓是祈望我们的在天之灵保佑他们。所以,我们的旗号应当是天灵军,就是在天之灵的军队,是保佑众生的。"

"好!这旗号响亮,顺应民心民意!"史存孝和陈小仓立到表示赞同。

陆中天、赵捕头、罗船山也对这一旗号盛赞不已,表示要加入天灵军,成为天灵军的一员。

裴元洪听了,非常高兴,大手一挥,道:

"走,去青龙山,重整旗鼓!"

0
QQ客服 书友交流 在线提问